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_分节阅读_第247节
小说作者:白茄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4 MB   上传时间:2025-11-21 14:33:34

  “找个人盯着他?”江东阳挑眉,“给他找个媳妇?还不是还没影吗,我跟你说找对象怎么都得先观察一段时间,再相处一两年,这可是一辈子的事可千万不能仓促。”

  别看他和媳妇结婚仓促,但他们都是当了好几年的邻居,就隔着一面墙,稍微大声点就能听到隔壁的动静,谁还不了解谁?

  程荭和周娄也是认识了两三年,两人相处的还挺好。

  再看看程芬,一个木疙瘩一个暴脾气,说好听一点是互补,但因为没有感情基础,两人相处起来就跟陌生人似的,也许几年后会好一点,但也许一辈子就这样了。

  江小娥皱着眉头,“别什么事都往找对象上想。”

  “那找谁?”

  江小娥扬了扬下巴,“养蜂基地马上就要扩展,到时候会增加十个养蜂工的名额,我手里能分到一个。”

  养蜂工这个工作指标算好,也不算好。

  好是能捧上铁饭碗,但工作地点却是在乡下,乡下人拼命想往城里去,城里人自然还是想待在城里,并不是所有人为了一份工作指标就愿意离开家人伴侣,来到乡下安家。

  但也有一小部分的人愿意,“莫川应该会愿意过来吧。”

  “小莫哥?”江东阳有些惊讶,“你想把养蜂工的工作给小莫哥?”

  “不是给,是‘卖’。”江小娥还没大方到这种程度,给自家二哥也就算了,给外人当然不是白给。

  “你打算卖多少钱?”

  江小娥反问,“你觉得呢?”

  江东阳认真想了想,“前头我有个朋友家里花了八百块买了个锻造厂的指标,贵但锻造厂是大厂,再加上又是在城里,等一两年后找个机会转正一个月能有三十好几块……”

  但养蜂基地不同,说实话养蜂基地就跟一个小作坊一样,工资给的随意、工种也没规划太细致,哪怕处于上升的阶段也没法和大厂相比。

  他之所以说工资给的随意,就是因为这边还没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区分,进来就是拿二十块钱的工资,以后能不能涨、什么时候涨还不清楚,让人挺摸不着头脑。

  但再怎么样,这也是一份铁饭碗。

  二十块钱一个月,一年就是两百四十块。

  来了后,公社还愿意包一半的建房款,现在又是大力支撑养蜂基地扩建,他们现在进来就是元老级别的工人,以后真发展起来,自身有能力还能混个小领导的位置呢。

  再加上现在又是下乡热潮,工作指标被炒得飞起,就他刚刚说的那个朋友,如果早个两年去琢磨,六百块钱不到都能谈下来。

  他心里估摸着,“工作地点哪怕是在郊外,卖个七百多都没问题,但在永安大队怕是得砍半,三百五十块的样子吧。”

  来到这里干活,一干就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哪怕是城里户口但也得在这里耗大半辈子,除非不干了不然就养蜂这种有场地限制的活,根本没法回到城里。

  江东阳接着说,“不过……小莫哥他家的情况你也都知道,他肯定愿意来,但不一定能拿得出这么多钱。”

  能十几岁就带着程华到处去接小活,家里条件能好到哪里去?

  就现在还在铁轨那边碎石呢,是个愿意下苦力的好手,但要不是实在缺钱,家里哪里舍得他天天干这么重的活?

  又或者是,家里根本就没人心疼。

  小莫哥就是后者,所以他要有机会一定毫不犹豫脱离原身家庭,巴不得离得远远,但话又说回来了,他没钱。

  “四百块钱,每个月还我十块,还完为止。”江小娥说着,四百块钱五人正好分八十块钱,“你替我去谈。”

  “我去?”

  “你闲。”

  “……行行行我去。”江东阳说着说着就乐了,这又不是什么难事,就算稍贵了些但分期啊,相当于让小莫哥一边挣钱一边还钱,绝对是大好事了,不可能会拒绝,甚至还会连连道谢。

  小莫哥要是过来,程华在外不会被欺负,在内也有人盯着了。

  虽然有些不好听,但在照顾人这方面小莫哥确实有些老妈子的性格,小巷同龄的一些人中没人愿意跟程华玩,觉得他木、说话都说不利索,除了自家外也就小莫哥愿意带着他。

  而且一带就是好几年,和家里人相处的时间都长。

  程华来到大队工作后,小莫哥也上门过几次,来问问情况又送了些吃食,跟个离了崽子的老母亲一样,处处都带着担忧。

  他来大队工作,对于程华来说绝对是双向奔赴了,“等会就告诉程华这个好消息,他肯定特高兴。”

  程华是真高兴,高兴的站不住,绕着几人转悠了几圈才松口气。

  等他们离开时,将装在麻袋的山货让他们带走,但还是剩下了一些,他说着,“这些等、莫哥来、来了一起吃。”

  事情还没提就眼巴巴等着人来了。

  回到小巷后江小娥没管这件事,全权交给大哥去办只管月月收钱就好,后面的一天养精蓄锐,已经开始期待上工了。

  不过就离开了一周的时间,对于拖拉机厂的日子就有些想念。

  在骑着自行车上工的路上她就做好了今天的工作规划,但计划比不上变化,等待她的不是上机忙活,而是厂里联合部队对她的表彰……

第167章

  刚进拖拉机厂江小娥就觉得不对劲了, 门口的马大爷见到她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隙,还没像以往透露食堂的菜色,就那么一脸深意着面向她, 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明明什么都没说,又像是说了很多很多。

  让人莫名其妙。

  进了车间更是,刚进去里面充斥着机器的轰鸣声但就是没见到人影,等她想着是不是厂里在开早会时, 就见一群人从边角的某处走了出来,一边走一边疯狂鼓着掌。

  几乎瞬间,江小娥就知道这是在做什么了。

  一次拖拉机厂联合部队的表彰,含金量可想而知。

  早上召集全体工人开了个表彰会, 当天广播站循环播放, 过程就不多说了,江小娥盼着来上机器, 结果一上午硬是费了不少嘴皮子, 连车间的大门都没迈进去,不过就这已经耗了她不少力气。

  但也不是没有收获。

  得了一个表彰以及奖励, 陆宣贵将她叫进办公室后, 先是用关怀的语气将她“臭骂”了一顿, 他只是听了过程就知道有多惊险,一个不好……

  都不敢往下想, 叮嘱着她以后一点要以自身安危为主,做事之前多想想自己和家人。

  “臭骂”后见她连连点头, 一脸受到教育的样子, 话锋跟着一转,笑脸盈盈道:“以这次的功劳想往上升一升都行,但你进厂的时间实在是太短, 到现在手续都还没办齐,所以厂子里商量一下,先将你的工资上调为二十四级拿四十三块钱,等手续办齐后再安排位置。”

  高中毕业证都还没拿到手,本身就是以特例进厂,哪晓得这丫头进厂没多久就获得了表彰,在工作上也提供了最大的功劳,职位上不动动都会寒了她的心。

  但再怎么样,也得等入厂手续补全。

  不过位置暂时不动,工资怎么也得调一调,他道:“等会你去劳资科签个字,手续都已经办妥,下个月就能拿二十四级工资。”

  江小娥连连道谢,陆宣贵没耐着性子听,打断她的话又强调一次,“先前说的你放在心上,不是不让你行好事但行事之前多想想,这次是运气好抢了先,万一……呸呸,这里没事了,赶紧回去吧。”

  要说惊险,肯定是惊险的。

  江小娥自己回想起来都觉得后怕。

  但如果再来一次,她估计还是会上前赌一赌。

  先去劳资科签了名,见离开饭的时间没多久了干脆直接往食堂去。

  离开几天,最最怀念的就是曹厨子做的饭菜,之前听说陆副厂长说曹厨子只是临时调到这边培养徒弟,希望他的徒弟们慢些学,这要是走了,那她不得常常惦记着?

  “江工,来得早啊。”曹厨子从窗户那探头出来,指了指上面的喇叭,“年轻有为啊,我可是听了一上午你的英勇记事呢。”

  喇叭到现在还在说,反反复复听得江小娥自己都快背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你这话可别让骆工听到了。”曹厨子笑了笑,“老郭回来说起了你的事,骆工追着他打了两条街,人好好交代着他带出去,那不得平平安安带回来啊?”

  江小娥还真不知道这件事。

  骆工很忙,忙到连睡都是睡到他的专属车间,平日里连人影都见不到,饭都是人送过去的。

  今天表彰的时候,全程都是陆副厂长在主持,但骆工难得露了面,坐在下方的第一排,一坐就是全程,要是以往的各种会议,他要么不参加要么待个几分钟就离开,很难得见他坐那么久。

  “菜饭都熟了,今天有把子肉,要不要来点尝尝?”

  “要!”

  江小娥向来都是食堂的“早客”,不是早上的早,而是最早先来的一批,但这还是头一次排第一个打餐。

  第一个打餐先不说分量多不多了,但菜都是刚刚出锅,味道要比搁放后好许多,尤其是那道把子肉,吸饱了浓油赤酱,一口下去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江小娥硬是干完了两碗白米饭。

  这就是挣钱的意义了。

  挣得多吃得多,干活都带劲。

  早上的工作安排都到中午了肯定没法用,吃过饭后她没马上离开,而是趁着下午上工之前将下午的计划做出来。

  可江小娥没想到的是,第二次的计划表又没能实行下去。

  “让我去第一大组?”

  她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这才回来就被“扫地出门”了?

  “可不是你想的那样!”张福顺一眼就看出她在想什么,赶紧解释着,“按照你提供的制造方式,这段时间几个小组都磨合出来,进度是大大往前推进……”

  他们这边集体推进了,整个第二大组的进度远超其他两个大组。

  一个项目分为三个大组并不是竞争的关系,他们分批行动,到最后还是会重组在一块进行整合,互相配合完成最后的组装部分。

  也就是说,在做工作安排时,其实有估算他们每个大组的制造速度,尽可能不要相差太大,所以在人员分配时,也就没那么均匀。

  第二大组主要负责车架和底盘制作,包括他在内一共十八个人。

  是三个大组中人数最少,就是因为对比其他两个大组来说,他们的任务会稍微“简单”一些,人数少进度就会拖慢,正好和另外两个大组达到“持平”的速度。

  可哪里想到,因为江工的一个提议,他们这边的进度瞬间起飞,即使是三大组中人数最少的一个大组,就现在的进度已经超过其他小组的四分之一了。

  更别说江工负责的三小组,离开之前横梁就已经锻造出了雏形,她离开后王耀等人继续打磨,离完工也没差多少了。

  不过将江工调离,还真不是他的意思。

  他之前还想过,如果江工这边完成任务,他会将其他两个小组手中的任务分一些出来给她,能者多劳嘛。

  其他小组就算不甘心也得闭上嘴,谁让他们达不到江工的效率。

  但张福顺没想到,昨天他这边就接到了调令。

  将江工调离,直接安排到第一大组,负责零部件制作。

  他一开始还不愿意,拿着调令就去找了陆宣贵,得到的就是这番解释。

  不过,他觉得不仅仅是这个解释。

  哪怕老陆和骆工没提,他总觉得第一大组不会是江工的终点,而是像第二大组一样,只是她的实践地。

  有些期待她后续的发展,不过心里还是挺舍不得的,他作为第二大组的主要指导人,完全被江工带飞了,对他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哪里舍得这么优秀的人才离开?

  只可惜,他这边拦不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2页  当前第2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7/2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