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皇帝亲卫,即使谢知曾是神策卫指挥使,他们亦只能奉命行事。就在神策卫即将带走谢知时,聂相宜忽地攥住了他的衣角。
谢知回头看去,那张一向生动的面颊之上泛着青白之色,额角冒着滴滴冷汗。
她脸颊皱成一团,一手捂着心口,一手紧紧握着谢知的袖摆,“殿下……我和你一起……”
谢知眸色微黯,他抿了抿唇,将她冰凉的手握在手中,“好。”
忽地身体一轻,聂相宜就这样落入他带着清冽气息的怀抱之中。谢知稳稳环着她,一手拂过她的发间,让她靠在自己的胸前,“阿兕,没事的,安心些。”
他的声音是旁人从未见过的轻柔与温和。然而再抬头时,他的目光已然带着锋利的冰冷,“走吧。”
殿中人潮散去,只剩一地杂乱的狼藉。踏出殿门之时,谢知忽地回头看向殿中,那个算计了半生的女子,此刻安静地躺在血泊之中,无人在意。
谢承忻大步向前。
裴珏似乎在殿外等待已久,见众人出来,只拦住他们的去路,神情不卑不亢,“事发重大,非我们能够做主,还请太子殿下禀明皇上!”
“父皇病重,孤身为太子,理应承担重任。更何况,神策司本就掌握宗室刑罚。”
谢承忻瞥了一眼谢知,“三弟弑母犯上,倘若今日之事传出,只怕是会为天下之人所笑柄,我皇室竟是无情无义之辈。”
裴珏却丝毫不让,“下官身为神策司官员,已派人禀明皇上。”
他的话音刚落,便听得有太监匆匆前来传旨,“皇上请诸位前去。”
谢承忻长久凝眸看着裴珏,忽地阴恻恻一笑,“裴珏,真有你的。”
他早已料到他们会求见皇帝,拆穿他的身份。只是如今贵妃已死,早已是口说无凭。兼之贵妃是死在他的手中,若是贸然揭发此事,只会叫父皇觉得他们谋求帝位,不择手段。
毕竟,父皇最忌讳的便是兄弟相争。
他微微挑眉,“那便走吧。”
裴珏侧身,请二位皇子先行。与谢知擦肩而过之时,他惊见他怀中的聂相宜,不由得皱起眉头,压低了声音。
“殿下为何会将阿兕也带上!”他语气中带着质问,“殿下明明知道,此事并无十足的把握!若是将他牵连……”
聂相宜只是蜷在他的怀中,像是受伤后寻求舔舐的小动物,哀哀地痛呼,“殿下……我好疼……”
谢知担忧地皱着眉,一边垂首轻轻吻过她的额头,一边怕她受到颠簸般愈发抱紧她,“是我不好……阿兕……再忍忍……”
“阿兕怎么了!”裴珏见状顿时紧张起来。
谢知沉着声说道:“是贵妃。”
“那……”
裴珏刚还想说些什么,谢知便打断了他,“凌竹已经留在殿中寻找解药了。”
延年殿之中,一派安静。二月二的宫宴便要开始了,宗室百官毕至,却看着神策卫将殿中团团围住,一脸肃穆。
香炉燃着袅袅青烟,皇帝沟壑纵横的脸上泛着青黄的病色,强撑着脊背,坐在龙椅之上。
他浑浊的眼中仍带着锐利,只在殿中一扫,沉重的气氛便几乎快压得人快喘不过气。
“启禀父皇,今日卯时,贵妃宫中传来异动,儿臣匆匆赶去时,贵妃已猝然薨逝。人证物证具在,儿臣不敢隐瞒,贵妃薨逝,乃是三弟所为。”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
所有人的目光皆落在谢知身上,或怀疑或惊讶,或幸灾乐祸。这个从前清风霁月的三殿下,堪称皇子典范的三殿下,竟会行此忤逆之举!
便有朝臣当即进言:“贵妃娘娘乃陛下所封,受皇家俸禄,承后宫规制;三皇子虽为天潢贵胄,亦当守国法、循伦理!”
“三皇子弑母犯上,不尊纲常伦理!臣无状,唯请陛下圣裁,查明娘娘死因,以正国法、安宫廷!”
一时间议论纷纷,这位曾经矜贵淡漠、高高在上的三殿下,成了众矢之的。
曾经被神策卫为难过的朝臣无不落井下石,请求皇帝严惩不贷。
而谢承忻只是嘴角含着轻笑,冷眼看着这一切。
事关皇家颜面,此等弑母丑闻被骤然掀开于群臣面前,皇帝亦是同时得知,不免生了愠怒。
“如珩,你一向守礼知敬,孝悌有加。竟敢做出这般忤逆行径!”他将手中的茶盏重重掷了出去,“咣当”一声,茶水四溅。
他的眸中带着沉重的压迫感,“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皇帝的怒气让周遭的议论顿时鸦雀无声。
见谢知沉默不语,皇帝更是怒上心头,“既然如此,那便……”
只是他还未做出决定,裴珏便忽地开了口,“启禀皇上,臣有要事启奏。”
谢承忻微眯了眯眼,忽地站直了身子。
在百官众目睽睽的注视之下,裴珏掷地有声。
“三皇子谢知,乃是真正的故皇后之子!”
满座哗然。
皇帝瞳孔骤然紧缩,捏紧了手中摩梭的手串,他像是不敢置信,猛地剧烈咳嗽起来,“你说什么?”
“臣于宫外遇一妇人,言及其是故皇后的乳母。直言是当年贵妃偷龙转凤,混淆二位皇子血脉!”
此番消息,比之方才弑母丑闻,更如同一个惊天霹雳,让在座朝臣皆是震惊不已。
“这样说来,难道三殿下才是真正的太子?而太子殿下,其实是贵妃的亲子?
”
有人闻言反驳,“凭你小裴大人一家之言,恐不可信。只怕是为三殿下脱罪之语,也未可知啊。”
“是啊,如今贵妃已死,死无对证。岂非是胡乱编造也可。”
皇帝本就因病痛而头脑昏沉,七嘴八舌的低声议论更是让他烦心而恼怒。
他冷眼扫过殿中诸人,目光所及之处,如同寒冰冻住,忽地便噤了声。
“你接着说。”
“该妇人还言明,当日故皇后之死,正是故皇后所为!”裴珏一字一顿地说道,“是贵妃趁故皇后产子虚弱之际,收买奴仆害死了故皇后!”
他的话让皇帝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他青白的面色被憋得通红,忽地抚住胸口,大口呼吸起来。
有内监及时递上一盏热茶,他急急饮下,这才稍缓片刻。
谢知的目光忽地凝在他抚住胸口的手上。
有官员试探着说道:“那三殿下今日之举,莫不是为母报仇?”
有人便冷哼一声,“脱罪之语罢了!可有证据?”
谢承忻依旧轻笑着。
“贵妃虽死,但其实此事若想求真却也不难。”
他不徐不急地开口,仿佛被揭穿身份的并不是他,“小裴大人不是说,是那妇人亲口告知于你么?不如将她请进宫来,一问便知。相信父皇也识得。”
说罢,他挑眉看向谢知。
他敢将与晋王余孽有染的人带进宫来吗?更何况,晋王余孽皆已处斩,如若再度出现,那便是欺君之罪。
皇帝沉吟片刻,“朕记得,当年挽月的确有一个乳母……逃出了宫……”
他的目光落在裴珏身上,像是等着他的下文,“裴珏,人呢?”
裴珏似是犹豫,他看向谢知,像是在想要不要赌一把,将林乔带入宫中。
还未等得谢知的回应,便听得谢承忻轻笑出声,“拿不出来?看来小裴大人,别是遇上了什么江湖骗子罢。”
他唇角的笑容逐渐放大,“今日她说三弟是故皇后之子,明日又说你小裴大人是故皇后之子。反正贵妃已被三弟杀死,任由你们编排便是。”
皇帝的眼中逐渐有风暴酝酿。接二连三的事端让他本就不支的身体疲惫而压抑,谢知弑母在先,又有裴珏凿凿之言在后,难辨真假。
然而毫无证据的裴珏,倒像是陷入朋党之争的羽翼,是在这一刻慌不择路下的抉择。
他脑中想起贵妃,这些年来也算是兢兢业业,勤谨奉上,亦称得上一句贤惠端方。
“裴珏,我最后问你一次。”他眸色沉沉地看着裴珏,“你能不能找到,当年故皇后的乳母。”
一旦将林乔带入宫中,谢承忻必会揭穿她与晋王余孽有关一事。
欺君之罪尚且不论,时隔多年,即使她是故皇后乳母,但晋王余孽说的话,皇上能信几分?
他的沉默让皇帝心中有了决断。
“三皇子谢知,弑母犯上,罔顾人伦纲纪。着今日起……”
他的呼吸逐渐变得急促,像是极难下定这个决心。
谢知终究是他的血脉之子,哪怕这些年来,他对他的关注远不如体弱的谢承忻。可平心而论,他是皇子中最优秀的那个。
如若此等丑闻并未捅到文武百官面前,他大可以将事情掩下,将他罚去边疆,抑或是其他惩罚。
只是如今众目睽睽之下,他必须要要有一个交代。
“着今日起……”
“皇上!”有内监匆匆来报,“外头裴济大人求见!”
第60章
“他怎么来了。”皇帝脸上露出极是不满的神色。
他想也不想,便知道裴济定是因为裴珏而来。再联想到两人甚至于整个裴家都已参与这场党派之争,对于谢知的不满与忌惮已达到顶峰。
“你倒是有本事。”他冷眼看向谢知。说着他挥了挥手,神情不耐,“裴济不是在清修吗?叫他回去罢。”
内监战战兢兢地拱手道:“裴大人说,知道皇上不愿见他。但是……他愿以性命作保,求皇上见他一面。”
殿内诸官,不少都是裴济的学生。他言辞如此恳切卑微,皇帝自然不好拂了他的面子,让诸官寒心。
他微微抬眼,“宣。”
沉闷的脚步声踩在青石地砖之上,踏踏的声音好似战场的鼓点,敲得人心咚咚作响。
所有人仿佛都提着一口气,看着逆着光走进那个干瘦清癯的身影。他面颊凹陷,露出极高的颧骨,神色严肃。
他不卑不亢地跪下,叩头请安。
谢承忻冷眼看着他,又挑眉看向谢知。病急乱投医,所有人皆死,只剩一个拿不出手的乳母,纵使裴济说话在朝中有几分分量,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