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知娴大叫一声,旁边的两个女孩也瞪圆了眼睛。莫知娴看上去只有一米六左右,难怪她看见一米七二的裴春之以为她是学姐。
“我今年都高二了”。莫知娴幽怨地说,“我十五岁的时候连高中物理都没学完呢——你是什么怪物?”
西南地区的女孩冒出脑袋,说:“刚刚我听到你们江海的人喊你裴神。”
裴春之有点紧张和害羞,她垂着脸,只静静地微笑,时不时抬眼匆忙地扫一眼女孩。
不久后,主办方发放了漂亮的蓝色水杯,上面还有CPho(中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图标,还有一些纪念意义的小礼品。明天就是成绩颁布的日子,后天则是闭幕式。裴春之和江海集训队的队员们待在一起,林老师问他们要不要喝奶茶,每个人都高高地举手。
外卖到了,林老师还点了很多烧烤,大家像考试前一样聊起天来。裴春之默默地往嘴里塞肉,几个学长还在旁边兢兢业业地讨论题目和实验,估分。过了一会儿,突然,一个学长发出了不一样的声响,裴春之感到怪异,抬头望去,发现那个学长哭了。
他哽咽着说着什么,裴春之坐得比较远,听不清具体的话,但大概能猜到他在痛苦什么。裴春之走近一点,听见他说:“……根本不够金牌线,更别提前五十。”
“说不定呢?你不要这么悲观嘛!”
“已经不可能了……而且,我的语文英语很差,高考不可能上菁华中央了,我上不了菁华中央了……”
学长没有号啕大哭,他只是一开始掉了两滴眼泪,然后就心死如灰地平淡陈述。顿时,四周气氛凝重无比,裴春之五味杂陈,林老师把手放在了学长肩上,另一个大大咧咧的男生走过去,大声说:“没关系啊老卢,我也完蛋了,我整个第六问都没做出来,还有第一问那个弱智的转动惯量我也算错了,你也知道的嘛!我们一起回去备战高考呗!大不了复读一年,想考菁华中央,人之常情。”
裴春之想了想,开口道:“你物竞能走到这里,也一定可以靠高考考上菁华中央。”
学长面色枯槁地望着裴春之,裴春之也认真地看着他,一番对视后,学长垂下脑袋,很勉强地说:“学妹你才十五岁,你不知道压力……”
裴春之打断他。
“明年,我也参加高考,我的目标是高考状元。”
一片喧哗,裴春之一点也不在乎,继续说下去:
“目标定得再高也不要害怕别人的嘲笑,更不要怀疑自己做不做得到,只要做就可以了。”
喧哗声降下来,每个人都深沉地思考着。
学长不知想了什么,他擦了擦脸上未干的眼泪,对裴春之下定论般坚定地说:
“我相信你,裴神,所有你说过要做的事情,还从来没有做不成的。”
*
成绩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林老师最先拿到成绩,他把所有人集合起来的时候,近乎是死一般的寂静。裴春之感觉自己的脑袋里似乎住了一个交响乐队,好多声音和自言自语揉杂在一起。前几天的估分,手感,自我感觉……无论什么方面,她都觉得自己发挥不错,甚至超常发挥。然而,即使这样,她也忍不住想到许许多多乐极生悲的案例。
在心里把期待调低,又调高,她想起来许多次考试公布成绩时她的感受,这一次更甚过一切的总集。林教练说:“江海省这次金牌四人,集训队两人。”
他没有提银牌和铜牌,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那是失败的正反面。裴春之抬起脸,直勾勾地望着教练的眼睛,他低头看着手机,开口道:
“金牌:裴春之、童翰哲、黎旭、成家昊。”
裴春之眨了一下眼睛,仿佛有冰水沿着全身淋下。
“其中,裴春之,童翰哲进入国家集训队。”
裴春之仰起头,学长们转过身看向她,世界静默于这一瞬,她张了张嘴,什么声音也没发出。没有泪,也没有狂喜,只是一种石头落地的安心。林老师走向她,用力地抱了抱她。
“你是第一名。”
他说。
第49章 减肥成功的高考状元49 你看起来很适……
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失意的人辗转难眠, 心如刀割;入选的人载歌载舞,喜极而泣……到处的空教室里都挤满了为前程惶惶不安的学生们,这里最年轻的学生只有十五岁, 最年长的也不过堪堪十八。
“第一名。”裴春之感到林老师用力压在肩上的手滚烫如锭,她环绕四周, 对上无数张心神不宁的脸。昨天哭泣的学长走上来握裴春之的手, 他确实不在名单上, 结果出来后, 他反而看起来镇定不少。
“恭喜。”学长再三握她的手, “集训的时候我就觉得你一定可以。”
“谢谢学长。”裴春之低声说,她还有点没回过神, 周围人已经拥簇而上, 另一个和她一起进入集训队的,叫做童翰哲的男生,摘下了眼镜,一个劲儿地揉着眼睛, 然后眼眶微红地和旁边的朋友们拥抱。
林老师扯着嗓子喊起来,裴春之居然成了所有人里最镇静的那个,林老师喊大家去提交查分表,十来个学长浩浩荡荡地跑去写查分表, 申请确认试卷有无批错, 这也是常规操作, 能争取一分是一分。裴春之站着没动,她昨天对过答案, 分数和预期误差很小,她懒得再去查分。
对于裴春之来说,一切都尘埃落定了。菁华和中央直接有大量的招生组等待在考场学校, 前几天,物竞生们都很躁动也是这个原因。
童翰哲礼貌地问裴春之:“你打算签哪个?”
“去听听待遇决定。”裴春之说。
她刚走到招生组附近,就差点掉头就跑——十来个学长学姐和老师,哗啦啦地围过来,老师已经认出她,远远地就喊:“裴春之——你是裴同学吧!”
另一边的几个老师穿着紫色的上衣,明显是菁华的招生组,他们正广撒网地喊着:“来填一下表吧,意向表,想去什么专业?”
中央大学的老师已经更进一步,果断把预录取通知书塞到了裴春之手上。
“你是裴春之对吧?可以直接签预录取了。”
“想读什么专业?可以随便挑了。元沛?计算机?还是物理?”
童翰哲在旁边也有相似的待遇,但因为裴春之作为女生,再加上今年物理国集十年难遇地进了女生,她实在更加显眼。菁华和中央快把她人给淹没了,裴春之抓着两份预录取苦苦支撑。
裴春之小声说:“我就打算学物理。”
一个中央的学长肃然起敬,对她说:“敢进四大疯人院——你是这个。”
旁边的老师笑着拍了拍学长,对裴春之说:“别听他的,你都国赛第一了,疯人院杀不死你!”
裴春之忍笑。菁华的老师在旁边条理清晰地讲起了菁华的优厚待遇,裴春之频频点头,认真地听完后,又转向了中央大学。
“中央大学的物理系是全国第一。”裴春之说,“所以,我想签中央。”
菁华并不纠缠,见裴春之去意已决,立即转向了站在裴春之旁边的童翰哲。裴春之签下预录取后,几个央大的学长学姐和老师都来加她好友。
招生老师是个笑眯眯的中年大叔,他对裴春之说:“你今年十五岁吧,网上都在惊叹呢。”
裴春之克服想逃跑的冲动,细微地点了点头,她真诚地说:“这不算什么,数学那边,十三岁国家集训队的都有很多。”
“天才遍地走啊!”老师长叹一声,“可是能保持初心,不为外物所动的也没几个,你能坚持学物理,这很好。”
童翰哲走回来了,裴春之客气地问了一下他的去处,他选择了菁华计算机。
童翰哲和她一块儿走回宿舍区,得知裴春之选了中央的物理,童翰哲摇了摇头,说:“我学物理是学够了。”
“学计算机也很好。”裴春之猜到他大概听到刚刚老师说的“忘了初心”之类的话,赶紧安慰道:“你不用当真,学计算机也是很好的选择。”
“我考虑过要不要去元沛,但想了想,估计最后还是分流去计算机。”童翰哲怅然若失道。
他想了想,又说:“不是不喜欢物理……但是,这一路物竞真的太累了。”
“精疲力尽。”
裴春之仰起头,她知道童翰哲是高三的学生,成为国家集训队成员,标志着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但同时,这一年以来他的压力难以言喻,这或许也是他现在决定离开物理的原因。
“终于可以休息了。”童翰哲说,“我肯定进不了国家队,但裴神一定可以。”
国家队是在集训队里再次进行选拔,然后代表中国,去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这也差不多是未成年学生能拿到的最高荣誉。不过,好笑的是,一般来说国际奥林匹克的比赛难度,甚至比不上中国赛区的难度。
裴春之说:“我并不觉得累,但是有时候会有点惶然。”
“惶然?”
“惶恐终日,觉得相较于你们的痛苦,我的成功来得太轻松。物理就这样给我荣耀,反而让我觉得危险的东西还在后面。”裴春之低下头踢石子。
童翰哲叹一口气道:“就像我学理论力学觉得已经难得没边了,结果广义相对论又给了我一棒子——话说,学妹对未来有什么打算?走学术吗?你看起来很适合搞学术。”
“也许。”裴春之含糊道,“走一步看一步就很好。”
手机铃声响起,裴春之向童翰哲打声招呼,钻到旁边没人的地方拿出手机,是沈星映。
数学决赛十一月中旬进行,他们目前还在紧张地备赛。电话一接通,沈星映的声音如一串长笛的音调,以约德尔歌咏般的方式激昂地说:“裴春之,我看到名单了,你是第一名,你进集训队了,你可以保送,可以进国家队,可以去亚洲奥林匹克、国际奥林匹克了!”
裴春之把手机拿远了一点保护耳朵,沈星映又说:“我已经尽可能地想象你的能力……显然还是不够,远远不够。我太高兴了,妈妈和爸爸也都知道了,外公让我立刻给你打电话——差点忘记说了,就是外公最先查到的消息。”
“我外公当过省赛奥数教练,出过CMO江海赛区的题目,他给不知道多少学生查过分、蹲过名单了——可是即使这样,他也说你是他最骄傲的学生,甚至不是我这个外孙!”沈星映全然愉悦地说,他说话飞快,情绪高昂。
“最骄傲的学生。”裴春之喃喃道,她握紧手机,千言万语,最终缓缓地说:“你可以告诉崔老师,他也是我最感谢的老师之一。”
沈星映笑起来:“我会帮你把‘之一’两个字隐藏的,省的他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吃醋。”
*
比赛期间,裴春之的小说《早说了物理学能当饭吃》停更了一天。
考试当天从早考到晚,光吃饭睡觉都感觉被抽干了力气,她觉得自己理由充分。
这时,书已经连载了一个半月,大约四十章出头,靠着开书不久登上打赏榜,她积累了不少读者。裴春之写完《大灾变》后,对于操控网文节奏和叙事已驾轻就熟,许多人只是好奇点进来,没看几章就深深地陷了进去。
很不巧的是,她停更前一天恰好写到主角邓嘉石决定第一次祭出未来物理学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她宣布第二天请假,评论区一片哀嚎,有叫嚣着要寄刀片的,有捶胸顿足人身攻击作者的,还有对作者过分关心,猜测作者是不是大学生期中周的。
然而,裴春之又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告诉莲少班的乐子人们她的写文马甲实属史诗级决策灾难,整个莲少班都热心帮裴春之在评论区监视中。裴春之想起来去评论区看看的时候,整个评论区已经差不多沦为莲少班的炫耀大会。
到处都是一个路人读者发出好奇:“作者到底要参加什么重要大会?”随后,大量莲少班同学回复路人:“天机不可泄露”、“我只能说作者是神”、“如果你知道作者去参加什么你一定会原谅她请假的”……总之,莲少班的幼稚鬼们成功把“爱炫耀的谜语人”人设贯彻到底。
一整套链式反应就此诞生。大批纯正的路人读者大吃一惊,却不是因为莲少班知情人对比赛的遮遮掩掩,而是对人称上。
“她?!”
“无涯是女作者?!”
“不是,无涯居然是女作者?!”
“这么理工,这么硬核的书,竟然是女作者写的?【滑稽】【滑稽】真没有瞧不起女作者的意思,但是真没想到啊!”
“所以无涯到底去参加什么大会去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莲少班学生回复道:“我只能透露……不久后,也许你们能在一些官方通报或者新闻上看到她。”
“卧槽!”
评论区再次炸锅,裴春之确认莲少班没有人直接把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最后底裤给扒下来后,就不再关注评论区。然而,评论区的讨论远远没有平息,裴春之也远远低估了她的读者的文化水平,各路大佬纷纷现身,开始揣测“无涯到底去参加了什么比赛”。
有人说无涯很有可能是在读哲学研究生、博士或者青年教师,恰逢十月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很有可能忙科研去了;也有人说最近正好是全国物理竞赛决赛时间,然而这个正确答案立刻被群嘲了,不少人现身反驳,首先不相信无涯能在备战竞赛的强度下写小说,其次不相信作者还在上高中,最后列举数据,CPho几乎没几个女生参赛——于是正确答案被水灵灵地排除了。
最后,一个读者悠悠然道:
“我觉得无涯很有可能是科学哲学的相关从业者,以其文笔之老辣、古希腊哲学之深入关切、兼之近现代科学研究融合,我倾向于这一观点。最重要的是,据我所知,这几天正好国际上有大型科学哲学学术论坛举办,中国不少教授都受邀前往。而且,无论是科学哲学教授还是这个领域下学者带的学生,男女比例都是比较均衡的……从无涯是女性这个信息点来看,科学哲学学者最有可能。”
顾榕看到评论区这条评论,转手发到了裴春之小窗,并配文:
“从无涯是裴春之这个信息点来看,全国物理竞赛总决赛全国第一是最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