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523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由于周书万一直很喜欢她,所以决定让她加入小组,只是张漫对于周书万其实没什么感情,只是一直抱着后者的大腿,所有实验课程以及小组作业都拿到了高分,不过常浩南和她并不熟,毕业之后也就没了联系。

  这样一个小组本质上其实只有2.5个人,不过眼下组队阶段早就结束,再想随便换人已经不太可能了。

  对于常浩南设计一架超音速战斗机的想法,三个人自然觉得这完全没可能。

  他们倒是也没直接反对,只是找到了歼7原型米格21的设计图,表示既然要改进,那至少应该充分理解设计原型。

  如果常浩南能够计算出米格21的气动性能,那么他们就同意陪着他冒险继续下去,如果不能,那就按照周书万的想法,去设计一架大展弦比的滑翔机。

  只是结果么……人毕竟是有极限的,对于原本时间线上天赋一般只是比较努力的常浩南来说,这件事情确实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最终只好按照约定,和其他三人一起设计了一架滑翔机,虽然这门课最后也拿了个不低的分数,但成为了常浩南一直以来的遗憾。

  而眼下的情况,他应该就是回到了近30年前自己的大学时代,并且正好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

  计算米格21的性能,对于现在的常浩南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因为除了来自后世的工作经验之外,就在常浩南看到设计图纸全貌的那一瞬间,他的脑中还突然出现了一个【科研指导系统】

  在他提出一个合理且闭环的项目构想之后,系统可以耗费一定的【科研点数】确定接下来每一步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并给予他相应的能力。

  简单地说,这个系统相当于一个有求必应且包教包会的导师。

  在看到这个系统的一瞬间,常浩南差点兴奋地直接晕过去——毕竟每个读过研究生的人,都会希望有这样一个导师。

  当然,如果消耗10倍的科研点数,系统也可以直接给出正确,或者是最优的结果,但作为一个真正带过项目的过来人,常浩南非常清楚,这绝不是效率最高的用法。

  把脑子里的结果转化到现实中也是需要耗费时间精力的,就算他自己不眠不休,也根本没办法输出多少具体的科研成果,况且系统的科研点数大概也不支持如此挥霍。

  更重要的是,华夏不只有他一个科研人员。

  如果能在系统这样一个超级导师的帮助下,通过解决关键问题或者给出方法论带动整个华夏科研体系的效率,那么爆发出的力量将会千百倍于孤身一人。

  不过以常浩南现在的状态谈这些都还太远,因此他决定先挽回自己过去的遗憾。

  【科研点数:10

  理论水平(满级LV5):LV2(0/10000)

  工程经验(满级LV5):LV1(0/1000)

  管理能力(满级LV5):LV0(0/100)

  综合能力:LV1

  正在进展的项目:0

  可以开展的项目:1】

  能力值等级不高。

  但这反而是好事。

  说明对于系统来说,常浩南重生之前掌握的那些知识都是非常初级的东西。

  这里的等级,显然是基于人类有可能触及到的上限,而非基于目前这个时代。

  换句话说,未来可期!

  ……

  看着系统面板,他的脑中出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尽管他自己也知道不太靠谱。

  但既然有了系统,那终究要试一试……

  “给我设计一架歼20!”

  先别管华夏在1996年这个当口能不能造出来歼20,你就说帅不帅吧!

  隐身、鸭翼、双发重战、DSI进气道、有源相控阵雷达……

  要知道这时候YF22都还没完成试飞呢!

  然而常浩南的YY才开始不久就被泼了一盆冷水。

  【能力等级不足,且不存在关于该项目的可用构想】

  ……

  显然,他关于歼20的想法最多只算个念头,完全达不到系统要求的“合理且闭环的项目构想”。

  想想也合理,就好像一个刚读研的学生让导师教他设计一架第五代战斗机,显然在能力和经验方面都还是稍有欠缺。

  “还是得立足现有装备,去改米格21啊……”常浩南只好再次把注意力放回面前的米格21设计图上。

  系统现在只有10点科研点数,绝对不能乱用,后世确实有不少关于米格21的深度改进型,但其中一些设计需要很大计算量的仿真模拟工作,常浩南也不知道以1996年的科研条件以及他目前的能力,到底能落实出哪一种方案。

  所以周书万三个人的想法其实是没错的,还是先把米格21给搞明白,顺便检查一下20世纪90年代中叶京城航空航天大学的硬件水平如何。

  “利用CATIA对米格21进行建模,再利用有限体积法对飞机的气动特性进行模拟。”常浩南在心中默念道。

  【完善项目消耗科技点数:1点,直接给出项目结果消耗点数:10点,是否确认开展米格21建模与仿真模拟项目?】

  常浩南深吸一口气,猛地握紧了双拳。

  成了!

  “确认!完善项目!”

  大量的信息迅速涌入他的脑海,尽管目前仍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结果是什么,但至少已经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了。

  原来如此,我已经完全懂了.jpg

  又沉默了大概半分钟之后,常浩南再次开口:“我想到办法了,相信我,就算是战斗机,我们也能设计出来。”

  “浩南,伱……真的有思路了?”

  张漫把一个装着热水的搪瓷杯子放到常浩南面前的桌子上,带着些许怀疑的语气问道。

  搪瓷杯侧面是一个空军的军徽,以及教员的题词:“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保卫祖国,准备战胜侵略者。”

  这是常浩南特地拜托父亲弄到的,自从那件事之后就一直带在身上,一直用了很多年。

  作为一个主要目的只是想拿个高分的人,张漫自然从一开始就觉得设计战斗机的想法是天方夜谭,但毕竟常浩南平时的成绩也算名列前茅,课程设计工作少不了后者的出力,她也不太想直接反对把关系弄得太僵。

  因此才想出了那个让常浩南去分析米格21气动特性的主意,希望借此让对方知难而退。

  这门课是没有考试的,课程设计大作业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最终成绩,她可不想陪着一起疯。

  “谢谢……”常浩南端起杯子把里面的水一饮而尽,然后直接抓起那张米格21的设计图,叠好之后放到旁边的包里。

  “走,我们去机房!”

第643章 起飞吧,太行!

  何明之前所保证的时间表绝非信口开河。

  他们确实只用三天时间,就完成了那架1010号技术验证机身上的最后一块拼图。

  1010号毕竟是一架密级很高的验证机,所以在完成所有厂内检测流程之后,也并没有传统的大红花和彩带环节。

  包括常浩南在内的众人只是在总装车间内进行了一个简短的仪式,算是庆祝歼11WS取得阶段性成果,准备执行首飞任务。

  “以前真是做梦都想不到,从第一架大部件总装的歼11总装下线,到给歼11装上国产发动机,竟然只用了一年半左右的功夫……”

  众人鼓掌的时候,站在何明旁边的罗时大面露感慨地说道。

  有点像是在自言自语,但附近几人还是能听到。

  后者作为退休老同志,一开始被返聘只是负责做一些俄语图纸的翻译和格式转改任务而已,预计干上几个月就结束了。

  但国产重型战斗机这东西,哪个老干部能经受住这样的考验?

  几个月之后,罗时大就走不开了。

  再接着,就一直被返聘到了现在……

  “可不光是国产。”

  何明虽然主业是机械制造,也没机会参与前年的设计评审和详细方案设计,但毕竟在前年以特邀技术人员的身份参与过那次华夏航发产业大会,加上又是歼11WS技术验证机的生产负责人,对于涡扇10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之前我跟606所还有黎明厂的工程师聊过,这個涡扇10的技术方案,不光是跟美国人的CFM56核心机完全不一样,我印象里也没有其它国家用过类似的设计,完全是出自咱们自己的手,相当于是从无到有,这才是最不容易的地方啊……”

  “嗯?”

  罗时大作为返聘,虽然地位不低,但终究没有官面的身份,对十一号工程以外的事情几乎是刻意少去过问,眼下对于涡扇10的认知更新不多,除了一些几乎尽人皆知的传闻以外,大体上还停留在退休之前那会。

  故而听后直接就是一愣:

  “我倒是听说过前年的时候,这个项目重新立项过,老张当时为这事还主动打报告说要去搞舰用燃机来着,但这满打满算两年功夫就能拿出产品来……总体技术方案应该变动不大才对吧?”

  “嗯……”

  何明知道对方的分析其实很有道理,但问题是有些人他根本不讲道理,一时间竟然不太好解释,再加上这个仪式也快结束了,只好长话短说:

  “总之现在这个涡扇10,跟之前的涡扇10,除去都用了同一个装备编号以外,在技术上基本没有任何关系。”

  解释完之后或许是担心说服力不够强,还又添了一句:

  “罗老您想,要是还用着CFM56的核心机,哪有可能达到9的推重比?所以必定是全新的……”

  罗时大只是因为退休所以信息更新不够快,思维能力还是没问题的,所以脑子稍一转就意识到何明说的没错。

  但是相比于用CFM56做核心机拿出9一级推重比,他还是觉得两年时间掏出个新发动机的可能性更小。

  所以,这两个思路交叉碰撞一下,就让罗时大得出了一个结论——

  上级显然是搞了一明一暗两个项目,明面上的涡扇10就是个F110发动机的复刻版本,走的也磕磕绊绊,借此藏拙让别人放松警惕,而暗中的项目则是另起炉灶从头开始,在前者的掩护下如今终于修成正果,便在前年通过一手借尸还魂回到了寻常人的视野里面……

  简直完美!

  想到这里,罗时大重新抬起头,看向站在人群中间常浩南的背影。

  他被请出山那会,八三工程都已经生产定型了,也就没跟后者直接碰过面,只是听说过一些玄之又玄的传闻。

  之前还感觉一个人怎么可能同时负责那么多项目,所以一直以为是那种借着背景强硬而挂名的沽名钓誉之辈。

  但如果事实真如刚才他所想的那样,那这种偷天换日之计恐怕还得是对方想出来的,似乎真是高人……

  总之虽然一番分析驴唇不对马嘴,但最终在错误碰撞之下反倒歪打正着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5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3/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