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王妃见侯夫人神色不似说谎,不动声色地把搭在手腕另一只玉镯上的手放了下来。
这玉镯原本是一对儿,她也事先想好了定北侯府的嫡出姑娘一人一个,好显得她不偏颇也无偏爱,也好借此来叙往后的后话。
可如果玉青时的身子当真如侯夫人所说的这般孱弱,那她可就要好生想想之前的事儿了。
定北侯府的助力的确重要。
可宣城是她唯一的儿子,也是瑞王府唯一的世子爷。
宣城未来的王妃,无论如何都不能是个弱不禁风担不起事儿的药罐子。
第355章
寿宴行至中半,宾客酒肉尽欢后各自散开玩儿乐。
二夫人和三夫人带着身后的女儿走开,侯夫人也被玉青霜扶着找了个清净的地儿坐着休息。
跟旁人不同,并非世家大族出身的侯夫人对这种觥筹交错的场合并无多少喜爱。
在她眼中与其在此跟一些不熟的人云里雾里地说一些兜山绕水的糊涂话,不如回家好生核算核算自己的账册来得自在,但凡有合适的机会,她就会避开人多的地方躲清闲。
四下都没了旁人,玉青霜没忍住小声说:“娘,你刚刚说玉青时身子不好做什么?”
玉青时本就不是她亲生的,谈不上多亲近。
这样的话一出口,还是在今日这样人多口杂的场合,一旦被人传了出去,少不得要揣测出什么难听的话。
最后无故受中伤的肯定还是侯夫人。
听出玉青霜话中的担忧,侯夫人意味不明地叹了口气,低声说:“这话不是我要说的。”
玉青霜满头雾水地眨了眨眼。
见她实在不明白,侯夫人索性拉着她凑近了些,小声说:“是你爹吩咐我这么说的。”
说实在的,她自己也不明白定北侯此举用意何在。昨日晚间,定北侯就叮嘱了她,说今日如果有人问起玉青时,只管对外说玉青时的身子不好,常年都要药将养着,轻易不好见风。
总之,不管谁说什么问什么,只管将玉青时身子不好的事儿宣扬出去即可。
侯夫人自己也觉得这话说出去不合适,但凡换个人来说,她都不见得会照做。
可定北侯把玉青时当成命根子,他说的话定然不会是为害玉青时,故而哪怕心中觉得不妥,她还是这么做了。
意外得知这是定北侯的意思,玉青霜就更是懵了。
玉青时的身子的确是有些弱,可远远不到用得上孱弱二字的地步,她爹如此,到底是为何?
许是察觉到她的疑惑,侯夫人心大得不行地摇摇头,说:“嗐,不管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你爹既然如此说了,咱们照做就是。”
“你把这事儿记在心里,如果有人问起千万别说漏了嘴,否则指不定还要生出什么风波。”
玉青霜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自然而然地坐在侯夫人身边跟着躲懒。
见她坐着不动,侯夫人好笑道:“你不去找年岁相仿的姑娘们玩儿?”
姑娘家难得跟着长辈出一次门,但凡是找着机会,总要趁着今日这样的场合凑在一起说笑逗趣。
玉青霜往日也有交好的手帕交,可今日却一直跟在侯夫人的身边没走远。
像是不太想去。
听到侯夫人的话,玉青霜的脸上闪过一抹不明显的僵硬,抿紧了唇硬邦邦地说:“谁稀罕跟那些嚼舌根的人一起玩儿。”
玉青时没回来之前,她是定北侯膝下唯一嫡女,哪怕是在汴京皇城这个遍地都是贵人的地方,论身份出身也是属拔尖的尊贵,无人敢轻视小瞧。
可自打玉青时回来以后,外头的人不知怎么得了风声,张嘴闭嘴都在谈论这事儿,字字言言更是遮不住对她的嘲笑讽刺,说她往后的日子只怕是处处艰难,再难好过。
玉青霜心再大,也是个年轻气盛的小姑娘。
尽管不愿意在外人面前暴露自己跟玉青时关系很一般的事儿,但是她也不愿意跟着不相关的人谈论跟玉青时有关的是非。
玉青时占了嫡长女的名分,哪怕不是同一个娘生的,论理也是她名正言顺的大姐姐。
一个屋檐下过活的一家子人,谁在外头丢了人,牵连到的都是一家子的荣辱,她才懒得让别人把自己当成个笑话来看。
见她满脸的不情愿,侯夫人大致猜到了是为什么,脸上不由得多了一缕黯然。
她拉住玉青霜的手说:“娘知道你心里委屈,我也不想跟你说那些空口的大道理,但是你转念想想,别人怎么说,其实也不影响你什么,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大姑娘性子是冷清了些,可你与她接触了这么些时日,你觉得她跟外头说的一样吗?”
在外人口中,玉青时可谓是百般粗鄙不堪,实在难入人眼。
可实际上玉青霜见到的,却是一个不管是气质还是才华容貌都格外出彩的泉中冷月,与谣传无半点相符。
哪怕是玉青霜傲气,她也不得不说,在有些地方自己的确是比不上玉青时。
见她抿紧了唇不搭腔,侯夫人苦笑叹气,轻声说:“大姑娘与你和清松的确是隔了一层,往后大约也不会如你们似的与我亲近,但是她从未做过任何对不住咱们的事儿,仔细论起来,咱嫁能有今日,还是沾了她亡母和外家的福。”
“不看前人看当今,咱们也该对她多些和善,她不过是个比你大不了多少的小姑娘,尚在襁褓中就丧了生母,在外受苦多年如今在辗转而归,仔细想想,她小小年纪前头十几年几乎是不曾享过一日的清闲,她都这般受苦了,咱们这些人本就是沾了前人的光,若不好生待她,又怎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为咱们今日富贵丧了性命的前人?”
捕捉到玉青霜眼中一闪而过的动容和迟疑,侯夫人轻声笑笑,伸手在她的鼻尖上点了点,柔和道:“青霜,你记住,旁人口中说什么不相干的,一句都不必在意,日子是自己过的,咱们行事但求一句问心无愧那就足了。”
玉青霜心里那点儿说不出的变扭,被侯夫人语重心长的几句话瞬间打散,只是面上还绷着不肯笑。
侯夫人点到为止也不多说,见她实在不肯去找别的姑娘玩儿,只能是拉着她避开了众人,在无人注意的地方说母女俩的私房话。
老夫人被太王妃身边的人亲自送出了院子。
在外头候着的吴嬷嬷赶紧迎了上去,还不等她开口,就看到老夫人极其隐晦地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只能是默默低头把到了嘴边的话压回去。
等到了宾客齐欢的厅内,老夫人不动声色地呼出一口气。
她在丫鬟的带领下找到侯夫人和玉青霜,得知玉青霜手上多出来的玉镯是瑞王妃亲自送的,眼底深处多了一抹旁人看不清的幽暗。
汴京城中出身尊贵的王公贵女无数,出挑的也不少。
可瑞王府的人偏生看上了她家的,这当真只是巧合吗?
注意到老夫人的神色不对,侯夫人本能地以为她是在为自己先前说的话不高兴,正忍住忐忑想解释时,就听到老夫人轻轻地说:“等此番回去,设法先把清霜的婚事定下吧。”
玉青时回京的时间太短,暂时还不好定下。
可为稳妥起见,玉青霜的婚事就耽搁不得了。
第356章
老夫人的话除了身边的几个人之外谁也没听到。
可与此同时,太王妃的院子中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
不久前在人前还体贴周全的瑞王妃听完太王妃的话,秀丽的脸上覆上一抹不可说的阴冷,冷笑道:“如此说来,定北侯府大约是无意与王府结亲了?”
太王妃拨弄着手中的碧玺珠轻轻摇头,说:“是我大意了。”
她与侯府老夫人的确是有几分年少时的情分在。
可那点儿子情分早就在经年累月的蹉跎中散得差不多了。
老夫人能给她些往日的面子来走一趟,却不见得会在孙女儿的终身大事上有所松动。
毕竟…
当今圣上权起于乱世,是踩着满地横流的鲜血登上的皇位,对手中的权柄也抓得极紧,除心腹之人不可放。
放眼整个汴京,能与定北侯府权势相提并论的人家屈指可数。
定北侯府为此谨慎,也不太让人意外。
只是太王妃自己也没想到,老夫人会拒得如此直白。
她仿若是看不出瑞王妃眼中的阴沉和不悦,淡淡地说:“照她的意思,那个孙女儿大约是个不出挑的,也无意许到鼎盛之家,只想寻个寻常门户做个正头夫人即可。”
“你既是在外头都见到了人,觉得她这话有几分真?”
说起这个瑞王妃的脸色更不受控制地难看了些。
她冷着脸说:“侯夫人说玉青时的身子骨不好,昨日就出城去京郊皇庄调养身子去了,故而今日并未到场。”
太王妃微微眯起了眼,说:“没来么?”
“是真的身子不好,还是蓄意避了?”
瑞王妃没好气地嗐了一声,憋着气说:“瞧侯夫人那样儿,倒不像是说假。”
“听她的意思,那个玉青时似乎是个极为体弱的,说是连风都轻易受不住,只怕是个没福的。”
瑞王妃膝下只一嫡子,太王妃也只有这么一个嫡出的孙子。
在某些事情上,两人的想法大约都是相通的。
让瑞王妃感到不虞的事儿,同样也会让太王妃暗暗皱眉。
见太王妃皱眉不言,瑞王妃索性说:“母妃,今日在场之人极多,侯夫人直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儿说玉青时的身子不好,这事儿估计掺不了什么水分。”
“宣城未来的世子妃不光是要门庭荣耀,怎么也得是个好生养的,否则费尽心思弄个病秧子回来顶什么用?要是这病秧子入了咱家的门一命呜呼了,好好的亲家没结成,说不定还会结了仇,这事儿可不划算。”
太王妃听出她的话外之意,禁不住笑道:“那你是怎么想的?”
瑞王妃转着眼珠想了想,迟疑道:“儿媳今日还见了定北侯的嫡出次女,觉得那个叫玉青霜的就很不错。”
出身尊贵,落落大方,瞧着面色红润又有礼有节,比起至今不知其面还病弱的玉青时不知好了多少倍。
太王妃早就猜到她会这么说,都没想就摆手说:“不可。”
瑞王妃皱眉说:“母妃为何如此笃定?”
“定北侯虽是有意为玉青霜定下人家,可现在不是还没定吗?只要咱们赶在他人之前把这事儿敲定,这事儿不就成了?”
见她满心盘算着玉青霜无意去想玉青时,太王妃意味不明地笑了笑,慢悠悠地说:“你可知侯府老夫人今日还说了什么?”
“什么?”
“她说,过些日子请我去喝小孙女儿定亲的喜酒。”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相当于就是把玉青霜已定了人家的事儿摆在了明面上说。
瑞王府若是再装作不知意,贸贸然的跑去求娶,说不得就会成了妄想夺人所美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