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别人爆发演技的片子她到是很喜欢,不管剧情多无聊镜头多抽象,她喜欢分析的过程,这个很有趣。
《无光暗涌》则是彻底的商业片,除了惩恶扬善以外也没有什么主旨,纯粹就是个看破案的片子,对于大众来说更有趣。
汪安民和陶舟尽力发动人脉来宣传,所以首映礼上星光熠熠,全是大明星。
赵珺和卢涵在前面走红毯进场,座位在第三排,坐下以后就看见入场的口子源源不断地有明星走进来,大家也没立刻坐下,就在前面社交。
她们俩小透明混不进大佬的社交圈子,只能默默坐下,观察到底来了那些人。
赵珺看见了好几个影帝视帝,还有影后视后。
首映礼折腾了半天,观众和嘉宾、媒体全部进场以后,电影总算开播了。
别说,当小透明有点好处,坐第三排看电影比坐第一排视野好,更舒服。
电影的开场就让卢涵惊讶地抓住了赵珺的手臂。
她没有用力,但是赵珺能感受到她的激动。
也能理解,赵珺第一次看见自己的脸在大荧幕上出现的时候也是这么激动。
对于作品,卢涵也是同样的感受。
导演一开场把卢涵拍的那几个镜头剪在了最前面。
播完片头以后,出现在镜头前的也是一个镜头,有两只手从屏幕旁边伸出来,拿着一个摄影机,正在从机器上的小窗口查看录下来的画面。
画面里面是一个看着不到十岁的女孩,带着墨镜,拿着盲杖,在一片小广场上面摸索着前进。
很明显,这个神秘人在监视女孩。
神秘人把摄影机连上投影仪,按动遥控器,画面被投放在黑暗的墙壁上,切换了几个场景,但主角都是这个女孩。
赵珺有点不自然地扣扣手指,她第一次看到卢涵拍出成片的效果,总觉得有点令人不适,好像自己真的被什么犯罪分子盯上了一样。
好在墙上被贴了两条红色的胶带,粘成X,正好X的中心停在赵珺的脸上,这就把那种阴湿的凝视从恶意转换成了杀意。
还是杀意要正常一点,至少是锋利的,直接的。
汪安民后期做得很妙,不愧是长期拍刑侦片的老人,知道怎么避免观众看得太难受。
赵珺感觉看了这一小段,她很想赶紧演一下图娜导演的那个片子出出气。
不过确实能看出卢涵是个很有天赋的导演,只是天赋点点的似乎有点歪。
谷熙送她拍推理悬疑片是对的,她就是这个路子的。
卢涵也许会很适合拍犯罪片,她的镜头太阴冷,本来也不适合正剧,拍cult片就很对味了。
但她还需要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式。
把她的镜头放在受害者身上可以很好地体现犯罪者的可怕,但也容易让观众感觉到不舒服。
放完这一小段,画面就来到了长大的小颖身上。
她还是带着墨镜拿着盲杖,歪歪扭扭地走进警局报案,说自己发现有人要杀她。
接着一位中年警察——这是男主,演员总是在刑侦剧里演警察,一看就是好人——和带的几个新人徒弟一起接待了小颖,他想起来了自己二十年前办的一起案子,小颖就是当时受害者的邻居。
虽然在案发以后小颖家搬家了,但是因为当时警方调查的时候他负责询问过小颖几句话,所以对她印象深刻。
男主因为小颖最近遇到的几件差点杀死她的“死神来了”式意外感到巧合,又怀疑起了二十年前的那起案件。
受害者在被杀前也和亲朋好友说过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很倒霉,总是遇见意外。
他大胆推测,也许是那个犯罪分子故技重施。
为什么把小颖当做目标?
也许是小颖确实掌握了某种线索!
接下来就是调查、追踪、破案。
整部电影有两个谜题,第一个是凶手是谁,第二个是小颖到底掌握了什么线索,两个谜题嵌套,让电影的每时每刻都需要动脑仔细看。
但如果不动脑其实也能看懂,大概是导演拍刑侦剧拍多了,他不是那种喜欢瞒着观众的类型,电影里面的警察们会开会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和想法分享出来,光听这个也能弄懂案件。
看到一半,赵珺已经确认,这部电影的票房不会低了。
第26章 7岁,你票房破亿了……
上映24小时后,《无光暗涌》的票房达到了五千万。
汪安民留住参加完首映还没走的演员们,上映第三天的上午,在京城包了个宴会厅,等待庆祝票房破亿。
上映第一天其实是晚上才首映的,所以现在实际上上映还不足48小时。
对于一个第一次拍电影的导演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了,而且已经收回了成本。
宴会场地中间被布置了一块超大的冰雕,简单地刻成100000000的字样,屏幕投影着实时票房,还差几十万,只要一到点就把这块冰砸碎。
说实话还挺环保的。
这场宴会不像一些电视剧里面一样就是几排食物摆在桌上,大家站着走来走去社交,汪安民还是挺接地气的,虽然也是自助,但每人都有个座。
谷熙本来不在首都,但是他是投资人,虽然只投了一百个,是小投资人,但既然导演邀请了,他也就来了。
谷熙和卢涵、赵珺坐在一起,赵珺低头炫水果的时候,有个胖高的男人走过来,手里端了个酒杯,后头跟着一个戴眼镜的西装男人和演成年小颖的女演员。
“谷总有点不仗义了,投资了这部戏也不早说,我也投了,本来是想全资的,你要投早说,咱们份额可以商量着来嘛。”胖高男人看起来是笑着的,但是语气不太对劲。
谷熙端着酒杯站起来,赵珺和卢涵也赶紧站起来了。
“钱总见笑了,我投的时候汪导就差一点点,犯不着惊动中杨,我也就补了个零花钱,比不了钱总的份额,这点小钱,钱总肯定不看在眼里。”谷熙也是打官腔。
赵珺这下知道这个胖高男人是谁了,他是国内最大的传媒公司之一中杨的老板,这个公司旗下有很多耳熟的艺人,投资了各种电视剧、电影,同时也做音乐。
这位钱总这么说,好像他给钱很大方一样。
中杨是《无光暗涌》最大的投资人,大公司对账目管得比较严,往剧组里面也安插了会计和制片,汪安民的开支被他们卡着让省点钱,中间谷熙掏钱也投了一点才解决了问题。
其实中杨倒也不是就差这么点钱不给,只是为了控制导演,然后大公司里一环卡一环,程序麻烦,打钱速度慢。
谷熙虽然背后有人,他爷爷确实是名导,但和这种资本家比起来还是差一点的,怪不得第一次看他被人找麻烦还这么礼貌地配合。
钱中杨大笑,拍拍谷熙的肩膀:“好个零花钱,现在赚回来了吧?这些小辈里面你比我儿子强,我儿子搞个投资,亏得本钱都没了。”
谷熙道:“钱总投资了大部分,赚得更多,您的眼光更好。”
他们俩聊了几句,好像氛围很好的样子。
钱总向谷熙介绍自己背后的两个人,说“一个是正在培养的新人演员,另一个是老牌经纪人,和谷熙是同行。”
谷熙也给介绍了赵珺和卢涵,说的是“很有天赋的演员和导演。”
对面的经纪人郑齐给谷熙敬了杯酒:“谷总下次要是想给人加戏提前大家商量一下嘛,搞得我还以为是我们以童得罪了导演,被剪了那么多戏份。”
他招呼着饰演小颖的张以童来给谷熙敬酒。
谷熙和郑齐碰了碰酒杯,他杯子里其实是矿泉水,为了不让人发现,还是拿了赵珺座位上那瓶矿泉水开了倒的。
谷熙表现得有点疑惑:“什么加戏?”
钱中杨一手揣兜里,另一手捏着酒杯放在胸前,脸上笑意减少了些:“小谷你这样就没意思了,我和你爷爷也熟,你爸爸也熟,咱们算得上世交吧?现在片子都拍完了在播了,没必要再说不知道吧?”
谷熙心知肚明,但装了就要装到底,他给钱中杨敬酒:“钱总您直说吧,我是真不知道。”
钱中杨侧了侧身子,郑齐上前来解释了:“我们以童演的那个角色,你的这个小演员演童年,以童被减了几场戏,换成了童年。”
“啊?这我是真不知道。”谷熙也把卢涵亮出来,“我投资是为了把小卢送去跟着汪导学点东西,汪导人真仗义,给小卢在导演组里头挂了名字呢,我还想说我这钱花得真值,现在回本了还赚回来了,汪导给白挂了个名儿还倒找我钱。”
这下钱中杨和郑齐真的给整迷糊了,一百万确实也就够给挂个名了,谷熙的投资已经有用处了,他给的还不够同时给卢涵署名、给赵珺加戏。
“是我误会了。”钱中杨举杯,“我自罚一杯。”
谷熙陪了一杯矿泉水。
钱中杨带着俩人走了。
谷熙坐下来,不太高兴的样子。
赵珺和卢涵心虚没说话,因为她们俩在剧组混的,知道张以童是真的被删戏了。
张以童的演技其实没有很差,普通刚毕业新人水平,主要是这部戏又不是什么青春剧,演警察的那些都是老戏骨,站出来比真的警察还有威慑力,她跟这些老戏骨一对比,再跟赵珺一对比,确实是显得演技差,NG了超多次。
其实还是中杨的问题,电影里面有专门给年轻演员安排的角色,比如新人警察有好几个呢,中行把张以童塞去演警察足够胜任,就不会被删戏了。
成片里面,有几场比较有难度的片段被换成了童年小颖闪回,有点暗示“小颖因为小时候的那次遭遇一直假装盲人,永远留在了童年”的意思,反而给电影升华了一点。
谷熙拧开矿泉水给自己的杯子满上,问卢涵:“开场那几个镜是你独立拍的?你的想法?”
卢涵连忙点头:“是,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拍得挺好。”谷熙道,“你这段时间多下点功夫,我看看什么时候再把你送去另一个组,看看能不能干摄影。”
卢涵一琢磨,干摄影?不是干导演?
那就是看上了她的风格。
还真有适合她风格的电影?
卢涵其实知道自己挺剑走偏锋的,很适合拍点邪典片。
但是她也没办法,天赋就这样,改不过来。
她要么一板一眼拍些循规蹈矩谁都能拍的东西,只要一自主发挥,那就阴沉沉的。
她自己的风格注定走不了正剧,混不成大导,但在特型片领域能走出一段路也是很好的。
“什么片子呀?”卢涵真的有点好奇了,难道有哪个导演和她是一条路子的?
“现在不谈。”谷熙低头看了眼赵珺,小声说,“回去问赵珺,她是主演。”
赵珺一愣,她是主演?
现在定下来她可能是主演并且还没拍的电影,并且有可能和卢涵风格适配的,她只能想到图娜导演的那部还没把剧本写出来的。
“是图……?”
谷熙打断她:“是。人多口杂,别在这里说。”
赵珺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