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亿美元,30亿美元,
就像早餐吃三块还是五块一样。
“陆总,你就这么有把握忽……说服他们?”
听到王晓峰的话,陆良面露不悦:“他们恐怕还巴不得呢!”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何况是坐拥金山银山却手无寸铁的沙骆驼,在当前动荡的国际局势下,肯定会想找个新靠山。
国家或许会不好意思仗势欺人,但作为东大知名企业家的陆某人就没有这种顾虑,何况他也不觉得自己是在仗势欺人,顶多就是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投资。
说不定若干年后他们还要谢谢陆良。
当天下午,就有消息传出,天星汽车打算发起第二次公开融资。
结果有心人一打听,顿时破口大骂:“陆良是想钱想疯了?300亿美元?把他卖了看看能不能值300亿。”
“有一说一,如果陆良能保证以后的赚钱能力不发生变化,300亿美元,起码中东那群土豪哥应该会很乐意终身买断。”
“你大爷的,老子是这个意思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按照正常溢价30%报出来,300亿美元还是太多了,真以为别人跟他一样,不把钱当钱?”
“我倒是想看看,到底是哪几个冤大头会承认这么恐怖的溢价估值。”
不出陆良所料,骂声一片。
毕竟300亿美元的估值,除了已经上市的蔚来汽车,几乎是理想小鹏还有威马三家的总和还多几十亿美元。
“这么高的估值,会有人买单吗?”
自从陆良返回魔都,李冰隔三差五就来找他谈心,哪怕蔚来上市,可以从市场融资,但换电站这个窟窿还是太大了。
仅靠蔚来一家,恐怕难有建树。
李冰正在想办法忽…说服陆良,让天星汽车也参与到换电站的建设。
“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你看我像是差这点钱的人吗?主要是为了跟别人分享我的快乐,独食难肥的道理不懂?”
陆良瞄了一眼李冰,也懒得跟他打太极了,直接递上一份文件:“看看吧。”
“这是什么?”李冰下意识翻开资料,陡然瞪大眼睛:“你投资了充电桩?”
鲲鹏快速充电科技有限公司,实缴资金三亿人民币,公司法人孟常坤,公司股东陆良、王晓聪,孟常坤持股40%,陆良跟王晓聪各30%。
“换电想发展太难了。”陆良叹道。
很多来自未来的消息,他都能通过已知的结果,再从市场采集零碎的资料,从而逆向推演过程。
唯独蔚来,他到现在都想不明白,三年后900多亿美元的市值是怎么出现的?
难道是华尔街那些机构人傻钱多?真以为换电可以发展成电车界的两桶油?
且不说各家友商勾心斗角,没人会愿意助力蔚来换电站的发展,哪怕陆良作为蔚来的联合创始人,他也不愿意。
还有电池的尺寸不一,也足够头大。
“连你都不看好换电站的发展?”李冰面若死灰,哀莫大于心死,他突然问:“那你当时为什么要投资蔚来?”
他记得很清楚,当初之所以坚定的选择换电项目,就是因为得到陆良的支持。
然而现在陆良说的这番话,让他突然有种昔日小甜甜,变成今日牛夫人。
陆良轻声道:“虽然我不看好,但有人愿意看好就行。”
他也不介意跟李冰说实话,投资蔚来汽车纯粹是为了赚钱。
陆良希望李冰也抱着这个想法,等一股可以让蔚来股价一举上青天的东风,到时候他们一起套现离场。
不要再想不切实际的换电站,这玩意骗骗别人就算了,别把自己也骗了,更别想着拉他一起踏进这个大坑。
出了点小意外
家里老头开车撞到马路牙子了,没有人员伤亡,我要去处理一下。
今天的更新放在晚上
第702章 金融科技
“换电站真的发展不起来么?”
李冰呢喃自语,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把换电站项目看得比电车还要重要。
特别是随着深蓝s7销量大爆,天星车机市场占有率再次迎来爆发性增长,大量友商寻求合作。
在李冰所构想的美好蓝图中,蔚来换电站项目以后是足以比肩,乃至超越天星车机的超级项目。
他对外一直这么说,说了这么多年,导致连自己都深信不疑,立志要为该项目而奋斗终生。
结果在这个时候陆良突然说,换电项目难发展,还是等待时机套现离场吧。
一时间,李冰脑子有点晕,隐隐约约听到镜子破碎的声音,那好像是他的道心,还有他的坚持。
陆良不语,独自饮茶。
是人都有七情六欲,哪怕是唯利是图的他们,偶尔也会流下大众所认为的鳄鱼眼泪。
但所有的多愁善感都只是一时,需要抉择的时候,他们总是会抛弃感性,做出理性的选择。
就像陆良拆散相依为命的绘梨衣母女,他也会感到愧疚,也会不忍,但并不会被感性驱动做出改变。
李冰深吸口气,端起面前的茶杯,陆良说道:“茶水凉了,换一杯吧。”
“凉茶更败火。”李冰语气幽幽,一饮而尽,感受口腔内的苦涩。
他想了很久:“我还想再坚持一下。”
陆良抬眼,对上李冰的眼神,嘴角微微上扬,赞许道:“是应该这样。”
此前李冰入戏太深,还想拉他入伙,但现在眼里已经没有刚刚的偏执。
毕竟为了投资人还有自身的利益,哪怕已经对蔚来换电项目产生质疑,但起码不能表露出来。
因为动辄四五十万,七八十万的蔚来汽车,除了车型相对好看,根本不具备任何市场竞争力,除了换电项目,蔚来已经没有故事可以讲。
没有故事的企业在资本市场,就像冰箱里的苹果,让人不讨厌,也不喜欢,硬吃也能吃,但基本不会主动吃,何况蔚来还是一颗潜在的毒苹果。
李冰苦笑,果然什么事都瞒不过陆良,他又说道:“我打算把换电项目独立出来。”
“先缓缓吧。”
陆良沉吟,给出意见:“现在独立出来的意图太明显,起码等不缺钱的时候。”
独立项目有时是好事,有时是坏事,比如海外天枢独立是好事,因为未来他们要走上市路线,但蔚来换电站独立,摆明就是不想蔚来汽车因此受到波及。
李冰满眼幽怨,一副无赖样,希望陆良能给他想点办法:“有换电这个出水口,资金一直流出,什么时候才能不缺钱。”
陆良叹息一声,无奈道:“过段时间天星汽车融资,你过来一趟吧,我给你介绍几个朋友,由他们负责牵头,蔚来在市场融资应该会很顺利。”
放出天星汽车估值300亿美元的消息,是为了放长线调骆驼。
只是骆驼还没上钩,却钓到几条预料之外,但情理之中的大鱼。
贝莱德,先锋领航,还有摩根大通,以及通用集团,一个两个都表露出浓厚的兴趣,只是价格方面还需要再商量商量。
前者应该想像投资阿里企鹅一样,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融资,追加投资,最终成为前几的大股东。
后者应该是想让关系亲上加亲,毕竟摩根大通需要在Q3报之前,准备足够多利好消息,确保万无一失,通用集团又不满足只是控股通用天星,还想要持股天星汽车,毕竟国内才是天星的主场。
“我今晚总算能睡个踏实觉了。”
李冰大喜过望,有陆良这句话,他这几天就没有白来。
因为上次,陆良也是这么说。
然后蔚来汽车就得到沙特主权基金的五亿美元投资,狠狠地缓了一大口气,靠着这一笔钱,成功坚持到上市。
“还有其他事情?”陆良瞄了李冰一眼,端起茶杯,送客意图明显。
李冰心领神会,陪笑道:“陆总,没事的话,那我就先行一步。”
“我送你吧。”
“不用不用,留步。”
陆良站在公司门口,面露微笑,目送李冰搭乘电梯离去。
刚一转身,小王就按耐不住从接待室走出,只见他满脸好奇,望着李冰离去的方向:“李总又来劝你弄那个换电站?”
他听从陆良的安排,投资鲲鹏快充,又被孟常坤一顿猛灌鸡汤。
以至于觉得快充,超充,乃至闪充,才是未来电车市场的补能主流。
换电,就是死路一条。
孟常坤紧随其后,也从接待室走出,笑呵呵道:“看得出李总最近很焦虑。”
“换电项目投资巨大,却收效甚微,还没有回头路可选,能不焦虑吗。这个项目除非国家制定标准,并像油站一样,耗费天量资金普及全国,否则谁都搞不起。”
陆良边走边说,打开办公室门,回到还有余温的座位,打算继续刚刚的话题。
他们两人比李冰提前半小时抵达,只是有些事还没谈完,李冰就登门拜访。
最近几天,李冰来的特别勤快,他尾巴一翘,陆良就知道他想干嘛,也早就想好应付的办法。
所以让两人先回避,
他跟李冰谈的事情应该会很快结束。
“万达也想参一股。”小王赶忙说道。
继投资蔚来理想之后,时隔多年,陆良再次成为一家草创企业联合创始人。
仅仅这个噱头,就足以让实缴资金三亿元的鲲鹏快充,估值暴涨十倍。
去年万达遭遇股债双杀,缓了一年,各种卖卖卖,总算是缓过来。
万达集团现在急需一个利好消息,重新刺激市场,唤回投资人的信心。
当得知小王跟陆良还有孟常坤,打算进军充电桩行业。老王破天荒主动打来电话,希望万达参一股,哪怕挂个名也行。
陆良并没有立即给出答复,转而看向孟常坤,问道:“你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