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渣过的昏君重生了_分节阅读_第126节
小说作者:朵朵舞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26 KB   上传时间:2025-10-23 12:25:46

  李承秉将她抱紧,吻连续细密落在她脸颊和脖子,“再过两日我就要带兵走了,哪还管得了那么多。”

  肖稚鱼怔了下,手忙脚乱,却也没能拦住他。

  李承秉攻城拔寨,纠缠不休,仿佛要将一身的力气用尽。两人许久未曾如此亲热,肖稚鱼也觉得吃力,意识昏沉,红唇轻启,喘息不定,李承秉嘴里说着哄人的情话,动作却凶狠,盯着她的脸儿看着,对着她的嘴又深吻下去。

  事毕,肖稚鱼身上发软,身上起了一层汗,黏腻难受,才稍稍动了下手,李承秉将她紧紧搂着,眼眸深沉,既怜又爱,俯首在她耳边问道:“我这回要走,你就没什么话要说?”

  肖稚鱼只觉得他身上热得厉害,将他的脸推搡开,嘴里低声嘀咕一句。

  李承秉又凑近,去听她说什么。

  “我渴……”

  李承秉面露无奈,待要叫人,想了想,干脆掀被起来,倒了一杯温着的茶水来,等肖稚鱼喝过,他将剩下小半壶全喝了,这才又回到床上,低头盯着肖稚鱼的睡颜看了半晌,只觉得怎么都看不够,心中既满足又有股说不出滋味,比起刚才飘飘欲仙的滋味更深刻心间。

  刚才他话说一半,还没来得及告诉她长安的消息,太上皇欲立齐王为新帝——这才是他急着要平定叛军的原因。万事皆看时机,有太上皇谕旨,沈家又摆明退让,百官为社稷安稳,说不定就要妥协。这样一来,将来他再举兵,便成了造反。两世为人,他不怕担下谋逆的罪名,只是如此一来,山河动荡,将要拖累更多的人。眼下唯有尽快平定叛乱,抢着皇位未定之前回长安为先帝讨逆问罪,正社稷纲常。

  想到两世境遇竟险些颠倒,李承秉也不由暗自唏嘘。如今心境已完全不同,前世他憋着一股气厉兵秣马,全为夺回江山一雪前耻,日日夜夜心仿佛都被毒蛇啃噬,藏着的全是恨意。

  如今,他一腔斗志,将要上阵杀敌,只想为兄长讨个公道,也为了与身前这个女人长厢厮守。他绝不能就这样认了乱臣贼子的名头,等拿下叛军,再带着她风光回长安,纵使一路有再多的龙潭虎穴,他也浑然不惧。

  李承秉眼里仿佛有簇火苗燃起,伸手拨了拨肖稚鱼披散的头发,却叫她皱起眉头,不耐地抬手挥了两下,口中呢喃“烦”。他哑然失笑,将她抱起来,道:“这回还是要你做皇后,只有我们两,没有别人,好不好?”

第239章

  ◎交战◎

  李承秉在家中歇了两日, 这日收到战报,将潼关几位将军全叫了来,闭门讨论了两个多时辰, 议事结束众将皆是脸色严肃地离开。

  肖稚鱼隐约猜到几分,这夜李承秉搂着她歪缠不休。

  翌日大早,天还未亮, 肖稚鱼尚在睡觉, 耳边却听见悉悉索索的声音不断, 睁开眼皮一瞧,李承秉已穿戴整齐,衣袖束紧,轻甲罩身。她揉了两下眼角,缓缓坐起, “要出兵了?”

  李承秉走到床前,挺拔高达的身材将光亮遮了大半, “没你的事,再睡会儿罢,快则几日, 慢……过一阵子我就回来了。”

  肖稚鱼听了这句,瞌睡一下子全没了,抬起头来。李承秉低头正凝望着她,目光深邃, 不像夜里那么急切和热烈,却格外有一种温和坚定。

  心脏仿佛被什么攥紧了,有些透不过气来, 忽听他又问:“还有什么话要和我说的?”

  她只觉得这句有些耳热, 好像夜里情浓的时候他就问过, 当时回答了什么,肖稚鱼记不清了,神情略显恍惚。

  李承秉等了半晌也没听见她声音,又见她半醒半懵的模样,心里一叹,摸了摸她的脸,道:“无论长安来什么消息,一概不必理会。”

  肖稚鱼点了点头,见他就要走,脑中仍有些乱,伸手拉住他的衣甲。

  李承秉扭头看来。

  四目相对,肖稚鱼心里蓦地一酸,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

  李承秉转身,坐到床边将她抱进怀里,又怕麟甲膈着她,双手环着不敢用力,浑身的骨血都在发烫,双目也有些发胀。

  似有千言万语,又全化作相顾无言。听得门外有人试探地问了一声,“殿下?”知道还有人等着,肖稚鱼贴在他耳边郑重说了一声, “保重。”

  李承秉亲了亲她的脸,“等我回来。”

  ……

  清早,天边泛起鱼肚白,潼关城门打开,大营拨兵,直扑二十余里外的范阳大军。

  潼关以外有一条长道,沿山而走,是易守难攻之地形。此时天色尚未大亮,薄雾笼罩,先行军如墨水沁出,流淌在山间,偶有白色曦光穿透晨雾,兵卒手中的长矛陌刀闪过细碎的光芒,星星点点。

  范阳军营中一片静悄悄的,忽然头顶一阵炸雷似的战鼓响。

  杨杲猛然醒来,匆忙披衣而起,掀开帘子,就见外面兵卒慌乱奔走,他大喝一声,立刻便有人来禀报,“朝廷打过来了。”

  杨杲脸色骤然一沉,眯眼看着眼前人。这个卫士正是他在军中提拔的亲信,神色慌张,目光闪烁。杨杲一把提住他的领子,把人拎起,道:“慌什么,去报主帅,给我把人全叫起来,摆阵迎敌。”

  卫士领命去了。

  杨杲搓了一把脸,抬头朝西面主帅营帐眺去,目光晦暗不定。

  昨夜洛阳传来消息,康庆恩战败,伪装出逃的时候被生擒住。康庆则闻言大喜,当即召了军中大小将士来,要大行封赏。康福海收的几个义子还知分寸,并未如何表态,康庆则提拔的心腹却是奉承讨好不断,说得康庆则大为开怀,当即命人取了酒肉来,在营中饮宴。

  有将士觉得不妥,才劝两句,就被康则庆斥骂败兴,赶出营帐,其余人只能陪着饮酒。杨杲处事圆滑,心里狠狠骂了几句,面上却凑趣说了些玩笑话,饮过两杯酒。他见好就收,不敢真喝醉。

  这些日子潼关毫无动静,只把长道关口守得铁桶似的。

  康庆则逢人便说,朝廷已乱,他们怕我,洛阳如今尽在我掌握之中,他们如何敢出关迎战,只等我整军经武,再一鼓作气拿下潼关。

  众将领也知朝廷里发生了什么事,纷纷应和。于是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场面越发热闹。

  杨杲一想到昨夜大营中饮酒作乐的场景,怒火蹭蹭直往上冒。康庆则自私残忍,又好大喜功,听不得劝谏。天才刚亮,潼关竟在此时出兵,他心里闪过一丝不妙的预感。他大步奔入营中,穿上甲胄,一面又将麾下两位偏将叫来,布置起来。

  范阳大营之中,锣鼓喧天,全营兵卒都被叫了起来。到底是康福海精心培养多年的军旅,虽主帅糊涂,军卒调动却极迅速,慌乱过一阵后便很快整齐列队。

  此时远处目光所及之处已经有了动静,地平线的一端如黑色潮水涌动,夹杂着银光点点兵刃尖锐的光。

  地面从轻微的抖动,变成了颤动——骑兵来了。

  杨杲大吃一惊。这回一路跟随康福海南下而来,一路攻城伐地,与朝廷打了几次,只有密云郡公麾下有骑兵,但士兵生疏,战马也平常,被范阳军一冲就散了,其余地方都只能据城而战,何时有过像样的骑兵。此时听见这偌大的动静,仿佛天地都为之色变。

  有一位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卒来到杨杲身旁,脸色严肃道:“将军小心,听声音就知,这支骑兵是精锐,绝不是寻常朝廷府兵。”

  大营中锣声紧促,许多兵卒还未弄明白缘由,饥肠辘辘,便被喊着列阵。此时,主帅营帐帘子掀开,康庆则头发你披散,一手提着腰带,身上半披着银甲,脚步虚浮地往外走,有亲兵几人簇拥着他,有意要遮挡众人视线,康庆则推开亲兵,目眺远方,大声呼和道:“怕什么,朝廷来的那些,被打杀了几轮,什么将军郡公的,都不堪一击,让他们来,给本元帅好好地杀个痛快。”

  他酒醉未醒的模样落在众人眼里,又引起营中一阵乱。

  几位将军都暗骂,如此紧要关头,主帅当面,不仅没有提起士气,反而搅乱军心。其中还有人昨夜跟着饮酒,头晕目胀,眼下有苦难言。

  杨杲左顾右盼,看了一圈,心中不安越来越浓,将两位偏将又叫来吩咐几句。

  战马嘶鸣,朝廷骑军已冲至营前,密密麻麻如潮水打来,长刀晃动。营前仓促,来不及布置,木栅被冲得粉碎。

第240章

  ◎战◎

  骑兵如洪流巨浪般冲撞而来, 领侧翼军的将军昨夜陪着康庆则饮酒至半夜,此刻吓得醉意全消,汗如浆出, 大声呼喝着应战,兵卒挡不住骑兵冲击,顷刻间便乱了阵型, 死伤无数。

  杨杲大吃一惊, 从范阳发兵, 一路大战小战都经历过,从未见过如此悍勇精锐的骑兵。他忙命左右收缩阵型,紧守住帅帐中营。

  营帐迎面被冲垮,朝廷骑兵如尖刀直入,锋锐无比, 且并不恋战,在营中冲杀击溃一处, 交由身后跟来的行军,再游走其他方向。

  厮杀大半日,朝廷大军来势汹汹, 范阳军营毫无准备,若是攻势没有那么凶猛,或许还能一战,但如今侧翼溃败得太快, 且战阵相连,兵败如山倒,军营很快就乱起来。各部将领大呼小叫, 都没能挽回颓势。

  康庆则哪还有醉意, 气急败坏披上甲胄要迎敌, 他跟着康福海征战沙场多年,一身武艺不俗,可如今四面皆是搏杀呼喊之声,中军勉强挡住攻势,武将及亲兵四处一望,已知败势再难挽回,拦着康庆则劝阻,“先往洛阳方向暂避锋芒,正好与两位将军汇合,再与朝廷一战。”

  杨杲带着偏将跑来,康庆则忙问如何。

  杨杲道:“罗、奚、契丹那几族也拦不住,今天伤了士气,不易再战,主帅不必争一时之气,还是先退为妙。”

  康庆则牙齿咬得咯咯响,身边几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劝着,眼看朝廷大军又再次逼近,他脸色阴沉,大手一挥道:“先撤。”众人闻言都松了口气,各自发号施令。

  范阳大军节节败退,康庆则如丧家之犬,在杨杲等几个将军护卫下往北撤逃。

  范阳大军失守,大营全落在朝廷大军手中,余下兵卒更无力抵抗,纷纷称降。李承秉见好即收,命人收拾战场和军营,到夜里才逐渐平静下来。各营将俘获与损失伤亡全报上来。

  潼关各位将军面带喜色,今日一战,打得范阳大军落花流水,可以说自康福海起兵以来,朝廷从未占得上风,洛阳失守,河东陷落敌手。可以说是逢战必败,由此可见这场胜仗难得。

  几位将军谈笑风生,气氛融洽,但各人心中都有计较,今日能胜,全在出其不意,尤其是冲锋陷阵的骑兵,并非潼关之兵,而是豫王前几日从别处调来。

  这些人为将多年,对本朝各地军力都略知一些,从未听说过这样一支精锐骑兵从何而来,又想到朝廷里乱纷纷的,便权当作不知,三缄其口。

  李承秉命全军休整一夜,第二日清早又率兵进发。行动之果决,令潼关各将军意外,更让范阳大军无所适从。

  康庆则破口大骂,命全军迎战,在崤函深谷与朝廷再战一场。厮杀一整日,再次不敌,大败而逃。

  如此征战一月有余,范阳大军节节败退,已退至洛阳。

  夜色漆黑,洛阳城中各处灯火仍亮着,康庆则在宅中呵斥众将,暴跳如雷。杨杲等人走出书房,各人脸色都极为难看。沈历加快脚步离去,杨杲回自个居所。

  黑暗中,沈历从一旁走出,两人并未声张,先后进入屋中坐定。

  沈历开门见山道:“豫王竟养了私兵,此番不敌,全是被豫王这一手先声夺人,康庆则自乱阵脚,不及其父多矣,我知将军谨慎,与别个不同,这一路匆忙,却保存大半实力。”

  他一路看着,早就发现,杨杲以护卫康庆则为由,出力最少,手下领的这一支兵损失不大。

  杨杲未接话茬,转而道:“如今局势不明,沈先生原先说能与朝廷联系,可还作数?”

  沈历叹气道:“你道豫王为何如此咄咄逼人,朝廷已有意立新君,只是前几日齐王生了一场病,将此事又耽误了。现在只有以洛阳之固守城。”

  杨杲皱起眉头,脸色却不太好。

  沈历也知他担忧什么,洛阳城虽坚固,但能被康福海打下来,再被朝廷夺回也有可能,这大半个月来接连败退,那些外族联军干脆就逃了,全军上下士气已落到最低。他心中也没底,想了许久,道:“若真是败给豫王无可挽回,杨将军可以向豫王投诚。”

  杨杲脸上露出兴味之色,并未马上答应。

  沈历见他不表态,实在精明,叹了口气道:“这是缓兵之计,就算豫王能胜,日后也必为新帝所忌,我会与朝中联系,将军面上投诚豫王,日后为新帝出力,这份功劳可不同凡响。”

  杨杲笑着答应下来,心下却不以为然。

  康庆则再洛阳收拾整兵,誓与李承秉再战一场。

  两日过后,兵临城下。

  洛阳城池坚固,由厚石砌成,外有护城河,攻守俱佳。先前康庆恩带兵至城中,康庆则派兵征讨,兄弟阋墙先打了一仗,损兵折将。眼下康庆则悔之晚矣,满城皆是败兵残将,清河等地在这段日子里也各自出兵,骚扰粮道,几乎端了范阳大军的后路。

  洛阳城中高门大户心系朝廷,对范阳军极为抵触。一时之间,康庆则只觉得形势翻转,再无之前夺江山的气势。他又气又怒,倒也生出破釜沉舟的气势。

  李承秉领兵至洛阳城,休整一日,便开始下令攻城。

  大军齐发,以投石机开路,兵卒攀墙而上,连攻几日,声势浩大,令叛军疲惫,到了第四日,城墙上已不断出现缺口。攻伐持续日夜不停歇,到了第二日午时,城门已被攻破。

  康庆则远远眺望朝廷大军如洪水泄地般涌进城,心中冰凉一片,知道大势已去,呼喊左右护卫,就要弃城而跑。

  杨杲带着一队人这时赶了上来,手持长刀,喊道:“主帅何在?”

  康庆则大喜,“还是杨将军忠义!”

  话音刚落,只见杨杲骑马到了面前,面无表情,手里长刀挥舞,勾起一道逼人的银光。

  康庆则悚然一惊,反身滚地躲过,只觉得头皮上凉了一块,他仰头正要呼喊救命,就听见跟在身后的长史沈历喊道:“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亲兵之中有人忽然暴起,一刀砍在康庆则背后。

  康庆则瞪大了眼,脸色痛苦扭曲,瞳孔放大,那一瞬间想到的却是父亲康福海被杀的那一晚,脸上惊恐与震惊——与他此刻一样。

  康庆则当场断了气,军心溃散,几位将军有的喊着与杨杲等人拼命,有的带兵逃跑。杨杲早与麾下通过气,此时收拢兵卒,迅速往朝廷军最薄弱的西门冲去。沈历一身文士打扮,在几名军卒护送下,紧紧追在杨杲身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4页  当前第1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6/1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渣过的昏君重生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