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李世民也终于想出办法,他咳嗽一声。
“君集啊,看来你还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近段日子里来参你的折子很多,不过因为都是些小事朕便按下不表。”
“你既然已经知道错了,那以后就多注意,切莫再犯了。”
此时的侯君集生怕再不小心泄露什么,也不敢多言,只顾磕头应是。
“谢陛下宽恕~臣以后定当约束自己的言行。”
而一旁的长孙无逸见状也果不其然没再多想。
【看来是有人警告了侯君集,若侯君集能够真以此为戒,那对他也是个好事,以后就不会因为纵容手下抢劫而入狱,不会心生反意去造反,最后也能落得个善终。】
侯君集心头一松,长孙五郎总算是被糊弄过去了。
要是真因为他露了馅,陛下会不会因为他未来造反之事收拾他不好说,但肯定会因为这件事收拾他。
幸好,幸好!他总算逃过了一劫。
至于长孙五郎提到的纵容手下劫掠,造反什么的,他更是想都不敢想了。
未来他一定老老实实苟着,成为满朝文武最老实的人,以后他若是还有机会带兵定然要做到对百姓秋毫无犯!
李世民也是长舒了口气,只希望之后不要再有人给自己“加戏”了。
看看杜如晦,他知道自己只能活两三年都没有那么的激动。
等等,如晦只能活两三年了?
想到这,李世民只觉得心如刀绞,眼泪又再次克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咦,李二怎么好像哭了?这又发生了什么事?不至于因为臣子主动请罪就感动成这样吧?泪失禁体质这么厉害的吗?】
李世民:……“加戏”的竟然是自己!
他赶忙抬起头,让眼泪回流。
而后他咳嗽一声,解释道,“刚才朕一时间不察突然间胃部抽痛,没做好心理准备,现在没事了,大家不用担心。”
【原来是这样。不过李二也太脆弱了,他以前受那么多的伤应该很皮糙肉厚啊,怎么至于这样?果然当了皇帝就开始娇生惯养了起来。】
李世民很想为自己辩解两句,但想了想还是闭了嘴。
行吧,误会他娇生惯养总比起疑好。
众大臣终于渐渐平静了下来,他们想既然没有其他早逝之人,应当没有造反之人了吧?
少年的话也在这时响了起来。
【不得不说李二是个仁厚的皇帝,贞观这群朝臣大部分都是善终耶。】
大臣们心头一喜,虽然之前已经料到陛下那般宽厚,他们的结局定然不会差。
但如今听见少年盖章之后,他们心中的石头可谓是彻底落地。
真好啊!到了他们这个地位最盼望的不就是能够平安终老吗?
【不过除了侯君集外是不是还有个人谋反?怎么突然间想不起来,我记得还很抽象来着。】
众人顿时心头一紧,怎么还有个想不开的造反?难道没看到侯君集的前车之鉴吗?还是他是在侯君集之前造的反?
不管是谁,总有一个是蠢蛋!一瞬间众人都在心中祈求不要是自己。
而对自己不太有信心的则在心中祈祷长孙无逸干脆别想起来了,他们不想知道。
然而对于这种八卦长孙无逸却是记性十分不错。
【哈哈哈,我想起来了,跟那个卖麻辣烫的同名,叫做张亮!】
众人:麻辣烫是什么东西?
等等!谋反的是张亮!
一直当透明人的张亮顿时欲哭无泪,下意识地想要跪地求饶,但因为有了之前侯君集的前车之鉴,他只能愣在原地,什么都不敢做。
他虽然也是李世民的心腹,但处在他前面的大臣还有很多。
而且在这之前长孙无逸几乎跟他没有交集,所以他觉得如同自己这般没存在感定然不会被波及,结果一来就来得个大的!
他怎么可能谋反呢?他哪里来的胆子?
但是长孙五郎的确不可能冤枉他,难道他也是被太子谋反之事所牵连?
要真是这样那应当是最好的结果了,毕竟这样的话陛下应当会觉得他不是主谋饶了他。
张亮不住在心中祈祷着,然而这一次却是怕什么来什么。
【据说张亮晚年的时候大搞封建迷信,豢养了一大批术士。而术士也投其所好,向他预言“弓长之主当别都”。张亮本就心思浮动,被术士这么一说更加觉得自己也能当皇帝,于是豢养了500义子,被人发现后举报谋反,最终在贞观二十年被李二下令处死在西市。】
张亮心头顿时一沉,他怎么能被那些术士蒙蔽,信了术士的鬼话?
他一会儿向陛下跪地求饶说自己老糊涂了,想要求长生才会被术士蒙蔽陛下会信吗?
但此时的张亮显然大脑十分清晰,心底有个声音在说“他能信术士的预言,本质便是他自己心有异心”。
而他自己都能明白的事,陛下怎么会不知道,这种情况下陛下怎么会留下他?
完了完了!这可是最坏的结果。
一瞬间,张亮只想要不管不顾直接跪下求饶。
毕竟他已经小命不保,又哪里还管得了露不露馅呢?
然而因为有了侯君集的例子在前,一旁的朝臣们早有准备,再加上武将们本就坐在一块。
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人都是眼疾手快,在张亮动作之前将张亮给控制住,让他不能动分毫。
至于远了一些的武将则是吹胡子瞪眼,恨自己宴会前不知道还有这么大的瓜吃,选位置选错了。
于是张亮只能眼睁睁看着李世民,眼珠子转动着朝着李世民求饶。
而也正如张亮所料,李世民脸色黑沉。
侯君集谋反还算有一番因由,张亮谋反那就纯粹是自己心大了,这样的臣子他怎么敢继续重用?
张亮也是跟着李世民的老臣了,看着李世民的神色便几乎猜到了李世民心中的打算。
罢了,终究是未来的自己做错了事,也怪不得别人,陛下若能留自己一条命也已经算仁慈了。
今后他就带着自己的爱妻还有自己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钱财找一处山清水秀之地,了此余生,也算是不错了。
李氏那般爱重自己,肯定会愿意陪他去过如同“范蠡西施”的生活。
张亮破罐子破摔想着,但下一秒却发现他的这个念想也不过是奢望。
【张亮落得个这个结局,也算是他品行不端的报应。张亮发达以后不仅没有感怀自己发妻陪着自己吃苦的好,反倒是休妻另娶了一房年轻漂亮的李氏。】
【李氏出身贫寒,但为人却是十分凶悍,处处争风吃醋,要求张亮不能有别的宠妾。张亮也是老房子着火,一一照办,然而李氏回报他的却是与府中的歌童私通。】
张亮双眼圆睁,想到家中娇妻对自己的柔情蜜意、忠贞不二的模样,下意识想要大喊不可能。
然而旁边的程咬金、尉迟敬德又是眼疾手快,用筷子挑了一大块肉送到了张亮口中,堵住了他的嘴,嘴中还念叨。
“这肉不错,张老兄你可得多吃些啊!不然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吃到了!”
嘴巴被堵住的张亮只能不住地“呜——呜——呜——”。
然而张亮的打击却还不止于此。
【然而张亮对李氏却是情比金坚啊,虽然有嫡子的再三举报,他却依旧不信。甚至为了替李氏掩人耳目,他还收了那歌童当“义子”,方便歌童来往于府中。】
【又或者他其实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我猜是不是因为他不行了,所以对于年轻的娇妻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瞬间殿中所有人都偷偷用眼神瞄向了张亮,甚至是他的下半身,其中不少人用了全身力气才克制住笑出声。
他们真是没想到这张亮竟然还是个“情种”,不仅不生气妻子出墙,竟然还帮着隐瞒,这“深情”真是感天动地啊!
而长孙皇后虽然知道没用,但还是捂了捂李丽质的耳朵,这些腌臜事真是脏了孩子的大脑。
李丽质知道母亲的好意,也是一副乖巧仿佛什么都没听到的模样,但是心底却在不断呼喊,“多说一点,这瓜好听!”
当事人张亮只觉得胸腔中的怒气直直往上涌,此刻他和李氏还处在柔情蜜意之中,也还没有什么收义子之事,自是无法接受。
他很想发出声,然而尉迟敬德和程咬金的力气更大,于是他只能是一张脸涨得跟猪肝一样红。
【而后也是因为这个李氏,她一来二去竟是与术士们搅和在了一起,并且以术士之言干预了张亮处理政务。】
【有了李氏这个枕边人的影响,张亮也逐渐迷信术士之言。而大概是觉得收义子这事十分迷惑人,于是一来二去便收到了五百人之巨。】
【至于这其中有多少人跟李氏有染嘛,咳咳~可惜史书没有记载。不过对于张亮本人也不重要啦,反正一顶绿帽子也是带,两顶也是带。】
大概是因为受到的刺激太多,张亮此时却是冷静了下来。
而在自己的姓名面前,什么情都显得微不足道了起来。
张亮眼珠子一转,如果他向陛下请罪他谋反是受李氏影响,自己愿意休掉李氏,重新迎回发妻,陛下会不会饶过他?
况且李氏本就对他不仁,那也不要怪他不义了!
想到这,张亮瞬间生出了希望,然而希望在下一秒便破灭了。
【后世有不少奇葩给张亮谋反这事洗白,说他是遇人不淑,是被李氏所害。这属于又犯了一旦男人犯错,就将原因推到女人身上。就跟商朝亡了怪妲己,西周亡了怪褒姒,安史之乱怪杨贵妃一样,事实上那时候的女子手上根本没有什么权力,最后拍板的都是男人。】
【要不是张亮本身品行不端,心思浮动想要当皇帝,他怎么会娶不学无术的李氏,又怎么能去信术士之言呢?】
【就比如我,系统在我旁边鼓捣了那么久,我都不觉得自己能当皇帝耶。】
张亮眼中的光慢慢散去,望向李世民的眼神中只剩下求饶。
李世民也是叹了口气,已经想好对张亮的处理。
此事毕竟还没发生,他也不会以谋反之罪要了张亮的性命,但撤掉他手中的权柄却是必然的。
张亮情绪不稳,也不能让尉迟敬德和程咬金一直控制着他,为了避免他继续做出过激之事,李世民想了想道,“朕观有几位大臣状况不太好,不然你们几位就先去偏殿休息吧。”
为了避免长孙无逸起疑,李世民还特意指了好几个其他不相干的大臣,包括控制着程咬金和尉迟敬德。
程咬金、尉迟敬德知道今天定然还有热闹可看,自然是有些不情愿的,心道早知道动作就不那么快乐。
但他们也知道李世民的用意,偏殿也不远,应当还是能听见天音的,虽然不能第一时间看见陛下和长孙五郎的反应,但他们也不用一直憋着不敢有什么反应,于是便果断答应了下来。
长孙无逸见到这一幕一愣。
【我怎么看不出程咬金和尉迟敬德大人有那么严重,他们身体那么好也不应该最严重啊,难道是生食吃太多了?说起来他们的饮食习惯也不太好,能活那么大年纪真的纯靠身体好,也就是基因好啊,羡慕。】
程咬金和尉迟敬德脚步一顿,长孙五郎能不能细说下他们还能活到多少岁以及该如何改善他们的饮食?他们也很想挑战一翻孙思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