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颜如意的疑惑, 夏鹏飞给她解答了。
夏鹏飞先卖了个关子,“我是听来的小道消息,不保真, 不过我感觉应该是八九不离十。”
颜如意催他快点说,夏鹏飞才神神秘秘道,“我听说市府有意向恢复拍卖行, 这事儿可能会落到咱们文物局头上,这不那个姓杨的,闻到味儿就来了, 听说他们家族是港城数一数二的大富豪, 估计也想掺合进来。”
颜如意吃惊道, “咱们文物局要改成拍卖行了?”
“那倒不会, 估计会分出一个部门专门搞这个。”
小颜消息很快就成了大道消息。
夏鹏飞和颜如意又凑一块儿开小会,夏鹏飞得意洋洋, “看吧,我就说八九不离十, 我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
颜如意, “也不知道会让谁抓这项工作。”
肯定是要找个懂行的。
夏鹏飞和她一一分析, “首先排除蒋老师,蒋老师心里只有学术研究, 对这个没兴趣, 钱老师也不大可能,钱老师就跟闲云野鹤似的,看不上这种俗事, 付老师和徐主任年纪都大了,再熬几年就退休了,估计也不愿意再掺合新事物, 赵老师,呵呵,这种一眼看不到好处的事,他肯定不会接,刘局长倒是合适,不过他可能没这么多精力。”
数了一圈,感觉没一个合适的。
他突发奇想,“小颜,你说会不会是让你去筹备拍卖行?”
颜如意和他商业互捧,“我觉得也有可能是你。”
夏鹏飞摆摆手,“我不行,我没这个能力,如果真让你管,我就跟你一块儿,给你打下手。”
他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掰着手指头数颜如意的长处,“你有学历,业务能力强,当过报幕员,上过报纸,还成功组织了文物科普讲座,市领导跟前早就混的脸儿熟,如果让我选一个筹备拍卖行,我肯定选你……”
赵东升和钱应景付春雷仨人一块儿进来,正好听到夏鹏飞后面那几句。
赵东升“嗤”了一声,接话道,“这么重要的工作,肯定是要找一个经验丰富,有资历的,才能压住人,人家看的是你有没有能耐,可不是看你打扮的漂不漂亮,没能耐,就算是硬推上去,也是扶不起的阿斗。”
钱应景还就不惯着赵东升,日常开怼,“老赵,话可不能说的太早,我不防也透露个小道消息,局里还确实有意让小颜接下这个担子。”
钱应景既然往外透露,那这个小道消息,差不多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要不然他也不会往外说。
钱应景都知道的消息,蒋东明只会比钱应景知道的还要早。
钱应景说这话的时候,付春雷一点儿都没惊讶,八成也早就听到风声了。
鉴定中心5个老资格,只有他一个人,一点消息都没听到。
鉴定中心这么多人,单把他排除出去了。
赵东升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
钱应景确实不是信口开河,局里确实是想让颜如意负责拍卖行的筹建工作。
刘局长很快找她谈话,征询她的意见。
蒋东明和徐力成他们也在。
相比让她组织科普讲座那次,她已经没那么慌了,甚至还自恋的夸了自己一句,“领导这么信任我,看来我确实是能力出众。”
在心里夸过自己,才跟刘局长他们说,“我以前没干过,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拍卖行具体是干什么的,她都不是很清楚。
刘局长,“报幕员你以前也没干过,不也干的挺好,还有文物讲座,不也是你牵头办的,办的也很成功,市里都点名表扬了,工作经验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局里也是相信你的能力,你只管放手去干,有难处了只管反映,上至市领导,下至咱们文物局的每一名职工,都会全力配合。”
徐力成,“你可是杨思源杨先生极力推荐的,说是想和你合作。”
颜如意,“……”
回家她就把写着杨思源名字的小本本收起来,不念了。
不过,组织上安排的工作,该接还是接。
任命通知很快下来了,颜如意暂代拍卖行筹备处副主任一职。
正主任是刘局长,不过刘局长就是挂了个名儿。
颜如意虽然学历耀眼,来文物局后,局里安排的工作也完成的很漂亮。
可她工作资历浅,文物局随便拉出来一个人,都比她资格老。
这不怕她压不住下面的人,刘局长就挂个正主任的名儿,实际就是给她撑腰。
具体工作还是她做。
颜如意第一次当领导,拿着任命通知书,回家忍不住得瑟。
李燕,“如意你当官了,你手底下一共管几个人啊?”
颜如意如实道,“目前就我一个。”
李燕,“光标司令啊,那你招不招人啊,招人的话,你把我招过去怎么样,咱是一家人,招我肯定比招别人放心。”
颜如意也不清楚招不招人。
刘局长跟她说的是,先期会从局里抽调一部分人员过去。
就算是招人,她也不会招她二嫂,她又不是招祖宗。
就指着任命书对李燕说,“二嫂你看到了没有,我是暂代,如果有更合适的人选,我就不干了。”
李燕想了想,那风险有点大。
如果颜如意不干了,大概率她也待不下去。
到时候,街道办工厂的工作也没了,她两边讨不到好。
就讪讪道,“那还是算了。”
方彩云跟李燕想的不一样,“等把拍卖行建好了,又不让你管了,你前面不是白忙活了?”
颜国强虽然没当过领导,却比他们有经验,“说是暂代,其实就是考察期,看你胜不胜任这份工作,如果胜任这份工作,就给转正了,只要不犯大错,就不会从位置上撸下来。”
颜如意也是才刚知道暂代是这个意思。
她看到任命书的时候,还想去问刘局长来着。
后来也没好意思问。
原来不是有更合适的人选了,就换人的意思。
颜如意适时拍了老颜同志马屁,“爸你懂的真多。”
老颜同志十分受用,决定要多传授闺女一些为官之道。
颜明涛拆他的台,“爸你都没当过领导。”
颜国强不服气,“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闺女,有不懂的,你只管问我。”
虽然他没当过领导,可他见过的领导多啊,哪个领导当的好,哪个领导当的不好,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他一清二楚。
反正教导闺女肯定是够用了。
叶红珍,“问你还不如问……”
她想说问你还不如问宋团长,好歹人家也是个军官,军官也是官,不比他这个七级钳工懂的多。
又一想,虽说都已经漏成筛子了,不过闺女没摆在明面上,她还是要当做不知道。
所以话说一半她又给改了,“问你还不如问老颜家祖宗,这次老颜家祖坟冒的是啥烟。”
老颜同志深沉道,“魁星下凡。”
被亲爹认证为魁星下凡的颜如意同志,觉得得加把劲,争取早点把“暂代”这两个字给拿下来。
刚压到头上的时候,她有点摸不到头绪,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等到冷静下来,也就没那么无措了。
她得先弄清楚,拍卖行到底是干什么的。
拍卖行这个词,最开始,她还是从何在贤那儿听说的。
何在贤也就略提了几句,也没有详细和她说。
她又找不到人问,要想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只能看书。
她和蒋东明说了声,直奔书店。
但找了一圈,也没看到有卖这方面的书的。
就又去了市图书馆,倒是借到了两本,一本是《拍卖行发展史》,一本是《拍卖世界》。
熬了两个晚上,两本书都看完了,最算是摸出点头绪。
仔细想想,这确实和举办文物讲座差不多,无非就是那几样东西,场地,人,钱。
场地就是拍卖行的注册地址,市里已经划了地皮,只要杨氏集团这边钱到位,随时都可以开工。
拍卖师也是杨氏集团负责,从港城聘请。
古董鉴定师,由鉴定中心的人员兼任。
钱就更好说了,杨氏集团全给担下来了,杨氏集团财力雄厚,完全不用担心钱不到位。
眼下需要她考虑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在哪儿办公。
在拍卖行大楼建起来之前,起码得有个办公的地方。
筹建拍卖行,是市府牵头,文物局负责筹建,前期准备工作都归文物局,也就是颜如意负责,杨氏集团这边主要是掏钱。
杨氏集团掏的是建拍卖行大楼的钱,至于前期的花销,得自己想办法解决。
市里只是牵个头,只批地皮,不拨款。
刘局长从捉襟见肘的经费里,扣扣索索的给颜如意批了200块钱。
这几年,文物局的侧重点都在文物的挖掘保护上,这都是烧钱项,财政上拨的那点钱根本不够用,年年都是入不敷出。
他们又不象别的单位,有增收项,单位的小金库都是满的。
虽说他们库房里堆满价值连城的宝贝,可他们局的小金库,比他们局长的脸都干净。
局长批下来的这200块钱,还不知道以后要从哪儿省出来呢。
刘局长给她画大饼,“前期资金确实是有点紧张,你克服一下,等到拍卖行正式建成就好了,杨氏集团光注资就有10万块,拍卖行大楼初步规划是6层楼,你就算一天换一间办公室,也要将近两个月才能轮换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