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文华瞪大着眼,“下一个任务?你没听错吧?真是下一个任务?”
一天之内完成两个物件的改良就已经让他们目瞪口呆了,现在却告诉他,操作间那边正准备进行第三个任务?!
第175章
“老刘,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怎么制造的这款拖拉机悬挂系统除了轮胎和驾驶座之外,是不是就只有前桥和后桥了?”郑文华问着身边的老伙计。
刘智明点了点头,“但也没多少用, 都是刚性前桥后桥,摆动能力很有限。”
郑文华又问了一句,“那你说小江的第三个任务是不是对前桥后桥的改良?”
刘智明想了想,觉得很有可能。
就现阶段来说想要对悬挂系统进行改良就只能从这三个方面, 小江已经将前两个部件都进行了改良,她如果要接着往下那就只能从前桥和后桥着手。
但是吧……
对于老郑的疑惑刘智明只是摇了摇头,他耸了耸肩膀,说着, “谁知道呢。”
他是真不知道。
小江给予他们很多惊喜, 但不可否定的是这些惊喜让他们格外地出乎意料,所以对于小江的下一步他是真不敢确定。
有可能是对前桥后桥着手, 也有可能真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另外一件让他们不可思议的事。
只可惜, 他和研发搭不上关系,要不然这会一定厚着脸皮加入进去。
哪怕是打个下手他也乐意。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他勾了勾嘴角, 以一种看笑话的神色说着, “你信不信,咱们组有人比我们更着急。”
郑文华挑了挑眉头, 没一会就笑了起来,抬着下巴示意着另外一边, “那边的人?”
刘智明没说话, 以沉默代表着肯定。
郑文华更乐了,想想先前自己被当作了笑话,可现在他不就有伴了?
那边的人就是第一大组的研发组。
同为一个大组, 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交集,也就每个月开大会的时候会聚在一块,期间那两个研发人员几乎没有发言的时候,全程安安静静,既不提意见也没出任务,搞得好像跟个旁观人一样。
后来小江加入第一大组并说要去搞研发,那边也是安安静静没有一点动静,没拒绝但也没表示欢迎,说得好听一点是共同进步,说的难听一点就是根本没当作一回事。
正儿八经的研发人员这么长时间都没一点动静,一个技术工半路转为研发人,估计在那两个人眼里这就是在搞笑吧,所以才会一直没反应。
但现在不同了。
在他们认为在搞笑的半吊子却比他们更快有了研发成果,就不说这第三个任务了,单单前两个改良就足以证明小江可不是什么半吊子。
郑文华自己淋过雨乐得看这些人成为落汤鸡,他道:“胎面的数据有送去给研发组吗?”
刘智明摇了摇头,他哪里知道这个。
郑文华乐得当这个传递员,“我等会去问问纪检组那边,看看驾驶座的数据出来没有,要是出来了我一并送去研发组。”
驾驶座的数据还没出来,他也不敢肯定在改良后数据有所提升,但不重要,光第一个胎面的数据就足以让研发组那边的人成为“落汤鸡”。
只不过两个小时后,郑文华彻底失望了。
他此时站在质检组的门口,不是很确定地再一次问道,“你说数据都被谁拿走了?”
“研发组的秦百强同志。”被问着的人解释着,“他一个多小时前就等在这了,数据出来不到一分钟就被他拿走,我们这边都还没看明白呢。”
说是“拿走”真的算是很客气了。
分明就是被抢走!
抢到后转头就跑,没办法他们就只能再重新出一份数据表,如果为了预防再一次出现秦百强这样的“抢匪”同志,这次的数据表直接打了五份,“郑工您来得有些迟,驾驶座的数据表都已经被人拿走四份了,您要是再迟来一点,又得重新打表。”
郑文华不可置信地看了看手表,他明明没来迟啊……
只能说其他人来得更早了些。
虽然没碰到研发组的人但想了想秦百强那家伙来得这么急就能猜到大概了,只可惜没亲眼看到他变脸。
他说着,“表格给我看看,驾驶座的数据怎么样?”
“您看看就知道了。”
郑文华接过来一看,眼睛猛地瞪大,他张了张嘴正要说些什么,就被对面的人抢了先,“没出错!数据不可能有问题!我可是分了两组测试了四次,数据保证真实可靠!”
“可这……”郑文华还是一脸的不可思议,“可这数据提升得也太高了吧,她到底是怎么改良的?”
……
“不是改良!”在研究组的操作间内,秦百强对着同伴解释着,“而是在驾驶座内增加了一个部件。”
“增加了一个部件?”胡知韵看着手中的数据表,她并不意外这个可能性,毕竟手中的数据表能证明这些。
想要达到这种大幅度的上升,可不仅仅只是调整就能做到,内部一定是增加了一个部件,就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部件,居然能让数据有这么大的提升。
秦百强很肯定地点了点头,手头里只有一份数据表,具体的驾驶座内部结构图除了那边的操作间,其他地方都弄不到。
但怎么说都是自己研究了那么长时间的东西,他就算不清楚具体的原因,但改良和增加部件这点他还是能猜到。
“小胡。”
秦百强突然喊了她一声,叹声气道:“你说我是不是错了?”
江小娥同志加入第一大组,他也算是头一批知道的人,那时候还挺欢迎的,一个拖拉机厂人人都赞不绝口的年轻人,还是一个极为有技术的年轻师傅,不说未来了,就现在来看都大有所为。
但这样厉害的技术工没去刘工的队伍也没去郑工的队伍,在他看来还真有些胡闹,偏偏两位大师傅还没阻拦,硬是给她分了一个操作间用来研发。
秦百强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不赞同。
他不知道刘工和郑工会这么顺从她到底是为了培养还是为了她栽跟头,以后才能收收心继续搞技术。
但不管是哪种,他都没时间和义务陪着一起玩。
别看他这边一直没研究成果,但也不能否认他和小胡的辛苦,其他技术工来的早他们也没晚过,每天手头上一堆研发的事,但很可惜也很无奈,到现在不是说完全没进展,但也只能算是微乎其微,前面还得迈很大几步才能看到最终结果。
可没想到,江小娥同志负责的操作间居然会先出成果。
而面前这几份数据表,很明显的告诉了他,他想错了。
不是什么过家家也不是为了让她收心,而是人家江同志就是有本事,真材实料不带一点虚,刘工肯定也是坚信这点,所以哪怕知道他这边不赞同,还是愿意为她新开了一间操作间。
甚至还有些护着的意思,没强硬着将人塞进研发组,就怕他给她找不自在吧,所以才直接隔开了。
秦百强估摸清楚后,有些哭笑不得。
他倒真不至于去为难一个小姑娘,但又不得不说他的态度确实有问题,为什么在不了解的前提下就将人给定死了?
要不是江小娥同志自己有真材实料,他倒是埋没了一个人才啊。
“秦老师。”一旁的胡知韵缓声道,“咱们错了,但知错就改还不迟。”
在这行,谁有本事谁就厉害。
她手里的这份数据表就是证明,“升级后的驾驶座减震提升70%—87%,振幅衰减巨大,甚至还能减少驾驶员的脊椎冲击力,提升颠簸路面的操作精准度……”
这一项又一项的提升,完全能证明他们之前错了。
大错特错。
不过好在,错了还能改,只要秦老师拉得下脸面,但这点胡知韵倒是不着急,为了研发,一切都值得。
……
“江组!驾驶座的数据送来了。”王耀拿着几张数据表跑了过来,显然是提前看过,所以脸上是止都止不住的兴奋,“驾驶座减震提升70%—87%!这比我们之前预估的还要高!”
“70%—87%?”江小娥有些意外,驾驶座的改动方案她犹豫过,可以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但改良后没法做太大的提升。
所以她才想着,在驾驶座的内部增加了一个内置的机械弹簧和杠杆机构。
这个部件不需要气源和电源,只需要在内部穿上高强度的螺栓,并加上弹簧垫圈和平垫圈,用几种特殊的方式拧紧至规定的扭矩,这种可以算是一种很新的方式,但真要说有多难还真算不上。
不然她不会计划用三个小时将它完成,最后还提前完成任务,奖励自己休息了三十四分钟。
不过和她估算的有误。
她以为这种方式最多只能提升60%左右,没想到最终的效果比她想象中好这么多。
但对于这点,江小娥并没有跟着一起狂喜,而是将手头上的活放下,重新拿起驾驶座的内部构造图复盘了一下。
提升比自己估算的还要多,是一件好事但绝对不是一件能忽略的好事。
相差10%以上的估算,这个数额可不小。
她不敢说自己的估算百分百准确,但数额应该不会差这么大。
是她估算错了,还是说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了“阴差阳错”才导致现在的结果?
第176章
江小娥还挺怕麻烦的, 但她也不会因为麻烦去忽视一些很明显的问题,哪怕走向是对的她也有必要了解为什么对。
几乎没有犹豫,她就放下手中的事物对着前方两人道, “重新再来一次,每一个步骤都得按照我的要求来,但同时也得回盘一下早先的过程,两者对比找出不同的地方。”
吴中行不解, “我们做错了吗?”
“是错是对暂时还不能下结论。”江小娥说着,“哪怕数据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好,但我们也有必要搞清楚它‘好’的原因。”
“那就按江组说得,回盘试试。”王耀没意见, 他其实还挺想继续手里的活, 研发这玩意他现在还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他到底是行内的技术工, 知道手里这个部件真要弄出来, 那觉得比先前两个任务耀眼的多!
不过他知道自己的身份。
他是江组手下的成员,自然是组长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我再去找王孝申请一个驾驶座……两个吧?正好拿来做个对比。”
“两个。”江小娥点了点头。
王孝送来两个驾驶座之前, 江小娥就重新整理了一下制造的详细步骤。
等驾驶座以及其他材料送到后, 就直接动手操作起来。
这不是第一次尝试,按道理他们三人已经从头到尾操作一遍, 速度上肯定是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