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312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李珠儿道:“我家少主另有要事吗,只是匆匆扫了一眼,难道一直戳在山头做石头吗?”

  孙校尉哪敢反驳,连连称是,江朔道:“我看唐军势大,远超南诏,何以大败呢?”

  孙校尉道:“嘿,少主,你道那守城的大将是谁?乃是南诏第一贼将段俭魏,段俭魏此獠,最是狡诈,他只以少数弓箭手守城,引我军平铺攻城,少主,你是不知道,那城墙忒也的长了,足有几十里,连山接水……”

  他将羊苴咩城的长度加长了数倍,李珠儿喝道:“休得罗皂!少主既在当场,自然知道南诏城关的长度。”

  孙校尉道:“是,是,小的忘了,少主恕罪则个……”

  李珠儿皱眉道:“你这人当真夹缠不清,捡重要的说,段俭魏怎么狡诈了?”

  孙校尉道:“是,是,我军攻城之际也一直防备着西面大山,如这个方向上伏兵,也尽能应付。”

  江朔道:“难道没有伏兵?那段俭魏是怎么胜的呢?”

  孙校尉道:“伏兵自然是有,少主,你猜怎么着……”

  李珠儿作势要打,喝道:“别说这些没用的,你只说唐军怎么败的?”

  孙校尉连连称是,道:“伏兵从大泽来。”

  李珠儿道:“不可能!我们在山上并未看到水边有樯橹,何来南诏水军?”

  孙校尉道:“不是水军,是南诏以骑兵绕过洱河,抄了我们的后路。”

  江朔道:“我见唐军一路进军没有下寨,兵临城下立刻攻城,粮草辎重确实无人守护……”

  孙校尉闻言抢白道:“少主英明,段俭魏正是用火攻之计烧了咱的粮草辎重……”忽又骂道:“鲜于仲通这老贼,不通军事,火起之时,他不思救援,反叫我等攻城,说回头救火已是不及,攻下城来自有补给。”

  江朔点头道:“此说似乎也有道理。”

  孙校尉顺嘴说道:“有理个屁……”他自知失言,连忙自己打嘴道:“小的粗鲁惯了,少主勿怪。”

  江朔道:“我本也不通军事,还请孙校尉教我。”

  孙校尉口称不敢,道:“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城头,守城的白蛮早跑了,这城地方广大,却什么也没有,我们一路到南面城墙,才发现此城南北城墙竟然都是面北防守的,白蛮都登上了南面的城墙,加上城墙上原本就有守军,这样一来南城墙上守军数量不减反增,我们也是这时候才知道此城并非南诏国都城太和城。”

  江朔听得直摇头,道:“唐军居然不知道南诏在太和城之北又建了羊苴咩城,此城为太和城之关城屏障,故有两道城墙皆面北防守的奇景,唐军对敌军毫不知情,忒也得托大了。”

  孙校尉又道:“对,对,好像就是叫这个羊咀嚼城……城中粮草叫羊给咀啦,无粮无水,白蛮守住了南城墙,北门之外还有南诏骑军,我们岂非自投罗网,自陷死地?鲜于老贼实在是糊涂透顶,刚刚还叫我等不畏生死猛攻陷城,见了城中情景又叫我们快点保着他突围逃命。”

  李珠儿冷笑道:“如不突围,等南诏合围后,那可真是有死无生了。”

  孙校尉道:“是哩,姊姊说的是,留在城内那是必死无疑,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突围求生。”

  他也跟着江朔叫李珠儿“姊姊”,李珠儿瞪眼道:“哪个是你姊姊?你们突围时南诏应该不会硬拦,但归途可就难行了。”

  孙校尉惊讶地问李珠儿:“姊姊,你怎知道?各路生番全都就地投降只求活命,只剩下我们这数千唐军老弟兄保着鲜于仲通突围,当时南诏骑军几乎是一触即溃,我们还道是南诏人畏惧我军强弩了,之后我军一路败时才知道南诏人的厉害,无论我们跑的多快,都会有南诏人从密林深处突然杀出,我们结阵反击,他们马上又躲回山中,这帮蛮子难缠的很,骑着小矮马却跑的飞快。”

  江朔道:“这是南诏所产滇马,天生矮短,却其实是成年马匹,滇马耐力最好,就是连着跑一个日夜也不用歇息。”

  孙校尉道:“是,是……少主果然见识广博,我说怎么甩不掉南诏人,原来是他们的马耐力好,南诏人日日夜夜坠在我们屁股后面,如附骨之蛆,甩又甩不脱,打又打不过。鲜于仲通那老贼在骑兵的簇拥下,自顾自逃命去了,最后倒霉的还不是我们这些步卒,大部分人不是死在什么羊咩咩城下,而是死在败退回来的路上。”

  江朔道:“啊……鲜于节度使竟然抛下大军,一个人回了成都府?”

  孙校尉啐道:“嘿,更可气的是,上个月听说吐蕃兵出雅州,他觉得待在成都府也不安全,已经一路逃回长安去了。”

  众军卒跟着一起哄笑起来,说了这会子话,他们亦松弛了不少,趁着江朔、李珠儿专心听孙校尉说话之际,手上嘴上不停,气氛也慢慢欢乐起来。

  江朔奇道:“鲜于仲通兵败,丢光了人马辎重,仅以身免,居然还敢跑去长安,难道不怕被捉拿问罪吗?”

  孙校尉不屑地道:“问罪?你道鲜于仲通的靠山是何人?”

  李珠儿怒道:“少卖关子!”

  孙校尉道:“是,是……鲜于仲通开元廿年就中了进士,之后十几年却一直没有实派,直到他巴结上杨妃之兄杨国忠,如今在朝中杨国忠的权势只怕比李林甫更高,杨国忠收了钱真办事,立刻举荐鲜于老儿一个实缺——剑南道节度使。”

  孙校尉又道:“其实此次攻打南诏,也是杨国忠的主意,他持剑南节度使旌节,让鲜于仲通进攻南诏也是为了给自己谋一点军功。”

  江朔一拍桌案道:“杨国忠误国误民,实在可恶!”

  孙校尉道:“可恶的还在后面呢!杨国忠怕被问举荐失察、识人不明之罪,竟然伪造战绩,将大败说成大胜,咱的鲜于大人还做了京兆尹哩。”

  江朔心道:这样的故事自己这一路来已经听得太多了,东军是如此,西军亦是如此,现在剑南节度使也概莫能外,朝廷之中李林甫如此,杨国忠又是如此,都说大唐盛世,这是怎么了?

  李珠儿问道:“那另一路唐军呢?”

  孙校尉道:“嗨……戎州出发的那一路,本就是各路生番凑起来的,行军路上一路鼓声震天,看似热闹进军速度却极慢,一听说咱这边败了,早就一哄而散了。”

  李珠儿冷笑道:“果然不出巨子所料。”

  孙校尉顺口问道:“锯子,锯子是谁?”

  江朔问李珠儿:“南诏军会趁势进攻这里吗?还有,吐蕃军能攻陷雅州么?”

  李珠儿不假思索地道:“不会!南诏军能击退唐军,全赖熟悉地理,他们可以在山林中偷袭唐军,却难在攻城战中取胜。至于吐蕃,雅州道路狭窄,吐蕃进军艰难,况且南诏一战,剑南镇其实只损失了几千唐军,西川尚有二万健儿,只需调配得当,层层设防阻击,吐蕃从绝对无法从西面攻入剑南道。”

  众唐军听了皆以为然,频频点头,这时只听一人朗声笑道:“小妮子这番话倒说的极有见识。”

  江朔这才发现酒肆最里面的角落里竟然还有一客人未走,此刻那人从阴影中走出,只见他五十出头模样,须发已见花白,一张方阔的大脸晒的黑中透红,虽然穿着灰布短衫,但腰杆笔直,身子板正,一看就是行伍出身。

  孙校尉见了那人模样,忽而大喜道:“呀!莫不是李宓,李都督么!”

第608章 刺客来袭

  江朔问道:“这位李都督是哪里的都督?”

  李珠儿道:“李宓本是姚州都督,据说他与阁逻凤私交甚笃,南人亦畏服李宓,不过后来圣人听信杨国忠之言,用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以张虔陀为姚州都督,李都督并非杨党,遭到排挤,早就赋闲在家了。”

  那叫“李宓”的老人捻须笑道:“嘿,没想到还有人认得老夫。”

  孙校尉这时也顾不得李珠儿叫他坐着了,起身叉手道:“小人孙仲,李都督在姚州任上时,小的便在亲兵营中听用。”

  李宓斜睨孙仲一眼,冷笑道:“老夫亲兵营中可没有孬种。”

  孙仲此前表现得欺软怕硬,没皮没脸,没想到听了李宓这番话却忽然红了眼眶,他单膝跪地,道:“非是孙仲等贪生怕死,实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啊,若得为明公效力,不论陷阵还是先登,死不旋踵!”

  余人亦高喊道:“我等皆不畏死,只怕死的冤枉,我们并非逃兵,而是无将帅统领,不得不退啊!”

  李宓道:“好,如今我蒙朝廷征召,复起为剑南留后,尔等敢随我去雅州去打吐蕃人么?”

  孙仲喊道:“如何不敢!我孙仲愿为都督驱策,杀敌守疆,虽死不辞。”

  唐军士卒也跟着高喊,方才还如盗寇般的游兵散勇,此刻一齐振臂高呼,颇有大唐强兵风范。江朔也觉热血沸腾,起身道:“既如此,我也随李都督同去雅州。”

  李宓笑着睃了他一眼道:“哟,这位年轻世侄又是何人呐?”

  李珠儿道:“李都督莫欺年少,这位是江湖盟主,天下漕帮帮主,江朔江溯之是也。”

  李宓捋须道:“漕帮?没听说过,江湖盟倒是略有耳闻,不过是些江洋大盗,这也值得夸耀么?”

  李珠儿秀眉一挑就要动怒,江朔忙拦住他道:“李都督教训的是,名号不过是虚名而已,我只是草头百姓,听诸位所言,起了同仇敌忾之心……”

  李宓一挥手打断他道:“行军打仗岂是儿戏?两军对阵更非游侠所能比,江少主,老夫劝你还是早早远离是非之地,回中原去接着做你的帮主、盟主吧。”

  他故意将“江少主”一字一顿地读来,显然有嘲讽之意。

  不等李珠儿发作,忽听酒肆外有个声音问道:“店中可是李宓李都督?”

  说话之人的口音十分古怪,他在酒肆围墙之外,虽未见其人,江朔却觉得有几分熟悉,他记忆力极好,却想不起来哪里听过这人的声音。

  李宓朗声道:“正是李某在此,阁下何人,何不现身一见?”

  只听墙外发出“嘿嘿”两声冷笑,便没了下文,众人正自奇怪之际,忽然听轻越的铃声,紧接着就听到“嘁嘁碴碴”的细碎声响,只见围墙上多了一条金色的细浪,细浪很快翻过夯土矮墙,众人才看清原来是一只只黑足金背的蝎子!

  蝎子很快翻过了土墙,向堂屋爬来,细碎之声越来越密,越来越响,还不断有蝎子在翻越土墙,千千万万条腿在土墙上划过,振得黄土扑簌簌地落下。

  江朔这才想起为何对那人的声音感到熟悉又不知是谁,他此前听此人说话都是吐蕃语,从未听他说过汉话,话语虽不相同,但语气、语调却是一模一样,因此江朔会有熟悉之感。

  来者正是吐蕃苯教土宗上师夏扎!这千千万万的金背巨蝎也只有他能驱策。

  江朔忙喊道:“大家快退,黄金蝎有巨毒!”

  其实不消他提醒,众人见了那些蝎子都不禁头皮发麻,汗毛直竖,只是不知该如何应对,巨蝎从四面八方围来,却往哪里退?

  李宓道:“毒虫畏火,快拆木器做火把驱虫!”

  老都督说话自有威严,唐军立刻拆门窗、摔桌榻,做成火炬急切间却难以点燃,李珠儿取来一坛酒浇在其上,立刻遇火便燃。唐军一声欢呼,纷纷打掉酒坛上的封泥,用以点燃火炬。

  孙仲更是直接将几张桌案砸碎,堆在堂外,泼上酒水,燃起一座火墙,挡在蝎子的行进路径之上,蝎子果然畏火,纷纷绕过火堆,唐军以手中火炬燎之,火炬到处蝎子立刻化作一团火球。

  但蝎子数量实在太多,难免有漏网之鱼,唐军边燎边退,仍有人不慎被毒蝎子蛰到,被蛰之人立刻倒地,脸色发黑,口吐白沫,眼看死多生少,众人见这黄金蝎之毒如此猛烈,也不禁心中害怕,好在唐军互相配合颇有默契,互相援护,才勉强用火炬挡住了蝎潮。

  江朔一挟李宓道:“大家快上房梁!尚可稍避!”

  李宓刚想挣扎,忽觉耳畔生风,脚下腾云驾雾一般,还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就飞到了屋梁之上,事发突然,他在梁上一晃,险些从上面跌落,幸得江朔伸手相扶才站稳身形。

  江朔道一声“小心”,又跳下梁去,只见江朔和李珠儿上上下下,不一会功夫就把所有唐军将士都拉到了房梁之上,屋梁距地不下一丈,而江朔和李珠儿居然上下自如,仿佛只有几尺高而已,众军士哪见过此等神功,皆以为是神仙方术,啧啧称奇不已。

  众人到了高处,蝎子虽然能攀爬木柱,但显然蝎子受铃声控制,并不会自行索敌,大部分蝎子都在店肆中乱转,少数几个爬上柱子的,立刻被唐军士卒用火把点燃坠落下去。

  江朔伸手向上连拍数掌,击碎数条屋檩,屋瓦纷纷落下,在屋顶上拆出一个大洞,这时众人也不用他教,纷纷从这洞口翻上屋面,可暂时不用担心毒蝎。

  孙仲得了空,手扒屋脊指着墙外骂道:“墙外是何人?竟如此歹毒!”

  李宓毕竟有大将气度,冷静分析道:“方才那人问明某家名姓才突然发难,看来是专为老夫而来。”

  江朔道:“此人当是吐蕃苯教上师夏扎,我曾遇到过他驱使毒蝎。”

  李宓摇头道:“我并不识得此人,他为何来暗算于我?”

  李珠儿道:“其中原委不难猜测,吐蕃正在进攻雅州,想必吐蕃探得圣人复起都督为剑南道留后,镇守西川,故派人前来刺杀,若唐军无帅,吐蕃或可乘乱夺取西川。”

  孙仲骂道:“吐蕃番子忒歹毒了!”他向外喊道:“夏扎老贼!藏头露尾的鼠辈!驱使毒虫蜇人算什么本事?有本事当面决个胜负!”

  众唐军兵卒也跟着一起破口大骂,李珠儿冷冷道:“你们骂得倒是痛快,只是叫墙外之人知道了我们在房顶上,只怕要大大不妙咯。”

  江朔在屋顶上开洞,特地选在墙垣反面,若众人躲在屋脊背后,或还能隐藏片刻,众人痛骂这么大声,只怕敌人想不发现也难了,果然李珠儿话音未落,就听到“嗡嗡”之声由远及近,空中一抹黑云飘来。

  江朔喊道:“不好!是毒蜂来了!”

  果然是那蓝色翅膀,身体黑黄相间的巨蜂,这巨蜂异常灵活,当日在悬崖上,若非李珠儿用炎魄针射死那几只巨蜂,一时倒也难以摆脱,此刻巨蜂数量更多,还有这么多唐军普通军士,就算江朔和李珠儿能自保,要护李宓、孙仲等所有人的周全,却难如登天。

  江朔问李珠儿:“珠儿姊姊,这可怎么办?”

  李珠儿道:“为今之计,只有擒贼先擒王,意味抵挡毒虫,躲过了毒蝎、毒蜂,难保后面还有毒蜈蚣、毒蝙蝠,若能杀了夏扎,毒虫无人驱使,将自散去。”

  江朔喜道:“正当用此法!”又忧道:“可是屋顶上这些人怎么办?”

  李珠儿道:“溯之你自去擒夏扎,我在屋顶上帮他们驱赶毒虫,还能坚持个一时半刻。”

  江朔将信将疑,道:“珠儿,你已经用完了炎魄针,却用什么再来对付毒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3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2/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