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984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

  两小时后,京城时间三时整。

  随着最后一颗青鸾01星完成姿态调整,整个中继通信星座终于完成了对载人航天任务的适配准备。

  说来也怪,之前常浩南一心定在卫星上,还没有太明显的感觉,但这会星座就绪,闲下来之后,重新看着大屏幕上面蓄势待发的火箭,心头反倒没来由地多了些紧张。

  这下子,他也算是理解了刚才沈俊荣为何要凑到自己这边来聊上几句天。

  不过,作为游离于921工程以外的技术人员,常浩南还是只能耐住性子,等着发射时刻的到来……

  5时20分,航天员出征仪式在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举行,首飞梯队的3名航天员公开亮相。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首次载人飞船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

  航天员掷地有声的话语响起。

  而周围的人群,却是一片寂静。

  只是偶尔传出一阵清脆的快门声。

  站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清楚。

  尽管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在设计时就已经精益求精

  尽管已经进行了四次成功的无人测试。

  尽管已经把船箭组合体的状态调整到了最佳。

  尽管……

  或许有一万条理由可以保证本次任务的安全。

  但不管怎么说,载人航天,都必定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尤其是在眼下这个当口。

  大家都是搞科学的,自然不至于迷信。

  但要说年初哥伦比亚号的事故对众人的心理没有一点影响,那也确实不太可能。

  就连位于指挥中心内的常浩南,此时都难免受到气氛影响,而有些手心冒汗。

  反倒是航天员本人,显得面色如常。

  在简短的问候和采访之后。

  6时15分,航天员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进入飞船返回舱,并开始进行发射前的各项舱内检查和准备。

  在接下来两个小时里,还需要进行约100项操作。

  而在指挥中心的一块屏幕上,显示出他的生理参数一切正常。

  就连心跳都维持在平常的每分钟60次上下。

  面对这个数字,常浩南除了一声“佩服”以外,再无其它可说……

  8时30分。

  “各号注意,我是零号,30分钟准备……”

  零号指挥员的声音响起。

  从此时开始,航天员,飞船,火箭,发射场系统、航区测控通信系统等各大系统均须听其号令。

  现场观看发射任务的领导随后陆续进入大厅。

  整个现场的空气,逐渐凝固起来。

  这个时候,原本紧紧合拢的三组回转塔架也已经全部打开,露出了神舟五号船箭组合体那纤长曼妙的身姿。

  发射前20分钟。

  包括四艘海上测量船在内的12个测控点,以及檀州、镐京两个遥感中心分别进行了发射前的最后一次情况汇报。

  一切正常。

  发射前15分钟。

  加注系统停止工作,火箭解锁,塔架上最后一批工作人员撤离。

  发射前5分钟,总指挥最终确认所有系统、设备都处于良好状态、并最终确认飞行参数。

  发射前1.5分钟,火箭供电由地面转入箭上。

  这也是发射前的最后一个步骤。

  接下来,就是短暂而又漫长的等待……

  90秒,如同90个小时一般。

  即便作为旁观者,常浩南都觉得有些恍惚,双眼直盯着返回舱内的画面,但思维却早已经神游天外。

  “5、4、3、2、1……”

  直到零号指挥员进行最后的倒计时读秒,才把他从思绪中给拽回来。

  当“发射”的最终口令被报出的那一刻,常浩南注意到,不远处沈俊荣的双手,猛地攥紧成拳……

  随着返回舱画面的轻轻一颤,另外一块屏幕上,火箭在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拖着橘红色的烈焰急速飞向太空。

  类似的画面,常浩南并不是第一次看到。

  但只有这次,他一时间甚至忘记了呼吸。

  几秒钟后,耳边又想起了本次发射的准确报时。

  “发射时间,09时00分03秒497毫秒……”

第1093章 网络接通

  成功点火,只是神舟五号任务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已。

  因此,指挥控制大厅中的气氛,并没有因为火箭起飞而出现丝毫松懈。

  后面的嘉宾席上,有几个人本已经抬起手来,显然是准备鼓掌,但注意到周围的严肃气氛之后,还是停下了动作。

  “东风,程序转弯!”

  发射几秒钟后,第一条控制指令响起。

  火箭随之由垂直上升改为向东方45°倾斜爬升。

  而与此同时,由于火箭相对摄像机的视角发生变化,尾喷口后方突然出现了一团明显的白色烟雾,并且迅速变长。

  仅仅几秒钟的功夫,竟然几乎将整个箭体完全遮住。

  对于第一次观看火箭发射的人来说,这绝对是极为揪心的时刻。

  常浩南甚至隐约听到,身后传来几阵短促的惊呼声。

  不过,令人担心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

  “肃州,光学跟踪正常,东风,飞行正常!”

  “……”

  “青山,USB雷达跟踪正常……”

  一道道清晰的口令,仍然在照常传出。

  现场的观众虽然多是外行,但“正常”两个字还是不难听懂的。

  气氛也随之重归于平静。

  然而,载人飞天的尝试注定不可能毫无波澜。

  很多细节,也没办法完全靠无人飞船完全验证……

  火箭发射后的120.17秒,逃逸塔与箭体分离。

  不知是不是受到这个动作的影响,舱内摄像机回传的画面突然开始剧烈抖动。

  单从振幅来看,程度似乎并不严重。

  至少不会对火箭或者飞船产生影响。

  但横躺在座椅上一动不动的航天员,却让人难免有些担忧。

  此时飞船还处在整流罩当中,只有靠返回舱中的灯光提供照明。

  而航天服面罩带来的反光,加上分辨率本就不是特别理想的摄像机,又让地面工作人员很难清晰地看到航天员的面部细节。

  其实客观来讲,从飞船发射,到最终入轨,总共也就不到十分钟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航天员穿着厚重的航天服,被固定在座椅上面,还要忍受着加速带来的持续性高G力和振动。

  一动不动也很正常。

  但地面上的人显然不可能这么轻描淡写。

  尤其一些发射岗位的同志,眼下属于他们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有闲工夫看着前面屏幕上的画面。

  结果反而更紧张了……

  实际上,别说其他人。

  常浩南作为一个看过航天员回忆录的人,面对此情此景都做不到完全的平常心。

  只能说,不对发射过程进行直播,这个决策确实没问题……

  而接下来,又是一串连续的动作。

  140秒,抛助推器。

  161秒,一二级分离。

  此时,座舱画面中的低频振动已经结束,但航天员仍然维持着之前的动作。

  好在专门负责生物信息监测的团队并未进行任何报告,说明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常浩南带着些许好奇,往那边瞥了一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9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84/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