“我认得,是公社的书记啊!”
人群中瞬间喧闹起来,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公社的书记都来了,虽然这件事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但因为养蜂基地的地址就在永安大队,他们心里就跟着激动起来了。
不单单是书记,还有好几个拎着照相机的人。
省城日报、青年报还有一些连他们听都没听过的报社,有人咋舌着:“咱们连报纸都少见,那些年轻娃娃们却能登上这么多报纸,我要是他们的爸妈,那得高兴坏了。”
“你瞧瞧那边笑得牙龈都露出的几个。”高婆子拿着瓜子的手一指,“那就是他们高兴坏了的父母。”
仓库一侧站着好几个人,这几个人和其他人有个很明显的不同点。
从开始到现在,脸上的笑就没落下来过,一个个笑得嘴角酸了都合不拢嘴。
不过看到的人倒也能理解,那几个和公社领导们站在一排的年轻同志们要是他们的儿女,估计也会笑的合不拢嘴。
“真的是祖坟冒青烟啊,也知不道我家孙子以后能不能有出息。”
高婆子怪异地“哈”了一声,“你家孙子天天摘猪草不学习,他能有什么出息?想要孙子出息又不送去读书,想什么美事呢。”
“……我那是不想吗?我那是掏不出钱。”
“那就闭嘴。”高婆子白了她一眼,给小儿子吃独食就能掏出钱来了,让孙子读书就没钱,一点都不付出就想跟着沾光,凭什么?凭她这个婆子屁股大?
“你!”
“算了算了!”高个老头打着圆场,“你们吵得我听都听不清了,那女娃娃正发言呢,你们都给我安静点!”
两边离得有些远,他们站在上风处听不太清那边的声音。
但他们只感觉到了一点。
在柚子林的人可不少,除了公社的几个领导之外还有报社的人,除此就是一些接到消息特意赶来的人,估摸着是其他公社的干事们。
那一堆人聚集在一起,瞧着人数就不少。
他们过都不敢过去,可那个女娃娃却站在搭建的台阶上,面对这么多人发言,他们听不清但他们看得清,女娃娃脸上一点都没露怯,她面色从容,举手投足中尽显着自信,张嘴不断发表着什么感言,时不时咧嘴轻笑,显得活泼生动。
从头到尾,她一点都不慌,始终是那么地自信从容。
哪怕没听清她讲的什么,当那边的人鼓起掌声时,这边聚集着的社员们也下意识跟着鼓起掌来。
“这位同志,真是……让人惊叹啊。”
高婆子连瓜子都没嗑了,脸上的神色和周边人很相似,这会一点都不想怼人了,只想跟着一起夸一夸。
不过这时,有人惊呼着,“那是公社给予的奖励?有没有人看清是什么来着?”
“哪哪?什么票?”
高婆子撇撇嘴,为小同志们不值,“怎么每个人就一张票?要我说,这些年轻同志付出了这么多,就该多奖励……嘶?!自行车票?!”
第109章
自行车票!
还不止一张自行车票!
除了建庄公社的人, 周边人都被他们的大手笔惊到了。
先不说一张自行车票能卖多少钱,就是想买也不一定能买得到。
边上来打探情报的公社的干事小声嘀咕着,
“建庄公社可真舍得啊, 一出手就是五张自行车票,这不把他们公社的份额都掏光了?”
赵干事要是在这里那一定是不住点着头。
每个公社每年分到的自行车票都是有数的,多的七八张、少的两三张,这也是正好卡在年关, 他们公社到手的自行车票还没奖励出去,要不然换其他季节想凑齐五张都凑不到。
“小江同志要是愿意在我们公社建立养蜂基地,别说是自行车票了,就是自行车也不是不能拿出来。”旁边有一个人嘀咕着, 大老远跑过来可不光光只是看热闹, 而是想着有没有机会也和小江同志合作。
看看前方飞舞的蜂子哪一个不眼馋?
现在哪个公社不缺能创收的项目?
但就算缺也不是弄就弄,前期投入高的公社拿不出多余的钱, 前期投入不高的根本就带不了多少创收。
不像这个养蜂基地, 蜂子要是真能养下去,就能源源不断收割蜂蜜, 本身投入就不高, 也不是太费人工, 但是带来的收益他们心底琢磨了一下,绝对是个高回报的项目。
现在或许还不明显, 但这个养蜂基地或许能改善整个永安大队的生活条件,甭管是哪个公社的人现在都瞧得特别眼红。
所以别说是五张自行车的票, 真要有这么个机会就算是自行车他们咬咬牙也不是不能拿出来, 一旦成立,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收益不知道能买多少辆自行车了,就连拖拉机他们都敢想一想。
不过不管他们是怎么嘀咕的, 拿着自行车票的江小娥等人一个个都忍不住笑得豁牙,这可是他们有史以来收到最大的奖励了,还是特别难得的自行车票。
江小娥如果没记错的话,去年整个纺织厂就一个工人获得了自行车的奖励,对方还是因为在一次暴雨天冒着危险从梁上攀过去关了总电闸。
这才在年末的时候奖励了一张自行车票。
听说那张自行车票被转了出去,换了价值接近九十块钱的物资。
这张票她没打算换出去,有价无市,以后想买可不一定那么容易买到,就算她现在兜里没那么多钱去买自行车,也可以先留着。
公社的领导并没有多逗留,拍拍这几位青年小将的肩膀表示赞赏后就离开了,报社的人拍摄了几张照片跟着又采访了些问题,没待多久就被王大队长邀请着去用餐,江小娥等人也没一直待在原地,走了一大部分人还有一部分的人留在原地,全都是想打听些关于养蜂基地的事,以及询问“二号”的选址是不是落实了。
有人看到牌匾上的字样一下子就联想到了。
“养蜂基地一号”,有一号那是不是就有二号?建庄公社运气好占了“一号”,那后面的几号说不准就有他们的份呢?
江小娥不太想参与这个,将这些人都交给王主任和卢老师接待,自己带着小伙伴们去了熊表舅家。
坐下没多久,表舅妈就端着几碗蜂蜜水出来,她脸上热情得不得了,除了招待的蜂蜜水之外,还特意准备了几个小框,全是打算让他们带回去的礼,“都不值什么钱,全是山里弄来的,你们回去的时候带上,要是觉得合口味就告诉老熊,以后进山就给你们多留意着。”
“这哪里好意思。”
“哟,这都是山里采得野菇子吧?晒得可真好。”
“这也太多了,随便装点就成……”
“没事,都拿着吧。”表舅妈态度坚定,她家老熊现在一个月拿着二十块钱工资,还不是多亏了他们,不过就是一点野货而已,再多她都舍得。
“那……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周父笑着,对于一个货车输运司机来说,收礼这种事真的不稀奇,有人借车有人带东西,为了表示感谢都会送点小礼。
但这次绝对是他收得最高兴的一次。
因为这是送给他儿子的啊,身为父亲的怎么可能不高兴?瞧瞧今天发生的一切,他高兴得都快飘起来了。
罗家父母也是一个样。
他们活了这么多年还从没被人这么感谢过,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儿子,这种感触激动得没法用言语来形容,要不是顾及这边人太多,两口子怕是得高兴得抱头痛哭。
“这菇子好,用水泡发一下直接打汤都特别的鲜,什么都不放放点盐就成。”江东阳上回就收到过熊表舅送来的菇子,不过那会他们是特意买了只鸡来炖,香得不得了,现在回想一下都快流口水了。
很显然江小娥也是想到了这个,避免出糗,赶紧喝了一口蜂蜜水。
她现在回想一下,觉得自己当初要制作养蜂一体机的想法实在是太对了,别的先不说,这段时间蜂蜜水喝了不知道多少次,连家里厨房的柜子里摆着的蜂蜜罐子也越来越多,就算每天冲上一杯,也够他们一家喝上两三个月的了。
等养蜂基地这边越办越好,她以后更不缺蜂蜜水喝,喝得浑身暖洋洋、心里甜丝丝的,感觉干活都更带劲了。
“妹子,自行车票给我看看呗。”江东阳满眼都是好奇,他还没见过自行车票是什么样子呢。
江小娥大方地递给他,她最开始也挺好奇的,不过左看右看和其他票也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上面的字有些变化。
江东阳一脸稀罕地看着,他跟着问道:“这张票你有什么打算?”
“留着。”江小娥说着,自行车票有时效,她刚刚特意留意过,时效正好是在一年之内,她觉得自己在一年之内怎么都能赚到一台自行车的钱。
等攒够钱,她就把自行车骑回来。
她没有大哥那个好兴致,天天出门溜街一天能走上万步,她要是能选,还是愿意选择靠交通工具出门。
这个年代小汽车想都别想,但是弄辆自行车回来还是没什么压力的,等毕业后去拖拉机厂任职,攒一攒就能攒够,更别说她在这段时间总能找到其他来钱又稳妥的路子。
“挺好的,这要是卖出去就浪费了。”江东阳挺稀罕但也没那么眼馋,自行车好是好但是价钱太贵了,以他和媳妇的家底要买上一辆也不是不行,但是掏空家底不管是他还是媳妇心里都会不安。
小巷和纺织厂离得不远,走个十几二十分钟就能到了,媳妇根本用不上。
而他一个街溜子,要自行车也太浪费了。
他要是有这个钱,比起买自行车他更想给媳妇买一块手表,媳妇的手腕又细又白,带块女士的梅花表一定特别好看!
不过这事也就想想,他现在还真掏不出这个钱,也没手表票。
他说着,“自行车票可难得了,瘦猴他二叔早些日子想买,开价接近一百块钱都没人愿意卖。”
黑市或许还能去碰碰运气,但价格也不会太低,瘦猴二叔捧着铁饭碗拿高工资,没必要为了那几块钱就去冒险,所以到现在都还没买上。
江小娥并不觉得意外。
看看街道就能看出来了,街道上几乎没什么人骑自行车,而她唯一认识的人家里有自行车的就是未来四姐夫。
在这个年代,自行车确实特别稀罕。
不是寻常人家能买得起,自行车票难得,自行车本身的价格也贵,除了票之外没两百块钱根本拿不下来。
“东阳哥,你朋友还要自行车票吗?”
江东阳扬了扬眉头,“怎么,你打算卖了?”
罗朗挠了挠头,嘿嘿笑着,“我可买不起自行车,与其搁在家里还得担心丢,倒不如换了好。”
他家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自行车对于他来说又不是必需品,还是拿去换了的好。
“你要决定了我就去帮你找人。”江东阳倒是挺乐意当中介,他悄悄比划了一根手指头,小声说着:“我去帮你谈,绝对不低于这个数。”
“那就麻烦你了!”罗朗二话不说就把自行车票递了过去,瞧着是百分百信任他的样子。
江东阳哪里不明白?
说是信任他倒不如说是信任他妹子,他这人没什么优点但也绝对不会坑人,直接接过票就说着,“等有了消息我就让小娥联系你。”
“好嘞!”
其他小伙伴也各有各的打算。
钱嘉树也打算卖掉,他那个堂哥接了阿爷的班留城,有了工作家里正琢磨着给他找个对象,他敢肯定这张自行车票要是拿回去又是一场纷争。
所以在钱家人知道之前,他会先去问一下姐夫想不想要,姐夫要就便宜一点卖给他,姐夫不要就再找东阳哥看能不能找到买主。
周州这边的自行车票早就没在自己身上了,边上的周父周母这会正小声商量着什么时候把自行车买回来,正好儿子毕业后要去机械厂上工,有辆自行车来回也方便。
唯独方大牛一个人埋头喝蜂蜜水,甜得他眼睛都眯成了缝隙,任谁都能看出他这会特别地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