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221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说着他拿眼睛扫视了安思顺、哥舒翰等人,哥舒翰道:“拓跋守寂,圣人封你为右监门都督,并封西平公,在庆州置静边州,安置党项人,你们却为何悄悄潜入灵州地界?”

  拓跋守寂道:“我们在此是因为收到密报,我党项八姓的大仇家要途经此地北上朔漠,我们才特地在此地等候,不想却意外撞上了大斗军。”

  安思顺道:“实不相瞒,我军收到密报,说党项羌欲迁出庆州,出贺兰山远赴朔漠自立,节度使才命我军引兵前来查看。”

  独孤湘心道:原来朔方军以为党项人要叛唐,因此才会尚未谋面,便以箭雨招呼,而后哥舒翰更是咄咄逼人,对党项人必欲除之而后快,根源都在于此。

  拓跋守寂道:“安军使,看来我们都被骗咯……”

  说着他拿眼睛一瞟燕军诸人,安思顺道:“嘿……这倒是像我这族弟会做的事情。”

  李珠儿对安思顺道:“安军使,安中丞心中可一直挂念着你这位大哥呢,军使升迁缓慢,就是因为对周围异族各羁縻州太多纵容了。”

  安思顺听了李珠儿的暗示,怒道:“你要叫我学安禄山的样子,杀良冒功?这样得来的富贵,本军使宁可不要!”

  李归仁却不管他要不要,道:“我先替军使解决了这几个肘腋之患!”

  他心想我先杀了哥舒翰,再擒党项羌拓跋父子,不愁安思顺不就范。

  想到此处,李归仁不言不语,忽然双手手指戟指,射出两道气剑,分取哥舒翰的左右两胁,如哥舒翰退的不得法,立时就要被气剑伤了性命。

  高秀岩和张守瑜早已立在哥舒翰身侧,见李归仁又举起手来指着哥舒翰,他们不懂武功,只道是李归仁懂得什么咒术,忙策马上前,挡在哥舒翰的身前,口中同声高呼:“军使小心!”

  却听“叮”“叮”两下轻响,又有两枚箭矢飞到高、张二人面前,挡住了炁剑。

  高、张二人本已闭目待死,耳中却听到两声轻响,睁开眼已见箭矢坠落于地,转头看时,才发现射箭之人正是“塞上神弓”拓跋守寂!

第447章 木蠹藏羽

  李归仁二度被拓跋守寂阻止,不怒反笑道:“嘿……拓跋公,方才哥舒翰指挥手下必欲取令公子性命,你没见到么?某替党项羌出头,拓跋公何故几次三番拦阻与我?”

  拓跋守寂笑道:“李归仁,你替安军使捉我子,又要替我杀哥舒翰,好不忙碌。”

  独孤湘看热闹不嫌事大,跟着起哄道:“是哦,李都尉这两头帮忙所谓何来?”

  拓跋守寂对独孤湘道:“小女子有所不知,李归仁可没什么好心,他既想帮安思顺杀良冒功,又想杀了一直与安思顺不睦的哥舒翰,这两件事看似对立,其实都是为了安思顺的前程着想啊。”

  独孤湘佯作恍然大悟道:“哦,原来如此,不过李都尉并非安军使的僚属,他这样为了安军使尽心竭力可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处啊。”

  哥舒翰怒道:“这还用问,想必二安兄弟早有勾结,安禄山已做了东军的封疆大吏,若他族兄安思顺再做了西军的节度使,那这大唐都要装不下他杂胡安家弟兄了!”

  安思顺亦怒道:“哥舒翰,你少要血口喷人。就算族弟禄山真有此计划,也绝没和我商量过,若我知晓,我也绝不答应!”

  哥舒翰冷冷地瞟了安思顺一眼道:“那他要杀我,你也不许么?”

  安思顺正色道:“我和你虽有龃龉,但那只是私怨,我知你能征善战,是国之栋梁,于国家大义,我可也绝不允许李归仁杀你。”

  哥舒翰见他此言发乎至诚,一时愣在当场。

  拓跋守寂道:“安军使,果能不与令弟同流合污,那便是天下苍生之幸!”

  李归仁冷笑道:“今日把你和哥舒翰杀了,安军使可就没得选咯……”

  安思顺大惊道:“李归仁,你忒也的猖狂了!”喝令道:“诸军听令,格杀这些范阳来的细作!”

  大斗军属于西军河西节度使治下,李归仁等人是安禄山手下东军范阳节度治下,大唐西军与东军素来不睦,众军卒听安思顺号令,齐声呐喊,组成军阵向李归仁及他身后的这栋二层小楼包围上来,原先围着的阿大等七名党项羌人也都放任不管了。

  七名党项人忙退到拓跋守寂身边,阿大急道:“大上白,我们要快救出二郎。”

  党项羌尚白,隋唐以前是一独立小国,自称“大白上国”,唐时八姓各部才先后内附,他们的首领虽得大唐圣人册封,但族内仍以“大上白”尊称。

  拓跋守寂低声道:“稍安勿躁……一会儿打起来,你们速速夺马逃走,我自有法子带二郎脱困。”

  阿大道:“是了,东西军之间的腌臜事,我们党项人可没必要掺和,不过要乱战起来,轻易也上不得小楼。”

  阿三道:“说不得,我等陪着大上白一齐杀一条血路。”

  正在此时,李归仁朗声道:“安军使,你不会以为我们六曜是孤身前来的吧?小小几百人,某可还不放在眼里!”

  这时计都、罗睺一齐口打呼哨,登时街道两旁的屋内、房上抢出无数黑衣黑甲的武士,各持手弩对准了街上的大斗军。

  安思顺又惊又怒,喝道:“李归仁,你好大的胆子!按大唐律法,未经传召,军队擅自跨州调动乃是死罪。”

  李归仁笑道:“军使此言差矣,曳落河乃安中丞私人部曲,家中杂役而已,可不是大唐编列在籍的军户。”

  他所言非虚,曳落河军卒多是奚人,以胡人统领,可没有大唐健儿,亦不吃大唐军饷,全是安禄山的私人武装,只是这支私兵的武备比寻常折冲府军户和征召的长征健儿可要精良得多了。

  哥舒翰问道:“安军使,事到如今,你还愿与我并肩抗敌吗?”

  安思顺道:“这还用问?我决计与将军同仇敌忾,宁可战死,也不为李归仁所持。”

  说着抽出腰间佩刀,策马驰到哥舒翰身边,安思顺生的大腹便便,胖大的身躯在马上颠得左摇右晃,颇具喜感,也能看得出来他武艺并不出色。

  哥舒翰道一声:“好!”伸手一提,他膂力极强,竟然将如此胖大的安思顺一把提到了自己的马上,挡在自己身前,对李归仁喝道:“李归仁,你要再使邪术,先看看能不能穿透安思顺的身子吧!”

  这下安思顺和哥舒翰倒是真的“并肩”抗敌了,只是这并肩不是左右并肩,而是前后并肩。

  安思顺哭笑不得,骂道:“突厥犬,安敢如此……”

  哥舒翰不理安思顺叫骂,放眼四望,见四周的曳落河少说有四五百人,他在马上振臂高呼:“擒贼先擒王,健儿们,抓住李归仁,不愁曳落河不破。”

  大斗军可是常年在边关作战的劲旅,虽然被倍于自己的敌人围困,却非但不胆怯,反而激起了他们的仇忾之心,齐声呼应,步卒五人一伍,各自引弓向曳落河射击以为掩护,十几骑兵则是三人一队,聚拢在哥舒翰身边,向李归仁发起冲锋。

  四面的曳落河武士自然不会智爱达不还手,一边以弩箭回射,一边有人抽出横刀冲上街道,与大斗军战在一处。

  拓跋守寂见状,也喊道:“静边军的健儿何在?”

  却见上百条白影忽然从黑衣黑甲的曳落河武士身后杀出,却原来党项羌人也早有埋伏,听拓跋守寂一声令下,便杀了出来。

  党项羌人武器多为铁骨朵、战斧等粗重兵刃,刀剑之类的兵器对于锻打工艺要求极高,尤其是唐大刀的制法乃是大唐不传之秘,因此党项人多用铜浇铁铸,制作简单的兵器。

  党项人的兵器虽不如曳落河手中横刀精良,但他们悍不畏死,借着兵刃的沉重,冲散曳落河的阵势,而他们手上的猎弓更是厉害,几乎箭无虚发,其杀伤力毫不逊于曳落河的臂张弩。

  李归仁此刻知道不应与哥舒翰纠缠,拓跋守寂才是心腹大患,对身后楼上计都罗睺喊道:“看好拓跋朝光。”自己却向拓跋守寂冲了过去。

  拓跋守寂哈哈大笑,道:“来得好!”将手中曲木手杖向地上一插,左手扶住手杖,右手伸手一引,竟然从杖中拉住一条弦索!

  拓跋守寂喝道:“箭来!”

  立刻有两名身上背着数名鞞靫箭壶的党项军士,这些人身上没有武器,只有左右两胁和背后两侧各挂了一个箭壶,这样每人身上都带了四壶四十支箭,看来是专为拓跋守寂递箭的。

  拓跋守寂左手搭着木杖,将弓弦向后一扯,木杖丝毫不见翘曲,也不知弓弦怎能变化长短,他右手接过一支羽箭扣在弦上,将箭头搭在弯弯曲曲的手杖上,瞄也不瞄,只对着李归仁的方向一松手。

  那羽箭发出一声清啸,向着李归仁眉心飞去,李归仁见状大惊,侧身闪避。

  破空声又起,拓跋守寂的第二支箭却又射到了,李归仁不敢托大,左冲右突,看来毫无规律可言,只为了躲避拓跋守寂的弓矢而已。

  拓跋守寂的箭可太快了,连缀如珠,如一片箭雨将李归仁笼住。

  李归仁的步法看起杂乱无章 却暗含着一套极高妙的轻功,然而不管他身法多快,拓跋守寂却似乎会读心术一般,弓矢始终提前射向李归仁下一个落足点。

  若非李归仁的功夫确实极高,早被拓跋守寂射成刺猬了。

  独孤湘在楼上居高临下,看的清楚,只觉目眩神驰,由衷赞道:“‘塞上神弓’果然名不虚传……啊呀……可惜可惜……”

  她见弓矢贴着李归仁嗖嗖飞过,近在咫尺却始终奈何不了李归仁,不禁扼腕痛惜。

  再看拓跋守寂,原来他这木杖可不是寻常的枯木,乃取河西沙陀碛中所生胡杨木所制,胡杨生于干旱而多盐碱的沙漠之中,木性极坚,其木多曲折,即使不加处理也能千年不腐。

  这一条胡杨木手杖是千挑万选而来,其上每一处弯曲都不是随意为之——此杖共有九出曲节,各有一个预设的角度方向,以特殊的手法扣箭,便能闭眼射向上、下、左、右、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及正中九个方向。

  拓跋守寂以此杖射箭,即使是闭着眼睛,只要知道方位,也能射的神准无比,此刻拨弦出箭,一箭快似一箭,越近就越凶险,李归仁不敢再向前进,只能左右闪避。

  拓跋守寂虽有数人供箭,但终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总有射尽之时,李归仁心想我引你射完所有箭矢再攻即可。

  不料他不进攻,拓跋守寂却忽然抢步上前,一挥手杖向他打来。

  李归仁所惧者不过是拓跋守寂的弓术,见拓跋守寂舍了替他供箭的党项健儿,只怕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喝道:“你找死!”手掐剑诀反身迎着拓跋守寂冲来。

  拓跋守寂忽然腕子一翻,一翎尾羽从杖内斜着落下,原来这手杖有个名儿叫“木蠹弓”,蠹者蚀木之虫也,“木蠹”便指此弓是空心的,背后有一条细缝,一旦侧转手杖,内藏的羽箭便会自动落下,这可比取箭搭弦隐秘快捷的多了。

  李归仁见到箭矢之时已经迟了,寒芒一点已射到他胸口,李归仁胸口中箭大喊一声,紧接着口喷鲜血,猛地相后栽倒。

第448章 绝命三箭

  眼看李归仁仰面摔倒,拓跋守寂哈哈大笑,从土中拔起木蠹弓,大踏步向前,走近李归仁查看。

  独孤湘站在二楼却看得清楚,她高喊道:“拓跋公小心!”

  原来独孤湘见到李归仁虽然倒下,却无鲜血迸出,料想定然有诈,这才出声提醒拓跋守寂,她与拓跋守寂本没什么交情,只是因为讨厌李归仁,自然就对李归仁的对手拓跋守寂生出了好感。

  拓跋守寂却似乎并没有听到,此刻整条街上人声鼎沸,喊杀声一片,独孤湘内力修为有限,拓跋守寂听不到她的呼喊声,也不奇怪。

  眼看拓跋守寂已走到李归仁身边,独孤湘不禁有些焦急,但到了此刻,别说她与二人离得甚远,就算近在咫尺,以独孤湘的武功,李归仁突然发难,她可也无计可施了。

  果然拓跋守寂刚俯下身子探查,李归仁忽然从地上弹起,右手戟指,点向拓跋守寂胸口膻中穴。

  原来李归仁方才见来箭矢当胸射来,已来不及闪避,忙一面后倒,一面聚炁于胸口,竟然以肌肉含住了铁矢,李归仁的内力实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然而李归仁自以为得计之时,却见眼前拓跋守寂忽然一矮身,李归仁指尖发出的凌厉气剑发出一声尖啸射向空中。

  拓跋守寂可不是没听到独孤湘的呼喊,他也知道李归仁这一下中箭有古怪,丧命拓跋守寂箭下的人不计其数,凡胸口中箭的,没有一个能喊出声的,李归仁为了诱他上当故意高喊一声,反而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拓跋守寂佯装俯身去察看李归仁,待李归仁忽然跃起,他却早已伏下身子,避开了李归仁的偷袭,拓跋守寂将木蠹弓横持,一拉弓弦,这木蠹弓内所藏羽箭竟然不止一枚,共有三枚,称为绝命三箭。

  此刻拓跋守寂将第二枚羽箭扣在指尖,认扣搭弦,几乎抵着李归仁的胁下“嗤”的一声射出。

  李归仁也真是了得,他一指戳空,已知中计,不等看清拓跋守寂的动作,发自本能地以掌击地,借力腾空而起,竟然于间不容发之际躲开了这致命一箭。

  他这一下纯是临敌时灵光一现的,无理可说,若拓跋守寂不是立刻射出羽箭,而是慢的片刻,只需几个刹那的功夫,等李归仁飞到半空中再射,李归仁可就在劫难逃了。

  然而拓跋守寂人称“塞上神弓”,人弓合一,射箭时毫无迟滞,又怎会慢哪怕一个刹那?以此看来,李归仁能闪开这枚羽箭,可说是侥幸,也可说是料敌于先。

  拓跋守寂一箭走空,毫不犹豫地一侧木蠹弓,第三枚羽箭落出,这三枚羽箭在这形似曲木手杖的木蠹弓中藏得甚为巧妙,只有特殊的角度持弓,才会落出。

  木蠹弓与拓跋守寂相伴数十载,早已人弓一体,就算闭着眼睛,也能出箭射出。拓跋守寂将第三枚羽箭搭在杖上一处曲凸处,瞄也不瞄,“嗤”的一声向着空中的李归仁射出。

  而空中的李归仁也已右手戟指向着拓跋守寂再度射出气剑。

  拓跋守寂射出羽箭后立刻就地一滚,向后闪避,但终究是晚了一步,“铮”的一声如拨琴弦,李归仁的气剑正好打在他木蠹弓的弓弦之上。

  这木蠹弓的弓弦以牛筋与丝线搓揉在一起制成,虽然极细,但却坚韧异常,被李归仁的气剑击中功能,却立刻断为两截,非但如此,还将拓跋守寂持弓的左手衣袖割破,从手背到小臂划出了一条血痕。

  而拓跋守寂射向李归仁的羽箭,李归仁却也再来不及闪避了,他在空中努力蜷缩身子闪避,羽箭“噗”一声刺入他左肩的肩窝,若他反应再慢的半分,羽箭便要直入刺心脏了。

  饶是如此李归仁受伤也颇不轻,此箭抵得如此之近,他虽有神功护体,却也终究不是金刚不坏之身,羽箭穿透肩窝,从背后肩胛穿出,筋肉、骨骼皆已受了重创。

  反观拓跋守寂受的这点伤可就算不得什么了,他退出数步,低头看自己的手臂上鲜血殷红,他原担心李归仁气剑有毒,此刻见鲜血颜色没有异样,这才放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2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1/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