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回算是明白一个道理了,有些钱真不该赚。
虽然出这个事的责任他绝对不会担下,但也确实是他提议让程芬亲眼看看蒋晨的真面目,只不过没想到程芬的气性一下子变得这么大。
他道:“我调查蒋晨也打听过蒋家的情况,那家人和蒋晨不一样,看着老实巴交的,估计不是那么难说话。”
一家人同吃一口饭但偏偏出了两种人。
蒋晨绝对是蒋家的奇葩,除了他之外其他人看着老实巴交,为了蒋晨的那点烂事没少被折腾,不说蒋家父母,就说他那些兄弟姐妹们怕是都巴不得他消停下,实在是受不了那个折腾了。
江东阳在家就随便糊弄两口,跟着就去了蒋家。
江湛生替何泽兰请了个假,又对着小娥两人道,“你们去上学吧,家里有我看着呢。”
“江叔,那妈妈就麻烦你照顾了。”程荭有时候真的很庆幸妈妈嫁给了江叔叔,不然遇到像今天这种情况,二哥只会十分无措、妈妈伤心的什么都做不了,所有的事都会扛在她身上,而不是像现在大哥帮着周转,江叔在家安抚妈妈和二哥的情绪。
她真的不敢想如果这一切压在自己身上会这样,那绝对没有现在这么轻松,江叔和大哥将这些都担了下来,她只用像江叔说的那样去上学就好。
程荭真的很想让程芬亲眼看看,她一贯只会说家里人偏心,可如果不是这些“偏心”的家人,此时被拘留的她连个周旋的人都没有。
程家那边要是知道她有可能坐牢,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撇清关系,生怕牵连到自家,哪里还会替她跑来跑去地折腾。
程荭最后还是回了学校。
这一下午都显得有些提不起精神,周娄来班上找她时,连着喊了好几声都没反应,便趁人不注意时稍稍推了推她,“怎么了?”
程荭没瞒着,这件事瞒也瞒不住。
只是没在教室里说,而是带着周娄去了边上的楼梯口,确定没人后这才小声说清楚。
“怎么会这样……”周娄听得是目瞪口呆,他下意识道:“要不要找我阿爷,我阿爷的战友就在派出所……”
“不用!”程荭打断他的话,她不知道周家的人愿不愿意为她出份力,但她怎么都不会将周家人的人情用在程芬身上,至少这一次不会。
不然周家人会怎么看待她?
她还没无私到这种程度,以前的那些烂事她懒得跟程芬拉扯,但程芬的事她也没打算出力,她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不能因为程芬的缘故弄得更艰难。
她道:“这事大哥去周旋了,你千万别跟你家的人说。”
“那行吧。”周娄应着,他是真心想帮忙,但他更愿意听程荭的意见,两人相处有商有量才能长久,他可不做那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事,“有什么需要你就跟我说,遇到难事可千万别憋在心里,会憋出病来的。”
“好。”程荭脸上的笑意加深。
没说程芬的事就没继续躲在楼梯口,两人并肩在操场上走着,一边走一边闲聊,聊着聊着她像是无意中提起了一件事,“我昨天遇到了一个老婆婆人可好了,她没站稳我就出手帮扶了一下,她为了感谢我还给塞了几个梨子。”
“那也是你人好,你不扶她她就摔了。”
“哪有你说得那么好。”程荭脸上有些羞涩,轻轻哼了一声,“说话就说话,别老夸我。”
“嘿嘿好。”
程荭满意地点了点头,“你不是特喜欢吃梨子吗?我本来是想请大哥弄成梨肉酱,不过这次出了这事估计做不成了。”
她本来是打算等大哥做好后就带来送给周娄。
可惜程芬的事一出,梨肉酱肯定是做不了,但送不了也得说出来,花心思做了的事不说,感动的只有她自己。
她要的可不是这些,“等以后,等以后我学会了做给你吃。”
程荭拿回去的梨子一直放在橱柜里,江东阳确实没时间做这些,他这几天大清早出大晚上回,谁都能看出他特别忙。
最后花了五十块钱才劝服了蒋家人,“蒋晨就是个祸害,他家里人巴不得他早点关进局子,不然今天王同志找上门、明天刘同志找上门,他们一家哪里受得了?关进去了不用再担心他闹事,还能在里面受受教育,巴不得呢。”
不过那些恨不得蒋晨关进去的都是他的兄弟姐妹。
蒋父蒋母多少还是舍不得,不然这五十块钱都不用掏他都能把这件事办好,“程芬怎么说也是伤了人,五十块钱求得他家谅解也行了。”
“那她是不是就能回家了?”何泽兰赶紧问着。
“当然不是,伤人是事实就算程芬求得蒋家的谅解也没法接回来,但派出所那边会根据程芬的情况从轻处罚。”江东阳比划了一个数字,“我估计她会被送去农场改造六个月,何阿姨你得往好的想,总比坐牢来得强。”
去农场改造可不是什么好事,但也得有个对比不是?
而且他也不觉得这是一件坏事,“而且她去农场改造六个月,巧合和下乡的日子撞上了,正好还能再拖一年,在农场好好待着收收性子,等她回来或许能稳重点。”
“好好好,这样就好。”何泽兰连连点头,她性子软弱但有一点强,她知道或许程芬没那么讨人喜欢,但家里人绝对不会害她,东阳说的这些肯定是她最好的出路了。
她跟着问道:“那蒋晨呢?他被判了几年?”
“还不清楚。”江东阳摇摇头,皱着眉头道:“好像有些变故,我和那边没啥交情,想打听也挺困难的。”
当混混的,最不爱和那些穿着制服的人来往。
能打听到程芬的事已经算他出了大力气了,再多真打听不到,他也没想去打听,王莉莉的那些事他没跟家里说,那些话可不是能轻易传出去的。
就是因为知道轻重,他也不想和那些人有过多接触,就怕一个不好翻了船把自己给带下水了。
“这事就到此为止。”江湛生结了个尾,“泽兰你先给程芬准备下东西,去农场过冬可得带些厚实的衣物,东阳你也别往外面跑了,程荭小娥你们也踏踏实实上学,这件事就翻篇吧,不过都得引以为戒,做事不要太冲动,有什么事大家商量着来,冲动要不得啊……”
程芬被拘留的事,就算家里没主动往外说,时间一长小巷这边也都听到了些许传言。
这不,江小娥这才拿着小挎包出门,冯婆婆就凑了过来,一脸好奇小声问着,“我怎么听说你三姐被拘留了?到底出了什么事,怎么闹得这么严重?”
江小娥没聊这个话题的心思,而是说着:“我也听说了件事。”
冯婆婆顿时来了些精神,“什么事,你快说说。”
“我听说南边的工地停工了?”江小娥要不是遇到冯婆婆她都忘记这件事了,程芬的事再加上小组那边尤为的忙碌,搞得她都忘记小杨采先前和她分享的乐子之一。
冯婆婆一听就翻了翻白眼,“这事还是我传出去的呢。”
南边工地正在修建的拖拉机厂,整个小巷就她有那边的熟人,她女婿可是在工地干活,她对那边的消息最灵通了,“对,已经停工有七八天了吧,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开工,我女婿到现在还闲在家呢。”
江小娥问道:“停工的原因你知道吗?”
冯婆婆想了想,不确定道:“换了管理人,这家拖拉机厂好像归哪个部队接手了,小娥我跟你说,拖拉机厂这么一来想要进去就更难了,你还不如想想法子进机械厂……”
第53章
江小娥对这个消息并不惊讶,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这些年有很多厂子都属于军办企业,不过除了特殊物件之外,大多都是军需工厂, 比如服装、鞋帽、食品之类,全由总后勤部管理。
个别汽车、摩托车厂也有。
现在南边的拖拉机厂被划分过去,确实像冯婆婆说得那样,招工需求一定高了不少, 但同时也能证明厂子的重要性。
“不急,还有半年时间呢。”江小娥没表示自己的目标很坚定,行不行从来不是靠嘴上说,一切用实际行动证明。
“行,你心里有底就行。”冯婆婆只当她听进去了一些,跟着又忍不住夸了几句, “咱们这片巷子要说最有出息的就是你了,你是不知道, 老胡家的儿子也打算报名你学校呢。”
“他成绩不错, 能行的。”
“那是。”冯婆婆一边和她走着一边道,“只希望我家孩子也能聪明点,甭管男娃还是女娃, 他们只要学得进去我就愿意供,要是能供出像你这么有出息的孩子, 那真的是祖上……嗐,你别急着走啊, 你三姐到底怎么回事?”
走着走着冯婆婆就发现不对劲了, 都走出了巷子小娥根本就没和她闲聊的意思,“啧,你这丫头果然精。”
江小娥只是挥手对她笑笑, 继续朝着学校的方向走去。
冯婆婆没气馁,转身又去找人唠嗑。
他们这片巷子有心肠好的人,也有心肠挺黑的人,但像程芬这样直接送到农场改造的人,那还真没出过。
“真的假的啊?程芬是有点没心没肺但也不至于犯事吧?”
“估摸着是真的,你们忘了前几天何泽兰请了假呢,谁家不是病得起不了床才会请假?无缘无故肯定出了事。”
“我以为他家要犯事也是江东阳犯事。”
“你眼瞎吧?”走过去的冯婆婆听到这一句,直接怼过去,“东阳那小子是爱遛街,可你看他这些年犯过什么错误没有?既没偷你家粮食、也没打你家人,他是哪里得罪你不成,这么编人坏话?”
赖婆子梗着脖子,“那程芬看着难道是犯事的样?不还是被抓去了。”
这话倒也是。
程芬被拘留也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但越传越广再加上江家那边一点动静都没,但凡他们让程芬从乡下回来露个面,也不至于让他们这么好奇。
不过程芬还真没法露面。
而是在三天后被直接送去农场改造,好在何泽兰准备得及时,将一床被褥以及一身厚实的棉衣让她带着上路。
等将人送走,何泽兰当天晚上就发了高烧,一家人又是急匆匆将人送到卫生院,好在输了两天液好得差不多,跟着又照常上下工。
没有了程芬在家,家里的日子好像安静了不少。
程荭又请对象上门做客,家里人对周娄的印象都还挺不错,上门的次数多了,时不时就能看到周娄来巷子里接送她。
任谁都看得出,这两人的关系,猜测着等程荭毕业就能办喜事了。
江小娥这边也有了好消息。
有吕国源两人提供的图稿和经验,在尝试了五次后,他们也成功制作出一款转换器,转换器安在滚筒上,再连接一个杆状开关,可以在外部操作挡位的转换,从而达到多种作物的脱粒使用。
不过也不是那么顺利。
钱嘉树再一次调试着杆状开关的控制,他皱着眉头道:“这个开关感觉稳定性不强,我今天试了一上午大概拨动了有两百来次,你们看,它的位置偏移得很严重。”
杆状开关的尾部是落在转换器上的。
每一次拨动便能转换使用想用到的齿轮,进行各种作物脱粒的效果。
这个开关以后运用的次数绝对不少。
钱嘉树也是想试一试使用率,结果效果比他想象中来的要不稳定,尾部的偏移会导致开关没法控制转换器,达不到转换齿轮的效果。
他没法给出一个大概的次数,但就现在来看估计用不了几个月开关就没法控制转换器了,“还得想想怎么控制位置不能偏移。”
“用固定器固定住?”
“那不行,转换器怎么固定?”
“其实也还好,半年的话请师傅上门调试一下,这个问题不算太难,拆开拨动一下杆状开关就可以了。”
“确实不难。”江小娥也认同这个说法,就直接把杆状物件拨动到正确的位置,换一个十岁的孩子都能做到,“但这么简单的一个小问题就请维修师傅上门也太麻烦了。”
问题虽然小,但这个配件处在机器内部,必须要有维修师傅将机器拆开才能处理。
但就像她说的,就因为这么一个小小的问题请师傅上门好像有些很没必要。
路费维修费,一次两次倒也不多,但一年总来那么几次时间长了多少会有些否定这台机器的使用情况。
或许在几年后有人去采访负责这台机器的工作人员,他一定会夸因为这台机器的便捷好用,为无数人民提供了帮助,但也许会在尾巴上跟着又加了一句,只可惜它出现故障的频率过高,一年总会请师傅上门维修几次。
她不是那种特别完美主义的人,一定要把事情做得十全十美才行,但发现问题总得解决问题,不说一定要把这个问题给解决彻底,但总得有一个改善的办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