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154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江朔又如是尝试了几次,却发现挥掌越猛,水面的反掷之力越强,只震得他手掌甚疼,却对巨石没有任何损害。

  江朔心道今日看来要无功而返,正急的满头大汗,张果先生忽然也从船上跃出,落在和江朔同一块岩石之上,道:“小子,你这样是打不碎石头的。”

  江朔点头道:“那我去找把凿子来试试……”

  见江朔转身就要走,张果先生一把拽住他,笑道:“慢来,慢来……听说数百石匠都凿不穿这水中巨石,小子你不过有些傻力气,又怎么能用一凿子就击破巨石?”

  江朔道:“那可怎么办?难道就这样束手无策了么?”

  张果先生道:“枉你小子玉诀神功练到八重天,竟然还只会使些个外门功夫么?”

  江朔心中如同划过了一道闪电,惊奇地看着张果先生道:“先生你也进过积金洞府么?”

  张果先生哈哈大笑道:“此乃茅山历代宗师修炼之所,你当真是无人知晓的神仙洞府啊?”

  江朔糊涂道:“可是为什么贞隐先生不知道呢?”

  张果先生道:“李含光虽然是司马承祯的弟子不错,但他授道箓是在雒阳龙兴观,又在嵩山修道廿年,后来今圣三郎让他主持阳台观,直到垂垂老矣之时李含光见茅山道教逐渐衰落、典籍散逸,才请旨回归茅山祖庭,重振了茅山道教。因此说李含光的道统虽正,武艺却未得茅山真传。”

  江朔道:“原来如此,但茅山竟无一人传承玉诀和神枢的功夫么?”

  张果先生一吹胡子一瞪眼,道:“怎么没有传人,你不是学了么?司马承祯之前的大宗师就曾说过积金洞中所载神功,上天自会找人传承,天资不够之人学了也是徒增烦恼而已,不如随缘。”

  江朔回想李含光听说他练了积金洞中神功非但不怪他,还让他保守秘密不要告诉任何人,想来贞隐先生并非对积金洞一无所知,只是他道学修养极高,竟能抵御这绝世神功的诱惑,根本不想知道如何进入积金洞府。

  江朔由衷赞叹道:“原来如此,贞隐先生不愧是一代宗师……不过积金门被我不小心给破坏了,后人无法进入这可如何是好?”他心中一直惦记着积金洞门被毁之事,忍不住又唉声叹气起来。

  张果先生道:“小子,你完全不用担心,未来有福之人自然有办法进入,缘分到时,就是深藏九泉之下的地宫也会因为地震而显露出来,你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江朔默默点了点头,又问张果先生道:“难道玉诀神功竟然有水下碎石的功夫么?”玉诀与神枢两门功夫,江朔正过来倒过去,早已倒背如流了,却无论如何想不起来经中有此类功夫的记述。

  张果先生见他发愣,骂道:“我还当你多聪明,能把玉诀练到这么高的层次,没想到却是个榆木疙瘩。”

  想来张果先生上次让江朔推他下驴便是在秤量江朔的功夫如何,所以一开始江朔推他不倒,直到使出了玉诀上的功夫,他才忽然飞了出去,现在想来如此收放自如的功夫与玉诀神功不是系出同源么?

  他忙叉手道:“还请先生教我击碎巨石之法,造福船工和仟夫弟兄。”

  张果先生道:“你既然学了玉诀,当知‘以神驭气,形神合一’之道——与道合真,可以提挚天地,把握阴阳,鞭策风雷,驱役神鬼,偃息于流霞之车,眷盼乎文昌之台。”

  江朔疑惑道:“形神合一不是内外一体的意思么?”

  张果先生大摇其头道:“小子你糊涂啊,若只是内外一体,如何能提挚天地、驱役神鬼?”

  江朔心道:这难道不是比喻而已?人总不可能真的驱役鬼神吧。

  张果先生见江朔不解,敲了一下他的脑袋,道:“小子还不开窍,你自己的身子是‘形’,难道石头就不是‘形’,你有‘炁’难道石头就没’炁‘?所谓炁生万物,若能将自身与外物形炁相通,石头和豆腐有什么两样?坚如金铁与血肉之躯又有什么区别?”

  江朔被他这一敲如醍醐灌顶,心中忽然澄明,他在水中蹲下身子,伸手摸在水中巨石之上,闭上眼睛,只觉天地间的各种炁纷至沓来,有河水的雄浑激昂之炁,有巨石的端凝内敛之炁,有两岸林木的生机蓬勃之炁。他睁开眼睛,仿佛看到水面上、山林上浮现出淡淡的光圈,这是世间万物在散发着自己的炁!

  江朔再度闭上眼睛,手按巨石,掌中发炁与巨石之炁产生共振,那巨石忽而从内部发出一声轰鸣,紧接着彻底崩解开来!

第329章 疏浚河道

  巨石轰然崩解,激得河面腾起一股尘柱,碎石飞到半空,随即落入河中被激流冲散了。

  江朔没想到按张果所授御炁之法,竟然如此轻松就使得巨石分崩离析,毫无准备之下脚下一空,跌入滔滔河水之中,被湍流裹挟,瞬间就往下游去了十几丈,但他心中毫不慌张,此刻他能感觉到看似狂乱的河水中炁的清晰脉络,借着水筋推送,攀上了另一块巨石,手扶脚蹬立于巨石之上,在水中露出半截身子。

  张果先生却似乎早料到了巨石会瞬间崩解,巨响之前便已腾身跃起,落在了丁鲲的船中,丁鲲见江朔落水大吃一惊,但根本来不及救援,正自惶急之际,忽见江朔如劈波踏浪一般,从滔天浊浪中登上了另一块巨石,只觉又惊又喜。

  巨石崩解后,丁鲲所驻停的旋涡随即消失,小舟不再打转,顺水下行,丁鲲忙打桨向江朔靠拢,对江朔喊道:“少主,你没事吧?”

  江朔摇摇头示意无妨,又俯下身子,伸手按在水中巨石之上,暗运神功,很快又捕捉到了这块石头的炁,巨石果然也随之崩解!这次他却有了经验,不等脚下巨石塌落,便已飞身向近处另一块巨石跃去。

  此刻江朔御炁而行,飞石和着浊浪飞腾,在岸上的人看来如一阵黄色的云烟托着江朔飞行一般,他轻松跃出丈许,又在水上轻轻一点,借着浊浪上涌之力的推送,跃上了第三块巨石。

  江朔顷刻间摧毁了两块水下巨石,丁鲲瞪大了眼睛,简直不能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他转头问张果先生:“老神仙,你是教了少主什么神仙道法么,怎么你们在石上交谈了几句,少主就会了这劈山裂石的绝技?”

  张果先生捻须笑道:“此乃道家练炁的最高要义,神仙道术也不过如此吧。”

  江朔踏上的第三块巨石更为高大,却并不圆整,如同一片厚背的刀刃插在河中,扁而尖的顶部冒出水面,斩开水流,形成左右两股湍流。

  江朔一站上去,刃石便左右摇摆起来,若在之前恐怕江朔便要站立不稳,落入水中了,而此刻,他体悟着刃石与左右两道水流这三股炁的相携相乘,身子随着刃石在河水中轻轻摆动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江朔双手合抱刃石之上,一齐运炁,此次却是借着左右水流之炁,将这片巨石绞做了数段,坠入河中。

  随着第三块巨石的崩解,江朔纵声长啸,重新跃回到船上,对丁鲲道:“丁大哥,去找别的石头。”

  此时其他巨石离开他们所在位置都太远,江朔虽经张果先生点拨,悟到了内功修行的最高法门,但毕竟是人非神,并不能真的踏浪而行,因此离得远的巨石还是需要丁鲲用小舟载他过去。

  丁鲲也颇觉振奋,摇桨如飞,将江朔送往下一处旋涡,而张果先生却不再理睬二人,斜靠在船梆上,双目微闭,发出轻轻的鼾声,似乎已经闲适地睡着了。

  丁鲲见江朔破石的速度极快,也不再将船停在旋涡边缘,而是直接驶向旋涡中心,江朔俟小舟接近旋涡之时从船内跃出,落在石上,随手拍击,便令巨石崩解,再跃起时,丁鲲操着小舟已到他脚下了。

  江朔拍击石头所用内力就好比是用药的引子、点火的纸绒,虽然连破巨石,自己的真元所耗却极少,并不觉得疲累,他和丁鲲的配合越来越熟练,清除巨石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约莫一个时辰的功夫就把贴近水面的巨石都被击碎了,又跃入水中循着水中乱流寻找水下暗礁,江朔跃入河中以水炁为脉络,寻着水下巨石再一一击破。

  御炁之道不需要发劲挥掌拍击,只是按在石上,此所内家功夫谓“静力”,无论水上水下都可收发自如,因此水底暗礁也是一拍即散,与水面巨石无异,不过下水寻石比之前可就慢了许多,直至日轮西坠黄昏时分才将砥柱新门水道下的大暗礁尽数清除了。

  再望向河面时,水流依然浑浊翻滚,滔滔而下,但哪些嚇人的如同巨口般张开的旋涡已然消失殆尽,滔滔大河自神门倾泻而下,经过砥柱,一路向东,显得无比顺畅欢跃,丁鲲兴高采烈道:“少主神力,竟在一日之内便疏浚了河道!”

  这时张果先生打了个哈欠翻身坐起道:“小子动作可太慢了,在河上晃荡一天啦,可以回去开饭了吧?”

  江朔上上下下地击破河中巨石,内力却所耗无几,仍觉精神甚为健旺,丁鲲在激流中划大半日桨,却觉得双臂酸麻,倒比江朔更为乏累。但他见堵塞四五年的河道一朝得以疏浚,心中甚感快慰,将桨摇得飞快,不一会儿回到了岸边。

  船还没靠岸,众船工、仟夫早围在河岸边高声喝彩了,船工们挥舞拳头高呼“少主万岁!少主万岁!”

  仟夫虽然不是漕帮帮众,却也跟着振臂高呼“万岁!万岁!”

  此前这些民夫虽然对江朔面上非常尊重,其实心中如何能信服他一个小小少年?直到他要丁鲲带他去河中看散落巨石的情况,众人还道他只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呢。

  江朔在河中接连击破水中巨石之际,众人在岸上看不真切,只见他先如腾云驾雾,后似翻江倒海,在河中上下翻腾,虽然惊心动魄却不知他在做什么。

  终于有大胆的船工操小舟靠近去看,才知这少年是在击破水中巨石,数年来无数石匠都无计奈何的巨石在他的掌下竟然如匏瓜一般不堪一击,这哪里还是人,简直就是仙人下界啊!

  此刻江朔立于船上,浑身沾满了河水中的泥沙,衣衫、头发都染成了土黄色,甚是狼狈,但在众民夫的眼中,在夕阳映照之下,江朔直好似金甲神人一般,闪着熠熠的金辉,众人不禁纷纷跪倒向着江朔参拜。

  从此以后漕船便可以从砥柱、神门之间的宽阔水道穿过,省却了多少人力,减低了多少危险,船工、仟夫如何能不对江朔感恩戴德,顶礼膜拜。

  江朔忙道:“众位弟兄快快起身,可折杀我也。”跳下船来,将为首的几人搀扶起来,后面数百民夫却不及一一搀扶了。

  丁鲲喝道:“都跪着做什么?没听到少主让你们起身么?少主为大家亲身涉险,忙碌了一天,你们还要叫他一个个把你们搀起来么?”

  众人这才纷纷起身,仍是叉手捧心,对江朔表现出一种类似宗教般的虔诚。

  丁鲲接着喊道:“还都愣着干嘛?快烧水做水给少主沐浴,更需置办酒菜,张神仙和少主可都饿了!”

  江朔无数次的上下河中,自然是一身泥浆,丁鲲在浊浪中行船,他和张果先生身上也都已沾满了泥点。河水浑浊无法洗沐,好在岸上的房舍都是仟夫、河工的临时住处,更打了水井,取地下净水用于做饭、洗沐,老烟子早安排人准备好了洗澡的热水,江朔等三人各自洗干净身子,换上了新衣服。

  这衣衫是叶清杳去陕郡城中买的,她心思细密,给江朔等三人所买的衣衫竟然都十分合身。江朔向叶清杳称谢,她却笑道:“陕郡没有什么好的衣衫铺子,这衣衫可比不得你原先的富贵。”

  江朔原来穿的衣衫是浑惟明准备的,无论布料、手工都是上等货色,因此常常被人误会是纨绔子弟,此刻叶清杳给他准备的衣衫却是素雅的对襟袍子,款式简素,更见江朔的俊逸脱俗,江朔心中实是更喜欢这一身衣衫,向叶清杳称谢道:“还是妹子选的好,浑帮主准备的衫子可显得我不像个江湖儿女了。”

  其实叶清杳对江朔这身衫子颇为用心,买回来之后自己还又加工了一番,此刻听江朔夸赞,心中亦觉甚喜,脸上不觉又红了,好在有夕阳晕染看不出来。

  叶清杳也给丁鲲和张果先生准备了衣衫,二人自然知道小女子的心思全不在他们身上,取了衣衫自穿了,只是坏笑也不多说什么。

  那边酒菜却早已预备齐了,仟夫首领老烟子可谓人精,早已看出今晚必然要大肆庆祝了,提前都安排停当了,今日仟夫人数众多,不能在舟上布席了,老烟子安排众人在河边连席成行,间隔点起篝火,把数百人的座次安排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酒菜也都是陕郡城中采买的,民夫可吃不上牛肉,他们买了二十只羊,五十只鸡,无数的蔬菜瓜果,更有数十坛美酒,河边屋中有大灶,众民夫自己生火做饭,好不热闹。

  老烟子还从城里置办了一桌上好的酒席,布置在中央大屋之中,想请张果先生、江朔、叶清杳入内用酒饭。江朔却执意不肯,定要和帮中弟兄同坐同食,张果先生也道屋内冷清,还是江边热闹,叶清杳也不喜在屋内,她自幼跟着李腾空修道,比起一般的女子,可要淡散的多,对锦衣玉食没有分毫的兴趣。

  老烟子颇为难地道:“这一桌子酒菜价格不菲,难道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叶清杳道:“老烟子,我给你出个主意,不如把这桌上好的酒席以少主之名赐予日间受伤的船工和落水的仟夫吃,也好显示出少主的仁德。”

  此话甚得江朔之心,连声称善,丁鲲见江朔发自真心绝无做做,他本是江湖豪客,心中对江朔大为钦佩,不禁哈哈大笑道:“少主愿与帮中兄弟同甘共苦,是兄弟们的福气,就按少主吩咐的办!”

  众人将江朔迎到连席中央坐定,献上美酒、烤羊,民夫淳朴,饮酒吃肉,欢歌笑语至夤夜方休。

第330章 中条深处

  第二日再度出发,船工先用小舟将仟夫运送到河中砥柱和张公岛上,李齐物为陕郡太守时,已在山上开凿了挽路,只是后来由于巨石堵塞河道,才一直没有使用。

  此刻仟夫分为两队,一队在砥柱山,一路在张公岛,一齐拉纤,将上门填阙船拉向新门水道,大船进入大河中流,由于河阔水深,船上船夫可以摇桨前进,比之沿岸前行只能靠仟夫拉纤自然快了许多,很快就通过了新门水道。

  对面鬼门、神门山上都建有绞盘,只是此前船只无法通过神门上行,神门绞盘无法使用。神鬼二山之间有铁索桥连通,河工昨日便已修好了鬼门山绞盘,今日又循着铁索桥登上神门,此刻二山上同时放下长索,系住大船的船头,山上河上一齐喊起号子,山上拉拽,河上打桨,大船上行速度比昨天不知快了多少。

  虽然河水依然激越,但神门是三门中最开阔易行的水道,且两侧山上同时拖拽用力更为均匀,又得船上船夫全力摇桨的助力,这艘上门填阙船只用了一个时辰不到,便迅速而平稳地循着神门水道通过了三门峡。

  通过三门峡后,大河上下的民夫一齐高声喝起彩来,溯新门、神门上行的梦想终于成真,其快捷、安全更胜众人的想象,如何不喜极而呼!

  江朔向前眺望,此处河水与峡前已大不相同,峡前河水宽不过两百步,峡后水面却有里许宽,水流亦趋平缓。仟夫河工又回头去牵引其他船只,江朔他们所乘的这艘上门填阙船则靠着船工自己打桨,继续上行约莫二十里,见北面群山之间有一大片的平地,丁鲲指挥船工将大船靠向北岸。

  丁鲲对江朔道:“此间河水两岸群山环绕,南岸是崤山、北岸是中条山,中条山沿河壁立,东西三百余里,仅此一处平地,乃先秦之虞国,秦一统华夏后称为大阳县,天宝元年陕郡太守李齐物疏通三门漕道时,从此间河中挖出古刃,有篆文‘平陆’二字,圣人以为祥瑞,遂改名为平陆县。”

  张果先生嬉笑道:“天宝元年各地多各种有祥瑞出焉,这刻字古刃么,十有八九也是此类人造的‘祥瑞’。”

  丁鲲叉手称是,转而对江朔道:“少主,我们需要在此处靠岸等待其余船只,然后一起向西走广通渠入西京。”

  江朔道:“好,那我们就在此别过,丁大哥只管往西京长安却,我和清杳妹子随张果先生去中条山中寻找魔教的巢穴。”

  丁鲲道:“少主你去救帮中几位大把头,我们这一堂的兄弟本都该随着你同往,但转运使衙门对漕运有时限,耽误不得,要不我带几个得力的兄弟随你一同去?”

  江朔道:“魔教光明盐甚是歹毒,连少林众高僧,漕帮各大把头都着了他们的道,多几个人同往也没甚用处,还是我自己去为好。”

  丁鲲叹气道:“以我等的身手去了也是添乱,那……少主,我留些人手在此地等你?”

  江朔道:“丁大哥不必在此等候,若能救出众人,我们还要去长安解救谢把头,丁大哥不如先到长安探访一番谢把头的下落,等我们来长安再商议解救之法。”

  丁鲲点头道:“也好!少主,你们若一切顺利,可以不必回到此处,翻过中条山后一路向西便是蒲州城,大河在彼地转了个大弯,从南流转而东流,蒲州城西有蒲津渡,水势平缓,设有蒲津桥可供车马通行。”

  叶清杳道:“我知道蒲津桥的所在,丁大哥放心。”

  丁鲲点头笑道:“有叶小娘子在,我自然放心。”

  船靠平陆后,江朔等人下船登岸,此前张果先生的白卫一直待着船舱中,哪怕船只在惊涛骇浪中翻滚也没有叫唤一声,始终安安静静的,众人皆啧啧称奇,道是神仙坐骑果然非同凡响。

  一行人在平陆县城宿了一夜,稍作休息,叶清杳去市集采买了替换衣物,干粮等一应物品,又买了两匹健驴,道山中行路,驴子可比马匹管用,江朔心想:老黄马亦善行山路,但黄马留在了少林寺山门,一时无法取回。

  江朔想说他无需骑驴,但想到叶清杳内力不佳,确实需要脚力,如自己说不骑驴,她必也不骑,因此也骑在驴上没说什么,丁鲲陪他们住了一宿,第二日清晨出发,丁鲲又一直将他们一直送到中条山脚下,才告辞回港口去了。

  张果先生骑着白卫在头前带路,江朔和叶清杳跟在后面,叶清杳替三人斗换了装束,张果先生仍是一副葛布黄冠的打扮,自己和江朔却也改换了小道童的打扮,好似一个老道带着两个小道童结伴同游一般。

  江朔随着张果先生在山中行走,见这中条山中陡峰与深谷并存,方才还是笔直的悬崖峭壁,行不多时就变成了宽阔幽深的峡谷,立于山脊可向南遥望壮阔的大河;遁入山谷则又成了群泉翠柏的世界。群峰时而青山荫峰,时而孤峰标出,如此变化多端的奇景委实令人称奇。

  三人随着山势起起落落在山路上行了不到一百里,这百余里对于中条山本地健驴而言,也是甚是艰难,因此这一点路程走了一整天,入夜时,张果先生站在一座小山岗上,向下一指道:“我们到了。”

  江朔和叶清杳向前望去,见此处群山忽然下陷,一条小河在山间穿过,形成一方小小的河谷,此地为群山所屏障,通往外面的道路七弯八绕,早已不知在山中何处,也亏得张果先生找得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1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4/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