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伸出手,将几个车架主体部分都捡了出来。
维修讲究一个主和次,当然也有属于自己的习惯。
江小娥的习惯,每次都会将简单地放在前面,等忙完了简单地再去头疼困难的部分。
而面前的这台摩托车,要数最简单的部分,就肯定是车架主体。
车架主体主要分为几个部位,主梁管、悬挂支架以及转向头管。
这三个部分都破损严重,三个部分破损成七八节,有一些甚至连拼都拼不起来,不过有一点好,整个车架主体都是钢管焊接结构,她只需要拼凑出大概的形状,再接着这个形状绘制出完整的图稿,就能直接焊接。
只不过,焊接也有各种方式。
现在就有两种选择,不管是用新的钢管打磨,还是用旧的修补,都可行,无非就是超费力和费力罢了。
前者,崭新如新衣,推出去都会觉得是辆新车,效果这么好,自然知道焊接打磨过程费不费力了。
后者缝缝补补又三年,丑兮兮但能用,想想也明白是不是较为省力了。
不过在做决定之前,她还是先问了一句,“王孝同志,这台摩托车要是能维修好,最后的归属权会是谁?”
第128章
在接到这个任务后, 王孝还准备了一番。
特意去打听这个型号的边三轮摩托车,也专门找师父请教了一下,将有可能的工具和材料都提前备好, 就怕耽误了小江同志的事。
同时他也怕自己被一问三不知,到时候丢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脸,还要厂子,毕竟他怎么说也是厂子里的一员, 要怎么的什么都不懂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所以,在小江同志提起问题之前,他还挺紧张的。
越想表现得越好就越紧张,拿着笔的手心都有些出汗了。
但……
小江同志第一个问题就把他给问到了。
归属权是谁?
他提前准备了那么多, 还真没打听过这个……
王孝一脸讪讪道:“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我只知道这辆摩托车并不是拖拉机厂的东西,是骆工从外面弄来的, 维修好后归属权归谁怕是得问问他。”
“这样啊。”江小娥心里有了选择。
估算了一下时间, 她道:“麻烦你帮我准备一套完整的焊接和打磨的工具,再准备一套Q235/20#的钢炭, 或者……唔16Mn的低合金钢也行。”
王孝连忙记下, 跟着有些迟疑地问道, “小江同志,你对这台摩托车很了解吗?选配的Q235/20#的钢炭材料和我先前调查的都一样。”
江小娥并没有马上回答他, 而是捡起主梁管的某一节,她道:“这里面标得有。”
王孝凑过去, 这才发现里面有钢炭的型号标志, 他顿时有些尴尬,“是我没注意。”
“钢身的型号都被磨掉了,也就只有内部能看到, 也是这块主体框架都破开了,不然谁也注意不到。”江小娥也是在捡出来的时候无意发现的,不过就算不是无意看到,她在索要材料之前肯定会先继续检查一些,“至于低合金钢,我记得16Mn的低合金钢就是Q235钢炭的替代品吧?”
“是的。”王孝连连点头,他道:“我提前准备了一些,这就去拿回来。”
王孝离开去拿东西,江小娥继续将车身主体的部位捡出来,一共三个部分,坏得最严重的是转向头管,如果换个说法来形容的话,那就是“粉碎性骨折”吧。
转向头管在前面,她猜测这辆摩托车应该是遭受过猛烈撞击,才会导致前方的部位破损严重,反而边上的斗子和后面较为完整。
是“较为”,破还是挺破的。
几乎将所有的车身主体都捡了出来。
跟着就是拼凑了。
以侧面的角度,在地上拼凑出完整的模样,跟着拿过边上的卷尺,测量记录尺寸,等周洲那边将纸箱里的零件都盘点好后,她这边也得到了一个大概的完整图稿。
车身初稿,每个部位都标明了大概的尺寸。
紧跟着江小娥便将稿子以及这些破碎的部件挪到边上,然后继续分类。
先前分的是车身主体,紧跟着她将斗子给清理出来,这部分没有那么碎,撞裂成三部分,到时候焊接一下就能修好。
将这部分又挪到另外一个区域,她接着清理起三个轮子,一个前轮一个边轮一个后轮。
前轮撞得稀巴烂,可以直接卖废品了。
边轮和后轮也有些微微的变形,到时候稍作调整就行,只是后轮轴传动和后摇臂彻底裂开,这个她在本子上特意画了一个重点。
轮子好解决,就算前轮已经稀巴烂,但是有边轮和后轮在,到时候可以以它们为标准,“复制”出前轮。
她这边有了些进展,周洲等人也有了进展。
先前的拆机和这段时间一直翻看电机方面的书籍都不是白学的,除了原先那个电机里的材料之外,他们也认出了一些曾出现在书本中的材料,将其分类出来,最后得出他们认不出的材料一共有七种。
七种看似不多但也不少了。
周洲等人先前说得尝试,并不是随意来的,而是用最初的材料先制作出一个电机,一共花费二十三分钟。
操作台上有一个导电的装置,他们将制作好的电机安上去,试验能不能运行。
“电源开了?”
“等会,我再检查一遍。”
“可以了,位置摆放好。”
四人都有些紧张,罗朗去按电源时手都有些抖,他紧张地吞咽口水,在按下去时眼睛都下意识紧紧闭上了,等了几秒,听到边上的欢呼声这才敢将眼睛睁开。
等看到眼前的一幕,他跳得比谁都要高,“动了动了,它动了!”
从手动式机器到自动式电机,这对于他们来说何尝不是一座里程碑?
不过他们这会还不能高兴得太早,完成了一个电机还有另外三个等着,他们可没想过让其中一个人拿着制作好的电机去交差,他们是一个团体,要么谁都不去要么一起上!
制作完的电机并没有搁放在一旁,而是被周洲又拆开了,一边拆一边道:“我们先试试电刷,现在用的是石墨片,我们改用这个大小差不多的铜片试试。”
铜片很好认,但他们并不确定安装在什么位置。
所以直接替换尺寸差不多的材料,装上后再试机。
如果能转动起来,那他们就猜对了,铜片可以替代石墨片,压在转轴一端作为电流输入。
他用钳子将铜片弄上去,十分钟后又一次安装好,放在导电装置上继续试机。
对比起第一次的紧张,这次又是罗朗按下电源,但他这次没紧张到闭上眼的程度,而是亲自看到电机运行起来。
“对了!”
“差不多的作用,我们没有猜错!”
“记下,铜片可替代石墨片。”
“继续。”周洲跟着又将电机拆开,这次换了另外一个部位,反复替换反复尝试,还真让他们连着试出了三四个材料的作用,并成功制作出第二个电机。
有了第二个电机,四个人不用围在一块了,分为两组各自替换,这样或许能加快速度。
只不过……
后续比他们想象中要来得慢。
特别慢,如果前四个材料他们用了将近一个小时来尝试,那第五个材料他们就花了一个多小时。
最开始是在尺寸差不多的位置尝试,尝遍了还是不行,紧跟着他们又尝试放在尺寸区别大的位置上,这样就需要将所有材料进行一个调整,好在他们对这种空间的调整已经很熟悉了,钱嘉树在纸上连着画了好多种方式,四人商量了十来分钟,最好选择了最合适的一种。
果然,他们的想法并没有错。
当位置调整后,电机再一次运转起来,这一次每个人脸上都是止不住的笑容,即使过程已经变得重复又繁杂,但这种成功带来的喜悦让每个人都越来越有劲。
第五个材料尝试完,接着就是第六个。
第六个很关键,第六个材料尝试成功,就足够材料制作第三个电机,也就是说剩下的材料正好能做第四个电机,这何尝不是在告诉他们,成功就在眼前!
结果……
一个半小时过去,他们还没有一点进展。
所有位置都尝试过了,也学着第五个材料的处理方法,进行了位置的调整,可不管是第六个还是第七个材料,他们怎么试最终的结果就是通电后没法正常运行。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两个电机反复试验了二十一次,但次次都不行!
“怎么会这样……”钱嘉树一手抓了抓脑袋,另外一只手一直在纸上写写画画,一个本子都快用完一半了,“明明已经做了很多尝试,多种替换方式怎么就不对了?”
周洲皱着眉头,他并没有着急地再次尝试,而是打算停下来仔细想想,“不行就是思路的问题,我们再重头理一理。”
而此时,另外一边的江小娥正啃着一个苹果,看着表皮不好看,可吃起来特别的甜,是王孝老家种得一颗苹果树,据他说从小的时候就种着的,每年结果不多,但吃起来又脆又甜。
没错,江小娥在盘点摩托车时还有工夫和身边的人拉扯闲话,自始至终就没表现过着急的样子。
王孝一开始还挺为她着急的,结果发现人家一点不慌,而且行事都特别有规划,先前的那一堆“破烂”被分为好几堆,仔细去看就会发现,每一堆都是特定的部位配件,看着有理有据,他也就没多嘴。
见她在边上歇息,还拿了一个苹果和她分享,并极力夸赞家里的苹果树,说着说着还在无意中许诺过两天再带一些来厂,让大伙都尝尝。
不管怎么说,他家苹果就是好吃。
王孝都将苹果核嚼碎了吞下,他小声道:“他们那边……”
想着说要不要提醒一下,可骆工又说过不要他多嘴,虽然现在多嘴了骆工也不一定会知道,但又觉得这样挺不好。
他不能提,但小江同志可以啊。
骆工可没说不让她多嘴。
这样还是有些不符合规矩,但他其实也不是不能当作没看见,帮忙不行稍作提醒还是可以的吧?
“没事。”江小娥一点都不着急,视线一直落在那边却没打算说些什么,她继续啃着苹果,仿佛眼前的四个小伙伴并没有遇到难题一般。
而这时,罗朗突然说了一句,“不如我们再试一下第十二次的试验?”
“第十二次?”
钱嘉树将本子往前翻,翻出第十二次的粗笔图稿,“放在七号位置上?为什么要单独试试这个位置?”
罗朗还有些少年气息的脸上难得没有了笑容,但他也没愁眉苦脸,面对小伙伴的追问,他回答着,“因为它动过。”
又或者说是抽动了一下。
他道:“其他二十次全程没有反应,就这次抽动了一下,我总觉得可以再尝试一下。”
“那就试试。”周洲率先拿起点击,又一次拆开,将罗朗说得那个材料安装在七号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