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大饼可以,要钱没有。
颜如意也没经验,200块钱是少,但缺口有多大,她其实不太清楚。
宋逸平给她分析,“办公场所是少不了的,文物局提供不了,只能去外面租,你们是临时用一下,算是过渡房,不需要太大,50个平方差不多就够用了,按目前的行情,沿江路那一带,50个平方的租赁费大概是一个月15块钱,算上水电费,以及其他零碎开销,一个月大概要18块钱。”
颜如意拿个小本本趴桌上算,一个月18块,刘局长批的200块钱,能坚持一年了,一年的时间,拍卖行的楼房肯定已经建起来了。
到时候他们就能搬到新办公室。
前提是不用添置桌椅板凳,不用装电话机,也没有其他花销……
但电话是必须要有的。
以前她想过给家里装部电话,还特意去邮电局打听过,了解行情。
如果是私人安装,初装费就要5000块钱,这还是附近有线路的情况,如果没有线路,初装费更贵。
如果是企业装电话,价格要便宜点,不过一个号也要2000块钱。
局长给她批的这200块钱,估计也就够买个电话机。
颜如意深深体会到什么是捉襟见肘,她瘫在了沙发上,感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宋逸平揉揉她的头,拉她起来,“去实地看看,说不定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开着车带她去了沿江路。
之所以把办公场所选在沿江路,是因为已经敲定,未来的拍卖行大楼就建在沿江路,地皮都已经批下来了。
沿江路不在主城区,偏东南一些,这条路上最出名的两个单位,就是一建和二建。
也就是第一劳动建筑公司和第二劳动建筑公司。
拍卖行大楼的选扯离一建要近些。
颜如意指着一建外面的几间平房问宋逸平,“这几间房子是不是也是一建的?”
宋逸平很自觉的把车子停在了路边,“下去问问。”
一建外面这排平房就在马路边,马路正对面,就是拍卖行大楼的选址。
因为还是筹建阶段,只是选好了地址,还没有动工。
颜如意一眼就相中了这几间房子,离选址近,坐在房里就能看见马路对面的施工情况。
而且200米开外就有个公交车站,出去办事,坐公交车也方便。
就是不知道赁一间要多少钱,一建给不给赊账。
如果一建愿意赊账最好,等杨氏集团这边的钱过来了,再把欠的租赁费补上。
从大门口出来一个肤色黝黑,长相粗犷的中年男人。
男人见颜如意和宋逸平一直在那几间平房前打转,颜如意还指指点点,说“这间最好,我喜欢这间。”
他走过去,上下打量了下两人,问,“请问两位有什么事?”
宋逸平和男人握了握手,“同志,你好,我是宋逸平,这是我对象颜如意。”
男人,“你好,我叫曹胜德,一建的。”
握过手,宋逸平从口袋里拿出一盒中华烟,给中年男人让了一根。
这几年中华烟虽然不象六七十代那么紧俏了,不过一般的人家还是买不到,就是能买到,也不舍得买。
男人眼睛一下亮了,接过烟放到鼻子跟前闻了闻,没舍得吸,夹到了耳朵后面。
颜如意,“……”
宋团长怎么还随身带着香烟,他难道喜欢抽烟!
决定回去的时候审一审。
这会儿还是要以正事为主。
一根香烟一下拉紧了距离,曹胜德,“我看你们两个一直在这排房子跟前转悠,是想赁房子?”
颜如意就直接跟他说明了来意。
曹胜德激动得一下握住了颜如意的手,“原来你就是负责筹建拍卖行的颜如意同志,我说刚才听着这名字有点耳熟,颜同志,宋同志,不嫌弃的话,到办公室去喝杯茶吧。”
听这人的口气,应该是一建的某位领导,颜如意直觉赊欠租赁费的事有戏,就和宋逸平一起,跟着曹胜德去了他的办公室。
曹胜德请两人坐下,又给两个人倒了水。
曹胜德,“今天上午公司领导还在说这件事,想见见您,看有没有我们能帮上忙的地方,没想到您亲自过来了……外面那几间房子,您随便挑,刚才您看的那几间,以前是我们公司的妇委会在里面办公,后来妇委会搬到新盖的大楼里了,这几间房子就空下来了,电话机也没移走,您如果想用,房子随便挑,电话机都不用装新的了,你们只管用,电话机,水,电,房屋租赁费我们一分不要,你不放心的话,我们可以签份协议。”
听得出是个能当家做主的。
不过颜如意可不相信曹胜德因为宋逸平的一根香烟,就愿意把房子,还有电话机都免费给她使用。
就直接问曹胜德,“一建是不是想接拍卖行大楼这个工程?”
曹胜德刚知道颜如意是筹建负责人的时候,还有些轻看她,见她是和宋逸平一起来的。
宋逸平是个军官,他还想着颜如意是靠着宋逸平的关系,才坐到这个位置,说不定是个绣花枕头。
这会儿颜如意一语道破他的心思,对颜如意的印象就有点大转弯。
他也不和颜如意弯弯绕了,直言道,“不瞒颜同志,我们一建和二建,目前都在争取这个工程,论资质,我们一建可是远超二建,我们拿的奖都比他们拿的多,工程质量奖,技术创新奖,建筑设计奖我们可是拿了一个遍。”
曹胜德索性领着颜如意和宋逸平去了陈列室,让他俩眼见为实。
曹胜德很是骄傲,“你们看,这里放的都是我们一建这些年拿过的奖。”
陈列室里全是大大小小的奖杯。
不光有奖状奖杯,还有和领导的合影。
颜如意看了看,不光有跟市领导的合影,还有跟省领导的合影。
曹胜德还不忘趁机踩二建一脚,“这里面的奖杯,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是响当当的,二建他们有什么,也就跟在我们后面,捡了几块我们看不上的。”
一建和二建是出了名的不对付,两个建筑公司谁也不服谁,碰到大工程,更是铆足了劲较量,都想拨拉到自己碗里。
比如这次盖拍卖行大楼,二建是往上面使劲,想通过市领导拿下这个工程。
一建跟他们不一样,除了在上面使劲,他还另辟蹊径,想搭上杨氏集团还有文物局这两条线。
这楼毕竟是杨氏集团出钱盖,他说想用一建,市领导也会给他这个面子。
文物局是这个工程的筹建人,说句话也有份量。
杨氏集团这边是杨思源在负责,他现在是国内和港城两边跑,一建这边很难见到他人。
所以今天见到颜如意这个筹建负责人,曹胜德才不遗余力的推销自己公司,也是借机想让颜如意帮一建牵个线,让他们见见这位从港城来的杨先生。
颜如意和宋逸平这会儿才知道,这个曹胜德是一建的总经理。
确实是个说话管用的。
颜如意心里就有了个主意,对曹胜德说,“我有一个方案,曹经理你听听可行不可行。”
曹胜德,“颜同志您请说。”
“你们外面那间房子,我们先暂时租下来做办公室,沿江路这边的行情,一个月的租金是15块钱,水,电,再加电话,一个月给你算18块钱,租期先暂定一年,一年后,租金一次性付清。
至于杨先生,等他下次过来,我可以帮你们牵个线,不过我不敢保证,最后你们就一定能拿下这个工程。”
曹胜德,“这个我们知道,能不能拿下这个工程,还是要看实力,感谢颜同志给我们提供这个展现实力的机会……赁房的钱就不用出了,这几间房空着也是空着。”
颜如意坚持要出,曹胜德只好同意。
曹胜德怕颜如意反悔,硬是拉着颜如意,当场签了份房屋租赁协议,盖了一建的公章。
颜如意没带章,他还豪爽的一挥手,“协议你先拿走,盖好了你打个电话,我让人去拿。”
曹胜德要请颜如意和宋逸平吃饭,被颜如意给拒绝了。
他把两个人送出来,看着他俩上了车,开出去老远了才回去了。
颜如意迫不及待的问宋逸平,“刚才我表现怎么样?”
宋逸平嘴上带笑,“小颜同志今天让我刮目相看。”
他是局外人,他只能帮她做个前期调研,最终定夺还是要颜如意拿主意。
他觉得颜如意处理的非常好,张驰有度,超出他的预料。
他对象的优秀,也越来越出乎他的预料。
一分钱没花,就赁到了一间合意的办公室。
虽然只是暂时不用出钱,一年后还是要把全部租赁费都补上。
不过也是缓解了她目前的经济压力。
颜如意心里美滋滋,嘴上却谦逊道,“唉呀其实也不是我能力强,也是各取所需,我想要不花钱租间办公室,他想要一个见杨思源的机会,这不正好碰一块儿了,我就是牵个线。”
至于杨思源是选一建还是二建,那是杨思源的事。
反正两个建筑公司水平都差不多,让谁盖不是盖。
宋逸平一愣,“哪个杨思源?”
第41章
宋逸平才见过杨思源, 这才多久就忘了他是谁了。
颜如意就提醒他,“你见过的,上次在香茗茶馆, 他找我鉴定三彩马,我给你们两个做过介绍,你们还握过手。”
宋逸平只知道投资盖楼的姓杨, 是港城人。
不知道这个杨先生竟然就是杨思源。
他当然记得杨思源,穿的花里胡哨,打扮的油头粉面的那个港城人。
和颜如意说话的时候, 牙花都呲出来了。
有点憨, 不像是个有头脑的商人。
宋逸平有点怀疑他的能力, 可别到时候让颜如意给他收拾烂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