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记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难怪不得没多久就修了这么好的大瓦房。”
徐书记说道:“他家修这砖瓦房吃了不少苦,几间房子的砖瓦全靠一家老少拉黄泥,打土坯,连刘窑匠都佩服他们,说这一家子太能吃苦。”
“我以前就看好他家,穷是穷,但下头的几个娃都齐心,就连讨进来的儿媳妇也一条心。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加上一家子都是勤劳肯干的,发家只是早晚的事。”
方书记附和道:“这话没错!我们村方志强家媳妇就是杨家坪子的,嫁过来也带着男人挖草药挣钱,上个月也搬进大瓦房了。”
“村里那些眼红的只看到人家修大瓦房,就没看到两口子几个月下来,累得又黑又瘦,跟大饥荒那些年的人差不了多少。”
徐书记:“说实话,我巴不得他们家和德生堂那边把关系搞好,也替大伙儿多找些挣钱的门路。”
“从上半年他家开始挖草药卖,到后来在村里收黄鳝、收草药、现在帮着收块菌,大伙儿有了门路挣钱,村里为钱干架的人家也少了。”
方书记觉得他说的很对,“对头,说起来我们村也沾了他们的光。今天村里没一个蹲墙根烤太阳打牌的,全都上山了。得亏他们这层关系,不然这好事咋轮得到我们几个村。”
徐书记笑着拍拍他肩膀,“是啊,没人要的块菌也卖成了钱,年底大伙儿就有钱割肉打酒喽!”
两个书记正说的高兴,观音大队的书记也来了,三人寒暄后见院子外面都是人,便约着去徐书记家喝酒去了。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温度也越来越低,老爷子找了口烂陶盆,点了柴禾放院子里照明。
富牛村的村民有的等不住都回家吃饭去了,观音大队和方田大队的村民觉得来回走费事,都在院子里等着过秤。
天黑下来后,院坝里忽然传来小姑娘的惊呼,“大姐,你咋了?”
“哇~”的一声另一个小男孩大哭起来,“大姐,大姐……”
大伙儿都围了过去,“美娜咋了?”
“美娜!秀娜你姐咋晕过去了。”一道的大婶忙把她抱起来,掐住她人中,轻声喊着,“美娜,醒醒!”
另一人问小男孩,“小川你们吃晌午饭没?”
“呜呜……”小姑娘哭着用衣袖擦了一下掉下来的清鼻涕,“吃了三个洋芋,呜呜……我姐说卖了块菌就有钱买粮食了……”
杨春燕见状忙起身舀了姜汤走了过去,只见姐弟三个大冷天穿的是补丁摞补丁的单衣,脚上的旧棉鞋也全是补丁。
小的两个脸上和头发上都是林子里的腐土,站在那冻的瑟瑟发抖。
周母抬头看了看,见她已经端着瓷缸过去了又蹲回去挑选块菌去了。
大婶摇了摇头,“造孽哦!干一天活吃两个洋芋咋撑得住?”
苏天芬见赵美娜眼皮动了几下,拿开手指,喊道:“美娜你醒醒,美娜……”
赵美娜缓缓的睁眼,看着她神色有些恍惚,“苏婶,我咋了?”
苏天芬担心的看着她,“你晕过去了,上山干活咋不多煮几块洋芋?”
小的两个扑到她跟前,“大姐,大姐……”
赵美娜伸手让两人拉着自己的手,露出一丝与年龄不符的苦笑,“我多煮了的,没想到饿得这么快。”
家里那些洋芋和红苕都得计划着来,不然家里的粮食就熬不到明年开春。
杨春燕上前递过姜汤,“来,先喝口姜汤暖暖!。”又对大婶说,“大姐,你扶她去火炉子边坐着暖暖。”
“要得!”大婶扶着赵美娜朝阶檐走。
两个半大的孩子满脸惊惶的跟在她后面。
杨春燕见状去堂屋拿了三个瓷杯出来在锅里舀了姜汤,回堂屋舀了两勺红糖放在里面,端去给姐弟三人,“喝点姜糖水,婶婶给你拿点吃的。”
“谢谢婶婶。”赵美娜感激的接过,对端着瓷杯的弟妹说,“慢慢喝,烫!”
赵秀娜点点头,“大姐,是甜的。”
赵小川看着她,“大姐,好甜!”
观音大队的村民小声议论起来,“造孽哦!十几岁的妹子就带着两个孩子过,转眼都这么大了。”
“大队给他们分了田地,苏天芬家也经常帮忙,不然连公粮都交不起。”
“这么点大的娃,就该把公粮给人免了的。”
“大队书记找过粮站,人家不同意。”
杨春燕已经猜到他们是谁了,上辈子姐弟几个的老汉儿功成名就来寻亲,姐弟几个不肯相认的事,在三村闹得沸沸扬扬。
姐弟三个都是观音大队的,老汉儿是沪市来的知清,妈妈也是,夫妻俩为了回城分手,给了钱给村民照管几个孩子,头两年还有汇钱过来,慢慢的就没了消息。
照管孩子那家等了两月拿不到钱,便丢下几个孩子不管。隔壁大婶见几个孩子可怜,空闲的时候伸把手照管一下,带着大妹种地……
她想到这,想起了电视剧《孽债》里唱的,“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杨春燕把账本给了周怀安,“你记一下,我去热点饭给几个孩子吃。”
“嗯嗯!”周怀安看了看小口小口喝糖水的几个孩子,“舀点苞谷、高粱再把红苕和洋芋捡一些给他们。”
“要得!”杨春燕去后院打了三个鸡蛋煮了鸡蛋汤,从饭甑里打了些饭出来倒进蛋汤里,煮了一盆蛋汤饭,又把晌午剩下的肥肠倒锅里热起来。
张秀香从烤房出来,“你饿啦?”
杨春燕摇头,“不是,观音大队几个孩子来卖块菌,大的那个孩子饿晕了。”
“我晓得,就是妈老汉儿把娃扔了跑了的那家。”张秀香撇了撇嘴,“当老汉儿心狠的有,当妈的这么心狠的倒是少见。”
第455章 457:给了也值
从观音大队嫁过来的蒋玉插话说:“那女的先走,后来男的也走了,两口子走的那年大的那个才十来岁,这一晃就走了四五年了。”
“姐弟三个在这连个亲人都没有,刚开始大队还照顾一二,现在包产到户自家的都忙不及,哪还顾得到他们。”
张秀香点头,“就是,要是咱们本地的妈老汉儿没了还有爷奶、家婆照管一下。”
蒋玉说:“没人照看的娃造孽的很。我听说赵美娜带着两个小的帮别人割草换牛犁地,心软的帮衬一下,心黑的还欺负他们。
听说村里的老光棍还摸黑钻屋里,想占人老大的便宜,多亏隔壁苏家听见响动,不然几个娃还不晓得要吃啥亏。”
杨春燕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畜生,抓到就该把他那条狗鞭废了。”
几人听后“噗哧”一下笑出了声。
张秀香点头,“春燕说的对,干这种事的抓住就该把狗鞭给他废了。”
蒋玉拐了站在旁边洗块菌的贾红春一下,“你们看看这两妯娌,平时不吭声还以为是个斯文的,原来也是个泼辣货。”
她回头笑道:“女人家还是泼辣点好,太软容易吃亏。”
杨春燕把肥肠倒陶钵里,又去夹了一块卤猪头切了一盘放桌上才去了前院,见姐弟三个把搪瓷缸放在桌子上,又回去守着块菌了。
她上前和苏天芬打了招呼,便上前对赵美娜说:“婶婶给你们煮了些蛋汤饭,你带着弟妹跟我来,块菌让苏婶帮你们看着,在这不会掉的。”
小的两个听到蛋汤饭,不由自主的咽了咽口水,悄悄拉住了赵美娜的手,“大姐……”
杨春燕见大的两个的衣服袖子已经短了一节,特别是老大裤子和八分裤没啥区别,露在外面的皮肤已经冻成了紫红色。
赵美娜犹豫了一下,“多谢婶婶,我们刚才喝了糖水已经不饿了。”
旁边站着的苏天芬推了她一下,“去吧!你不饿、秀娜和小川也饿。”
“谢谢婶婶!”赵美娜牵着弟妹跟着杨春燕去了后院。
一阵卤肉香味扑鼻而来,二妹和三娃“咕咚”一声咽了口口水。
杨春燕拿了碗筷给三人盛了饭,“自己捻菜吃哈!”
“谢谢婶婶!”
赵美娜话音未落,赵秀娜和赵小川就拿起筷子端起碗,连菜也没捻一筷子,不停往嘴里划了几口饭,鼓着腮帮子大嚼起来。
姐弟俩眼都亮了,鸡蛋好香!好好吃!好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了。
杨春燕拿了筷子给两个孩子捻了几片猪头肉和几块肥肠在碗里,“你们慢慢吃,不够自己盛,婶婶外面还有事,就不陪你们了。”
赵美娜看着碗里的饭菜,想着还是父母在的时候吃过这么好的饭菜,看着弟妹狼吞虎咽的样子,晓得他们今天饿坏了。
她感激的对杨春燕说:“谢谢婶婶,谢谢!”
“不谢,好好吃饱了!”
杨春燕揉揉她脑袋,想着自己怀孕后胖了几斤,老大可以把以前瘦的时候穿的衣服找两身给她。
杨春燕走后,姐弟三个放开了一些,赵秀娜捻了一片猪头肉在赵美娜碗里,“姐,好好吃。”
“嗯!”赵美娜也觉得都很好吃,特别是蛋汤煮的杂粮饭比红苕洋芋好吃多了。
今年有块菌卖,等卖了钱就去苏婶家买点高粱米和苞谷回来吃。
见弟妹不停捻肉和肥肠吃,她敲了两人碗沿一下,“吃饭,不要光吃菜。”
“噢噢!”赵秀娜听话的缩回手,赵小川不舍的看着盘子里的猪头肉,“大姐,卖了块菌我们也买这个肉来过年吃。”
赵秀娜瞪了他一眼,“馋猫,今天吃了这么多肉了还想吃。卖块菌的钱要买粮食的。”
“过年人家都有肉吃的。”赵小川嘟囔了一句,埋头往嘴里划饭。
赵美娜放下筷子,“二姐说的对,等我们买了粮食有多余的钱,去苏婶家买几只小鸡回去养,以后就有鸡蛋吃了。”
赵小川立马高兴起来,“我抓虫子给小鸡吃。”
“好,我们小川最听话了。”赵美娜摸摸他脑袋,“吃饱了没?吃饱了姐把碗筷收拾了。”
赵小川摸摸肚子,“好饱!肚子都鼓起来了。”
张秀香从烤房出来,走过去看了看姐弟俩,看到三人身上的衣裤连连摇头。
她回去对蒋玉说:“蒋婶,你把这些送烤房门口滤水,我回去给他们姐弟找几件小倩、家康的衣服给他们穿。”
“要得,要得!”蒋玉提起块菌就朝烤房门口走,见赵美娜端着碗筷过来,“美娜,这边不能沾油,你把碗筷放那,等你婶婶自己收拾。”
“谢谢大娘!”赵美娜忙把碗筷放回桌上,“我们去前院了。”
蒋玉看着姐妹俩明显短了不少的衣裤,“过秤后在前院等会儿,张婶给你弟妹拿衣服裤子去了,她家有两个娃和秀娜和小川差不多高。”
她记得小倩和家康比小的两个要小两三岁吧?现在看着好像比他们还要高一些。
赵美娜听后看了看弟妹单薄的衣裤,感激的说:“谢谢大娘。”
蒋玉看着面黄肌瘦的姐弟三人,揉揉赵小川脑袋,“谢啥谢!趁这几天块菌还找,多找一些送来卖,明年就宽松多了。”
“我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