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老神在在, 吃瓜看戏的长孙无逸顿时来了精神,并在心中涌出了一个猜测。
而还不待长孙无逸开口打听, 李世民的话便证实了他的猜测。
“孙医师者几日在太医署中可还待得习惯?有什么缺的差人告诉朕便是。”
长孙无逸顿时在心中惊声尖叫了起来。
【哇哇哇!竟然真的是孙思邈!没想到他竟然在宫里!】
正在被孙思邈把脉的李世民挑了挑眉,长孙五郎这般激动,看来孙思邈在后世也是个名人。
当然对此李世民也不算意外, 孙思邈如今已经是有名的神医,他也曾经多次邀请孙思邈进入太医院入职。
只可惜孙思邈不慕名利更加喜欢在民间行医,不喜欢受约束,而且他还说民间的疑难杂症更多,医者只有不断接触病人医术才能进步, 要是一直被困在宫闱他的医术也会退步。
当然孙思邈也答应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回长安一次, 为宫中贵人检查身体,若陛下有需要他也会随时回京城听候陛下吩咐。
孙思邈都这般说了,李世民自觉自己是个开明的皇帝, 自然也不可能勉强孙思邈。
只是在长孙无逸出现特别是提到他和整个李唐皇室的遗传病后, 李世民便命人召孙思邈回京。
不过因为孙思邈行踪飘忽,再加上李世民觉得自己还年轻,也不是特别着急,所以一直过了一年多才将孙思邈接回京城来。
孙思邈见李世民身体健康, 并不愿意留在宫中任职。
李世民对此也不意外,只将从长孙无逸听来的关于遗传病、风疾等等信息通通告知孙思邈后,孙思邈顿时眼神一亮。
而后他又将炼丹会产生一种能爆炸的“黑色粉末”,并将粉末拿给孙思邈看过后,他整个人更是陷入到狂热状态一般。
如今的医道不分家,孙思邈自然也常常炼制丹药。
而后孙思邈果不其然答应留在太医院中一段时日,并提出希望以李唐皇室的成员乃至李世民本人作为研究病历。
李世民本来就巴不得孙思邈这样的神医为他们一家诊治,哪怕孙思邈不提他也打算让孙思邈研究他们李家的风疾,自是忙不迭地答应了下来。
从李世民的角度来看,孙思邈那是院判都当得的,但孙思邈自己推脱自己不擅长管理,更爱研究病理,他便也只给了孙思邈封了个闲官。
不过现在看来孙思邈应当以为比他以为的还要厉害,要不要想办法让孙思邈长留长安?
然而看着孙思邈比之普通太医更加沧桑的手,但却比常人更亮的眼神,李世民在心中叹了口气。
算了,孙思邈这样的人才还是强留不得,只能看看接下来有没有什么机会能让他自愿留下来,最好是能够两全其美的法子。
对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孙思邈能不能听见长孙五郎的心声。
要是他能直接听见长孙五郎的心声,定然比自己听完后转述于他要强得多。
只是因为不知道他是否能听见,又再加上对天音尽可能的保密,所以李世民并没有提前告泄露天音之事。
而且今天这么快就召见孙思邈也实属意外,李世民更是时间匆忙,甚至没来得及稍稍打下预防针。
不知道孙医师这么大年纪了,能不能经受得住长孙无逸心声中的暴击。
要是他忍受不住惊吓晕了过去,恐怕还得现场的太医反过来抢救他了。
不过见孙医师身体挺硬朗的,应该不至于太过受惊吧?
这般想着李世民一边继续探听长孙无逸的心声,一边观察着孙思邈的反应。
而长孙无逸也没让李世民失望,很快便道出了重要信息,就是内容让李世民颇为心酸。
【这可是孙思邈啊!不仅是个神医,他更传奇的是他的寿命,他竟然活了一百多岁,虽然因为年代久远,史料缺失,他的年龄有许多猜测,分别是101岁、120岁、141岁,以及最长的165岁,虽然说法有出入,但可以肯定的是孙思邈活了超过百岁。】
【一直从西魏活到了大唐高宗年间,怎么不算传奇老人,活史书呢?】
【我一定要找个机会去蹭蹭孙神医的福气,我两辈子的身体都不太好,多向他请教一下应该能多活个几年吧。】
听少年这般说,一瞬间李世民都想去“蹭蹭”孙思邈的福气了。
一百多岁!这真的是普通人能够活到的年纪吗?
他最长的年纪都快是他的三倍,而最短的年纪也是自己的两倍!
要是自己能活到孙思邈的年纪,许多大唐未来之事他都不用操心了,因为他能活过自己的重重孙,足够将大唐带到巅峰。
一想到这,李世民心情很是复杂,深深的觉得他担忧的不应该是孙思邈年岁过大,而应该是他自己这个年轻人!
而此时也被太医们检查的满朝文武也不由得偷偷扭了扭脖子偷偷看向了孙思邈。
他们心中都难掩震撼,妈呀,一百多岁!这是真的活神仙!
如今能站在这都是些功成名就之辈,对于功名利禄其实都没那么执着了,但有一点他们却是愈发关注了起来,那便是寿命。
特别是尉迟敬德、秦琼等本就因年轻时打仗太多,伤病严重的武将们,更是常常觉得力不从心。
若不是因为在长孙无逸的心声中知道了丹药不仅没有益处,还对人体有害,恐怕他们已经忍不住去找炼丹师炼“仙丹”了。
而哪怕如今身体健康,还算在壮年的朝臣们也心痒难耐,毕竟谁不想多活几年呢?
被这么多人的望着,孙思邈还本就十分敏锐,自是很快感受到了众人的目光,黝黑的脸上都能看出明显的尴尬神色。
李世民一直注视着孙思邈,自然不会错过孙思邈的神色变化。
竟然只有尴尬,而没有奇怪?所以孙思邈应当是能听见长孙无逸的声音了?可他为什么那么淡定?
虽然李世民的确不愿见到老先生受惊,怕他身体出意外,但真见到孙思邈一点反应都没有,他还是有些心情复杂。
他可真真是白担心了,孙思邈不仅身体好得很,心态更是顶级,这反应比当初的自己都淡定多了。
李世民哪里知道孙思邈活了这么多年,几乎踏遍整个天下,奇怪的事情见多了,自然不会轻易受惊。
再加上他常常面对各种患了疑难杂症、命不久矣的病人,为了避免病人更加惊慌,他自然也要做出一副沉稳姿态,不能轻易被人看出端倪。
当然孙思邈内心还是很惊讶的,毕竟他发现他听到的声音仿佛是直接出现在他的大脑中,而不是从他的耳朵中传入。
他自诩也见过不少神异之事了,但是却是第一次碰见这种情况,难道这世界上真的有神仙?
还有那声音的内容,他竟然还能活几十年活到一百多岁?
孙思邈自觉自己如今的身体还不错,却也没想到过自己还能活那么久。
不过这样也好,这样他就能救治更多的病人了。
而且他还打算将自己这些年的心得编撰成书,之前他一直担心自己年纪大了,时间不够了,现在看来也不用担心了。
思索完这些,他又看向了李世民,便见到李世民也在打量着自己。
只是那眼神让孙思邈有些费解,怎么会是羡慕中又带着些可惜呢?
羡慕他能理解,但可惜是可惜什么?
孙思邈不是纠结之人,想不通就不想了,但他能确定的是陛下自然也是能听见的那声音的,甚至还有那如今望向自己的朝臣们也应当是能听见的。
他心中顿时恍然,所以陛下会召他回来其实是因为这声音?
只是陛下知道这声音的来源,还有知道声音的内容是真是假吗?
若要是真的他又是从何得知,是否还知道更多的未来?这人又是否有异心?
或者陛下召他回来并不是因为他的医术,而是想要他在道术上的能耐,抓出这奇怪的声音来源?
孙思邈心中生出无数疑问,但很快他便发现自己全是白担心。
【唉,其实除了我这满朝文武也都该去学习下孙思邈的养生之法,他们的寿命相对于大唐平均寿命而言的确不短,但真算起来其实也不怎么长。】
【李二就不说了,五十岁就死了。其余臣子大部分都是六七十岁的寿命,只有虞世南活到了八十一。】
虽然没能活得特别长,但是听见大部分都活到六七十后,朝臣们还是都松了口气。
不错,不算短寿了。
当然他们也希望长孙无逸能够说得更加具体些,毕竟他们之中不少人已经五十好几了,要是六十岁便到了大限,那也没几年活了。
至于虞世南也还是心满意足,毕竟如今能活到八十岁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
不过如今他已经七十岁了,也只有十年可活,要是能再孙思邈那再学些一招半式多活几年就更好了。
相对比较年轻的杜如晦、侯君集等人则要淡定许多,他们还年轻,哪怕只活到六十多岁也还有二十年左右可活呢。
然而下一秒,他们便瞬间愣住。
【不过好像也有几个死得比较早的,对了,老杜!之前一直没记起,他是不是身体不好,贞观四年就因病去世了?】
【啊啊啊,我得找个理由让他去找孙思邈看看病啊!】
【还有个侯君集好像五十岁就死了,不过他是谋反被判死刑,那我可救不了。】
第81章
这话一出李世民和其余的朝臣们均是一会儿眼光瞄向杜如晦, 一会儿瞄向侯君集,心情极为复杂。
特别是李世民,两位臣子都是他心腹, 结果一个早逝, 一个谋反, 都让他十分不能接受。
当然相较而言,李世民还是觉得杜如晦之事更不能接受。
“房谋杜断”是他的左膀右臂, 他怎么能少了一只臂膀呢?
而且杜如晦是文臣中最为年轻的臣子之一, 他还想着杜如晦不出意外还能辅佐他的儿子呢,结果他竟然走得最早, 这让李世民怎么接受?
幸好如今有了天音能够提前得知杜如晦生病的消息,他还召了孙思邈回宫,定然能提前为杜如晦调养身子, 延长寿命。
对了,哪怕大唐的医术不行,还有长孙五郎,他应该不会眼睁睁看着杜如晦去世的。
至于侯君集,李世民自诩给予了臣子充分信任, 从来不吝啬封赏, 登基后也从来不摆架子,常常与臣子们打成一片。
所以李世民觉得他与朝臣们定然不会重蹈其他朝代开国君臣的悲剧,可现在长孙无逸却告诉他, 他还是有心腹大臣谋反了。
这不仅会可能导致朝堂动荡, 更是对他情感的沉重打击,这让他怎么能接受?
不过长孙五郎说话总是爱拐几个弯,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而最受冲击的还要数两位当事人。
杜如晦直接愣在原地,他竟然只有两三年的时间可活了?
可他明明才四十多岁, 甚至比当朝的大多数同僚们都要年轻许多,怎么会死得着吗早?
他倒是不怕死,可是他还有许多未完成的抱负,想要在自己的努力下,同陛下和同僚们一起将大唐带入真正的盛世!
而且还有了天音的存在,他相信未来的盛世会比原本的盛世还要盛大,他是多么想亲眼看到百姓安居乐业的一幕啊!
他真的好不甘心,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