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性子就是这样。
“恃宠而骄”?
应该也不能这么形容,程芬在骂二哥是个傻子时,二哥无措到话都不敢说,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亲妹子是真的不待见他。
可换做大哥就不同。
他会跟大哥闹、会举起拳头吓唬大哥,其实是心里明白大哥是真把他当做了亲弟弟。
“啧,谁让他以前帮我打过架呢。”江东阳说的那叫一个嫌弃,可嘴角的幅度可做不得了假。
他不是没有亲弟弟,南阳不就是?
只是这个亲弟弟和他年纪相差了快十岁,他像南阳那么大时被外面的人欺负,南阳连走路都走不稳,哪里能来帮忙?
是程华这个大个子,一下子就冲了过来,两人一块把欺负他的人给打跑了。
那时候看着被打的鼻青脸肿的程华,他心里就发誓以后自己吃肉绝对少不了他喝汤,自己穿新衣服,身上的尿素袋就免费送给他,要是有人也欺负程华,他要能打得过准上去帮忙,要是打不过那就算了……
反正不是亲兄弟胜是亲兄弟。
就有时候那大块头特别愣,气的人恨不得想揍他。
两兄妹聊着聊着就一同跨进了知青办的大门,刚刚跨进去,一道熟悉的大嗓门就响起来,“哎哟,真的是大稀客呀!快快快,你们两兄妹赶紧过来坐坐。”
杨婶子笑的一脸开了花,也甭管他们俩是来干嘛的,自己的一张嘴巴拉拉就没停下来过,“怎么,是不是想通了?年轻人嘛,就该有理想有奉献精神,再说下乡知青也不是什么坏事,那是为了国家去做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大好……”
江东阳赶紧打断她的话,“打住打住,婶子你可别说了,你说的这些我都会背了。”
杨婶子笑眯眯看着他,“那你背一个我听听。”
“……”江东阳被噎了一下。
杨婶子粗着嗓子笑了几声,打趣着:“看来我说的还不够多呀,你这不是一点都没记住吗?”
江东阳讪笑两声。
他是真的听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他们家三个都符合下乡的条件,杨婶子没事就老往他们这边跑,说来说去都是那番话。
听着他耳朵疼,就悄悄扣了两坨程华衣里的棉花,堵着耳朵他的世界就一片宁静了。
所以要让他背,那还真的挺为难他这个读书都不行的蠢货了。
“行了行了,不逗你们了。”杨婶子笑着挥挥手,跟着又问道:“说说吧,你们两兄妹跑来知青办做什么?”
还真的挺好奇。
一个是实打实的街溜子,浑身就一根懒筋,让他来主动报名下乡知青根本没可能。
另外一个还不到时间,没道理现在书都不读了就直接下乡。
江东阳赶紧掏出街道办开的证明递过去,“婶子你先看看。”
杨婶子接过来看了看,其实那张证明上没多少字,也就百来个字而已,她硬是看了好几分钟。
看过之后,她又将证明给推了回去,开口:“你家程华的情况我知道,也就交流困难了些可他人又不傻力气又大,是符合下乡要求的。”
江小娥开口,“婶子,我挺好奇下乡政策上是怎么说的,你能不能拿出来让我看看?”
杨婶子皱着眉头,什么都没说。
她也没法接这句话。
政策上面只是标明了某些特殊群体不用下乡,但这个特殊群体说的就太笼统了,并没有细分的特别清楚。
一般情况下都是知青办看着来,视情况做决定。
在她看来程华的情况就符合下乡的要求,交流不便不代表不能交流,除了说话不利索没有太老实之外没其他毛病。
而且她还巴不得多点老实的人下乡,人要是太精明了难免会冒出一些麻烦事。
可是江小娥要让拿出来给她看看,那还真不能拿,一拿就更说不通了。
而江小娥两兄妹就是故意的。
早在之前江东阳就看过政策,要不然他今天也就不会跨进知青办的大门。
不过他也没戳穿,而是轻声说:“婶子,你知道这片区域像我二弟这样的人有多少吗?”
杨婶子挑了挑眉,“什么意思?”
江东阳没回答她的话,而是顺着刚刚自己的话往下说,“一共六十七个人,其中十四个也是到了年龄要下乡。”
这段日子他可没闲着。
除了回大队捞鱼之外,就是伙同一群狐朋狗友到处溜街,走的鞋底都快磨穿了,不过好在也是有收获的。
他什么都没说,只是将另外一张纸递了过去。
纸上密密麻麻写了不少东西,可随着杨婶子看见写的是什么后,脸色就有些变了。
什么街多少号,当事人以及当事人的家人,最后标明的是身体情况。
有口吃的、有大舌头的、有走路稍微不稳当的、还有一紧张就抽搐的……
都是一些不影响干活的小缺陷。
也都是一些上面下达政策上没有包括在内的特殊群体。
杨婶子这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小子估计早就知道政策上写的什么了,要不然也不会准备的这么充足。
先不说所有的六十七个人,就说这即将要下乡的十四户人家又因为这个闹起来,他们知青办那就可热闹了!
而且要是闹得太大,说不准有些人有样学样,那以后她就没消停的时候。
杨婶子没好气的瞪了瞪面前两兄妹,阴阳怪气了两句,“准备的还真不少,看来你们花了不少功夫啊。”
说归说,但这会嗓门早就变小了很多。
知青办这里人来人往,有些话最好还是别让其他人知道的好。
“没办法,谁让程华是家里的一份子呢。”江东阳可没打算把知青办给逼急了,要不然真强着来安排他们普通百姓躲得了吗?
所以这会已经在诉苦了,“你也知道他这个人虽然不傻但是性格特别犟,认准的事就一根筋,家里的人能容得了他,外面的人又不是他爹凭什么忍他?再加上说话都说不利索,去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只不准被欺负死。”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那张纸给撕了。
一下一下撕成了碎末,拧成一团丢进了旁边的簸箕里,仿佛刚才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婶子你就当可怜可怜他,怎么说都是你看着长大的小子,万一运气不好一去就回不来了呢?”
说是看着长大就有些夸张了。
不过也确实有些交情,别得不说,今年就不知道跑了他们家多少回。
“哪有你说得这么夸张,真以为下乡是进狼窝不成?”杨婶子仍旧板着一张脸,知道这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但多少还是有些气恼。
而就在这时,江小娥从背包里掏出了一个红色小本子,一边递过去一边道:“婶子,我们作为根正苗红的一员,绝对不是为了躲避困难,不然家里三个哥哥姐姐差不多的年纪,没道理就只为二哥一个人出力,只是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还希望知青办多为二哥的特殊情况多考虑一下。”
杨婶子看到她掏出来的东西,下意识就皱起眉头,江东阳连着掏了两样东西,样样都让人心烦。
可当看到鲜红的封面时,她眉头立马舒展开,双手接过来一看,惊讶道:“‘五好社员’?哎哟,江丫头你还真是让人大吃一惊,这荣誉可不是那么好得的。”
不单单杨婶子这么惊讶,江东阳也是一脸惊奇,他知道妹子要带个东西来,但没想到是一本荣誉证书啊。
妹子这么努力,他这个当哥哥的……更不想努力了。
江小娥套公式,借用杨婶子先前的话来回,“你也说了,年轻人嘛就该有理想有奉献精神,要做一些利民利国的好事,婶子的话一直刻在我脑子里,这不,前些日子龚庄公社遇到一些麻烦……”
下面的话,无非就是说说维修机器、制作机器的过程。
再然后就是昨天公社给予的奖励。
几句话,说得杨婶子是眉开眼笑,“对对对,年轻人就该有理想有奉献精神,小江是个有大格局的人,也是,倒是我着相了,公社认定的‘五好社员’又怎么可能逃避困难,你二哥的情况确实该特殊处理。”
江小娥起身,伸出双手握住她的手,“婶子,谢谢你。”
“好说好说。”杨婶子也热情的回拍了她的手。
可真是因为这么一张荣誉证书吗?
那分量肯定不够。
要真是因为这么一张荣誉证书就能让家里人不下乡,那不就乱套了?
除了这张证书,先前被撕碎的纸也是原因。
这江家的儿子女儿都不好对付,杨婶子觉得没必要真的闹僵,闹僵了,程华那小子要不要下乡另说,他们知青办一定会特别热闹。
再说了,政策确实有漏洞。
人家抓住这点他们也没话反驳,不过杨婶子还是叮嘱一句,“你家程华是特殊情况,我们知青办会斟酌,但东阳你和你家程芬可行不通这个法子。”
“那是当然。”江东阳点着头,他想也没办法,在周边巷子谁不知道他是个说话利索走路稳当的街溜子?
杨婶子眼珠子一转,“既然这样,反正迟早要下乡,要不你现在把字签了?”
江东阳一听,吓得起身就往后退,连连摆着手,“不了不了,这不是还不到时间吗?”
“差这会做什么?迟早的事。”扬婶子从抽屉里拿出一张下乡登记表,“这样,婶子做主了,你要现在签字,我也替你争取个积极分子。”
“哎哟。”江东阳猛地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我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婶子咱们下回聊,下回我一定好好同你唠唠。”
说完,转身就跑。
杨婶子撇撇嘴,“这混小子,指不准有什么招等着我呢。”
她可不信这一身懒筋的人愿意老老实实下乡,不过她倒挺好奇,这混小子出什么招。
跟着,杨婶子又对江小娥道,“你在这等等我,我去跟主任打个报告,再给你二哥开个证明。”
江小娥客气着,“麻烦婶子了。”
“不麻烦不麻烦。”杨婶子转身就往里面的屋子走去,她说得这么笃定倒不怕主任不批,一件件都摆在这,哪里是想不批就不批的?
本来活就忙,要是多了一群人来闹事,她就请假在屋里躺着,让主任一个人头疼去。
也就二十来分钟,杨婶子拿着一张条子出来,在递过去之前她叮嘱着,“为了不节外生枝,这件事最好别闹得人尽皆知,如果可以,让你二哥去乡下住一段日子,等下乡的事过了再回来。”
江小娥连连应好,多次感谢后告辞离开。
刚走出知青办,就看到蹲在对街的江东阳,还对着她招手,“妹子,这边。”
江小娥走过去,“你可真好意思,把我一个人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