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完后,李世民又冒出疑问,刘娥既然那般能耐,能守住江山,那为何宋朝的官员要这般讽刺她?难道因为她如同吕后那般杀了不少大臣得罪了文臣?
很快,长孙无逸就回答了李世民心中的疑问。
【然而宋朝的文臣们对她的评价远低于她的功绩,因为刘娥的女子之身就是她最大的错,以不洁之身二婚嫁给帝王更是错,哪怕她痛快放权给仁宗但曾经动过念头想要学武后称帝那就更是错上加错。】
【魏征骂的那句“辰赢”本质是司马光等人在骂刘娥,故事里魏征一骂李世民就醒悟了的结局,本质是希望当初的宋真宗能够听朝臣劝谏醒悟过来。】
李世民虽是男子且深受儒家教化,然而此时却很是不理解宋朝文臣的想法。
哪怕是世家大族,在家中顶梁柱去世,下一代掌权人还没长成的时候难道不应该让主母主持大局吗?
既然刘娥并没有滥杀大臣,在朝政大事上并没有昏庸,甚至还多有贡献,那难道不应该感激她守住了江山吗?
哪怕她最后有些恋权但不还是最终归政于新帝吗?人难免有些私心,论迹不论心又何必追究那么多。
不过等等,她想要效仿的武后登基是谁?
既然是她想要效仿的那就只能在宋之前,而如今他并不知道有皇后或者太后登基过,所以“武后”必定是在他之后。
而根据之前天音的信息推断,唐过了之后大概率便是宋,该不会这位“武后”出在他们大唐吧?
李世民可谓是悚然一惊,他能接受女子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但决不能接受女子登基为帝。
这在他看来属实是倒反天罡了,从古至今只有男子能够登基为帝,哪里有女子为帝的?
他倒不是看不起女子的才能,但是这个世界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则,只有阴阳调和方才是这个世界和谐发展的基础。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武后大概率是出在他们大唐!也不知道是哪个败家子挑了这么一个过分有野心的媳妇儿竟然把皇位都给篡了!
若是被他发现那败家子是谁,定然不能饶了他。要是被他发现了那女子是哪家的,他也要下令不准任何武氏女入宫为妃。
不过听天音所言大唐不是什么短命王朝,应当有着一两百年的寿命。
而能被女子篡位大抵是大唐末年,说不准大唐就是因她彻底亡了,想来他应当是很难知道那女子究竟是谁。
罢了,眼下有太多的事要做,还没到操心几十年几百年后的之事的时候。
相较于身为帝王的李世民最为关心皇位的归属,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自是更加关心后世朝臣的地位与境遇。
少年虽未明说,但是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宋朝文臣的地位十分超然。
而且那位刘太后还扩大了科举规模,兴建州学,显然也是重视文人的,他们这些文人定然有更好的前途!
虽然知道这应当是几百年后的事,但房玄龄、杜如晦还是不免为后世同僚们欣喜,只是欣喜之余,他们心中又不禁冒出疑问,这些文臣似乎迂腐了许多。
在位的是太后又怎么了?哪怕不为国为民,他们也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支持重用他们的人啊,怎么还明里暗里讽刺太后?
而且女子再嫁也是普遍现象,怎么能用后宫□□之人比喻呢?
甚至如今大唐为了人口增长,更是多次鼓励寡妇再嫁,陛下甚至还带头纳了几个寡妇。
不对,他们既然敢在书里这般讽刺,定然是那时的普遍现象,所以宋朝的风气比如今更加保守了!
当然这终究是后来的事,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也没有多想。
而这时,少年的话题也回到了李世民身上。
【而且近期还出土了杨氏庶女的墓志铭,其中提到她与庶女的生母一直在掖庭抚养养女到长大,吹了一通杨氏的贤良淑德,完全没有提到她被李世民纳为了妃嫔。】
【李二应该也不是什么偷情爱好者,喜欢受罪的人,毕竟掖庭的宫殿很小,杨氏和李元吉其他妻妾只能共住一个小院子。】
【所以结合以上几点,个人觉得这件事多半还是假的。】
李世民悬着的一颗心总算定了,少年这般说了,他的清白终于保住了!
这后世的史官真是一点节操都没有!
【不过李二也不冤啦,毕竟他也是改史小能手。只能说史书毕竟是人写的,人就有私心,他们的三观也不一定是对的,而被儒家思想浸淫的史官在记载历史时更是理直气壮春秋笔法,以达到他们劝谏君王的目的。】
李世民心中本还在抱怨后世史官,闻言顿时停住。
别提他改史的事行了好吗?他都决定不改了!
只是哪怕他自己不改史了,可那些后世史官估计依旧不会放过他。
从前他不觉得史官们春秋笔法有什么不好,然而如今知道了自己在后世的名声,心情可谓是一言难尽。
他一定要想个办法将贞观这段历史原原本本地传到后世去,决不能给后人任何污蔑他的可乘之机!
【这件事里我觉得唯一比较无辜可怜的就是杨氏,她可真是几百年后还被莫名其妙造了黄谣,被人骂成□□。】
【说起来她嫁给李元吉大概率也是父母包办婚姻,丈夫死了自己也成了政斗失败的牺牲者,也是可怜。结果不仅被宋朝人污蔑诽谤,现在还被你这个号称高科技系统当成任务的npc,你可真是没有一点人道主义,系统你就不亏心吗?】
系统完全没想到少年竟会这般说,很是有些傻眼。
它从前的宿主都当任务世界里的角色为npc,向来说杀就杀,哪里会考虑这些?
但听着少年的控诉,它却又觉得有些道理,况且在未来世界里,机器人的道德标准也是极高的,它决不能承认自己视人命于不顾。
它当即磕磕绊绊地解释。
[宿主,我刚才只是没考虑到这一点……我的意思是可以将杨氏绑架走,带到别处,反正做出那个效果就行……]
而听着一人一系统对话的李世民也不禁有些心虚,他是不是对建成、元吉的妻女们太过苛刻了?
掖庭的确是有点小,而且都是些女眷倒是也没必要严加看管。
要不然直接将他们安排到长安郊区的宅院吧,也正好彻底隔绝杨氏和他之间那不知因何而起的绯闻。
算了,宫宴结束他就跟观音婢说,将他们放到宫外的庄子吧。
长孙无逸听着系统磕磕绊绊的解释心头一喜,他根本不会去做对杨氏不利的事,但也不能指望系统这样的产物有跟人类一样的同理心。
他之所以这般说,除了他真的同情杨氏之外,也是为了试探系统有没有行为准则。
若是系统面对他的指责毫无波澜,视这个世界的人命如同草芥,那他以后就更要防着系统了。
要是系统有所反应,他对系统的防备自然可以少些。
当然令他欣慰的是,系统是后者,当然,他也可以更好地拿捏系统了。
这般想着,他对系统的不耐烦也少了些。
【好了,既然你知道错了,那就别瞎发布任务了。以后尽量听我的指挥!】
然而系统显然是给它几分颜色就要开染房之人,当即追问。
[宿主,你的意思是你已经接任务?甚至已经对完成任务已经有了想法了?]
长孙无逸一阵无言,好家伙,这可真会做阅读理解,他的话哪里有这意思?
当然为了避免系统继续纠缠自己,他便也没解释,只装作继续看表演。
只是长孙无逸能将系统糊弄过去,但却糊弄不了这段时间已经十分了解他的李世民。
李世民在心中叹了口气,这少年可真是……他就不能奋起一回吗?!
罢了,对于少年主动接任务他已经不抱希望了,现在他只想快点找到少年,由他“帮”他做任务。
不过李世民也知道找少年之事并不急在一时,而且今天实在听了太多的让他无法承受之事,他决定做做“正事”换换心情。
也正好让少年的注意力转移,让他不要再蛐蛐自己的私事。
于是李世民当即决定继续之前未完成之事,接见刚回长安的小舅子。
他转过头望向一旁长孙无逸的座位,清了清嗓子,亲切开口。
“无逸啊,最近政务繁多,朕今日才有空见你,实在是怠慢了。你回来长安这么久,可曾有什么需要的都可以告诉朕,朕命人去帮你做。”
李世民以为自己会听到妻弟乖巧而谦虚的回答,然而率先响起来的却是少年的吐槽声。
【哟嚯,被李二点名了!哇,好紧张,我要怎么回答得有格调一点,装逼一点?】
李世民一怔,少年说他被自己点名?这意思是他的妻弟就是被天音选中的少年?
长孙无忌则是心跳骤停,完蛋了!最可怕的猜测成真了!
他们长孙家不会真要被诛九族了吧!不过真算起来这个九族也包括了他们李家,能不能网开一面啊!
-----------------------
作者有话说:弟媳这件事大概率应该是假的,主要唐代官方历史、野史,甚至话本小说里都没有这段历史。而且魏征自己写的手记里也没有这次劝谏,因为魏征还没被重用,所以正文没有提这事。宋人真的给唐朝造了一堆谣。
第27章
长孙无忌下意识地望向李世民, 然后便看见帝王的脸上先是短暂的怔愣了一瞬,而后脸上竟是出现了显而易见的笑容。
甚至越来越深,越来越深……
长孙无忌自觉还算了解帝王, 知道帝王向来情绪外露, 十分真性情, 他既然笑了就证明他应当是高兴的吧?
如果帝王对无逸并不是那么讨厌,他再去说道说道, 让妹妹求求情, 是不是他们长孙家就能逃过一劫?长孙无逸也能免去死罪?
想到长孙无逸,长孙无忌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虽然知道五郎也是无辜被那什么系统绑定, 并不是主动想要造反,可他怎么在能在心声中那般说陛下!
要是他在心中对着陛下歌功颂德一番,哪里还用担心那么多?
不过五郎终究是他的弟弟, 也只有他这个当哥哥的替他善后擦屁股了。
总算在天机彻底泄露完前,他的性命定然是无忧的,他们长孙家也应当是安全的,这段时间应当足够他想出应对的办法。
而实际上李世民经过短暂的愣神后,不仅仅是高兴, 而是陷入了一阵狂喜。
老天真是待他不薄, 竟是这么快就将人送到了他的身边,甚至不用他废多少功夫。
他只恨自己为什么要将接见长孙无逸当成不太重要的事而延后了这么久,若是他能早些接见长孙无逸, 他哪里还用走这么多弯路, 担心那么久?
好在现在也不算晚。
这般想着,他对着长孙无逸笑得越发亲切。
而这时长孙无逸也终于开口回答,“长安很繁华,长孙府也什么都不缺, 陛下不用操心臣。就是我从前懒散日子过惯了,有些不是很习惯每天当差的生活。”
【见李二的机会那么少,既然他问到了我就不客气,要是能得个恩典我就赚了!】
【当然我更有可能被李二不喜,但也就最多被骂上几句,难不成还能把我给砍头了?】
【不过,算了,不能太嚣张,还是解释两句吧。】
“臣的意思不是说我臣不想当差,主要是臣身体依旧不算好,离开道观的时候师父嘱咐过臣早睡早起,切勿熬夜,有些受不住通宵站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