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年小月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耳东兔子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441 KB   上传时间:2025-10-21 15:42:42

  俞津杨目光冷冷瞪她:“……”

  李映桥当然不管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人的后背和郑妙嘉说:“他好像在做防晒测评,一格格画得好标准,妙嘉,快记一下,开学我们要军训的,看起来最白的是最中间那格,你们谁去问问他那格是什么防晒。”

  高典自告奋勇,没两分钟就喘着气回来了:“——树叶片子。”

  “什么牌子?”

  “没牌子,他中间那格就用树叶片子挡着,效果最好。”

  李映桥:“……”

  郑妙嘉笑得在沙滩上给自己滚面糠。

  李映桥啧啧两声,看着不远处被海滩直射的日光镀了一层金边的大哥,想看看他是怎么冲浪的,那大哥大约也是察觉自己是这几个准高中生的焦点,准备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让他们开开眼。

  只见他脚尖轻轻一蹬,冲浪板如同一片轻巧的树叶游刃有余地滑向浪尖,溅起的浪花俨然成了他的表演阶梯,一层层毫不费力地拾级而上,海浪将他托起,像俯瞰的王者,惊起沙滩边一阵阵此起彼伏的尖叫声。

  这短暂的滑行倒是吸引了不少目光,只是下一秒,前方滚起一堵丈米高的浪墙,他娴熟地转弯,又一个相当耍帅地急停和摆尾,“噗通”一声,他连人带冲浪板被埋了,只露出一个屁股在海面上晃啊晃。

  “哈哈哈哈。”海滩上尖叫声,变成轰然的笑声。

  哥们很坚强地从岸边爬出来,即使狼狈,即使窘迫,他摸摸脑袋,有种逗大家一乐也行,拎着冲浪板踢着正步走了。

  “很帅啊!”李映桥还是大力地给他鼓掌。

  哥们转头看过来,正儿八经一抬手从太阳穴划出来一个手势,以示感谢。

  李映桥哈哈乐,又回头看了眼遮阳篷下,发现向来暴躁的梁梅在海风的吹拂下都变得温柔起来。

  脾气再硬的大人,好像到了海边都变成海绵,好有意思。

  她又横斜俞津杨一眼,怎么喵喵到了海边,却变成难伺候的喵少爷,啧啧。

  不管,海边真好玩,她还要来玩。

  晚上在酒店自助餐厅的时候又碰见那哥们,不过他穿着衣服了,穿上衣服就装正经,完全当作没见过他们,没出过丑。李映桥时不时拿眼神瞥他,觉得他真的很有意思,这人怎么那么搞笑。

  吃完饭,回酒店房间的走廊上,高典还不忘安慰俞津杨:“没关系,她们俩还小,审美是有点剑走偏锋,我们杨仔这种才是潜力股,以后绝对又高又帅还有八块腹肌和你爸的钱,杨仔,咱不鸟她俩,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到时候记得扶持扶持兄弟我啊。”

  高典的广东口音已经是深入骨髓,总莫名其妙叫他杨仔。

  俞津杨嘴角抽抽,看着高典,“你不懂。算了,跟你讲不明白。”

  高典嗅觉很敏锐,勾住他的脖子放慢脚步,在他耳边低声说:“喵喵,你不会……”

  俞津杨蹭一下红了耳朵,“不是!你想什么呢!”

  苍天啊,他只是在想,如果李映桥知道他是怎么从绑匪那里发出这条信息,一定会把他搓圆揉扁狠狠揍一顿,揍到他妈都认不出的。他后来录笔录都是涨红着脸录完的,他爸知道后也是瞠目结舌,回家后足足给他做了三天的思想教育工作。

  说他不开窍,他其实也懵懂。但说他完全开窍,他更是懵懂。

  高典拉着他回了自己的房间,俞津杨有点不耐烦,蹙眉梗着脖子没那么想跟进去,他不想跟他聊这个话题,连爸妈都给不了他明确的答案,高典一个跟他一边大的准高中生能明白什么。

  高典却神秘兮兮地锁上门,把他摁在房间电脑前的椅子上,一边伸手去开电脑,一边压低声音跟他说:“你看片么?听说看完这个就很容易懂了。”

  好了,俞津杨连脖子都红了,他腾地站起来,椅子腿重重地往后一退,发出刺耳的刮擦声,他几乎整个人弹到窗户边:“不是,小糕点,你脑子里都装点什么啊?”

  高典也愣住,讪讪地收起先前迫不及待的表情,又把电脑一关:“那你爸妈给你教育什么?”

  俞津杨人站在窗户边,不忍直视地用力扯了下窗帘,不想同高典直视,不料窗帘落下去,高典仍好奇地盯着他,同他大眼瞪小眼片刻后,他无语地瞥向屋外,这才破罐破摔地同他讲说:“教我怎么确定喜欢一个人,教我怎么爱一个人,教我怎么对一个女孩好,不行吗?”

  “怎么确定啊?”关于这方面,高典太想进步了,无孔不入地学习,“你爸怎么说?”

  “他说,喜欢一个人,首先,你要愿意为她去死,比如我爸,他为我妈跳过海。”

  “……节日哥这么激烈呢?”高典震惊。

  “我妈的丝巾被海风吹走了,他以为我妈没了,紧跟着就跳下去了,还好旁边当时人多,给他捞上来了。”

  高典:“……那我不死,我死了,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怎么办。”

  俞津杨靠在窗户边,又想了想,沉声问:“高典,我拿李映桥当兄弟,在我这里,她和你一样,和郑妙嘉一样——”

  高典趴在椅子上突然哈哈笑出声:“杨仔,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想什么。”

  “是不是你们家长辈打算让你以身相许了?”高典说。

  俞津杨皱着眉“啊”了声,茫然又迷惑:“什么意思?”

  高典压低声音说:“说实话,当初我爷爷奶奶就是这么跟我爸妈讲的,让我爸妈上李阿姨家提亲去,报答李映桥的救命之恩,李阿姨拿着菜刀追出来说我们恩将仇报。我爸妈才带着我逃到深圳去的。”

  *****

  中考成绩发布那天,几个小孩刚好从海南打道回府,在飞机上睡了一觉,又从机场转大巴回到丰潭,俞津杨全程戴着耳机,另外几个小孩也都戴着帽子,全程摆着一张酷酷的脸,彼此也不怎么讲话,一路上就这么引人注目地回程。

  显然是要查分了,彼此都有些紧张。

  梁梅和朱小亮气压也低,俩人坐在机场摆渡车上,朱小亮破天荒地安慰她:“梅姐,你要放平心态,谭老师也知道你是跟她呕气,李映桥原先那个成绩,能考上普通的高中都已经是奇迹,真让她考上潭中,那咱俩也别闲着,真可以弄个培训机构,说明咱俩的教育方针绝对是很OK的。”

  梁梅看着车窗外:“我说过,李映桥是我最后一个学生,我不会再当老师了。”

  朱小亮:“……你和谭老师真是一个比一个犟,就不肯服个软吗?”

  梁梅说:“朱小亮,你也别忘了,咱俩的赌约,如果李映桥真考上了,你说过的,你要回去接着当老师。”

  话音刚落,摆渡车里,梁梅刚刚开机的手机突然开始剧烈地震动起来,一连串在飞机上被屏蔽掉的短信息争先恐后地涌入进来,手机震动地像一条垂死挣扎的信鸽,在扑棱着它的翅膀,拼命将最后的消息试图隔着屏幕弹出来:

  ——胡:在哪?

  ——胡:看到速回电。

  ——胡:梁梅,谭老师要见你最后一面。

  ——胡:节哀,谭老师刚刚走了,她说,孤儿院旁边那套房子留给你,后事由你全权负责。

第十九章

  谭秀筠一生无子无女,独居在丰潭孤儿院旁那栋灰扑扑的筒子楼里。九七年,梁梅“砰”一声用石头猛然砸开她厨房的玻璃窗,紧跟着扔了几个臭鸡蛋进去,碎玻璃溅一地。谭秀筠至今都没将那扇窗户重新按回去。

  梁梅几次主动提出要帮她修缮,她拒绝了,重新按回去,还是会被打碎,梁梅从来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谭秀筠这个人很矛盾,她是退休后义务在孤儿院教书,即使丰潭当地有中学想把她返聘回去,她也没答应。但她又不像其他义工老师们温柔,对孩子们很有耐心。

  谭秀筠教书脾气不好,动不动还体罚,所以学生们最讨厌她,总是爱偷偷去她家砸玻璃窗。梁梅砸过,朱小亮砸过,通知梁梅谭老师死讯的胡正也砸过……

  梁梅被抓那次,朱小亮和胡正其实也在。谭秀筠给他们每个人都煮了一碗面,朱小亮和胡正没有鸡蛋,唯独梁梅那碗里有个臭鸡蛋。梁梅不服气地把臭鸡蛋挑出来,谭秀筠却板着脸逼她吃下去,对她讲,如果吃不下去就告诉院长,要把他们赶出福利院。

  梁梅一听要告诉院长,连忙就拿起筷子就囫囵吞枣往下咽。朱小亮和胡正一见她那碗那么臭都开始吃了,两人二话不说也跟着拿起筷子。

  吃到嘴里,梁梅才发现鸡蛋没有想象中那么臭,但谭秀筠确实没那么好心,因为谭秀筠在面条里放了很多辣椒,吃得他们三个面红耳赤,呛得像条哈巴狗,频频吐舌头要水喝。

  谭秀筠是个有仇必报的人,她对谁都没有什么好脸色,说话也相当刻薄,用梁梅的话讲,谭秀筠看不上所有人。她可以为了手机话费和移动电话端那边的客服用最难听的字眼问候人家祖宗,但又会自己掏钱给她当初在镇上教书那些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充一百两百的话费,只为了能知道学生为什么最近没来上课。

  梁梅他们三个也因为那碗面,始终都憋着一口气想找机会报复谭秀筠。可不过十来岁出头的孩子哪斗得过执教近四十年的老江湖,谭秀筠什么顽皮蛋子没见过?

  偷鸡不成蚀把米,他们反而经常被谭秀筠拉进去背书,背不出来就打手心、罚站、绕着院子青蛙跳,各种层出不穷的手段整得他们服服帖帖。在谭秀筠一顿顿戒尺、一次次靠墙倒立的耳提面命中,这几个榆木脑袋终于开窍了。尤其朱小亮,简直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数学。

  这么多年,梁梅和谭秀筠很少有心平气和坐下来讲话的时候,每次见面必吵架,最近一次还是因为李映桥,梁梅挑中李映桥这条小鱼和谭秀筠打赌,试图证明自己比她更有资格当老师,谭秀筠看了李映桥的各科成绩,直接拍着桌案把梁梅骂了个狗血喷头——

  “梁梅你脑子有坑是不是?!你算个什么东西,教了几年书真拿自己当救世主了?现在的小孩能跟从前比吗?人家爹妈都不急,要你在这装蒜?你有没有想过,要是考上了,后面还有高考,家长赖上你怎么办?考不上,又怪你耽误人家孩子!你到底有没有脑子啊?别给我误人子弟!”

  “谭秀筠,"梁梅从来都直呼其名,从小就这么叫,冷笑着回,“这是你教我的。当初是你说,女人可以靠读书改变命运,而不是靠嫁人,现在你说我误人子弟?”

  谭秀筠被她气得怒火中烧,说话更是刻薄:“那是因为你是孤儿,你不读书你还能干什么!你有家庭给你托底吗!我跟你说过什么?读书从来不是唯一的出路,但读书是你们这种又懒又笨的人唯一和别人能公平竞争的机会,聪明人在哪都不愁吃喝,你这种笨蛋才需要读书!如果你连这么死板的书都读不会,你还指望自己能为社会做什么!”

  “我是笨蛋。对,李映桥不是,我让她读书,反而还害了她!就你配一声谭老师是吗?”

  “她要读书也不该跟着你读,你那半吊子学问还是算了吧,你能教出什么好苗子来。梁梅,我当初逼你读书,是因为你什么都没有,还算有点小聪明。读书是你唯一的依仗,我从来没指望你能回来当老师,你也从来都没想过为什么,我谭秀筠要的从来不是你们能出人头地!”

  梁梅当时没吭声,她觉得谭秀筠老了之后越来越假,活得越来越装模作样,更道貌岸然了。明明也爱钱,明明也爱些虚名,至少从前她不会明目张胆地说我是为你们好,哪怕因为这暴脾气被学生们诟病一辈子,即使被误解、造谣、诽谤,也从没解释过半分。

  但她现在永远高高在上地端着老师架子,一副我什么都不图,就图个心安的清高劲儿。反而还是她从前那副睚眦必报的嘴脸更讨人喜欢点。

  “那你说,你要什么,”也不顾当时朱小亮和胡正僵硬的脸色,梁梅是横着一颗石头心要和谭秀筠做个了结,“我一个孤儿,无父无母,一辈子就拿这点三瓜俩枣的工资,这一生坦坦荡荡。吃了你一碗面,承了你几年师生情,我全都还给你。你说吧,你要什么。”

  眼见谭秀筠听见这话后,脸色刷一下惨白,剧烈的争吵后,人虚脱地躺在病床上,嘴唇颤抖着却吐不出一个字来,向来刻薄的谭秀筠很少会被人噎到讲不出话来。

  朱小亮当然于心不忍,替她盖上被子,低声劝慰说:“谭老师,梁梅她嘴硬心软,您知道的,千万别往心里去。那学生我见过,还算是个苗子,我和梅姐说好了,如果李映桥真的能考上潭中,将来三年高中,我们也不会松懈,我和梁梅一定会把她送进名牌大学。”

  “为……什么。”谭秀筠有些意外地张了张嘴。

  朱小亮说:“您还记得,您问过我的三个问题吗?是托尔斯泰那本《人靠什么活着》里面上帝问天使的三个问题:‘人心里有什么’,‘什么是人无能为力的’,‘人靠什么活着’。天使得出的结论是爱。我们也知道,您一直在对我们践行第三个问题,您从来没指望我们出人头地,您只是希望我们能活下去,不管因为什么。”

  从前活着很难。谭秀筠一辈子都没能弄明白,她这样刻薄、别扭的人,即使在读到托尔斯泰那本书的时候,她也是满腔不屑和鄙夷,爱?爱这么虚无缥缈的东西,谁会靠这个活下去。她反倒觉得恨最真实,恨那些不得好死的人,见到他们不得好死的下场,才是支撑着她活下去的动力。所以她觉得,与其说爱,不如说恨才能让人活下去。

  如果不是谭秀筠那碗面,梁梅、朱小亮、胡正这样顽劣不堪的性子,早就在街头巷角混成了少管所后备役,他们哪有什么正确的是非观,十岁出头的年纪就敢拿石头砸老师的玻璃窗,再大点就算是把天捅个窟窿也没人奇怪。没人会怜悯他们,但谭秀筠见过太多这样的顽皮赖子,梁梅朱小亮胡正他们几个都算不上最刺头,她完全有能力把他们拉上正轨。

  但梁梅肚子里有多少货,她再清楚不过,她能走到今天,全就靠那么一口气撑着,撑着就撑着吧,她不想和她吵了。

  谭秀筠缓缓闭上眼,眼泪从两侧溢出来,嘴唇颤得却更加厉害,她没想到,这些话这辈子能从数学呆子朱小亮嘴里说出来,连他都明白。梁梅是有多恨她,临了临了,连句松快话都不肯给她。

  “你们走吧,我累了。下次来别拿这么多水果,我一个人吃不了。”

  那是她们之间最后一次对话。

  梁梅再也没去过。胡正上周问她要不要一起去看看谭老师,梁梅想着中考成绩还没出来,去了也是没完没了的吵架,她也不想再气她了,于是给胡正回复说等李映桥出分再去看她。

  她还特意去楼下的水果店提前订了很多很多当季的水果,全是又贵,她又不爱吃的。她偏就要拎着琳琅满目的水果去,还要把水果店搬过去,给她满满当当地摆满整个疗养病房——

  她就坐在她的病床旁,大口大口地吃着水果,等她吃个够,把果汁吸得啧啧作响,吸得床上那人破口大骂,然后她也不会和她生气,绝对不和她拌嘴,她只会把手机的查分系统拍在她床头,轻描淡写地告诉她:“谭秀筠,这我学生。”

  她最爱看谭秀筠吃瘪的样子。

  谭秀筠一定会说:“没脑子的东西,一次中考能证明什么。你能管她一辈子吗?”

  你说啊!

  谭秀筠你怎么不说话了。

  ***

  成绩发布当天,丰潭热得像个窑,简直是要把人当瓷器烧。李姝莉刚从银行回来,在楼下农贸市场买了点菜,晚上准备给桥桥做几个大菜好好庆祝,不管考没考上,总之,这段时间的辛苦她是看在眼里的。

  李姝莉拎着条鱼准备拿钥匙开门时,隔壁的柳阿姨正巧也出门,一瞧见李姝莉迫不及待说:“姝莉啊,要不要一起去刮个痧,最近楼下新开了家刮痧店,有开店大酬宾,充五百送两个刮痧板。”

  坑货,五百能买五百个刮痧板。

  李姝莉面不改色地用钥匙拧开门:“不了,等会儿桥桥出成绩了,我得在家给她做饭,你们去吧。”

  柳阿姨又“热心”地劝她说:“你是真一点儿钱也不给自己花啊,姝莉,你别怪我多嘴,桥桥是不是也快上高中了,你其实也可以考虑再找个人搭伙过日子,不然等桥桥去上大学,你一个人留在家里也寂寞,你也该适当适当捯饬一下自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小年小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