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看,这就纯属瞎折腾呀。”
“也不能以偏盖全。”老周说道。
“好吧,就照你说的,正在我这么正能量地努力寻找机会的时候,我接的一个私家团里,一个小伙子,他可真是我的真命天子呀。
真不知道,我们俩是有几世的因果,才能在这里遇上。
他比我还小几岁,我一搭眼就知道,这小子,巨有钱。
然后我就找机会向他请教,他这钱是怎么赚到的。
那时候有个词很热门,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叫共享经济。”
老周点头。
“这个小伙子,他就是做了一个共享充电宝的项目,卖了,然后又在搞家具。”
“怎么从共享经济又转回到实体了?”老周问道。
“我也好奇呀,跟他聊了之后才发现,人家不是回到实体,而是要借实体为跳板,干翻实体。”
老周听了,努力憋笑。
“老哥你也觉得这说法可笑是吧,可我当时听了,就觉得这是上帝给我开的一扇窗。
他的项目,是找了几家专门仿制北欧风格的家具厂,然后搭了个平台,做家具的回收流转。”
“家具还能回收?这还有人买吗?”老周问道。
“他给我演示了特别漂亮的PPT,说国内的年轻人涌向大城市,家具共享的潜力巨大。
而他们的几家家具厂,则可以把这些共享家具里的流转损耗,全部用工厂填平,而且还能给二次销售增值。
他这一套说辞,我现在还能背得下来,而且也仍然觉得,挺激动的。哈哈。”
“所以你就投了?”老周问道。
“是呀,不然怎么能有咱们今天的碰杯呢。
他说如果我有兴趣,可以算我一份天使投资。
等他回国之后再写份详细的投资协议给我。
结果,我当天晚上就失眠了,硬是追着他,在这边就把协议签了。”
“你把你的钱,当时就都给他了?”老周问道。
“那只是签了协议,意思是我把这个生意给占上了,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我要把投资款打到他的账上。
也就是这三个月,我把所有的生意和资产,能卖的就卖,不能卖的就抵押贷款,除了一户建和手上一些生活费,几乎全打给他了。”
“这么大一笔钱,你老婆也不阻拦?”老周问道。
“她对我的生意,一直都不怎么管,家里的开销我也都包了,所以,那时她并没多说什么。”
“其实,这过程有三个月呢,你就没冷静一下,缓一缓?”老周问道。
“我倒是想缓,当时他回国之前,留了联系方式,他还让我把邮箱留给他。
然后,每隔几天,我的邮箱里就会收到这个项目的一些发布会,洽谈,专家座谈之类的消息。
而且,这些消息都是能打开的,都是在特别知名的网站。
老哥,你能想象那种感觉吗?
就是你占住了一个坑,这个坑里每天都在往外面蹦金币,你说,换你,会不会亲自下手捞?”
“明白了。”老周又和张广坚碰了一杯。
张广坚忽然站了起来,“风口一过,寸草不生啊……”一仰头,一瓶子清酒喝了个干净。
第193章 福利金
张广坚又回到铁皮屋里找酒,这下子,一下又拿了两瓶儿出来。
老周不知道他是聊起了往事,借酒浇愁,还是本来就这么一天好几瓶儿地喝。
可别把他给喝坏喽。
看他的架势,现在老周直接硬劝他别喝,他肯定不听。
所以,老周就开始找话题,转移他的注意力。
这时,老周的脚碰到了一个东西,低头一看,是那个倒扣在地上的墨盒。
“你这字,写得不错呀。练了多少年了?”老周问道。
张广坚步履轻飘地回来,扫视了一下桌上的东西,嗤笑了一声。
“您这真是逮到人就硬夸呀,他们说的对,我根本就不会写字,七扭八拐的,要体没体,要神没神的,哈哈……”
老周和张广坚的目光都停留在了桌上那残破的“爸爸”二字上。
老周想扇自己一耳光,人家都没再提这事儿了,结果自己为了扯话题,还非揭一下这块旧伤。
想再扯点儿别的,可目光已经出卖了自己呀,只能坦诚一点喽。
“额……其实……刚才那些工人,他们不懂书法,更加不懂事,他们不应该那么……那么地欺负你。”老周向张广坚举瓶致歉。
“没事儿,我刚才也就是逗那帮孙子玩玩。”
呵,没想到你现在这嘴倒是挺硬的,没见刚才你缩成一团的狼狈样。
但此时的老周也只能顺着张广坚的话茬往下说,连连点头,“对,对。”
“叫他们祖宗,我倒没啥,叫就叫了呗,我又没见过我祖宗,没啥心理负担,你说是不?”
啊?老周心道,果然这心理素质跟正常人就是不一样呀。
张广坚接着说道,“可他们让我叫爸爸,这就不行了……我知道我爸爸长什么样,我也……我也知道我爸爸现在在哪……
可……可我……就是没办法再见他了……”
张广坚只说了几句,喉咙里就好像被塞了一团东西,吐字不清了。
老周被张广坚这段突如其来的情感独白,硬控了十几秒。
拿着水瓶的手,没有控制好力道,发出了一声脆响。
张广坚揉了揉眼睛,“哎,我爸要是知道我现在这个德性,可能在老家一分钟都呆不下去了。
我客死他乡都没关系,愿他老人家,能得个善终吧……”
这是个开放式段落收尾,可零下的句式,老周嫌太冰嘴,没法儿接茬。
“得,不说这些了,有点……确实有点儿想家了哈。”张广坚自嘲道。
“以前我想家的时候,就去吃份蛋炒饭,全世界的蛋炒饭的味道都差不多,吃到了,也就像回家了一样。
可没想到,我也会有连蛋炒饭都吃不起的一天。
还好,我有一次捡到了一堆别人不要的写书法的东西,笔,墨,纸,都有了,就差个砚台。
哈哈。
这样,我再想家了,就写写字。
小时候,学校里都会开书法课,一拿起笔来,我都能想起那时晚上家里做的什么饭。
老哥,你小时候,也有书法课吗?”
“有,有的,但我们只学到了楷书,写得也不咋地。”老周说道。
“哈哈,我写得也不咋地。但我还是喜欢写,附近能写字的纸都被我搜罗得差不多了。
这边的毛边纸不好找,还挺贵的。”
“你平时有什么收入吗?我刷到过视频,说日本流浪汉每个月都有钱拿的。”老周好奇道。
“是12万日元吗?”
“对,说政府每月会给流浪汉发12万日元,然后我一算,五六千块人民币呢,这么大一笔钱,还不用上班,就挺爽的呀。”老周说道。
“流浪汉本汉,就在您面前坐着呢,你看我爽吗?”
“看你吃块炸猪排都这么高兴,不太像每月能领那么多钱的样子呀。”老周疑惑道。
张广坚又喝下了半瓶酒,说道,“这12万,确实有。”
“啊?真的?那我……”老周对躺平还有钱拿的事情,永远都保持热切的关注度。
“老哥你也想来躺平呀?正好,这边没啥人来管,再搭个铁皮屋,咱俩还能做个伴。”
看张广坚那戏谑的表情,老周就知道,这12万,好像没那么简单。
“这12万日元呢,叫福利金,拿了身份的人,都会有。
但到手里是不是12万,这个数目,每个地方不太一样,要由当地的福利官来定。
像福岛这边,就比东京大阪那些地方要低一些。”
“再低也有十来万的收入呀,那是实打实的一笔钱呀。”老周说道。
“可人家发给你这12万的时候,就不是想让你躺平的。”
“不躺平?那我又没住处,又没工作的,不躺平还能怎么办?”老周问道。
“这笔钱,算是一条最低生活保障线,意思是你要是过得太惨,还没达到这条线,政府会给你补齐。
但想摸到这条线的前提是,你不能再睡大街了。”
“那睡哪?我又没钱租房子。”老周问道。
“政府会帮你解决房子的问题,一般是那种很小的单间,然后几百个人住在一小栋楼里。”
“这么好?那不比你在铁皮屋里强呀?”老周说道。
“呵呵,那种地方,怎么比得过我这里,这周围的树林,都是我的,空气也都是我的,我还能在外面摆张桌子喝酒写字。
他们那种小房子,怎么跟我这里比,那就跟个鸽子笼差不多。
而且,这鸽子笼不是免费的,要算一笔房租,会首先从你的12万里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