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王家现在就算买辆小轿车回来,关月荷都不觉得稀奇。
前两天,谷满年从杂货铺里给谷雨买了个玩具,花了三块钱。她记得她在羊城挑玩具时,那玩具也就一块钱零售价,要是进货多,这价钱肯定还得往下压。
这一来一回,差价都能翻几倍,他们家买辆小轿车是早晚的事。
但关月荷这回猜错了。
“宋公安骑回来的,派出所给配的车。”
这车看着够威风的。
宋公安匆匆小跑出来,面对邻居们的借车请求很是无奈,“这是公车!不能私用。我是在附近办事,顺道回来拿点东西。这车就算是我的也不能借啊,你考证了吗?没证不能开。散了散了。”
见关月荷还在直勾勾地盯着车子,宋公安多说了一句,“买车的票都是分到单位的,私人要买也得挂单位里,不然上不了牌,汽油票也得从单位开……”
关月荷发现他是在和自己说话,赶忙摆了摆手,“我就是随便看看。”
单位有公务车,去市里远一些的地方或者周边市区开会,都能申请到车。
自己买一辆?暂时没必要,早上蹬车出门刚好够她活动筋骨。
但这车,威风是够威风了,咋那么吵呢?
胡同里的大爷大妈乐呵呵地道:“等着吧,用不了几年,我们肯定也能买上一辆。”
关月荷也是这么想的。
往前二十年,自行车还是稀罕大件,到了七零年前后,城市里的工人家庭咬咬牙也能买一辆了。到了现在,自行车已经不稀罕了。
现在的摩托车就是二十年前的自行车。
而这两年里工业水平一路攀升,摩托车走进普通工人家里,应该不需要二十年时间。
关月荷刚进一号院,就听到对面家有谷雨的声音。
自从瓜子王家在长湖街道开了杂货铺,谷雨每天中午都找姥姥撒娇,让姥姥下午也去接她回银杏胡同,然后放学回来时绕一段路去杂货铺门前看一会儿。
看完回来,谷雨就直接去找大孩子玩。
这日子过得,关月荷都要眼红了。
放好公文包,关月荷招呼谷雨回三号院吃饭。
家里今天有喜事。
还没踏进家门,就先闻到了一阵香味。
今天休息在家的林忆苦早在三号院了,她们过去时,他正端了最后一道菜上桌。
不止林大爷和方大妈过来了,还有明大爷一家也在。今天的大厨就是明大爷。
互相招呼着落座时,谷满年抱了半箱汽水回来给大家分。
关沧海和明大爷看上的那个大门面,在磨了半个月的价后,总算是把门面给买了下来。
之后,又跑去**,重新粉刷、砌墙,门面在产权上分了两半,但隔出来的却是三间门面。忙活了半个月,总算赶在六月到来前都给收拾好了,明天星期天,三个门面一块儿开业。
大家没想着搞得高调,几家人凑一块儿吃顿饭,就算是庆祝了。
“不说点啥?”
“生意红红火火,客似云来!”明大爷不爱搞些虚头巴脑的,率先拿起筷子,“吃!这道是我的拿手绝活,我在小食堂当大厨都没做过,你们今天有口福了。”
既然如此,关月荷也不客气了。眼尖手快地给自己夹一筷,再给林忆苦夹一块。
吃得只顾点头,没空夸明大爷厨艺天上有地下无。
“今天喝一点。”关沧海乐颠颠地拿出一瓶好酒,这是他找他那帮一块儿钓鱼的老朋友换的,平时都舍不得拿出来喝。
江桂英今天高兴,家里又不少外人在,没制止他。
关沧海没让关爱国帮忙,亲自一一倒酒过去,快到关月荷这儿时,还道:“这酒不错,你试试看。”
关月荷拿手挡住了自己的杯子,拒绝了。惹得关沧海好一阵稀奇,这个小酒鬼居然还有拒绝喝好酒的时候?
“哎呀,最近事儿多,喝酒误事,下次再陪您喝。”关月荷拿工作当挡箭牌,总不能当着大家的面直接说:我准备要孩子了,不能喝……多尴尬。
林忆苦也拒绝了,说部队最近任务重。
长辈们没往别处想,毕竟这俩的工作是真一点耽误不得,谁也没再继续劝他们。
倒是谷满年了然地笑笑,看了眼旁边的小萝卜头谷雨。
哎呀,他们家谷雨快要当姐姐了。
“爸爸,给我夹块肉。”
江桂英顺手就给她夹了一块,“多吃长得快。”
关月荷忽然发现自己今天吃得有点多,张嘴就是一顿夸明大爷的厨艺。
—
这顿饭结束,谷满年找了机会问关月荷:“家里买那半个门面,爸妈的钱够的吧?”
那门面即使位置不算好,价格也不可能低到哪儿去。
除了买半个门面,还买了套旧的烫发机器,是他帮忙淘来的,这玩意儿别看已经用了三年多,但买回来还要两百。
关月荷朝关爱国抬了抬下巴,“我也不知道总共花了多少,他出了一部分钱,爸妈出大头。”
自从家里开始“分家”,各管各的工资后,关沧海和江桂英能攒起来的钱也多了,这么些年下来,攒到个三千,绝对是有的。
而关爱国,别看他工龄短,但理发店里的烫发业务特别挣钱,他每月能拿到的奖金多。咬咬牙,应该能拿出个几百块。
虽然关爱国出了一部分钱,但也提前说定了,他以后住家里,房子是他占便宜,出的这笔钱算他给家里补的。至于门面以后怎么分,全看爹妈自己怎么想。
关月荷没什么想法,甭管是爹妈有还是儿女有,都不如自己有。
她只惦记自己手头的东西。想要门面,她也能攒钱买。
“看我干嘛?”关爱国正看着电视傻笑,忽然发现大姐夫和二姐都盯着他看,怪瘆人的。
他左思右想,也没想起来自己最近做了啥错事。
“我看你从头到尾都不顺眼。”关月荷嫌弃道:“你坐直了跟我说话。”
弯腰驼背,看着就欠打。
关爱国站起来,挺直了腰板,“我这是当下最时髦的打扮!”
说完还小声嘀咕道:“你们公职人员不能瞎打扮,你不能也管着我打扮吧?我们厂领导都不管。”
下一秒,江桂英从房间出来,也是龇牙咧嘴地噫了好长一声,“流里流气!你看看哪个上班的像你这样?”
花里胡哨的衬衫,松松垮垮能拖地的裤子,锃亮的小皮鞋,还有那头烫得乱七八糟的头发。
以上都不说了。
最重要的是,在家里看电视,他带个黑眼镜?
江桂英看他一眼都觉得眼睛疼,伸手把他眼镜给扯了下来,“天桥底下算命的才戴这玩意儿,我看你烫头发把脑袋烫坏了!”
“来理发店烫发的都这样,这是时髦,你不懂。”
关爱国很是满意自己的打扮,还对谷满年道:“姐夫,我这都是跟我大姐学的,我大姐年轻的时候比我还爱赶时髦。”
现在好歹有不要布票的衣服可以买,工资也比以前高。当初他大姐,工资一到手,先顾着给自己添新衣新鞋,整个银杏胡同就她最好看,也最大手大脚存不住钱。
什么叫他大姐年轻时候?他大姐现在难不成老了?
本来谷满年还支持他,觉得小年轻嘛,爱美多正常。他这一说完,谷满年也和丈母娘站到了统一战线。
“就是!流里流气!看着就不正经!”
而谷雨已经悄悄地拿了姥姥手里的黑眼镜给自己戴上,觉得自己也成了和小舅一样的时髦人。
关月荷啧了声,爱臭美这点,谷雨也被遗传到位了。
第146章 客似云来
新买的门面在越服装厂和防疫站两单位中间的小街道拐进去一百米的位置, 墙上原来挂着长湖街道卫生所的牌子,房子被归还后,卫生所也搬了地方, 墙上的牌子也就撤掉了。
1982年的5月底,原长湖街道卫生所变成了三个门面, 上头从左到右挂了三块木牌:
长湖农副产品店、长湖理发店、明家饭馆。
为了省钱,木牌上的字是找谢振华帮忙写的,然后再去找木刻师傅给打了牌子。
这会儿开业不兴搞得太隆重,牌匾一挂,店门一敞开,门口上的大红纸贴了里头卖什么、什么价, 这就算开业了。
开业这天是星期天。
供货商关卫国也一大早就带着两个小舅子蹬三轮进城, 没空来银杏胡同, 直接去了店里。几个“老板”几乎是和他同时到店里。
林 忆苦今天没空在家捧场, 提前半小时出门,绕去店里看了一会儿, 才转头去上班。
关月荷在家睡到八点多才起来。
“月荷,你不去你家店里帮忙?哎哟,都是人!”
胡大妈拎着一篮子鸡蛋回来,见其他邻居来看她都买了什么, 就掀开了篮子上的布, 把菜铺里的价大概说了说。
和菜站以及郊区新搞起来的农贸市场里的价格差不多,好就好在, 这个私人菜店离得近, 住在附近的,去菜铺买肯定更方便。还能自己挑,不像去菜站买菜, 售货员直接帮忙挑,挑到坏的算自己倒霉。
私人小菜店也有大缺点:工商局管得严,规模、数量受限,菜铺里的菜种类少,鸡蛋也少,今天的已经卖完了。肉类这些,菜铺里是没有卖的。
但大家心里都有数,要想买肉,就私底下问一问。
关月荷不着急,她去看过那门面,小小一间,两个人在里头待着都嫌挤,二哥今天也在,她再过去挤,那就是添乱。
大家对菜店的兴趣没那么大,个个问起明大爷的小饭馆。
“那更不用说了!”
胡大妈:“全师傅两口子都去帮忙了,理发店里没人,老关还过去帮忙擦桌子,忙不过来,等吃面的人已经排到外面大街上了。”
邻居们不觉得意外,“明大爷那厨艺,厂里没人不夸的。”
就是,顾客这么多,他们想去吃一口还得排长队?
有人叹气,“咱们胡同怎么就没个这样的门面呢?开咱们胡同里多好,我们排队占优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