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_分节阅读_第436节
小说作者:南柯一凉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2 MB   上传时间:2025-11-06 12:15:58

  李尧堂投去问询的目光。

  李小琳分析起了当今文坛的文学动向和路线,越来越多的作家选择了西方文学流派,甚至诞生出了一批自称“先锋文学”的作家,但是国内的当代文学却没有一个能与之抗衡的本土流派。

  李尧堂颔首说:“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现当代文学的创作起点大都是学习西方,但要论起我们自己的文学流派,不管是‘山药蛋派’,还是‘荷淀派’,都是扎根在华夏这片土地上。”

  方言笑而不语,喝了口茶。

  李小琳问:“这个研讨会,是由《人民文学》来办吗”

  “本来我是这么打算的。”

  方言话锋一转,邀请《收获》和《人民文学》联手举办这个寻根文学的全国性研讨会。????“邀请我们?”李尧堂和李小琳互看一眼。

  “是啊,既然是全国性的研讨会,当然要面向全国。”

  方言说《人民文学》和《收获》都是华夏文学期刊的殿堂,一北一南,交相辉映。

  如果共同出面召开一次南北青年作家和评论家组成的“群英会”,岂不美哉?

  “这倒不是为一个好主意。”

  李尧堂眼前一亮,“小琳,你是《收获》的编辑,你觉得怎么样?”

  “爸爸,我只是编辑,不是主编,我哪里能做得了主啊。”

  李小琳抿了抿嘴,“成还是不成,得您跟萧伯伯来拿主意。”

  李尧堂沉吟半晌:“我看可以搞,搞好了,不失为文坛上的一桩美事。”

  方言更进一步,提议把这个研讨会安排在文代会之前,就当做是文代会召开前的开胃甜点。

  “你啊你,总是能想出一些新样。”

  李尧堂道:“这样吧,这件事就由我出面,和《收获》、《人民文学》好好谈谈。”

  “那可真的是再好不过了!”

  方言又惊又喜,有德高望重的巴老坐镇,研讨会尽管未办,却已经成功了一半。

  “我现在虽然写不了东西,但还是希望能给文坛多做一些事。”

  李尧堂抬起哆嗦的手,轻拍了下他的肩膀,“不过华夏文学的将来,就要靠你们这一代了。”

  ………………

  不知不觉地聊了半个小时,即便谈兴正浓,也不得不终止话题。

  李尧堂身体孱弱,不宜长时间聊天,被方言和李小琳搀扶着,躺在床上,休息静养。

  “小琳,你代我送一送。”

  “诶。”

  李小琳按照吩咐,一路把方言和龚樰送到了门口。

  “小琳姐,就送到这儿吧。”龚樰面带微笑。

  “对对对,您留步。”

  方言挥手告别,带着龚樰,又一次地走在了武康路的梧桐树下。

  从小路一直走到了宽敞的大马路上,路边两旁矗立着一根根电线杆子。

  映入眼帘的只有几辆公交车和一辆吉普,不远处矗立着一家老电影院。

  广场两侧和门楣的上方挂着广告牌,《黄土地》的海报宣传画,色彩艳丽,最为显眼。

  售票点,汇聚了许多前去观看的群众。

  除了已经买到预售票的,也有买票、换票、退票的,人头攒动,川流不息。

  人群当中,票贩子混迹其中,不停地大喊大叫:“要票子吗!《午夜凶铃》的票子!”

  方言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几个电影院的美工搭着梯子,正在给广告牌上换上全新的手绘海报。

  龚樰看着阴森诡异的宣传画,最下方有一行字,写的是《午夜凶铃》于9月22日正式上映。

  “我们要不要那天去看看?把爸妈,还有小静、小瑜她们都叫上?”

  “可以啊。”

  方言扬起一抹笑意,“把徐客和施南笙也请过来如何?”

第391章 《午夜凶铃》上映(二合一)

  9月22日,松江。

  此时的车墩,到处都在动工,建筑工人干得如火如荼,不亦乐乎,毕竟发的工钱比以往的都多。

  相比于上辈子的“老上海风情”不一样,这里既没有马勒别墅,也没有石库门里弄群,而是清一色的粤东老街面貌,两侧的店铺挂着形形色色的招牌,比如“大三元酒楼”。

  在仿真精致的建筑群当中,宝芝林堂就座落在其中。

  方言领着龚樰、铃木洋子、赵静等人,走在大街上,已经分不清这里到底是在沪市还是粤东。

  一路向前,众人来到一间正在布景搭建的仓库,徐客和施南笙就站在门口,显然等候多时。

  “方老师!”

  “徐导!施女士!”

  方言打了声招呼,然后逐一地给铃木洋子等人做起介绍,特别是赵静和章瑜。

  徐客两人心领神会,准备在《黄飞鸿之壮志凌云》里给安排个不轻不重的配角。

  “龚樰。”

  施南笙主动请缨,当起向导,“我带你们到处逛逛,这个影视城可有太多地方值得看了。”

  看到她轻描淡写地就把人支走,方言露出满意的笑容,“施女士真不愧是贤内助。”

  徐客不禁感叹道:“也多亏有她相助,要不然的话,这个影视城未必能建得这么顺利。”

  方言转头一看,“这个就是最终大战的那个仓库吧?”

  “没错,黄飞鸿跟严振东就在这里,展开竹梯决战。”

  徐客抬了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方言走了进去,上下左右地打量了个遍,跟印象中的场面没有太大的差别。

  徐客边走,边倒起了苦水,由于这种武打设计,前所未有,香江武行里没有人做过,只能不断地讨论,反复地设计,比如梯子要用钢丝吊好,以便能更好地掌握速度。

  而这仅仅是最基础的,难就难在怎么样在梯子上动作,怎么样打斗,既精彩又好看。

  偏偏就在这个最紧要的关头,原本请来担任武术指导的刘加良竟然撂挑子不干了。

  “这是为什么呢?”

  方言好奇不已。

  “应该说是理念冲突吧。”

  徐客说,香江功夫武侠片几十年历史里,诞生出大大小小不少的武行班底。

  程龙的“程家班”、洪金保的“洪家班”、袁和平的“袁家班”,当然也有刘加良的“刘家班”,但不同于其他的掌门人都是北派出身,武打功底延承于戏曲舞台的,刘家班来自正宗南派。

  刘加良的父亲,刘湛师承黄飞鸿入室弟子林世荣,可以称得上是洪拳真传。

  因此,五六十年代,“黄飞鸿”系列热映香江,十几年来拍了好几十部,刘湛作为黄飞鸿的嫡传,就参与其中,算是半个武术指导,也冲着这一点,徐客才会请刘家班出山,设计动作。

  哪里能想到刘加良这么死板固执,一板一眼,非要坚持硬桥硬马、正宗洪拳,对方言、徐客提出来的新武侠风格的理念,嗤之以鼻,相当抵触,认为是“离经叛道”、“不知所谓”。

  特别是在半空中踢出七八脚的“佛山无影脚”,觉得是在侮辱祖师黄飞鸿,直接辞职不干了。

  “走了也好,道不同,不相为谋。”

  方言撇了撇嘴,怪不得刘家班作为香江四大武术班底,第一个没落,完全是跟不上时代。

  “是啊,后来我又找了袁祥仁、袁信义……”

  徐客苦笑连连,新艺城和嘉禾是死对头,嘉禾手底下的两员大将,“程家班”和“洪家班”自然不可能资敌,偏偏其他几位也达不到徐客的要求,挑了挑去,最终只能找来袁和平救场。

  “这个袁和平,是不是就是《醉拳》的武术指导?”

  方言揣着明白装糊涂。

  徐客点了点头,“我也是因为他在《醉拳》里的动作设计,才决定请他。”

  “确实不错。”

  方言说,单单从对醉八仙的解构,重新设计成如此诙谐幽默的武打风格,就足以看出袁和平的造诣水平和创新实力,既然要做新武侠风格,要改变观众的审美,要突破传统武侠片一招一式的形式,《黄飞鸿》的武术指导,恐怕非“袁家班”莫属不可。

  “我也是这么想的!”

  徐客欣然同意,随后又答应了方言让梁加辉出演“牙擦苏”的提议。

  于公,梁加辉这个最年轻的金像奖影帝,演技有目共睹,足以驾驭“牙擦苏”这个小配角。

  于私,就当做是卖方老师一个面子,何况自己对处于封杀困境的梁加辉,也抱有同情。

  “那我就代梁加辉,谢过徐导了。”

  方言会心一笑。

  “方老师不必这么客气。”

  徐客道:“我听黄蘸讲,你们两位在香江见了面,而且为电影合写了一首曲子?”

  方言点头说:“叫《男儿当自强》。”

  “黄蘸说曲谱是从古曲《将军令》改编成的新曲,再由方老师填入新词。”

  徐客倍感兴趣,“不知道能不能请方老师简单地唱上几句?”

  方言嘿然说:“你要粤语版,还是普通话版?”

  “还有两个版本?”

  “当然咯,合拍片嘛,必须要照顾到内地和香江两边的观众嘛。”

  “那就先听听粤语版本的。”徐客又惊又疑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94页  当前第4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6/7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