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女的山村日常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夏天吃瓜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62 KB   上传时间:2025-09-21 15:51:21

  二堂哥闷不吭声的吃完自己的那碗,还替二堂嫂把剩下的解决了。

  陶枝见了扭头过去看他,徐泽把自己的那一碗面吃完,擦了擦嘴说:“别看我,我也吃不下了。”

  陶枝可惜道:“还剩这么多……”

  徐泽看几人都吃饱了,就上前把钱付了,又拉着她的手朝外走,低声说:“在这儿浪费不了,你没瞧见栈桥上那么多乞儿,剩下的饭菜没一会儿就被他们偷吃了……”

  “你倒是对这儿熟得很。”陶枝笑道。

  “那是,小时候我可是常来这边玩的。”徐泽语调轻快的说。

  几人在摊位上闲逛,陶枝见那贩子卖的橘子还算新鲜,便要了一斤,“一斤冒头了,收您一百八十文。”

  “这么贵?”陶枝瞬间就不想要了。

  那小贩解释道:“这橘子是秋日里摘下来存在地窖里的,又坐了船从南边运过来,里头不知费了多少功夫,果子新鲜,味道也好,甜津津的,一百八十文一斤真不算贵。”

  话虽如此,陶枝还是觉得肉疼,她养一只鸭子都卖不到这个数呢。

  徐泽打开钱袋拿钱,笑道:“又不是常买的,你想吃咱们就买一点尝尝,好歹是过年呢。”

  “也是,都快过年了就奢侈一回。”陶枝笑着接过小贩手里的一兜橘子。

  出了盘江码头,徐泽又赶着车往斗彩街去了,到了街口有两个巡逻的皂吏将他们拦了下来,“这条街正在搭彩楼,车轿过不去,你们赶车的往东头绕。”

  “差爷,我们就是来这儿逛的。”徐泽笑嘻嘻的回话。

  皂吏不耐烦的往街边一指,“人进去,牛车停在那儿。”

  徐泽从善如流的把牛车赶过去,几人下了车往里走,陶枝抬头往远处看,这才知道彩楼是何物。

  那竹架子搭了几丈高,不亚于一座两层的小阁楼,横七竖八的竹竿足足有手臂粗,上头还插了不少绣旗,五颜六色的,迎着风猎猎作响,定睛一看竹楼上还站了三个人,正在扎绸带、挂灯笼。

  陶枝连忙问徐泽,“这彩楼搭了有何用处?”

  “没啥用处,喜庆,好看。”徐泽啧了一声接着说:“要我说,还是上元节扎的彩灯才叫好看,回头咱们再来。”

  街面上也是人声鼎沸,往来看杂耍的男女老少都有,其中不乏托家带口出来玩的,两个做丈夫的都各自把媳妇儿护住,顺势挤到了人群里。

  前头围了一大圈人,徐泽忙牵着陶枝的手挤进去看,原是几个踢瓶、弄碗、顶缸的小伙。

  徐泽嫌这些没意思,又退了出来,寻了一处舞刀弄枪的上前去看。陶枝一扭头发现对街在表演皮影戏,便扯了扯他的袖子,贴在他的耳边大声说:“不看这个了,咱们去看皮影戏吧。”

  徐泽恋恋不舍的回头,陪着她往对街挤了过去。

  这一场戏说的正是牛郎织女,帷布上两个半尺高的小人,雕得是惟妙惟肖,连衣襟飘带都绘了彩,念白一唱,月琴弹得如泣如诉,帷布上的两个小人竟如活了一般。

  一曲唱罢,班主拿着铜锣出来讨赏,陶枝还摸了两个铜板丢了进去。

  两人又顺着人流往前走,看罢拗腰肢、上索、小儿角力、射弩、吃针等戏法,陶枝才想起来找二堂嫂他们,于是又一路往回走。

  他们夫妻二人凑在人堆里看人表演喷火,陶枝挤过去在她耳畔喊:“外头人多,咱们去茶楼坐一会儿歇一歇。”

  于是一行人又往斗彩街上最大的茶楼“松烟居”走去,这是一间三层的小楼,中庭挑空,搭了戏台,价格也与座次对应。

  徐泽使了银子让小二在二楼寻了个好位置,既能看街市繁华,又能看戏台上唱念做打,小隔间里摆着一张四方桌,四把圈椅,后头还摆了一张软榻可供小憩。

  人一坐定,便有小二提了小泥炉和铜壶过来,问他们吃什么茶。

  他们三人对茶叶不甚讲究,徐泽便点名要了毛尖,又要了几样干果、佐茶的糕点。

  姑嫂俩脚步不停,一会儿伏在栏杆上看人唱戏,一会儿推了窗看街边的艺人玩杂耍,若是落了座,嘴也没停过,喝茶、吃点心、将见闻说得眉飞色舞。

  徐泽捏着茶杯,望着陶枝分外鲜活的一张脸,唇角也随之勾了起来。

  到了晌午,徐泽又赶着车带着他们去胡记酒肆吃了一顿,四人还略喝一点酒。

  下半晌一行人便去大市上置办年货,桃符、年画、红纸、大红灯笼,待客的花生、瓜子、胡豆都买了一些,各色的糖块、点心便上县城里的廖记糕饼铺子买了几份……

  冬日天黑得早,不到酉时,一行人便赶着牛车满载而归。

  夜里,陶枝玩累了一早就躺下了,徐泽随后也解衣上榻。他把人摇醒,从袖子里摸出一支嵌了相思豆的银簪子,在她面前晃了晃。

  徐泽笑着说:“我偷摸买下这簪子,本来是想当作年礼送你的,可我实在憋不住,这会儿就给你吧,你可喜欢?”

  陶枝高兴的接了过来,迎着油灯细看,她脆生生的应道:“喜欢!”

第100章

  到了除夕这天,两人一早起来,简单吃了些早饭,就开始写春联,贴门神,挂桃符了。

  院子里凡是有门窗的地方,都让陶枝贴了小像,这都是她昨日下午无事剪好的,红纸上提前画了图案,花花草草、虫鱼鸟兽、稻穗谷仓……

  有了些小玩意儿装点,小院里过年的氛围就更浓了。

  这会儿两人正在挂灯笼,为了让徐泽将两只灯笼挂整齐,陶枝站门前看了又看,高声喊:“这回挂得正好。”

  “行,那我可下来了啊。”徐泽话音刚落,就从桌子上跳了下来。

  他蹲下扒拉着地上写好的对联,从中取出一幅来,举给她看,“这幅对联是我特地写来贴在鸭舍的大门上的,咱们这就把糨糊拿上往后头去?”

  “走吧,正好喊二嫂他们过来。”陶枝笑着应了一句。

  临走前她又拐去灶房,把泡了一夜的糯米上甑蒸上,往灶膛填了一根粗柴。

  两人有说有笑的往后院走,到了鸭舍边上,正好看见二堂哥抱着一捆草料从鸭棚那边过来了。

  如今鸭棚里空着,便用来存放草料、饲料和老牛吃的秸秆。

  二堂哥和两人打了一声招呼,徐泽问:“二哥,今日要替换的草料都搬过来了吗?”

  “还要搬一捆,我先把这个抱进去。”二堂哥答道。

  “我来帮忙。”徐泽把竹筛子往陶枝怀里一塞,就大步上前去,陶枝便只好站在鸭舍门口等着。

  二堂嫂坐在窗下缝娃娃穿的小衣裳,听到外头有人说话,便扶着腰从东屋里走了出来。

  她立在门头下,大声问:“妹妹,你们这会儿怎么过来了?”

  “二嫂,我们过来是来给鸭舍贴对联的,徐泽他写了好几幅对联呢,二嫂你要不要来挑一挑,也给你们的门头上也贴上一幅,大过年的,瞧着也喜庆。”陶枝抱着竹筛子往她那边走。

  “好啊,让我也瞧瞧妹夫写的和街上卖的有何不同。”二堂嫂沿着墙根走了几步,又突然扶住了墙,皱着眉头好像有些不舒服。

  陶枝把筛子往地上一丢,连忙上前扶住她,急道:“二嫂,你这是怎么了?可是要生了?”

  二堂嫂好像缓过劲来了,笑着摆了摆手,说:“哪有那么快,月份还没到呢,方才是肚子里的小崽子踢我了。”

  陶枝松了一口气,叹道:“没事就好,女子怀胎十月,实在不易。”

  二堂嫂听了只笑了笑,说:“世上的女子都要走这一遭的,只是想到以后能有个孩子承欢膝下,便也不觉得辛苦了。说起来,你们俩也该有好消息了不是?”

  “还没有呢……”陶枝说完又怕她追问便岔开话题,“你身子重,外头也没个凳子给你坐,不如让我扶你回去吧?”

  “不用了,上回去县城办了年货回来,我喊了一宿肚子痛,把你二哥吓得不轻。他这些天什么活儿都不让我做,成天的让我歇着,只能做做针线,躺得我哟!一身的骨头都痛了!”她嫌弃地啧了一声,接着说:“外头天气这么好,我是该出来多走动走动的。”

  “我倒是听我阿奶说过,快生的时候多走一走生得快。”陶枝笑着说。

  “正是呢。”二堂嫂转头又道:“不是说让我挑春联吗?我不识字,你替我挑一幅意头好的就成了。”

  说话间,他们哥俩已经把草料铺好了,又拍着身上的草屑从鸭舍里头走了出来。

  二堂哥见二堂嫂在外头站着,张嘴想说些什么,又被她的眼神逼得闭了嘴。他抓了抓脑袋,钻进堂屋里把桌子搬了出来,放到鸭舍大门前。

  徐泽上前摇了一下桌子,还算稳当,便身手矫健的跳了上去。陶枝把对联铺在地上,在背面抹上糨糊,再把对联托起来递给他。

  左右两边定好高度,沿着门框贴起来快得很,只有横批最难贴,要正好在贴在门头中间,一点儿也不能歪。

  徐泽把横批高高举起,大声喊:“你们替我瞧瞧,正了没?”

  “歪了,歪了,往左一点儿!”陶枝提醒道,“左手别动,右手再高一点儿!”

  徐泽依言调整了位置,陶枝走远了看确实没问题,大声喊道:“这回正了,贴上吧。”

  鸭舍和东屋的两幅对联贴完,陶枝笑着问:“二哥二嫂,你们俩这会儿要是没什么事,咱们就一道过去吧?”

  “也好,等你二哥收拾一下,换一身干净衣裳。”二堂嫂回了话,就去催二堂哥洗脸去了。

  等他们收拾完落了锁,四人便从菜地中间的石子路走了回来。

  陶枝进了灶房,掀开甑子上的斗笠,用筷子戳了一点儿糯米尝了尝,点头道:“熟了。”

  徐泽倒是有眼力见,不等她开口便说:“那我去搬石臼来。”

  他走了半道又折了回来,从外头探进来半个身子,不好意思的说:“二哥,这东西有点重,你来帮我一把。”

  二堂哥自是笑着应下了,和他一同往堂屋去。

  灶房里头活动不开,石臼便被他们放到了院子里,二堂嫂早早提了椅子出来,找了个好位置看他们哥俩打年糕。

  徐泽从后院取来两根木头棒子,又进灶房和陶枝把一甑子糯米搬了出来,全部倒进石臼里面。

  陶枝把粘在上头的篦子和纱布揭掉,哥俩便拿着木槌趁热把糯米捣烂,木槌交替捶打,此起彼伏,挥动双臂时,两人嘴里还喊着号子,场面十分热闹。

  陶枝端了一盆清水出来,趁他们捶打的间隙,蘸湿手把石臼边沿的糯米拨下去,再眼疾手快的把黏在一起的糯米团翻面。

  石臼里的糯米越捣越黏,直到看不出米粒了,两人便加重了力道,反复捶打,不一会儿,哥俩就捣得脸红脖子粗的,还出了一身汗。

  约摸一刻钟的功夫,陶枝见糯米团变得光滑细腻了,便叫停了。

  她把打好的年糕团取了出来,放在抹了熟油的油布上,分成几个小块,又趁热搓成条状或饼状,端到堂屋去等着晾凉定型。

  木槌上黏着的一些,众人也没放过,直接上手揪下来吃,尝起来软软糯糯的。

  几人歇了一阵,也将近午时了,陶枝便进灶房下了一锅菘菜肉馅角子,众人吃罢闲聊了一会儿,又接着开始准备年夜饭。

  陶枝和二堂嫂忙着择菜,二堂哥把杀好的鸭子从外头提进来,丢进放了热水的木盆里,趁热把鸭毛拔了。

  一旁的案板上还有几只风干的雀儿和一只兔子,也是昨天夜里泡发过的,正等着徐泽斩块。

  他急急忙忙的斩完块,换了一盆热水把鸟雀和兔子肉继续泡着,又去后院井里把那半腔羊肉取了出来。

  片羊肉是个细致活儿,徐泽专门找了一把锋利的小刀过来,陶枝也识趣的把案板让了出来。

  天色将晚,一大桌子菜也端上桌了,桌边还放了一口泥炉,滚着一锅煨了一下午的高汤,等着下羊肉吃。

  吃饭前,徐泽取了一挂鞭炮出来,在外头摆开,又蹲下身子用火折子点燃引线,鞭炮声响,他一扭身便往堂屋冲了进来。

  陶枝正立在门边看他放鞭炮,一不留神,被他撞了个满怀。

  院子里的鞭炮炸得噼里啪啦响,红纸屑满天飞,一时慌张,两人差点摔到了地上,又是搂腰又是搂脖子的,顿时抱成了一团。

  “哟,天还没黑呢,你们小两口就抱上了?”二堂嫂调侃了一句,当即就大笑了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女的山村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