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其他方面的好处。
夏天多了一处下水解凉的地方,要是运气好还能偷偷在里面捞点鱼。
江东阳之所以会立马想起水库,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要知道他和妹子最初“发财”的点就是水库里的鱼。
用一张大网去抄,几人合力都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就能弄上来不少,来钱速度快得让他胆战心惊。
不单单是他,就连堂伯一家也是又激动又害怕。
悄悄捞了一段时间, 几人手里都攒了些钱, 几人商量了一下在入秋的时候就彻底放弃了这档活,不是不能接着来钱, 而是他们觉得慌。
就怕一个不好把一大家子都连累了。
江东阳觉得他和堂伯一家这一点就挺好的, 贪是人的通病,但却能分忍得住还是忍不住。
很显然他们都抵挡住了, 得了些好处就立马收手, 也不至于天天胆战心惊连觉都睡不好。
“水库?”马大队长还是有些不明白, 他不解的道:“水库除了灌溉之外还能做什么?”
“鱼啊。”江东阳抢先回答,“那里面可有不少鱼呢。”
虽然被他们捞了不少, 但肯定没有捞得特别干净,只要里面还有鱼, 过一段时间肯定能再多起来。
江小娥跟着点了点头, 她说着自己了解的一些事,“我之前去南城的时候就发现,有一些地方公社和生产大队共同养殖, 前者负责投苗、捕捞,后者投喂、养殖,所产生的收入归集体分配。”
像这种情况在国内并不少,其实说白了每个大队养猪的方式和养鱼差不多,同样都是公社和生产大队共同养殖,养大的猪在集体分配。
只不过养猪要比养鱼简单多了。
养鱼需要一个特定的场所,水库或者堰塘,这是必需的,不是像养猪抓回来建个猪农就能养起来的事。
而嘉田大队正好有这个优势。
山上建的水库不小,要是真的利用起来,造福的可不是几个社员,而是整个生产大队。
哪怕丰收季只能分上一些,对于寻常的家庭来说那也是好几餐的肉食。
但能年年分上一次,如果真的经营起来,那么大的水库带来的收益绝对不比一个养蜂基地来得少。
不过养鱼比养蜂更难。
这个年代,鱼苗不是想买就能买到,养鱼也是真将鱼苗放进水库就不管了,具体什么操作她并不是太了解,毕竟她没养过鱼只是知道这件事,接着道:“既然不是先例,那就代表有的地方成功过,你可以跟公社那边的人提一提,如果他们真的有这个念头,自然会帮着打听清楚。”
“养殖……”马大队长低声喃喃,眼睛的光芒越来越甚,“真的能行?”
“行不行试试才知道。”江东阳明显有鼓励的意思,他觉得能行,一来这件事是妹子主动提出来的,如果她要没什么把握也就不会说了。
再来他可是真从水库里捞得好处,没人管里面都能有不少鱼,要是真养殖起来,只会更多。
虽然水库弄养殖,到时候肯定没法私人偷偷摸摸去捞,但到时候统一养殖统一分配,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就能获得一些,他敢肯定堂伯愿意这么来。
瞧瞧边上的堂伯,一直没吭声但脸上明显就有些激动。
想想也是,儿子马上就要结婚,过不了多久就得当爷爷,现在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还攒有一笔不小的家底,这个时候谁又愿意承担风险?
他道:“我有个朋友媳妇是鱼庄来的,等我过两天去打听打听,问问有没有养鱼方面的技巧。”
“我也可以帮着找一些养鱼方面的书。”江小娥也跟着说,不过她还是多加了几句,“除了养鱼,还能在浅水区养螺,螺肉你们不爱吃,但螺壳碾成粉末喂猪能预防疾病,螺肉能补充营养将猪养得更肥,用来养猪既能帮助骨骼发育又能长肉,你们自己尝试一年,要是效果不错,养殖的螺丝还能加工后和其他大队换东西。”
所以说啊,一个水库要真的利用起来,有很多法子改善周边人群的生活条件。
前提是他们敢不敢尝试、愿不愿意出力气。
“螺蛳还能用来养猪?!”
“真能养得更好?”
这下,连边上的江堂伯都坐不住了。
嘉田大队一共养了五头猪,猪养得好不好关系整个大队过年能不能摆上一道荤菜,要是养得不好又或者不小心死了两三头,那辛辛苦苦一年都属于白折腾。
面对他们的疑惑,江小娥只是道:“这些都是我从其他地方听来的,具体行不行我也不敢保证。”
江东阳在边上搭腔,“都说了试一试,先尝试一年,要是行自然好,要是不行无非也就是白折腾一年,一年光景而已,赌得起。”
江堂伯这会都顾不上手里的东西了,他面带期翼着,“大队长,要不咱们试试?其实也用不上一年的时间……”
不管是养鱼还是养猪,都不用一年的时间确认。
猪和鱼都有成长过程,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就能分辨出有没有效果,“养螺需要时间,但地里扒拉一些也能捡不少,咱们可以先从地里找,要是效果真不成就按小娥说得在浅水池养一些,这东西好养,弄些小崽子不管它过不了多久能发一堆。”
马大队长没马上应声,他伸手摸了摸挂在腰间的旱烟杆子,刚想拿起时就听到江东阳轻轻咳嗽两声,像是想起了什么又马上放开手。
几秒后,他咬着牙道:“老江,这活我就交给你来办,就听小娥说得试一试,要是能行就能改善咱们大队的生活条件,要是不行也省得我们一直惦记着。”
“我来办?”江堂伯一脸诧异,还带着些惊喜。
“对。”马大队长很坚定地道:“等年后抓来小猪,养猪的活就交给你了,一天多给你两个工分,捡螺蛳的事也交给你。”
江堂伯脸上的笑都快遮不住了,整个大队最轻松的活中就有养猪。
每天就是喂喂猪草打理下猪圈,平日里就没其他活了,虽然也有养死的风险,但只要不是因为养猪人的失误,大队也只能自认倒霉。
所以谁都惦记这个活,可也不是谁都能惦记上。
这些年养猪的活都是交给马大队长的侄媳妇,一干就干了好些年。
他按捺着狂喜假模假样说了一句,“这不好吧,养猪的活不是你侄媳妇……”
“我是大队长我说得算。”马大队长心里门清得很,小娥出得主意总不能一点表示都没,其实要说血缘关系,就算表示他应该也是表示给老屋那边。
但谁让江老头江老太和江湛生这一房的关系差。
再来就江老太那样的性子,他还真不敢把大队最宝贝的“财产”交给她来照料。
东阳堂伯就不一样。
两家关系好,人也本分能干。
要真的在养殖过程中遇到什么事,他们还能直接找小娥求助,说不准还能多帮着出出主意,“这事就按我说的办,每天按八个工分,我侄媳妇那边我会去说,这事你不用操心。”
要是小娥说得那些都能办成,他还怕不好安排侄媳妇的工种?
到时候还能多上好几个活,养鱼的活、看着水库的活,还要捞鱼、养殖螺蛳……
马大队长越想越兴奋。
虽然这些活不能像城里那样月月拿工分,但分的活越多代表他们大队的创收越高,年底每家每户都能多分上一些。
这么想着,他实在是坐不住了,“小娥东阳,那就麻烦你们帮我打听打听养鱼的事,我也去公社找人商量一下,那我就……”
“没事,你有事就先去忙。”江东阳连忙说着。
“那行。”马大队长确实也着急,一开始还想着水库除了能灌溉好像也没其他能做,但随着小娥说得那些话,他越想越觉得水库要是好好利用起来,说不准不比养蜂来得差。
这么一想,哪里还坐得住,他道:“这样,你们肯定还得在这待几天,等你们回去前我请你们到我家吃顿饭,你婶子烧得鸭子特别香。”
“成啊。”江东阳哪里不答应下来的,后悔没把儿子带上了,不然也能跟着混上一顿大餐。
马大队长跟着又说了几句,然后急急忙忙就离开了。
见人离开,江堂伯确定人走远后,这才将院门给关上,回到两兄妹身边小声道:“他们要是去水库的话,咱们之前的事不会被发现吧?”
“不会。”江东阳说得肯定,“谁不知道水库里的鱼难捞,再说也没人知道里面有多少鱼,谁又知道会不会少?反正我们以后别打水库的主意就是了。”
江堂伯点了点头,笑着道:“不打了,够了呢。”
被拦住的后院里就晒了不少鱼干,再加上换出去了不少,他是真觉得够了。
他跟着道:“要是水库真能养鱼可就好了。”
“养是能养,就看公社那边愿不愿意出力。”江小娥看着水库的方向,那边只见到一座山峰,她第一笔收入就是从水库里来的,这次会提起也有想回报的意思。
而且不好好利用起来,真的挺浪费的。
江东阳没听懂,“公社愿不愿意出力?”
江小娥点了点头,“养鱼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养殖方法二是鱼苗,这些凭大队长的人脉很难弄到,但要是公社愿意出面就不同了,如果公社愿意帮忙,想发展起来不难,但如果他们不愿意,估计就难了。”
“水库养鱼是公社和大队共同养殖,他们应该会同意吧?”
江小娥耸耸肩膀,“那得大队长去问问才知道了。”
一般情况下会同意。
毕竟是两全其美,共赢的项目。
但这个和养蜂又有些区别,养蜂前期投入小而且回报快,养鱼却不同,前期不但要投入大笔资金还得费不少劲,如果遇到那种不敢冒险去挑战的领导,说得天花乱坠也是白搭。
不过说到这里,她突然觉得自己运气真的很不错。
发展期间,遇到了合拍的几个伙伴不说,还有一直提供帮助的卢老师,连后来王主任也是全力配合,才一路走到现在。
一路顺风顺水,即使遇到一些坎坷也都顺利跨了过去。
她跟着道:“不过你可以先把养猪的活抓住,要是干得好就算最后没法养鱼,养猪的活也能一直落在你身上。”
江小娥不是太了解大队的工作,但是她从堂伯以及大队长的表示中就能看出来,养猪这个活要好于其他的工种,既然都送到手里来了,那怎么也得牢牢抓住。
果然等到这么一说江堂伯脸上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个活确实不错,虽然脏了些但是轻松啊,每天也就是去割割猪草隔三差五再打理一下猪圈,拿的工分还不少。”
活不累工分给的高,真的算得上是一个好活。
要是没先前的事,这个活怎么都落不到他的手上,他继续说着:“正好我把这活先接着,以后你堂嫂嫁进来就让她去做。”
儿媳妇接了养猪的活,他就继续干之前的苦力,他现在身子骨还矫健着,再干十几年都没问题,养猪这种轻松的活还是让给小辈的好。
江东阳在一旁打趣着,“堂伯,人都还没嫁进来你就给安排上了,堂嫂还是挺幸运地碰上你们这么好的婆家。”
江堂伯笑了笑,“迟早都会嫁进来的嘛,以前没机会没办法,现在有机会还是让她做一些轻简的活。”
不过他跟着又收敛了脸上的笑意,“小娥,把螺壳碾碎的方法你能不能跟我细说说?”
“当然可以,螺壳和螺肉得分开用,螺壳得碾成粉末,必须是粉末状,不然有可能会划破猪的肠胃……”
江小娥也是将自己了解的一些说了出来,之所以会了解怎么养猪,还是因为上辈子她爸的一些经历。
在某些方面她和她爸还是有些相似的。
同样有一颗躁动的心,总想着闯一闯,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无视心中的闯劲。
她爸第一次创业,就是养猪,很显然以失败告终,但他并没有被失败打倒而是借着一些人脉走上了机械制造这条路。
小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他说起以前的一些往事,怎么发家、怎么闯荡,说起来没完没了,一家三口凑在一块说说笑笑还是挺亲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