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302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江朔无处立足,在水中仍然漂浮着的冰块上跃来跃去,四处寻找李珠儿,忽见水中浮起一领大袍,江朔忙飞纵过去,一把提起。

  幸亏二人换了吐蕃衣着,李珠儿身上的吐蕃袍子宽松,在水中腾了起来,才被江朔发现。

  江朔提着李珠儿在水面上蜻蜓点水般踩着碎冰断木前进,终于跃上河岸,将李珠儿平放地上,却见她双目紧闭,面色苍白,不禁心里一跳。

  但探她鼻息尚在,脉息虽弱不乱,才稍微放心,他将李珠儿扶着坐起,以内力在背后推拿半晌,李珠儿终于“哇哇”吐出几口河水,悠悠醒转,江朔不敢大意,逐一拿捏她的手足查看是否受伤。

  李珠儿醒后忽见江朔正握着她一足,不自觉地一缩,原本苍白的脸上绯红一片,江朔想起那日葛如亮对他所说成年男子与女子之防,也不禁脸红,暗骂自己孟浪,口中道:“珠儿姊姊,你不要误会……我只是看你有没有受伤,你且自己活动一下手脚……”

  李珠儿自活动手脚,道:“只是有些酸痛,似乎并没有折骨断筋……”

  江朔这才放下心来,望向兰沧水,泥石沉底,冰雪消融,河水重归清澈,仿佛先前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回头再看山坡上雪峰上泻下的冰川占据了滑落水中冰川的位置,仿佛数百上千年前便凝固于此地一般。

  江朔正要感慨,李珠儿忽然一下扑到他怀中,将他压到一块水畔巨石上,江朔一阵慌乱,道:“珠儿姊姊你做什么?”

  李珠儿却压低他的脑袋轻声道:“有人!”

  江朔一惊,稍一凝神,果然察觉有人声,以内功论,江朔的功力远比李珠儿精深,但每次都是李珠儿先发现有人接近,只因她时时保持警觉,从没有放松的时刻,想到此处,江朔又不禁一羞。

  这块巨石与岸边的细小卵石非常不一样,想来是不知哪一次被流动的冰川从山峰上冲下来的,其巨大如屏,江李二人偎在一起,恰好藏身石后,却听从山上快步下来两人。

  这显然是两个练家子,虽然与中原武人运炁提纵之法全然不同,但二人气息深长,步幅极大落地却稳,显然是身负武功。

  二人边走边聊,李珠儿却听不懂他们再说什么,江朔在她耳边轻声道:“是吐蕃人。”

  李珠儿抬手轻轻按在他的嘴唇上,示意他先别说话,来人看来功夫不弱,只怕说话会被二人发现。

  巨石堪堪遮蔽二人,因此二人紧紧靠在一起,江朔这些年来长高了不少,李珠儿已经差不多比他低了一头,她一头秀发已被完全浸湿了,抵在江朔鼻下,搅得他的心里也变得湿漉漉的。

  还好那两个吐蕃人没有走到岸边,也未发现二人,只是站在坡上说了半天话,又转身向山上去了。

  李珠儿按着江朔不让他动,又等了一盏茶的功夫,确保吐蕃人确实去得远了,才退后两步,问江朔道:“溯之,你会吐蕃语,他们说的什么?”

  江朔变色道:“珠儿姊姊,裴将军和空空儿不在聿贲城中,怕是就在此山中。”

第588章 山中奇阵

  江朔的吐蕃语所学有限,又只远远地听二人对话,也只能了解个大概。

  那二人说的是“尊者”还是“师尊”见到有牛皮小舟,觉得奇怪,叫他们下山来看,一人道:“冰川滑落了这么大一片,就算真有人来想必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另一人道:“若是为那两个汉人而来,想必是高手,未必就死。”

  先一人那人哈哈大笑道:“便是真有高手来,还能是四位师尊的对手?”

  后一人十分谨慎,道:“师尊固然法力广大,但汉人狡诈,不可掉以轻心。”

  先一人则更为自负,道:“古辛上师死在西海,那是吐谷浑之地,没有山神庇佑,此地乃吐蕃第一神山,十三神峰之下,任何妖魔邪祟都只有死路一条。”

  后一人似乎并不同意,却不便反驳,只道:“小心些总没坏处。”

  二人站在山坡上俯瞰河面多时,既不见人影也不见牛皮船的残骸,便转身离去了。

  江朔对李珠儿把那两人的对话大致复述一遍,道:“看来吐蕃上师不在聿贲城外而在此处,所说两名汉人怕不就是裴将军和空空儿吧?”

  李珠儿道:“很有可能,巨子给我传信,只说想擒住吐蕃领军之人,逼迫吐蕃退兵,却反被困住,我只道是在聿贲城外吐蕃大营中有什么厉害的阵法困住了他们,没想到竟然是以群山为阵,实在是匪夷所思。”

  江朔仰头看着高处的雪峰,也不知有多少白雪皑皑的山尖,似乎没有十三峰,又似乎远超十三峰,他不解道:“群山之间间隙如此之大,又怎能困住二人?难道还真有什么法术障界不成?”

  李珠儿摇头道:“与其在此瞎猜,不如上山一看便知。”

  江朔点头称是,二人走上山坡,冰川新降,表面尚软,那两个吐蕃人的脚印清晰地印在上面,江朔和李珠儿循着脚印向上山上行去,二人怕撞上吐蕃人不敢快行,一路小心隐藏行迹,以防还有其他巡山的吐蕃人。

  脚印并非直向山巅行去,而是盘山而走,逐渐远离河谷深入群山之中,抬头望时,积雪的群峰遥遥在上,二人不知此乃南诏和吐蕃的界山,最高峰被吐蕃人称之为“卡格薄”,意为险峻之山,高逾万仞,自古以来从未有人能攀到峰顶。

  江李二人循着吐蕃人的足迹先向南行再转而向西,到了黄昏时分,已到了主峰的西南面。

  其时山谷内已经昏黄一片,但回望主峰,夕阳正落在雪白的山巅之上,一片暖融融的金黄色,江朔不禁想到当年积金洞中的“金壁”,只不过雪山高阔,气势远胜茅山多矣。

  江朔还望着雪峰发呆,李珠儿一拉他衣袖,往西一指,江朔顺着手指方向望去,此刻山巅虽然仍然明亮,山腰为四周群峰遮挡,已暗了下来,但李珠儿所指的方向的山坡上却隐隐有些光亮,显然是有人在山谷中点起了篝火,看起来范围还不小。

  二人此前循着脚印前行,此刻脚印已经依稀难辨,便索性朝着光亮处进发,又行了里许,二人走上一处山梁,向下张望,却见是一片山间台地,此地已到了半山腰,地上已经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积雪,其上建了一片不小的营地。

  营地分为内外两层,最外面是一圈木栅栏,四面设有四座木门,中央是一座巨大的白色帐篷,四周的小帐篷九个为一组分成八组,与中央大帐共同组成了一个正方形的九宫格,内方外圆之间的帐篷则成连营之势,组成了十八条辐辏状的线条,营中有人围着火塘吃喝,有人举着火炬巡营,二人远远看到的火光即源于此。

  李珠儿又拍了拍江朔的肩头,让他向南看,却见台地南面的群山开了个口子,断崖边一道白练似的瀑布飞泻而下,只听水声隆隆,却不知其所往。

  再往远处看,却见十数里外,夕阳斜斜地落在一座山间小城之上,离得虽远,但雪山上空气澄澈,将那小城看得清清楚楚。

  小城东边背靠险峰,另外三面皆是澎湃激越的兰沧水,河水在城外环抱成湾,仿佛天然的护城河,此城之险峻不下石堡城,是易守难攻的形胜之地。

  河对岸则是密密麻麻的白点,每一个白点就是一座吐蕃军的帐篷,白点何止千个万个,由此可以推想吐蕃军势之盛。

  江朔恍然大悟道:“那小城便是聿贲城,吐蕃人在此山中设帐,整个兰沧河谷一览无遗,这位将军倒会找地方。”

  李珠儿却摇头道:“此处虽能俯瞰整个战场,但是距离过远,军令难以传达,想来不会是领军大将的营地,看起来更像是督战的监军。”

  江朔奇道:“怎么,吐蕃也有监军太监么?”

  李珠儿道:“我看这营地的规模,不可能是普通监军太监……我一直在想巨子说他要擒住吐蕃首领,逼其退兵,若说的是马祥仲巴杰,就算擒了他,吐蕃退兵也不过一时,只需再派大将领军卷土重来不就行了。”

  江朔道:“是啊,除非能擒住吐蕃之主,逼他许诺不再进犯。”

  李珠儿道:“吐蕃之主称为‘赞普’,赞普出征与唐皇亲征一样,会有特殊的旗帜、仪仗……溯之,你看这营地四座辕门旗帜颜色各不相同——西赤、东青、南黄、北绿,中央大帐四周的旗帜却是白色,我听说吐蕃王族尚白,只有赞普才能用完全素白的旗帜。”

  江朔皱眉道:“打仗用白幡,多晦气啊……难道说吐蕃赞普真在营中?”

  李珠儿道:“怕是故布疑阵,将巨子引来围困的。”

  江朔道:“如此说来裴将军和空空儿很可能便在大帐之中了……”他又不禁担心起来:“可是从裴将军发出飞书,到我们赶到此地也已经半月有余了,这片营地无所依凭,他们能对峙这么久吗?”

  李珠儿摇头道:“这我也不知道,不过巨子说普天之下只有你能助他们脱困,又说一月之内他们足可自保,只要我带着你在一个月内赶到便有救……”

  江朔道:“此上次收到飞鸽传书,姊姊可还收到过别的消息?”

  李珠儿道:“信鸽原只能飞回固定的鸽巢,隐盟所用的信鸽以秘术饲养,我们在身上带有秘药,飞鸽可以回到人的身边,但这也有个限度,不能离巢太远,我离开隐盟在安西的驻地太远,任信鸽在灵也寻不到我了。”

  江朔不禁担心道:“也有可能裴将军他们并不是在此地遇敌的,而是被一步步逼到此地。”

  李珠儿微微一笑道:“你忘了那两个吐蕃人所说的?若他们说的那两个汉人是巨子和空空儿,那他们现在肯定还未落入敌手。”

  李珠儿看来对裴旻和空空儿颇有信心,江朔心道不错,一压腰间七星宝剑的剑鞘道:“那便杀进去再说,看看大帐中有什么古怪!”说着便要起身。

  李珠儿忙拉住他道:“溯之,切勿莽撞,你不觉得下面这个营地看起来十分诡异么?”

  江朔摇头道:“我不通兵法,但也见过不少营垒,确实未见过此等结寨之法,看起来……看起来有些松松垮垮,难道是吐蕃人的奇特阵法?”

  李珠儿指点道:“此营垒内分九个小寨,外有十八道曲线,倒似是人的臂膊。我听说苯教护教神是一九头十八臂的神将,恐怕此阵就是模仿护教神所做的‘坛场’,内中九寨为头,外面十八连营为臂,此营地模仿神将之形,怕不简单。”

  江朔道:“就算在雪地上画个惟妙惟肖的神祇,难道那神就能活过来与人交手不成?”

  李珠儿道:“我也不知其奥妙所在,但不要忘了当年高不危所布八门金锁阵,若吐蕃人真是以此营垒困住巨子和空空儿,我们可万不可掉以轻心,倘若我两人也在困在其中,可就再没有后援了。”

  江朔点点头,反正他们比裴旻所说的一月之期早到了十几日,今日便不行动也无妨,不如静观其变,倒要看看吐蕃人有什么古怪。

  这座营地确实有些诡异,以此营盘的规模来看,营地太安静了,军人粗豪,在营帐间来回出入,吃酒耍钱,哪有如这营地般各自紧闭帐门的?

  但几队巡营的军士走起路来拖拖拉拉,聚在篝火边的军士看起来也很松弛,完全没有如临大敌的紧迫感,只是那中央大帐更是神秘感十足,看了半日,也不见有人出入,大帐四周没有炬火照明,也不知帐在何处,帐脚扎得极牢,一丝光线也没透出来,夜深之后,它那巨大白色的身影便几乎没入黑暗,依稀难辨了。

  江朔和李珠儿二人静卧在山梁,高山上日间还觉和暖,夜间则极其寒冷。江朔内力分罡凛二炁,他运起罡炁周游全身便浑身和暖,自然不惧严寒,但看李珠儿却在微微发抖,江朔伸手握著了李珠儿的手掌,但觉她手掌冰凉,连忙将罡炁传入李珠儿体内。

  李珠儿初时还想挣脱,发现江朔的用意之后便也不再相抗,任江朔的内力流过四肢百骸,立刻觉得如怀抱火炉一般,全身和暖起来。

  江朔心中却暗暗吃惊,他内力传入李珠儿体内时发现李珠儿的内力十分丰沛,只是阴寒无比。李珠儿是女子内力走阴寒一路本不足为奇,但她的运功法门似乎十分奇特,空空儿曾将自己的内力借给独孤湘,江朔知他的内力是先天功的路数,并无奇诡之处,显然与李珠儿所练内功大异其趣。

  而且李珠儿这些年来功夫似乎精进不少,半月前在于阗宫城中居然能和葛如亮打得有来有回,也不知是她练功刻苦,还是得了什么奇遇才致如此。

  江朔正在那边胡思乱想,李珠儿忽然轻轻挣开他的手,压低声音道:“有人来了!”

第589章 黑衣闯营

  来人轻功甚是了得,落脚极轻彷若小兽,原本夜里山中朔风野大,他是极难被发现,但好巧不巧此人恰好从江朔和李珠儿来路方向而来,他立于山梁之上向营地眺望,近的几乎要踩到江朔身上,好在江李二人早早伏在山梁上背光处,此刻屏息敛气,以致来人居然没有发现他们。

  那人对着营地看了半天,似乎也不得要领,但他没有江朔他们那样的耐心,不一会便发足向营地跑去。

  江朔见他脚步细碎,不似中原轻功纵跃距离极大,但他小步快跑倒也不慢,且如此一来行踪变得更为隐秘,难怪刚才险些没有察觉到他的到来,只是江朔隐约觉得此人身行有些眼熟,却一时想不起来来者是谁。

  眼看那人已接近营地,江朔悄声问李珠儿:“我们要跟过去么?”

  李珠儿道:“不急,正好让他给我们趟趟路。”

  吐蕃营地外围的木栅不过一人高,那人轻轻一跃便轻松翻了过去,之后沿着一条帐篷连成的“臂膊”向中央大帐摸去,他一路借着帐篷遮挡,避开火堆边和巡营的军士,而那些军士看起来十分懒散,他十分轻松地就到了方阵外围。

  这般场景直看得江朔和李珠儿面面相觑,他们原道营中定然机关密布,却不料通过外围如此简单,也不知是此人轻功太高,还是吐蕃人压根就没守备。

  眼看那人潜入中央方阵,军士巡营只在外围,帐篷方阵中却不设一人一岗,那人顺利走到大帐边,不知用什么利刃割开大帐一角,帐内光华立刻如同决堤之水倾泻而出,帐外本就昏暗,立刻照亮了一大片。

  李珠儿道:“不好……是陷阱!”

  她话音未落,就听一声鸣镝声响,中央方阵中忽然腾起腾起一道火舌,这火舌迅速延烧,瞬间点燃了四经四纬八条火线,黑暗的营地中央立刻出现了一个火焰勾勒出的九宫格。

  那人惊觉有变,不敢入帐,立刻脚尖一点,向后飞退,想要尽快脱离这个陷阱。然而才到方阵边缘,就听一声爆喝,外围的一条锁链般的帐篷连营突然一起掀开,数百名全副甲胄,手持长枪的吐蕃武士忽然涌了出来,那人倒也不惧,迎着冲上前,伸手一拍,立毙一人。

  然而吐蕃武士迅速组成阵形,手中长枪猬集,向他刺来,那人见无从下手,佯作上前抢攻,等吐蕃人长枪刺来之际,忽然转身向另一侧跑去。

  不出意外,另一条连营再次涌出一队吐蕃武士,但这次却是长弓手,那人似乎也知道吐蕃人的弓箭厉害,不等吐蕃弓手集结,已从彼等阵前划过。

  他便这样绕了方阵小半圈,已有六组,三四百人冲出来阻击他,从全阵大小来看,十八道连营,得有上千人了。

  此刻营地大乱,江朔李珠儿也都顾不得隐藏身形,起身向下张望,江朔道:“这人忒也的颟顸,连营之间空隙极大,他为何不穿阵而过?”

  从现身的吐蕃士兵来看,十八连营应该是一队枪兵,一队弓手间隔布置,营地极广,十八队士兵也不足以完全覆盖,若散开拒敌,以那闯营之人的身手各个击破也非难事。

  若他从两队士兵之间空地穿过,长枪够他不着,弓箭手若射他难免要误伤对面的枪兵,看起来脱身并不难。

  李珠儿却道:“如此简单的道理,吐蕃人怎会不知?只怕空地中还藏有什么厉害的机关。”

  二人说话间,只见那闯营者已经激活了更多的营垒,越来越多的吐蕃士兵冲出来,向他聚拢过来,眼看就要形成合围之势,江朔一按宝剑道:“我们再不出手,那人可就势难幸免了。”

  也不等李珠儿回话,江朔已经冲下山梁,向吐蕃营地飞奔而去。

  此刻营地已然大乱,江朔也不需再藏匿行迹,直接跃上木栅辕门,门上箭楼中有数名吐蕃弓箭手,尚不及反应便被江朔点穴制住,他向下看时,那闯营之人已被吐蕃武士团团围住。

  吐蕃人枪前弓后,一旦密集成阵,饶你是再顶尖的高手也难取胜,江朔知道此刻只有出其不意,快进快出,才有可能救出那人,若慢得半分,陷入阵中,别说救人,自己也再脱身不得了。

  他抽出七星宝剑,在手中一晃,凭空划出一道金色的闪电,此剑乃汉末陨铁所制神兵,因其剑脊上打了七枚铜钉,舞动起来仿若流星摇曳,故名“流星”,江朔持剑顺着一道连营杀将过去。

  这一对是弓箭手,江朔杀入阵中专砍人手中长弓,他的身法既快出剑又准,在人群中疾行居然毫无阻滞,流畅无比,以吐蕃人的视角来看,但见一条金银相间的蛟龙忽然落入阵中,一时间雷电烨烨,懵懂间手中角弓便断为两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3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2/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