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去公社借用机器,以及他们有了脱粒机后,周边大队来他们这借用机器,最多四五年这钱就能平回来,哪怕最后这台机器只能用个七八年,他们也是赚的。
“行,那就这么办!”张大队长咬咬牙,不过他还是确定了一下,“换了配件的机器一定能用吧?小同志啊,不是我不信你们,这钱可是咱们整个大队从嘴里省出来的,一角一分都不能乱花。”
“行不行用了就知道。”江小娥轻笑着,“你们觉得机器好用再给维修费就是。”
“好好好。”张大队长听得心里踏实,“那什么时候能换?”
“我们还得先看看韩大爷做的机器,了解更清楚才好制作配件。”
“那还等什么!”张大队长立马站起来,“走走走,我们去老韩家。”
“可是活……”
“什么活不活,这也算是大队的活,老韩这台机器要是弄好了,他以后就是三洲大队的大功臣,工分不会少了他。”
有了张大队长发话,那还等什么?
一行人又转移阵地,直接去了韩老爷子家里。
老爷子的家和其他地方没什么区别,一样的土瓦房,墙上窗上还带着修缮过的痕迹,唯一不同的是他家院子里摆着三台细长的脱粒机,有一台半拆开,边上还放着不少木活工具。
“那天听这位小同志说过滤网,我就有了好奇心,想着自己弄一个试试。”韩老爷子见他们好奇,便主动解释着,“不过制作的时候把里面塞得太满,想再塞几片过滤网还挺费劲,对了……”
他像是想起了一件事,“过滤网应该不是用生铁为材料吧?你们收费那么便宜,制作的材料是打算用木材还是其他?”
“竹片和细麻绳。”江小娥解释着,“老师傅的手艺,经过特殊处理用个十来年不成问题。”
说到这个,四婆婆那边的成品给她看了。
甚至还专门安在脱粒机里试了试,效果确实不错,四婆婆手艺是真的很好,每个网格间隙就跟用尺子丈量过,看着大小一致,不但好用还好看。
算算时间,如果没意外的话卢老师应该去街道办下单子了。
每片竹编的过滤网定价一角两分,转包给望岗巷的街道办,由街道办下单给四婆婆,四婆婆接单应该在一角一分或者一角一张过滤网。
一天四婆婆能编织三张过滤网,不过还得经过一些浸水和熏干,得有个两天的过程。
不管怎么说,对于四婆婆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好的进项了。
只是和江小娥想得有些出入。
卢伟志这会还没去望岗巷的街道办。
他本意是打算先去一趟机械厂,把两名学徒的名额定下来。
像这类学徒回学校组织什么互助小组,一般情况下对工厂学徒没什么好处,学校的学生那么认真地学习是为了什么?还不是想着去工厂上工。
人家学徒这会已经在工厂拿着一份工资,还有大师傅专门教,怎么都比学校的学生来得强。
但谁也不是傻子。
听完卢伟志那么一解释,都明白这事能带来什么影响,再加上卢伟志原先是厂子里的大师傅,还是不少技术工的师傅,相当于他们的师傅的师傅,这个面子怎么都得给,当卢师傅一说完几乎所有学徒纷纷响应。
有一些大师傅还举起手跟着凑热闹。
最后迎来的是卢伟志用左手揍了他们几下。
人选不难挑。
卢伟志挑选了两个合适的学徒,约定好明天去学校汇合。
没多耽误就离开了机械厂,想着去街道办把订单搞定。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还没走出机械厂的大门就被人叫住了。
看着跑过来的人,他脸上不由带着些笑意,“来得正好,刚忘了跟你说,这周末回家吃顿饭,你阿奶都想你了。”
“好。”卢佺立马点着头,然后张了张嘴有些犹豫。
“怎么,有事?”
“阿爷,我……我也想加入互助小组。”卢佺其实这几天专门去打听过阿爷的那几个学生,之前阿爷特意问过他有没有兴趣制作一些东西,还提起自己的学生就在制作脱粒机。
当时他只觉得异想天开,几个在校的学生怎么可能弄得出来?
结果没几天,就被啪啪打脸。
他听说龚庄公社收到一台两用式脱粒机,还带有好几种性能,比原有的脱粒机的效果很好、很多。
他还听到公社为了表达感谢,为他们颁发了一本荣誉证书。
他更听到那几名学生并没有为此止步,反而在各处联系,可以为现有的机器增添一个过滤的功能……
听得越多,心里就越痒不可挠。
阿爷原先问他想不想,他第一个想法不是想或者不想,而是“怎么可能做到”?
可现在,他想了。
很想很想。
可卢佺紧跟着又发现,光想没用,他根本没办法行动起来,甚至不知道该怎么迈出第一步。
本犹豫着要不要找阿爷出出意见,今天就碰到这件事,当阿爷说完后他绝对是毫不犹豫举手的一批人。
但……阿爷没选中他。
他其实也知道自己不该跑来。
名额已经选出来了,他跑来争取无非是因为他是“卢伟志”的孙子、是“副厂长”的外孙,比别人多了很多优势,换作是其他人根本没其他机会。
可他还是来了,加入互助小组不单单能实现心中所想,而且这还是一条捷径,最少是一条已经踏平能前行的路,比起他自己去行动容易多了。
卢伟志脸上的笑意瞬间收敛,“卢佺,你觉得对比他们,你的优势在哪里?”
哪个他们?
就是刚刚选出来的两个学徒。
那两人的年纪和卢佺差不多大,但他也不是胡乱选人,一个不说精通但也是熟悉各种器材工具,是学徒中焊接手法最好的人。
一个基础扎实,能独立操作各项设备,如果不是因为某些缘故早就出师。
卢佺是他的孙子,是挺有天赋。
但和那两人相比,也确实还差了一些。
这点卢佺自己也知道,不然当他问完,为什么没听到任何回应?
“为什么不说话?是因为你也知道你的优势是‘我’吧。”卢伟志知道这话难听,但在孩子的成长路上,一些难听的话有必要说出来。
他拍拍孙子的肩膀,苦口婆心道:“卢佺啊,阿爷可以成为你的骄傲,但你想战胜别人还得靠自己的本事,只有你自己成为自己的优势,才有可能站的更稳、走的更远……”
第33章
卢伟志并不觉得自己是个老迂腐。
觉得不能因为自己的缘故给子孙一些便利, 必须让子孙靠自己崛起,绝对不给一丁点的帮助。
这种想法他不认同,他辛辛苦苦学来一身的本事是为了什么?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 没那么多崇高的思想观念,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希望自己的家人能过得更好一点。
挣更多的钱,让家里吃得好穿得好。
儿女们长大了,替他们铺平路子, 给他们一份能安家的工作,给他们准备一份结婚的彩礼和嫁妆,等生了孩子,他们能帮把手就帮着。
他不管别人怎么想,自认自己做得还是挺到位的。
对于儿子是,对孙子卢佺也一样。
卢佺是有天赋, 但做这一行不仅仅有天赋就行。
他难道没天赋吗?
但他像卢佺这么大的时候还在干嘛?
还在垃圾场翻找着各类废品,想给自己准备出一套能用的工具, 他的每一步都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
而卢佺还没毕业就拥有了市面上都几乎备不全套的工具器材, 小小年纪就跟着他或者跟着他的徒弟到处上手精密复杂的机器,如果他不是“卢伟志”的孙子,他能有这些便利吗?
不可能。
他确实是卢佺的优势, 因为他的原因,卢佺在这个行业里从不缺工具、不缺材料, 更不缺教他的师傅。
厂子里的技术工,他喊谁都是师傅。
无论是哪个人, 只要卢佺有意愿学他们都会认真教, 遇到什么能积攒经验的活,或者难得碰到的机器,他们带去的人中首选就是卢佺。
就像上次, 朱明亮带着卢佺去龚庄公社一个样。
朱明亮没自己的徒弟吗?
他有,还不少。
那干嘛要带着一个不是自己徒弟的人过去?能上手机器积攒经验,还能分得一笔维修费,这种好事干嘛不留给自己的徒弟?
还不是因为卢佺是他的孙子。
这些卢伟志从没管过,因为这些也确实是一些人情之间的来往。
他可以很自傲的说,不管是机械厂还是机械厂里的所有技术工都受过他的恩情,那他们想回报一些到他孙子身上也合情合理。
但卢伟志心里还是有一条底线。
他愿意给子孙铺路,希望他们在这个专业走得更远更顺畅,可他没想过子孙借用他的原因去占有本该是别人的荣誉。
这次参加互助小组,对于机械厂的学徒来说,学习东西是次要,更多的是他们参与进去后,以后很可能获取到更多的荣誉,这份荣誉拿在手里,以后想转正或者评优都太容易了。
既然得了这份荣誉,那他们总得付出些什么吧?
总不能白白占了那些学生的便宜。
所以他挑选了两名很有本事的学徒,哪怕是站在一个爷爷的角度来说,不论哪方面卢佺都还差些火候。
甚至比起小江几个,卢佺唯一的优势就是经验多。
真要过去了,还得跟着小江几个学,那和他最初的打算背道而驰了。
他来厂子里找学徒,是希望有人能指导小江几个,是希望小江他们能从两个大厂学徒身上学到一些本领。
这样“互助小组”才名副其实。
而不是又给他们塞一个去“学习”还占一份荣誉的亲孙子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