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懒蛋_分节阅读_第99节
小说作者:还是老周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644 KB   上传时间:2025-10-07 10:37:59

  “彩票项目?哦,是找三角星的项目呀。怎么,你这论文都没发表,就已经有人愿意为你们的项目投资了?这也太有远见了吧。”老周不禁感叹。

  “周老师,投资人这是开玩笑的,他就是位穷教授,美国人,我原本准备报考的,就是他的研究生,叫米勒。我的托福成绩一直都不太高,想拿全额奖学金还差一截,然后我就试着把我的论文初稿发给他看,希望能争得一些先机。没想到,他竟然很感兴趣,尽管他对我这个方向并没有过太深入的研究,但他马上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筹备试验了。”

  “这么急?你能不能入学都还不一定,他就开始搞试验,这是跨了多少级呀?”林教授问道。

  “他说如果我们能找到投资人,愿意支持我们进入试验阶段,那这个研究生能不能读上,其实也不太重要了。后来我想想,确实,我之所以要去美国留学,就是觉得,在那里让这个项目落地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张晓月回答道。

  “为啥一定要去美国呢?咱们中国不能搞这个试验吗?”老周忽然想起张老给自己的那张银行卡,要是张晓月不出国,就想提前把卡还给老张。

  “选定美国,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冯彻前辈发现的那几组三角星,根源是在美国的那几台粒子加速设备。”张晓月说道。

  “但如果这个理论想要经受住考验,应该把试验设备搬到其它地方,也能够复现试验才对。你这个理由,好像不太成立呀。”林教授问道。

  “额……选定美国,当然还有其它原因,那里地域广阔,相对稳定,可以获取研究经费的渠道也更多。”

  “这三条,咱们中国也可以呀。”老周忍不住质疑道。

  “晓月,其实你是不是想说,有冯彻的封杀事件在前,这个项目在国内能落地的可能性非常小。”林教授替张晓月说了一句。

  张晓月点点头,又摇摇头,“林教授,如果能在国内,哪怕进入不了试验阶段,只是让我继续将冯彻前辈的理论丰富完善下去,我都是非常乐意的。”

  “那你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那个彩票,就算开始了试验,也可能要烧钱烧上几年,甚至几十年,所以能否做试验,对我的吸引力并不大。虽然这项研究还只是非常初期的阶段,但能留在国内,还是感觉到更踏实的。民族情感当然排在第一位,还有稳定性,以及未来的不可预见的风险上,国内都有更强的抵抗力。可是,我在国内的所有尝试,都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阻挡着,让我寸步难行。”

  “晓月,真的没有转机吗?就像冯彻遇到的那种转机,说不定,你也能遇上呢。”林教授鼓励道。

  张晓月笑了笑,“冯彻前辈甚至都选好了试验位置,就在于田县附近,我也查到了,那里临近的几家实验室,真的就有几台设备可以用,有些是国内实验室的,有些是国外团队买的,现在大家用这种设备的情况少了,无论是租还是买,都应该可以便宜些。隔了这么多年,事情竟然都是按照冯彻前辈的设计方向在发展,可是……”

  “晓月,别激动。”林教授安慰道。

  “可是我现在想找个地方,挂上模糊介质研究室的牌子都做不到……”

  “晓月,那你还是去美国吧,我不跟你较真儿了。”老周也连忙说道。

  张晓月调整了一下状态,“美国我也不用去了。”

  “为什么?”

  “米勒之所以想这么快就开始筹备试验,他说这些设备虽然已经过时了,但想在美国落地开动,还是需要不少的审批,尤其是,我是一个中国人,他担心遇到阻碍。可是,没想到,真被米勒说中了,现在美国这条路,也走不通了。”

  “就是因为论文是中国人写的,所以就不让搞试验?”老周感觉向共振信息的目的靠近了一步。

  “不会吧,我就知道很多行业里的朋友,他们也是中国人写的论文,他们的试验也能在美国落地呀,为什么到了你这里,就不行了呢?”林教授问道。

  “我此前还是抱着很大的期望的,可项目不能落地,米勒也到处打听,可能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要使用粒子加速设备,比较敏感,第二,是这个项目的开创者,也就是说冯彻前辈,也是位中国人,而我准备发的这篇论文,又是中国人,所以整个项目从零到现在,完全都是中国元素,都是中国人在参与,当然米勒是我的第二作者,这事儿要是在前几年,可能也就没人关心,可现在……”

  “那你把论文让给米勒,米勒不是美国人吗,这总行了吧。”老周突然说道。

  “让给他?”张晓月和林教授都很惊讶。

  “咋?不能让?”

  “周老师的意思,应该是让你把第一作者让给米勒,你作为第二作者。”林教授说道。

  “可是这……”张晓月仍然处于震惊中。

  “你们搞科研的,还把名利看得这么重吗?项目能落地,能搞成试验,能有成果,还管他谁写的论文呢。”老周说道。

  “如果把第一作者改为米勒,至少在美国那边可以再尝试一下。甚至,在国内都可能有操作的空间。”林教授很认真地思考了老周的这个提议。

  “国内?真的吗?”张晓月有些激动。

  “是的,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对吧?因为米勒是美国人,也是这个领域的学者,如果他是为了接棒中国学者冯彻的研究,毅然决定来到中国,那这个故事的讲法就不一样了,听众也不一样了,所以,在国内落地,也是可以争取的,我也可以发动我的人脉,来帮你。”林教授解释道。

  “还可以这样?换个和尚,这经就能念了?”老周说道。

  “但也别太乐观,至少得先确定一件事,米勒愿意来中国吗?”林教授说道。

  “他现在就已经在中国了。”张晓月说道。

  “什么?”

  “我刚才说,这次提前从老家回来,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米勒。他见美国的试验希望渺茫,就来中国了。”

  “可现在国内也不能让他做这个试验呀?”

  “是的,他也知道,只是想来说服我,希望邀请我和他一起找另一个可能会接纳这个项目的地方。”张晓月说道。

  “另一个地方?去哪?”林教授问道。

  “东非。”

第127章 岔路口

  “去非洲?你们要去非洲?”老周被吓了一跳。

  “我称他为我的投资人,是因为……他有一个仰慕者,是东非一个酋长的女儿,如果他愿意到非洲去,那个部落可以允许他搞试验,也能提供一部分资金。”张晓月说道。

  “还有这种情节,这是真的吗?”老周有些不敢相信。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和在国内搞相比,至少有一个好处,就是资金。国内想落地就已经很难,而且,资金上面,还得你们自己想办法。如果换成去非洲,至少你们的启动资金就有了。”林教授说道。

  “是的,所以我才跑过来,想当面和他聊聊这件事。”张晓月说道。

  “那现在米勒已经来了中国,晓月,你是不是也可以说服一下他,看看他愿不愿意留在国内,然后我也就能开始帮忙运作,想办法让项目在国内落地。”林教授说道。

  “这倒是可以,不过,我在国内又到哪去找那么一大笔资金呢。”张晓月嘀咕道。

  “晓月,如果项目真能国内落地,资金可以慢慢找。但我觉得,总要比一位酋长要可靠一些,那里时常有战乱,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可就麻烦了。”林教授说道。

  “晓月,那你是准备把这作者,让给米勒了?”老周问道。

  “周老师,就像您说的,只要项目能进行下去,我做这一点让步,没什么的,只是……”

  “晓月,其实你把作者让给米勒,刚好符合你的因果链理论。”老周补充道。

  “这是为什么?”

  “如果你的因果链未来会变为现实,那么,你在未来世界里的地位是不是会非常高?”

  “那是当然,一个新时代的开创者。”林教授帮忙答道。

  “那么晓月是不是就属于最重要的那条核心因果链了?”老周问道。

  “哦,周先生,你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晓月属于核心因果链,那么也就不会有几天前的指出错题那回事。因为那件事给了晓月重要启发。”林教授说道。

  “不对,林教授,通过错题事件传达信息,可能性有很多,可能我确实处在核心因果链,但通过篡改权交易,允许了错题事件的发生。”张晓月说道。

  “晓月,让我想想,这里好像有什么遗漏……对了,如果没有错题事件,你的因果链机器,在我们的世界里可能就不会出现了,或者会延后几百年出现,对吗?”林教授问道。

  “这个……应该是的。”张晓月说道。

  “所以,如果未来没有出现这台机器,那这条信息就不会是我们的后代,从未来发来的。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他们也不会发,因为这可能导致机器提前几百年出现,那么就会打乱时间线,他们可能丧失对机器的掌控。也就失去了一切。”林教授说道。

  “那么这条信息,是从哪里发来的?”张晓月说道。

  “既然不是未来人发的,那就是那天,当时发的。”林教授说道。

  “当时?可我们还没有因果链机器呀……林教授,你是说,不是我们发的?”张晓月惊讶道。

  “不可思议,但很有趣,是的,另一个文明,拥有了因果链机器,通过周先生给你传递了一条信息,帮助你完善了你的因果链理论,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这个文明,在未来拥有因果链机器。”林教授说道。

  “可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张晓月问道。

  林教授沉默了。

  “会不会是……我就随便猜一下哈,会不会是他们要被消灭了,然后才便宜了我们。”老周突然说道。

  两人都齐齐看向老周。

  “我就是乱猜的,你们可以继续你们的思路。”老周解释道。

  “周先生,可能这就是唯一的答案,但需要修正一下,应该不是他们要被消灭了,而是已经被消灭了,这条信息,应该是通过程序,自动发送的。”林教授说道。

  哈哈,老周暗自得意,我从空白共振猜到的结论,竟然与林教授不谋而合,看来我还真挺厉害的。

  “而且,这也证明了,晓月,你没有在核心因果链上。”林教授说道。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这个文明的数据,根本没有被他们采集呢,也就是即便是我们这里最最重要的人物,他们也是不知道的。”张晓月猜测道。

  “我觉得不会这样,另外一个文明,掌握了因果链机器,而且可能要比我们早了无数年,探测到我们的存在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否则,他们也就不会精准地把错题提示给你了。还有,如果他们已经被消灭了,那么消灭他们的另一个文明,肯定实力更加恐怖,用因果链算到你的存在,也是很容易的,如果晓月你真的存在于我们的核心因果链上,这条错题信息,他们肯定会计算到的,也就不会给这条信息发出的机会了。”林教授说道。

  “可是,他们,那个被消灭的文明,为什么要帮助我们呢?”张晓月说道。

  “也许,我们是他们的延续,也许,他们计算出,我们未来会帮助他们复仇,也许,我们只是他们后院的一棵树,就像晓月你刚才说的,他们已经观察了我们很久,当算到自己的消亡避无可避时,只会把欲望延伸到所有与他们有关的事物上,即使是自己家里养的一棵树,都不希望我们死掉,希望我们能够永远茂盛,永远开枝散叶。”林教授说道。

  “如果我没有让出论文的第一作者,会发生什么吗?因为这件事,对我好像并没有约束力,而且让出作者这个主意,也只是周老师随口那么一说,这里的偶然性实在是太大了。”张晓月问道。

  这句可把老周气得不轻,这可不是我随口一说,这是意识共振来的,你要是不同意,我还得被这共振信息念叨多久呀。

  “晓月,虽然周老师的提议,确实很偶然,但比起你们的彩票工程,这个想法的可靠度,要高得多了。”林教授说道。

  “另外,在让出第一作者这件事上,你此时好像是走在一条岔路口上,拥有向任何一边走的权力,但如果以我们今晚讨论的所有内容为基础,你现在继续作为第一作者,就相当于忽视掉了另一个文明发来的绝笔信,也很可能让我们这个文明里,不会出现因果链机器。没有这台机器,我们这个文明的地位,可能只能是人家后院的一棵树。”林教授说道。

  “原来,就算是走在了岔路口,也没得选呀。”

  老周脑袋里的共振消息,终于停了。

第128章 十八台

  “晓月,但我还是有个问题没想明白,为什么他们传递消息,一定要通过周先生呢?”

  “那您的意思是……”

  “他们完全可以把消息直接传送给你呀,尽管通过哪路方式来传递我还没想到,但他们的科技应该非常发达了,这个应该不难吧?”

  “林教授,会不会,我就是那个接收器?”老周向林教授示意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林教授有些意外,想了想,又摇了摇头,“不会吧?难不成全世界的信息都从你这里走?”

  “也对哈。”

  “但,你可能是其中之一,就像信号基站,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林教授说道。

  “那岂不是会有很多像我这样的?”老周又示意了一下脑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9页  当前第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9/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懒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