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342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许远不无忧虑地对江朔道:“江少主,我们恐怕现在就得斩断绳索,万一这巨鲸和先前那条一样忽然发起狂来……”

  江朔道:“可是湘儿还在前面……”

  许远踟蹰道:“是啊,若无巨鲸帮忙拖船,只怕也追不上前面的船……只是……只是……啊呀,真难办。”

  巨鲸忽然掉头,向海鳅船冲去,引得船上众人惊呼起来。

  许远道:“糟糕……看来它是想自己搞断绳索了……少主,快做决断吧……”

  江朔知道所谓决断只有一条路而已了,他在鲸背上摸索到鲸鱼挂住长矛的那一侧,伸手入鲸口。

  许远惊呼:“少主,你要做什么?”

  江朔不答,只说:“许大哥抓紧绳索。”

  他自己则抓住矛杆,此刻龙王鲸掉头之际,紧绷的绳索松了下来,江朔趁此机会将矛杆向上用力一推,巨鲸吃痛,大张其口,吐出一口鲜血,同时矛尖已被江朔拔出。

  巨鲸忽然挣脱了桎梏,狂喜之下,不再冲向海鳅船,猛地一甩尾鳍,再次急转,向幼鲸和遣唐使船的方向追去。

  短时间内连续转向,绝非任何海船能做到,只有龙王鲸才能如此灵活,鲸背上的江朔和许远再也站立不住,被一起摔落海中,还好江朔叫许远提前抓紧了绳索,江朔自己则牢牢抓紧了矛杆,二人虽然落入海中,却仍挂在绳索上。

  绳索一旦脱离鲸口,在海中乱甩,同时向下急沉下去,此刻海面看似平静无波,但置身其中和江河中的感觉仍然大大不同,浸透海水的绳索极其沉重,江朔和许远下沉了一段,却忽觉上浮变得轻松起来。

  游了一阵,忽然海水一翻,二人冲出海面,不停顿地继续向上飞入半空中,身子几乎撞到海鳅船高大如城墙的船舷板,原来是海鳅船上众人见巨鲸甩脱绳索后二人落水,便一齐拉动绳索,将二人生生从海中拔上了海鳅船。

  二人回到甲板上,浑身上下都已经湿透了,团结兵拿来毯子裹在二人身上,许远裹紧了毯子喘息不止,江朔则甩开毯子手把雉口向东北方向眺望。

  海鳅船的船舷甚高,能眺望到远方,只见遣唐使船已距离里许远了,后面拖着一道水线,此刻已经成了海船拖着幼鲸在走了,后面还有一条更粗大的水线在迅速接近中,自然是那条巨鲸了。

  看来巨鲸与幼鲸定然是父子或母子,才护如此不顾一切地去追逐,这时忽见拖拽在遣唐使船后面水线变相往回游来,许远不知何时来到江朔身边道:“看来湘儿也放开了幼鲸。”

  江朔不停地以手抹脸,不知是为了拭去头发上滴下的海水,还是眼中涌出的泪水,他心中尚存一线希望,茫然无措地问道:“湘儿会不会骑在幼鲸背上,往回来呢?”

  众人都望着海面上不断接近的两道水线,沉默不作声,不一会儿时间,见两条水线交汇在一起,盘桓良久,却一齐向东南游去,离他们这边越来越远了。

  许远安慰道:“或许湘儿和我们一样,切断绳索放开幼鲸后,被拉到遣唐使船上,他们应该会掉头回来吧?”

  这也是江朔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了,然而一个人的一句话却打碎了他最后的希望:“遣唐使船是绝对不会回头的,东瀛船队此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送鉴真大师到日本国去传法,无论落下谁都不会回头的。”

  江朔回头见说话之人是东瀛遣唐使正使藤原清河,他心中一沉,藤原清河和晁衡这样最富名望的东瀛人都在海鳅船上,如果遣唐使船上的船工可以了连这两人都弃之不顾,又怎么可能送湘儿回来呢?

  晁衡在一旁安慰道:“江小友,你也不必太过担心,湘儿姑娘身怀神功,想必不会葬身大海,使船到达日本国之后,我国上下最是仰慕大唐人物,定然对她也是礼遇有加,下次遣唐使赴唐之时,就可以送她回大唐了。”

  这句话并没有给江朔很大的慰藉,遣唐使出使大唐并无定数,可能相隔几年,也可能相隔数十年……

  江朔对陈先登叉手道:“陈将军,可否请你帮忙,追上前面的船?”

  陈先登为难道:“这……除了失去首帆,船工们正在加紧修另两张帆,但就算四张帆都修好,只怕也追不上前面的海船了……”

  许远道:“不是还有桨……我们一齐打桨,或许可以……”

  藤原清河指着远方道:“马上就要加速了,就是想掉头也不可能了。”

  许远奇道:“这却是为何?”

  藤原清河解释道:“你们看到东方的那座岛屿了么?”

  江朔目力极好,见远方海中有一个小黑点,木然点了点头。

  藤原清河道:“那个岛十分独特,四周皆为悬崖,北面平坦东南陡峭,正好挡住了南来的飓风,大唐渔人取义姜太公‘稳坐钓鱼台’,称之为‘钓鱼屿’,此岛乃大唐海上门户,也是南岛路的起点,海船驶过此岛,就会进入黑潮……”

  江朔不解问道:“黑潮?”

  此地距离大唐已有千里之遥,陈先登和许远都摇头表示不知钓鱼屿,更没听说过黑潮。藤原清河道:“大海其实和陆地一样,海底有山脊也有沟壑,自然也有’河流‘……”

  大海四面皆是无边无际之水,怎会还有“河流”?如此匪夷所思之事,众人听了都直皱眉,均道藤原清河所言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藤原清河道:“因为海底地形不同,海中会产生流向固定,流速更快的海流,可不就和陆上河流一样么?只是海中的海流宽度远比路上的河流要宽,譬如黑潮,宽不下百里!”

  海中有宽达百里的河流?众人无论如何不信!

  藤原清河不管众人怎么想,继续解释道:“这黑潮是东海最大的海流,终年自南向北流动,如同一条大河一样从钓鱼屿一路向东北,沿诸岛而上,直抵东瀛日本国,黑潮所经之地就是所谓‘南岛路’……”

  江朔在勃海曾听井真成说过遣唐使的“北岛路”,就是沿新罗国海岸线北上,绕过乌湖海和勃海交界处的链条般的岛屿直抵登州或海州港。北岛路紧贴海岸线,而南岛路却在大洋深处,难以寻找,没想到飓风推送,居然把两艘船直接送到了南岛路的入口。

  陈先登道:“就算真有海中河流,东瀛使船能进入,我们也能进入,可也不一定会慢啊……”

  藤原清河道:“遣唐使船的船体是专为远洋设计的,就像车要对辙,海船要最大的利用海流,也需要最为匹配的构造,大唐造船虽然远强于我国,但一旦进入黑潮,却无船会是遣唐使船的对手。”

  此刻西南风正盛,海鳅船不一会就驶到了钓鱼屿附近,只见钓鱼屿的东面、南面有不少零星的小岛,藤原清河说北面远处有一小岛名“黄尾屿”,东面很远的地方有一岛名“赤尾屿”,这些岛串联成了南岛路的起点,也是遣唐使进入大唐时的门户指引。

  忽听有人高喊:“海水真的变黑了!”

  众唐人低头看时,果然海中有一条明确的边界线,西边是蓝色的海水,东边说黑色有些夸张,但颜色确实深得多,“黑色”的海面上,遣唐使离去时的水线仍十分明显,海鳅船也切入黑色海水之中,众人皆感觉不出什么改变。

  看似黑色的海水其实并非黑色,溅落在甲板上的海水仍然是透明的,没有一丝颜色,藤原清河说是因为黑潮自南方归墟而来,水温高,水流急,故而海流中的杂质极少,也因此更加透明,能一眼望见幽暗的海底,故此澄澈的海流反而成了黑色。

  在黑潮中行了一段时间,遣唐使船果然越来越远,越来越小,几乎看不见了。

  许远道:“似乎我们的船也快了一些,少主勿忧,就算我们的船慢些,只要沿着相同的海流,总是能追上前船的么……大不了晚几天到而已。这艘破船本就需要好好修缮,到时候在东瀛修好船只,再和湘儿一起回大唐不就好了?”

  江朔心道:不错,自己一心只想着追上前船,其实只要知道对方的目的地,慢些也能达到。但他一看陈先登、船上的一众团结兵皆面露为难的神色,知道他们不愿意远渡重洋去东瀛日本,似乎自己不该一己私利要求他们陪自己一起去如此遥远陌生的国度。

  正纠结间,船上忽然响起击点之声,陈先登指着北方,颤声道:”飓风又回来啦!”

第665章 安南驩州

  这是一片颇为荒凉的海滩,目之所及只有几棵东倒西歪的椰子树,杂草如屏灌木如障,没有半点人烟,海沙倒是细幼柔软,躺在上面让和暖的阳光晒着,叫人慵懒得不想起身。

  但晁衡终究还是爬了起来,白色沙滩上满目疮痍,到处都是破碎的木板,还有断成数截的桅杆,再向远处看去,沙滩上一架巨大兽骨般的船骸,晁衡呆呆看了半天才看出这是大唐水军海鳅船的残骸。

  晁衡的记忆也慢慢恢复了过来,那日他们在海上遇到了飓风转头袭来,遣唐使船则由于黑潮的加持,恰好避开飓风,自向着东北方的东瀛日本国驶去,而海鹘船则被杀了个回马枪的飓风推送向南,离钓鱼屿越来越远。

  裹挟着海鳅船的飓风仍然十分激烈,不间断地将他们向南送去,飓风到哪里,风雨就跟到哪里,也不知道走出了多远。

  海鳅船本是近海战舰,造得十分高大,但在远洋海上,别说船帆,船桨已经受损,就是全船完整,也难以靠自己的力量脱离飓风。

  这次既没有别船来救,也没有龙王鲸现身救援,更连自己现在身处何处判断不清,哪怕是武功卓绝如江朔彼时也都无计可施了。

  飓风速度极快,之前能将他们一日之内向东南送出千里,转向之后威力不减,几个昼夜就到了南海。

  飓风将他们送到这片海域之后,便登上陆地呼啸而去了,把海鳅船留在了浅滩之上,冲滩搁浅之际,海船不堪重荷,居然自行解体了,这才散落的整个沙滩上都是它的桅杆、舷板、船楼。

  经历了数日的疾风骤雨天气和海上风浪颠簸,如今望着万里无云的碧空,海静沙平的海岸,晁衡竟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海鳅船的上部已经完全被掀掉了,水线以上的船板也几乎全毁,但龙骨却仍然牢固,船底几乎没有损坏,他们就是靠这半副船架子来到这片海岸的,晁衡不由得暗自赞叹大唐造船术之精湛。

  大船四周围了不少人,难道他们还想修复这艘船?晁衡在人群中第一个认出了陈先登,他踉跄着走上前去,喊道:“陈郎将!你们在做什么?”

  陈先登转头看到晁衡,立刻满脸堆笑,不过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殷勤地道:“啊哟,晁卿,万幸你平安无事。”

  晁衡心中奇怪,在海上时陈先登对他可没这么客气,问道:“陈郎将,你可知道这是何处?”

  陈先登很肯定地道:“在安南,是我大唐的领土!”

  难怪陈先登对晁衡如此客气,先前晁衡要渡海回东瀛日本,饶他在大唐是什么高官,都只是过往云烟,而此刻重回大唐,他就还是那正三品的正授秘书监,陈先登怎能对他不逢迎有加。

  晁衡追问道:“我看这里荒无人烟,郎将怎能肯定这里是安南?”

  虽然这里椰林海沙,气候炎热,显然是极南之地,但南方地域广大,听说海南有大小岛屿数万座,更有真腊,室利佛逝这样的域外大国,陈先登又没来过南海,怎知这里就是安南都护府?

  陈先登大方承认道:“末将可没有此等见识,是许远告诉我的。”

  许远所授官职不过正六品下的睢阳防御使,陈先登可是从五品的郎将,看似差了一品,其实官阶差了很多,因此陈先登说起许远来,可就没有这么客气了。

  晁衡愈加迷惑道:“许远又怎知这里是何处呢?”

  陈先登摇头道:“这末将可就不知道了,要不要末将帮你把他招回来问问……”

  晁衡摆手道:“你只说他人在何处?我自去寻他便了。”

  陈先登继续谄笑道:“是,是,他在前面短岗上……我们在这儿看看能不能拆了船板做大车,把诸位大人送回中枢。”

  原来陈先登率着这么多人,并非为了修船,而是为了造车供他们乘坐,他指的是海岸深处的坡地之上,那边草木丰茂,完全看不出有人烟的样子,晁衡没想到这里还有村子,他不愿意和陈先登纠缠,道:“如此有劳陈将军,我去前面看看。”

  那短岗近在眼前,亦不甚高,晁衡沿着一处斜坡向上,见灌木中被人用刀开辟出了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小径,他艰难地穿过小径,看到了不远处聚集的十几人,许远,藤原清河都在其中,只是不见了江朔的踪影。

  晁衡走近才发现他们竟然围着一个墓地!

  只听藤原清河道:“……和我们一样,撞上了飓风,只是不走运,船翻了,他落水惊悸而死,十年不过廿六,实在令人叹息……”

  许远则道:“埋在此间也不知道是何人的主意……他溺水而死,应当惧水,却让他在此间每日里看着大海,每当飓风来临之时,岂不要在棺材里发抖?”

  晁衡登上短岗,才发现这墓地虽然不高,却在整个海岸的最高点,站在此地可以俯瞰整个海湾,南面有一条澄澈的大河注入海中,身后皆是茂密的丛林,山都退在极远的北方。

  在今天这种风和日丽的天气看来,此处确实是风景优美的形胜之地,但却如许远所说,若在飓风天气,望着万里黑云和狂暴的大海,想来也真是恐怖。

  晁衡凑上前去,问道:“这是谁的坟墓?”

  许远等人见晁衡无恙都甚欢喜,藤原清河往边上一让,道:“阿倍君,你绝对想不到,这是王子安的坟……”

  晁衡疑惑道:“王子安,王勃王子安?那个写《滕王阁序》的王勃?”

  许远道:“不错!”

  晁衡激动起来:“就是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王勃?”

  许远道:“不错!”

  晁衡靠近墓碑,这是一块典型的唐代墓碑,由三块灰色岩石刻成,上有螭首,下有龟趺,都是单独雕刻而成,再与中间刻满墓志铭的墓碑榫接在一起。

  此地海风咸卤,烈日灼灼,王勃去世至今不过七十余载,螭首纹理已经几乎磨平了,而龟趺之首仅剩一个不规则的圆球。墓碑上的字迹依稀难辨,晁衡凑近了仔细观看,只见上书:

  大唐故朝散郎补虢州参军王公墓志铭

  王公讳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父大唐太常博士交趾令王福畤……

  ……

  王福畤后累官至泽州长史,但王勃埋葬之时,王福畤仍是交趾县令,世间流传的故事与墓碑上的内容相印证,可知此碑为真。

  王勃曾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王福畤受到牵连,被远贬交趾做了县令,王勃因为自己的过错导致父亲远谪,心中十分自责,执意要陪父亲南下,后在坐海船返回中原时,遇到飓风,王勃落水后虽被救起,却因惊吓过度而死,王福畤将他埋葬在海边,没想到竟在此处。

  晁衡喜道:“我还以为飘到了海外异邦,没想到还在大唐境内,只是不知此地距离长安有多远?”

  藤原清河表情戏谑道:“许郎曾任益州从事,对剑南道还算熟稔,阿倍君不妨听他说说。”

  许远不待晁衡问他,道:“我也没到过这么远的地方,但粗略推算,此地距离姚州云南郡大约两千里,穿越滇道、蜀道到长安的话,约莫四千里……”

  晁衡大吃一惊,道:“都说大唐幅员辽阔,纵横皆有万里,但世人多只知东北、西域之遥,没想到南方交趾竟也如此遥远!”

  许远笑道:“此地属驩州,南面还有罗伏州呢,此地是整个安南的一处内凹的峡湾,飓风经常把海船卷到此处,倒也不算巧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3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2/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