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_分节阅读_第133节
小说作者:南柯一凉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2 MB   上传时间:2025-11-06 12:15:58

  方言道:“韩哥,你看你,又急,刚刚不是说了年底再分帐嘛,这钱放在你这里,你继续替我经营,让钱生钱,你不会想拒绝吧?”

  “你这说的哪儿话。”

  韩跃民紧张不安道:“我就是怕不一小心给赔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你跟你姐。”

  “不要这么想,赔点钱不算什么,我能见证韩哥你无穷的潜力被激发,是我的荣幸!”

  方言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岩子……”

  四目相对,韩跃民情绪不免激动。

  方言噢了一声,从包里取出方红托他代为转交的报纸,以及说出代为转告的话。

  “替我告诉你姐,我不会让她失望的!”

  韩跃民从来没有比现在更想进步。

  ……………

  在回家之前,方言先去了趟全聚德。

  提着一只烤鸭,大步流星地踏入家门。

  小厨房里,杨霞探出了头,皱了皱眉:

  “岩子,你怎么现在才回来?”

  “嘿嘿,您瞧这是什么?”

  方言把鸭子举高,咧嘴发笑。

  “你啊你,撂这儿吧。”

  杨霞让他赶紧洗手,待会儿吃饭。

  方言洗完手,进了屋,就见方红、方燕坐在电视前,此时正播放着文化bu和音协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全国优秀群众歌曲评奖。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方红漫不经心地听着《军港之夜》,扭头就问起韩跃民的情况,东一问,西一问。

  方言耐心回答,如实汇报。

  “怎么会挣这么多钱,不会有事吧?”

  方红一听到营收和利润,吓了一跳。

  “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毕竟可是上面鼓励工人’留职停薪‘,自谋出路。”方言说顶多是打个擦边球,等有了营业执照就好多了。

  “那就好。”方红心里吐了口气。

  “您也甭太担心韩哥,韩哥机灵着呢。”

  方言余光里瞥见桌上一摞的《人民文学》。

  “又是寄给你的样刊。”

  方红好奇道:“这回你写什么了?”

  “《潜伏》,谍战。”

  方言拆了开来,拿起最上面一本。

  《潜伏》的发表,可赶上了好时候。

  正好在《敌营十八年》刚播完没多久,这可是国内第一部自制的长篇电视剧,一经播出,立刻受到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掀起的谍战收视狂潮,现在还没有过去。

  东风吹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

  《潜伏》,出世!

第120章 文坛需要100个方小将(祝五一快乐!)

  距离《潜伏》发表已经过去3天了,这三天时间里,方言能明显感觉到,身边听见关于《潜伏》的字眼,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

  就连门房董大爷,也不听收音机了,戴着老花镜,捧着《人民文学》,一读就停不下来。

  此时,方言一边看着他,一边打着电话:

  “嗨,甭谢我。”

  “这事要谢啊,也该是北电的人谢我。”

  “更要谢你同意把交给他们拍电影。”

  跟王安逸转告了北电的暑期拍摄计划,便挂断了电话,转身往楼上走,但凡迎面撞上个人,嘴上都会夸上两句,“《潜伏》写得好啊”。

  一路走,一路夸。

  回到办公室,张仲锷的座位依旧空着。

  但自己的位置,却站满了人,章守仁、晏名等其他小组的人聚集于此,人手一本最新一期的《人民文学》,激烈地讨论着《潜伏》。

  “岩子!”

  田增翔拍了下桌:“你这篇写得也忒好了,比你的《听风》、《暗战》还要精彩!”

  “是啊,我原本以为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出现一部能超越《暗战》的作品,现在岩子这部《潜伏》一出,又把谍战文学的思想性、故事性、艺术性,拔高了一大截!”

  章守仁啧啧称奇道。

  “在谍战文学这个领域,能打败岩子的,恐怕也只有岩子自己了,无人再能出其右。”

  晏名也不吝赞美之词。

  “打住,打住,你们这一个个高帽给我戴的,我心里怎么这么不踏实呢。”

  方言让他们老实交代,有何企图。

  “嘿嘿,岩子,咱们可是挚亲好友,亲密同志,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就是你肚子里还有没有新的谍战,也给《十月》来一篇。”

  田增翔挤眉弄眼道。

  “对,一篇,一篇就好。”

  章守仁伸出一根手指。

  方言道,“你们现在催我也没有用啊,别忘了,我得先完成专业作家的创作任务。”

  “我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

  田增翔一拍大腿。

  “再说了,好的谍战没那么好写,更别说是《暗战》、《潜伏》这种水平的了。”

  方言心里嘀咕了句,虽然自己还有很多。

  “的确,千稿易得,好文难求,谍战文学不仅考验作者的历史素养、文学素养,而且考验专业素养,比如’录音的基本原理‘。”

  章守仁好奇道:“岩子,你也没有经受过专业的情报技能训练,怎么这么会写谍战?”

  田增翔、晏名等人,也有相同的疑问。

  方言说:“这话问的,伟人不也没上过军校,照样四渡赤水,三大战役,指挥百万雄师过大江嘛,咱跟他老人家比,根本不值一提。”

  “主要是这個《潜伏》写得太生动了,特别是吴敬中这个津门站站长,跟活的似的。”

  田增翔语气里透着一丝不可思议。

  “这是这么回事。”

  方言说自己专门拜访过功德林的老人,尤其是在军统、中统呆过的沈罪、董易三他们。

  “怪不得,怪不得。”

  章守仁等人恍然大悟。

  方言扫视众人,“对了,沈罪正在写自己的回忆录,《我这三十年》,有意找一家出版社出版,不知道咱们社愿不愿意……”

  “可以啊,这太可以了!”

  章守仁点了下头。

  拿不到《潜伏》这样的稿子,拿个《我这三十年》也不错,毕竟,伴随着谍战文学的火爆,像这种关于军统、中统的资料,肯定会有读者非常想要去深入了解,也算是捡个芝麻。

  “岩子不愧是我们的福星,采访都能帮我们社里弄到一部好作品。”晏名笑盈盈道。

  “保密局需要100个余则成。”

  田增翔直截了当道:“我看咱们《十月》、咱们出版社也需要100个方言,对不对!”

  “你们就别给我戴高帽了。”

  方言就此打住,“还是想想张老师回来以后,该上哪儿给他接风洗尘?”

  ……………

  全国谍战文学最盛行的地区之一,莫过于华东。

  毕竟是《收获》最先刊登的《暗战》,掀起了文学界的第一次谍战狂潮。

  整个江浙沪,有着大量谍战的读者。

  《潜伏》一问世,立刻被广大的谍战文学爱好者追捧,其中就包括杭城富阳的麦加。

  今年7月刚刚参加了高考,数学考了100分,物理更是满分100分,考了个98分。

  只不过语文上勉强考了60分,偏科的他对语文不感兴趣,却独独爱看谍战文学。

  特别是方言的谍战!

  手里的这本《人民文学》,厚厚上百页,他只取一瓢饮,只看刊登《潜伏》的那部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94页  当前第1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3/7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