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女的山村日常_分节阅读_第81节
小说作者:夏天吃瓜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62 KB   上传时间:2025-09-21 15:51:21

  他踩着深及脚踝的积雪往灶房走,门一开,“吧嗒”一声,灶房的屋檐上掉下来一根冰锥,砸在雪地里当即断成了两截。

  “什么东西……”徐泽嘀咕了一声,抓着门框把脑袋探出往外看。

  一夜下来,瓦沿上挂了一排晶莹剔透的冰溜子,又因为灶房总要生火做饭,好似结得不太牢靠,摇摇欲坠的。

  他看得眼皮直跳,一转身就去后院就找了根长竹竿来,把灶房门口垂下来的冰溜子打掉。

  徐泽处理完这些“凶器”,这才钻进灶房生火把热水烧上,又另取了一把木锨,把堂屋通往灶房的这条道上积的雪铲干净。

  晴空下,一缕炊烟从烟囱里徐徐升起,热气也从瓦缝中挤了出来,屋脊上聚着一团白茫茫的水汽。瓦片上的雪水开始化了,顺着残留的冰溜子淌了下来,嘀嘀嗒嗒的,在雪地里融出一排拇指大小的雪洞。

  等他埋头铲完雪,热水也烧好了。

  徐泽先打了一盆热水端到卧房里去,又返回来洗漱,打了三个鸡蛋,把酸菜和生姜切成丝,舀了一碗面粉调成面糊,做了一锅酸菜鸡蛋疙瘩汤。

  他把做好的疙瘩汤倒进了陶钵里,另取了一只篮子,把筷子和碗装进去,在碗柜里取了一碟姜豉、一只汤勺。

  卧房这边,陶枝就着他打来的热水洗漱完,连头发都没绾,就松松垮垮的绑了一根发带,半靠在火盆边的躺椅上昏昏欲睡。

  徐泽推门进来,她一下子惊醒了。

  “快来吃早饭。”徐泽把篮子里的东西取出来,摆在桌子上。

  “好香!做了什么好吃的?”陶枝笑着起身。

  “做了一锅疙瘩汤,天气冷,还是吃这些汤汤水水的既暖和又舒服,你尝尝,要是淡了你就加点姜豉进去,不够这里还有。”徐泽絮絮叨叨的说完,给她舀上满满一碗。

  “够了,够了,我哪里吃得了这么多……”陶枝忙把碗接了过来。

  两人坐在火盆旁边吃早饭,一碗下肚,脖子根都被炭火烘得汗津津的。

  肚子饱了,人也乏了。

  两人吃完饭,拧了帕子擦了脸,碗筷都没收拾,又躺到被子里去了。

  天一冷起来,人越发惫懒了。

  陶枝睡意朦胧中想到今天的鸭蛋还没捡,翻了个身,戳了戳身边躺着的人的胳膊,“夫君,我想起来一个事儿……”

  徐泽动了动眼皮,决定装睡。

  她的性子他是足够了解的,平日里喊他都是连名带姓的,若是动了气会唤他一声徐二,夫君这个称呼后头往往会跟着一串麻烦事。

  大冬天的,他在被窝里舒舒服服的躺着,还真不想动弹。

  陶枝一听他的呼吸,就知道他没睡着,这种时候,不趁机欺负他也太可惜了。

  陶枝心下憋着坏,把手伸进他的中衣里,摸了摸他的腰,指尖在那身结实紧致的肌肤上流连,引得他心头猛跳,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闭着眼时,五感最为敏锐,他无比清醒地察觉到,她贴过来时带来的淡淡冷香和被子外的寒气。

  她的手指毫不客气,在他的腹肌上又揉又捏,力道不大,刚好是令他心旌摇曳的程度,他的心口滚烫,气血上涌,连浑身的肌肤都在渴望着她的触碰。她倾下身子环住他的腰,鼻尖从下巴扫到他的喉结上,舌尖一点,他的气息渐乱,喉间不自觉地发出了一声低“嗯”。

  陶枝得逞似的抬起头看他,红扑扑的脸蛋上缀着一双亮晶晶的眸子,她颇为得意,笑道:“我就知道你在装睡。”

  徐泽一睁眼,就把为非作歹的人按在怀里,还没上手,就听见她有恃无恐的说:“你别着急呀,我的月事还没净呢……”

  从冲动到冷静,从恼怒到委屈。

  “那你还惹我?”徐泽满腹怨气地从齿间挤出这几个字,把人推开,翻过身去。

  他生气了,哄不好的那种。

  “夫君?徐泽?徐二……”陶枝喊了好几声,他都不应。

  她十分狗腿的给他把被子拉上去,把露在外头的肩膀盖好,徐泽手臂一抬,被子又滑了下来。反复三次以后,陶枝感觉被子里的一点热乎气都快跑光了,便索性躺下不管他了。

  徐泽等了好一会儿,不见她的动作,一扭头,见她正呼呼大睡。

  他气极了,爬起来把人摇醒,咬牙切齿的说:“你这个坏女人,你怎么睡得着的,你都不对我负责!”

  陶枝很是无辜,不以为然的问:“我都这样了,还能怎么负责?”

  这话正是问到了他的心坎上,他眼中的怒意消了半分,捉住她的手按下去,半哄半骗的说:“你摸一摸就好了……”

  陶枝撒开手,不肯,小脸通红地躲到被窝里去。

  徐泽抱住她软磨硬泡了许久,才让她半推半就的答应了。情动间,火盆内的柴炭烧得噼啪作响,一点火星子窜了出来,屋内的气息突然变得浑浊,他大汗淋漓地埋在她的颈窝处,还张开嘴轻轻咬了一口。

  陶枝只觉得锁骨上吃痛,把他推开,恼道:“你属狗的么,怎么还咬人呢……”

  他心满意足了,抬起湿润发红的桃花眼看着她,唇角翘起,声音轻快的说:“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罢,你还睡不睡?”

  “不睡了。”她可不想再来一回。

  陶枝猛地坐起来,从他身上跨过去,一下床就直奔脸盆架,就着凉了的洗脸水捏了两颗澡豆子把手搓干净,又涂上了冻伤膏。

  她穿戴整齐,对支棱着脑袋趴在榻上的人说:“我去后头捡鸭蛋去了,碗筷就留给你收拾了。”

  不等他回应,陶枝推开门就走了。

  “绝情的女人……”

  徐泽撇了撇嘴起来换了身中衣,把弄脏的被褥也拆了下来。

  洗洗晒晒,一上午就过去了,他做好了午饭去后头叫人。谁知一过去竟扑了个空,他纳闷了,找了一圈才发现一行三人正顶着寒风在外头看热闹呢。

  徐泽眉头皱得老高,冲他们喊:“陶大丫!吃饭!”

  三人一齐回过头来,二堂嫂调侃道:“瞧瞧,妹夫找不到人都急眼了,你快跟他回去吃饭吧。”

  “我还不饿……”陶枝辩解了一句,慢吞吞地往回走。

  两人打了照面,徐泽牵起她的手,边走边说:“你就算了,怎么还撺掇你二嫂到外头来,正化着雪,跌一跤可怎么得了。”

  陶枝不满,“我哪敢,是二嫂他们喊我过去的。隔壁的鸭棚塌了,方才你大哥他们都过来了,发了一通脾气,一大家子急冲冲的又回去了,这会儿只剩下钱大钱二两兄弟在那边收拾呢。”

  徐泽拉长声音“哦”了一下,阴阳怪气道:“好事啊,得买一挂鞭炮来庆祝一下才好。”

  陶枝被他逗笑了,“你还真是会幸灾乐祸的……”

  “胡说什么呢,我这个人心眼最好,这叫兄友弟恭,礼尚往来。”徐泽义正言辞道。

  路过菜地,陶枝指挥徐泽拔了几根萝卜和一头菘菜,她笑着说:“我晚上想喝你做的萝卜大骨汤。”

  “行。”徐泽满口答应了下来,“快过年了,找个天气好的日子喊上你二哥二嫂,咱们一起去县城里头办年货,多买几挂鞭,过年的时候好好热闹热闹,再买半腔羊肉,咱们回来煮锅子吃。”

  “好!”

  陶枝一想到羊肉锅子,瞬间就觉得萝卜大骨汤也不怎么香了。

  自入冬以后,陶枝就没给镇上的铺面续租了,一是那会儿鸭子还没长成,二是天气冷了,为那十几文钱把人冻坏了不值当,再一个二嫂也显怀了,不敢带着她来回颠簸,索性就等冬天过完了再说。

  在家里待了一个冬天,陶枝也待腻了,对出门去县城办年货这件事无比期待。

  好不容易等到房前屋后的雪化干净了,村道上又满是泥泞。可巧的是,之后还接连下了两天的雨,这冬日下雨还不如下雪呢,潮气闷得屋子里又湿又冷,穿着鞋也不管用,十个脚趾头冻得跟踩在水里似的,连被子里都潮乎乎的。

  天一放晴,陶枝忙招呼徐泽在院子里把架子搭起来,又把家里的被褥都搬了出来晒一晒,鞋子在廊下摆成一排,还有帽子围脖这些零零碎碎的,用一个箩筐装起来,吊在竹篙子上晒。

  晒了半天,陶枝给被褥翻了个面,又拿了一根细竹枝抽一抽,好让晒透的棉絮更蓬松一些。

  太阳一下山,寒气就上来了,要赶早把晒好的被褥收进屋,徐泽帮着搬进搬出,陶枝则专心的坐在床榻上叠被铺床,多余的被子还要收拣进箱笼里。

  夜里,陶枝心急的问:“晴了一天了,明日能去县城了吗?”

  徐泽说:“明日恐怕路上还没干透,后日吧,咱们赶早过去,好好逛上一天。早饭也不在家里吃了,先去盘江码头吃鳝骨鸡丝面,然后到斗彩街看看杂耍、猴戏,那边还有茶楼,能坐着看戏听曲儿,下半晌再去采买些干货、点心还有炮仗。”

  “好!就听你的!”陶枝一口应下,显然对他的安排满意极了。

  晒过的被子有好闻的阳光味儿,盖在身上也格外暖和,两人说完话没过一会儿就舒服得睡着了。

第99章

  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天刚蒙蒙亮,一行四人就赶着牛车往县城去了。

  进了城门,徐泽挥着鞭子径直往盘江码头赶。

  天气晴好,行于江堤之上,视野极其开阔,放眼望去,几乎能看见对岸的芦苇滩,江面平静无波,如白练一般,粼粼泛着银光。

  江边的埠头上泊着大大小小的船只,最显眼的是挂着素色帷幔和彩绸的花船、还有供游人玩乐的画舫、小舟,带着鸬鹚捕鱼的乌篷船,江心驶来一艘高大的货船正准备收帆靠岸……

  到了临近码头的大市街,徐泽拉住缰绳,扭头说:“这里头不好赶车的,咱们就到这儿下车走进去吧。”

  陶枝坐在外侧,率先跳下车扶着二堂嫂下来,又嘱咐道:“二嫂,码头上人多,你千万要当心些。”

  “没事儿,你只管和妹夫去逛,我和你二哥在后头慢慢走、慢慢看。”二堂嫂笑得红光满面。

  陶枝见她状态挺好,便也放心了。等徐泽在路边把牛车拴好,一行人便往两两成对地往码头上去了。

  临街的铺面多是客栈、食店和茶肆,一清早就有不少人坐在里头喝茶吃饭,题着“盘江码头”的高大牌坊下,时不时有车把式上前揽客,路边拿着扁担闲坐的是卖力气的脚夫,还有几个婆子挎着篮子卖草鞋、跌打膏药。

  他们穿过牌坊,拾级而上,忽而有一老叟挑着担子与他们擦肩而过,听他吆喝才知这人是卖吃食的,盖着棉布的竹筐里装的是便宜管饱的包子、馒头、大饼、年糕等物。

  到了码头入口的平台上,江风送来了江河湖海交汇一地的烟火气。

  小食摊分列两行,一溜青灰色的大伞下,摆着一套发黑的桌椅,写着大字的幌子被竹竿挑得老高,却被炉灶间升起的热气遮掩了起来,水汽弥漫,好似锁在一口巨大的蒸笼里。

  码头上人头攒动,嘈杂的人语声中食物的香气与刚上岸的河鲜鱼获的腥味交织在一起,靠近仓房的一隅,有不少人摆着地摊,卖的是自家地里摘的新鲜菜蔬、也有小贩卖着南方来的香料脂粉、丝带绢花、澡豆香胰子、鸭梨柑橘,最多的则是各色腌菜干货、米面柴炭……

  陶枝只觉得空气潮湿又浑浊,秀眉一蹙,她把被风吹乱的碎发挽在耳后,催道:“你说的那个面摊在哪儿呢?快领我们过去。”

  “就在前面,跟紧我。”徐泽笑嘻嘻的说。

  一行四人从中间的过道穿过去,直奔末尾的那家早食摊,他领着三人落了座,高声朝摊主人喊:“老板,要四碗鳝骨鸡丝面,煎堆、萝卜烙、酥皮角子各拣两个,咱们坐在这儿吃。”

  “好嘞!四碗鳝骨鸡丝面!”老婆婆朝里吆喝了一句,就取了个小竹筐拣了炸货端过来。

  “这都是刚炸出来的,还热乎着呢,几位吃慢点,千万别烫了嘴!”老婆婆笑眯眯地叮嘱道。

  这摊子是个夫妻店,算下来在码头摆摊也有些年头了,一人端菜揽客,一人炸点心煮面,夫妇俩年近六旬,做起活儿来还是十分利落。

  老汉抓起汗巾擦了一把汗,在案头上依次摆上四个大碗,调好底味,便用笊篱把煮好的面捞起来,掂几下甩干水份,再从铫子里舀出一大勺鳝骨汤,分次浇在面条上,又各夹了一筷子油浸鸡丝,撒上葱花,四碗鳝骨鸡丝面就做好了。

  老婆婆把面端上桌,还拿了一小碟酱萝卜过来,笑着说:“这酱萝卜是老婆子我自己腌的,味道重了些,你们佐着面吃刚刚好。”

  “多谢。”陶枝笑着应了一句,用筷子挑散面条上的浇头。

  陶枝吹开浮在上头的油花,先尝了一口汤,鳝骨熬出来的汤底鲜美无比,咸淡也是恰到好处,面条爽滑劲道,最妙的是点缀在其中的油浸鸡丝,口感油润有嚼劲,一丝一缕,都饱含煸炒过后的干香和一点子姜末的辛香,是越嚼越有滋味。

  这一碗面分量十足,陶枝一开始就吃了些炸货,半碗面下去,肚子就饱了。

  陶枝实在觉得浪费,捧着碗把汤喝了个精光,又把鸡丝挑出来吃了。徐泽看她吃个面和绣花一样,忍不住说:“吃不完就别吃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页  当前第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女的山村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