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_分节阅读_第435节
小说作者:南柯一凉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2 MB   上传时间:2025-11-06 12:15:58

  方言说:“万先生讲巴公近来身体抱恙,嘱托我到沪市的时候一定要去探望,给他也带个好。”

  龚樰露出善解人意的笑容,随后关切道:“巴公的病严不严重?要不要紧?”

  “帕金森综合征。”

  方言叹了口气,“明天你也陪我去见一见巴公,他老人家算是我的半个老师。”

  龚樰看到他一脸惆怅,脸上也没有半点喜悦,丝毫没有因为能见到传说中的李尧堂而激动。

  默默地走到他的身边,给了个温暖的拥抱说:“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紧接着问道:“要不要路上买点什么礼物带过去?”

  “我都已经准备好了。”

  方言除了自己的那一份,万佳宝、沈霜、章光年,甚至还有整个《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心意。

  毕竟,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从民国时期崛起的文学巨擘们,那可都是如今文坛的排面。

  …………

  第二天,方言一大清早就打去电话,跟李小琳提前预约好上门的时间。

  龚樰两人出了门,直奔家中,和龚父龚母喝茶聊天,叙旧往事,仿佛回到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闲聊之中,除了聊自家的近况,也聊了聊龚荧在《红楼梦》剧组的情况。

  龚樰道:“11月培训班一结束,就要定角色了。”

  “那小荧能不能选上啊?”龚母语气里透着关心。

  龚樰和方言相视一笑,“也许演不上金陵十二钗,不过肯定能演上角色。”

  “那就好,那就好,角儿是大是小无所谓,只要能演上《红楼梦》那就行!”

  龚父作为狂热的红学迷,昂起下巴,不无得意。

  龚母倒是燃起了八卦之心,不断地打听扮演《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演员。

  “这个林黛玉嘛,不出意外的话,会是陈小旭……”

  方言挑着能讲的讲,特别是说到了王熙凤选角的一波三折,本来《红楼梦》剧组上下最看好的乐韵,突然要去香江发展,没有时间来拍《红楼梦》,一下子就打乱了剧组里原先的安排。

  龚父气不打一处来,“这姑娘胡涂啊!演凤姐的机会都不要!”

  “可不是嘛。”

  方言道:“王扶霖导演最后争取了下,给她换了一个戏份不多的‘尤三姐’来试试。”

  “尤三姐怎么能跟王熙凤比呢!”

  龚母摇了摇头:“就为了去香江,白白地断送了这么好的前程,真的是太可惜了。”

  众人聊完《红楼梦》,话题随之转移到了奥运会。

  到了饭桌上,又变成了《黄飞鸿》,相约明天一块去车墩,看一看正在建设的影视基地。

  “爸,妈,那我们说好了,明天我们就来接您二老去车墩。”????龚樰休息好了以后,牵着方言的手,往门口走去。

  “时间还早,再坐一会儿吧。”

  龚母依依不舍地挽留,龚父更是希望小俩口干脆在龚樰以前的房间住下留宿。

  “我们晚上就回来!”

  龚樰红了红脸,道明实情,随后在父母的目送下,和方言离开了筒子楼。

  两人拎着大包小包,马不停蹄地往武康路赶去,来往行人在梧桐树荫下放慢脚步,步履休闲。

  九月的梧桐树,夏日的阳光透过叶子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走在梧桐树下,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隧道中,清凉的风吹拂着脸颊,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不一会儿,一幢三层的欧式园洋房便映入眼帘之中。

  按响门铃,李小琳亲自从小洋楼里走了出来,打开大门。

  “小琳姐!”

  方言和她相互寒暄了句,接着给龚樰做起介绍,相互认识。

  “我们就不要站在这里聊了,快进来吧。”李小琳招呼着两人进来。

  就见主楼对面有一座北辅楼,后面还有一座南辅楼和园,园子里种满了白玉兰。

  方言问:“巴公的身体怎么样了?”

  “唉,时好时坏。”

  李小琳叹息说,李尧堂本来就被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折磨,自从去年得了帕金森综合征,就更是在行动上有些迟钝,每个月都要上医院几趟,检查治疗。

  方言出声安慰,同时递上了自己,以及万佳宝等人的礼物。

  “谢谢,爸爸知道你今天要来,非常的高兴。”

  李小琳把他们带到了客厅,就见通向阳台的门前,有一张2尺多长的小书桌和一张木制靠椅。

  李尧堂就坐在桌前,帕金森综合征让他行动不便,握笔困难,写一个字有时都要费好几分钟时间,明明自己想写的是一横或者一竖,偏偏在手上写出来的,却不是这样子。

  这个时候,往往是用左手推着右手,写完一个字。

  余光里瞥见方言和龚樰,慈眉善目道:“来啦,呦,你家家主婆都来啦,坐,都坐。”

  “巴公好。”

  龚雪恭恭敬敬地弯腰问好。

  “好好好。”

  李尧堂露出慈祥的笑容,然后皱眉摇头:“好,但也不好,你们瞧瞧我现在这个样子。”

  方言立马宽慰了几句,李小琳也趁机道:“就像岩子说的,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你们就别安慰了我了,我自己的身体,我心里清楚。”

  李尧堂幽幽道:“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拿也拿不住,还有时候,写着写着,手指就不能动了……”

  比起身体上的痛苦,不能继续创作的痛苦,更是痛上加痛。

  眉头紧紧地皱成一团,心有不甘道:“军人以战死在战场为荣,结果我现在不能拿着笔去死。”

  方言和李小琳、龚樰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你可千万不要像我这样,要在自己创作的高峰期多写几部。”

  李尧堂脸上多云转晴,“最近你有写什么新的东西吗?”

第390章 南北作家群英会

  “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好名字。”

  李尧堂在嘴里喃喃了几遍,目光始终投向方言手上的一页页手稿。

  方言翻一页,李尧堂便看一页,看过的稿纸接着会传给李小琳翻阅,父女二人沉浸其中。

  特别是李尧堂,身患帕金森综合征的他哪怕是在放松状态,手也会不自觉地震颤,但是仿佛当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丝毫没有察觉,两眼如炬地盯着《霸王别姬》看。

  “岩子,你写的这是寻根文学吧?”

  李小琳抬眼望去,语气里透着几分震惊。

  方言笑着点了点头,说是从自己提出“文学的根”以来,一直就想写一部寻根文学的代表之作。

  “你这的的确确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京剧文化、戏曲艺术,还有整整60多年的时间跨度……”

  李小琳忍不住地发出了声感慨。

  “不只,这里面还包括了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

  李尧堂手上微微颤抖,“这程蝶衣就是石榴木,段小楼的小名叫‘小石头’,属土,土生木,所以段小楼成就了程蝶衣,可偏偏金克木,他的结局注定是要死在霸王的那一把剑下。”

  方言道:“您老高见!”

  李尧堂称赞道:“这可真的是篇妙手的绝好文章啊,小方,你在长篇上的造诣又长进了。”

  “这也不完全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还多亏了我跟您提过的那位合写的作家,李碧桦。”

  方言道:“香江那边笃信风水之术,所以里头会搀杂着阴阳五行。”

  李尧堂露出欣慰的笑容,嘴上念叨着几遍“寻根文学”,突然转头看向女儿:

  “《收获》这段时间有没有发表过寻根文学的作品?”

  “有,而且还不少呢!”

  李小琳说,何止是《收获》一家,包括《沪市文学》在内的沪市文坛,乃至整个华东文坛,都冒出了一堆完全不亚于贾平洼的“商州系列”、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的寻根。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刊登在《西湖》上的“葛川江系列”。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方言所提出的“寻根文学”虽然在全国搞得有声有色,思潮汹涌,佳作频出,但就是缺少像《霸王别姬》这种扛鼎之作,哪怕是《棋王》,也扛不起这个份量。

  “这么看来,你算是自己给自己补上了最重要的一环。”

  李尧堂问道:“有没有想好这篇《霸王别姬》发表在哪家出版社?”

  “我暂时还没有想好。”

  方言解释说,眼下当务之急,是筹备一个全国性的文学研讨会,讨论的主题就是“寻根文学”。

  到时候,希望能把截至目前脱颖而出的寻根作家,以及对寻根文学感兴趣的编辑、文学评论家、文艺理论家等,聚集一处,共同探讨,把“寻根文学”系统化,确定出大致的理论框架。

  就像魔幻现实主义一样,如此,“寻根文学”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文学流派。

  “没想到你会想到这么远……”

  李尧堂露出比看过《霸王别姬》还要吃惊的神情。

  李小琳同样震惊不已,但转念一想,竟觉得很有道理:

  “爸爸,我觉得岩子刚才提到让寻根文学形成文学流派的想法,挺不错的。”

  “你说说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94页  当前第4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5/7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