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360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崔圆对巧珠道:“监斩并非圆之本意,将军屈枉,我岂不知,奈何皇命不可违逆……”

  年轻的宣令官闻言大怒,喝道:“崔圆!你可知罪!”

  巧珠却不理此人,对崔圆道:“你既然知道阿爷冤枉,怎不向上如实禀报?”

  崔圆道:“怎没禀报,只是圣人久不问事,政事皆决与杨相,他要斩你阿爷,却又怎会替他伸冤?”

  宣令官在一旁冷笑道:“圣人日理万机,哪里有空看你的胡言乱语?”

  巧珠仍然对那人的话置若罔闻,只对着崔圆说话:“如此说来,倒是我错怪你了?”

  崔圆道:“巧珠你怨我恨我,都是理所应当,只怪我人微言轻……”

  宣令官连续插了三次话,崔圆和巧珠居然都视他如无物,只顾着自己对话,不由得脸皮涨得通红,怒吼道:“此女劫法场已是死罪,崔圆你还和她啰唣什么?还不快……”

  那宣令官话没说话,忽见巧珠身形一晃,他左侧脸颊上已经结结实实地挨了一巴掌,待他捂着脸抬头看时,却见巧珠右手持剑斜在身前,长剑仍未出鞘,刚才那一下竟然不是用手,而是用剑鞘抽的。

  巧珠冷冷道:“哪里来的登徒子,敢在此聒噪。”

  巧珠这一击,身法既快出手亦妙,江朔心道,我倒是看走眼了,这小女子的功夫显是得过名师传授。

  宣令官怒道:“反了!反了!来人,给我拿下!”

  崔圆却只能急道:“巧珠,你快走!”

  众武士闻言立刻仗刀抢上,将巧珠团团围住,他们果然只听那宣令官的号令,崔圆根本无法节制他们。

  巧珠一边招架,一边怒道:“姓崔的你怕死,自去做你的缩头乌龟去,我绝不苟且求生,今日若不能救出爹爹,不过血溅五步,有死而已!”

  宣令官冷笑道:“好,我便成全你!”

  却见巧珠形如鬼魅,忽又向他冲去,直吓得他魂飞天外,“娘耶”一声惊呼向后退去,脚下拌蒜,差点一屁股坐在台上,幸而两旁武士冲上来,手中长刀舞出两道弧光,将巧珠逼退,其余武士这才追上,将巧珠团团围住。

  而崔圆虽然焦急,但除了急呼“巧珠快走”之外,竟无他法。

  巧珠却不理他,左手拿住剑鞘,右手一扬,“仓啷”一声抽出宝剑,她右手持剑疾刺,左右武器格挡,一人分使两招,一攻一守,将围攻的武士逼退。

  长剑进攻倒还好,那剑鞘武功之际发出“铃铃”之声,搅得人心神不宁,不知藏着什么古怪,武士虽众,却不敢过分逼近少女。

  宣令官捂着脸怒道:“没用的奴才!躲什么?快给我上!将这女子剁成肉酱,方解我心头之恨!”

  崔圆用近似哀求的语气道:“杨侍郎,莫为己甚……”

  那杨侍郎道:“崔圆,休要多言!待我回京后再收拾你!”

  江朔身后那人忽然问道:“杨侍郎……莫不是举明经不中的杨侍郎么?”

  江朔奇道:“这位大哥,既然科举未中,何以能做侍郎?”

  那人得意道:“小兄弟你有所不知,这位杨侍郎非同凡响,只因他有个好耶耶,当年主持科举的是礼部侍郎达奚珣,这位杨侍郎考得太差,但达奚珣慑于他阿爷的权势,遣子达奚抚去告诉老子,儿子考得太差,怕是要落榜。没想到杨侍郎的阿爷竟而怒道:吾子岂能不富贵耶?岂以一名为鼠辈所卖!”

  这人说得半文不白,罗罗听不懂,问道:“什么富贵?什么鼠辈?”

  那人道:“杨侍郎的阿爷的意思是我儿子将来必定富贵,今日你达奚珣让他落地,明日自有别的主考官让他中举,想因此待价而沽,以此要挟老父我,却是错打了算盘。”

  他故意强调“杨侍郎”,又说“老父我”,显然是在占那杨侍郎的便宜,他说故事果然有一套,虽然换了个地方,几句话又让身边聚拢了人,有好事者追问道:“后来呢?后来呢?”

  那人得意地道:“后来?达奚珣自然吓坏了,回去改了批卷,咱杨侍郎高第得中,没几日便授官检校户部侍郎,与达奚珣同列。”

  众人哄笑道:“原来是这么个侍郎啊……”

  那人道:“哎……就这样,还嫌升官太慢呢……”

  有人咋舌道:“乖乖,侍郎正四品下哩,还是户部侍郎……竟然嫌小?”

  那人轻轻啐了一口道:“对寻常人来说,四品自然是很大了,但对杨侍郎的耶耶来说,却是不值一提。”

  罗罗不耐烦道:“说了这半日,你倒是说他阿爷是谁啊?”

  那人向天抱拳,继而叉手捧心,显得十分虔诚的样子,道:“杨侍郎名暄,他的阿爷么,便是朝中右相,文部尚书,身兼四十余职……对了,还是剑南节度正使……”

  江朔一惊,脱口而出道:“杨国忠?”

  那人道:“正是杨国忠,杨相!”

  此言一出,大街上一片哗然,江朔已然知道此人绝不简单,他的声音能在如此嘈杂的环境中传播开去,看来也是个练家子。此人滔滔不绝,吸引人来听他说话,恐怕另有目的。

  果然众人听说高台上的宣令官就是奸相杨国忠那不学无术的长公子杨暄,不由得群情激愤,杨国忠为讨好圣人,对百姓盘剥甚紧,天下人没有不恨,听了杨暄的故事,对他的人品更是不齿,竟众口一词,向台上咒骂起来。

  杨暄大怒道:“反了,反了,来人,与我把这些刁民统统拿下!”

  台下还有众多军士,听到杨暄的命令本当立刻奉行,但十字街口,百姓有数千人,这百十来个官兵怎么抓得过来?况且他们多是蜀人,又怎会卖力抓自己同乡?因此只能阳奉阴违,呼喝声虽大,却也不敢捉拿一人。

  杨暄气得直跺脚,但他也知道要把骂他的人尽数都抓起来难以实现,他改变策略,一指江朔这边,对身边侍卫道:“给我把那人擒来!”

  这些侍卫是他从长安带来的亲信,闻言齐声唱喏,跳下台来,向江朔这边扑来。

  在那人“说书”之际,巧珠和围着她的数名武士缠斗,巧珠武功虽比众武士为高,但她年纪尚小,内力不济,虽然招式精妙,却无法取胜,更无暇听那“说书人”的言语,直至台下百姓闹腾起来,她听到了“杨相”“杨暄”等语,才忽然惊觉眼前的年轻人竟然是杨国忠长子杨暄。

  她忽然长啸一声,手中剑鞘一挥荡开众武士手中横刀,自己却弹地而起,向杨暄扑去。

  巧珠身后一名武士并没有被她的剑鞘逼退,挥刀就想向她肩头砍落,而巧珠已疯了一样扑向杨暄,对斩至身后的钢刀直如不知,用身子硬接这一刀,也要先擒住杨暄。

  眼看巧珠就要右肩中刀,那武士忽然脚下一个趔趄,竟自单膝跪倒在地,以手中钢刀杵地,似是突然绊了一跤,这一刀才没砍到巧珠身上。

  罗罗以手加额道:“好巧!好险!”

  江朔却知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他侧头望了一眼空空儿,空空儿见他看过来,笑嘻嘻地将右掌心中几枚小石子向上抛了抛,对江朔吐了吐舌头,果然是他施展的手段。

  台上众人却无一知晓,巧珠仍发疯似地冲向杨暄,围着她的武士竟不能挡。

  杨暄也是个色厉內荏之徒,真见巧珠不要命地扑来,也自怯了,忙喊道:“回来,快回来保护我!”

  那些冲向江朔这边的侍卫尚未抓到那“说书人”,便又折回去了,巧珠仍是没能突破众武士组成的屏障,始终靠近不得杨暄。

  江朔已看出她所学虽妙,却少了历练,怕是甚难取胜,正想上台助巧珠一臂之力,却忽听柳汲高喊道:“哎……不对,不对,不对!全错了……铎鞘宝剑不是这样用法的!”

第396章 金木双铎

  江朔心道柳汲所制造武器往往别出心裁,出人意料,如七星宝剑以樫木剑鞘为柄,组合成长柄双手斩马剑,难道这铎鞘剑也藏着什么妙用?他只知铎鞘能发出铃音,却不知这铃音有什么用处。

  只听柳汲对巧珠道:“铎者,皆以金为之,形似钲而而有舌,以木为舌则曰木铎,以金为舌则曰金铎,有所谓‘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之说,你方才发出的不过是木铎之声,以之传政令尚可,却不能在战场上震慑敌人。”

  江朔奇道:“难道是铎中舌头装错了?现在赶紧的装金铎可是来不及了。”

  柳汲吹胡子瞪眼道:“我老人家做的兵器也会错么?小辈不知我铎鞘之妙罢了,小女子,我教你个乖,转动鞘上金铃试试。”

  巧珠被一众武士围在垓心,不得脱身,但她的剑法显然经过高人指点,一招一式法度严谨,围攻她的武士一时也奈何不了她,巧珠百忙中以手中宝剑的侧锋一拨鞘端的铜铃。

  铎鞘剑之鞘为木制,外裹着鲨皮,鞘首有一贯通的圆孔,内有一铜铃,以一条细金属丝固定,除了铜铃,金丝上还挂着一枚金球,金丝纤细,金球仿佛悬浮在孔中一般,剑鞘通体黢黑,只有铃和球为铜制,色泽金黄,十分显眼。

  串联铜铃的细丝伸入鞘内,端有一舌,当宝剑插入鞘中,剑尖顶住簧舌,铜铃便被固定住无法发声,而宝剑出鞘之后,铜铃没了束缚,便能振动发声,制作虽然精巧,却也不过是新奇而已,并没什么为武器本身增加杀伤力。

  巧珠以剑锋拨那铜铃,铜铃原本在鞘孔中偏上的位置,此刻被一拨之下发出嗡嗡轻响,沿着细杆向下旋去,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变化。

  当巧珠听柳汲之言拨弄铜铃之际,一众武士见其状怪异,一时不敢上前,但见并无变化,又复抢上,巧珠仍是故技重施,一边以长剑挑刺,一边挥剑鞘格挡。

  然而就在她随手挥动剑鞘之际,那铜铃竟然没有发出声音,更奇的是,铎鞘掠过只处,四名武士手中横刀竟然一齐折断!

  江朔吃了一惊,道:“怎么这铜铃不响,反而震断了对方手中的兵刃?”

  柳汲捻须得意道:“非是无声,而是铃声太高,人耳以无法听到了。”说话间巧珠又以铎鞘震断了一把钢刀,柳汲继续道:“我在这铜铃中装了两条舌头,一为木舌,一为金舌,木舌在铜铃之内,平时挥动剑鞘,便是木舌敲击铜铃发出的声响。而金舌就是那枚小球,平时露在外面不与铜铃接触,当铜铃旋下,盖住金球之际,木舌嵌入铃中自然不能再敲击发声,而换做金球在铃中振动。”

  这时巧珠又已震断了两柄钢刀,她精神大振,将手中剑、鞘互换,右手持鞘,以鞘为剑去,寻人的兵器,只要与铎鞘靠近,不用接触,对方钢刀立断,一众武士心下大骇,脚下不自觉进的少退的多,包围圈越来越大,反倒成了巧珠抢步上前,去邀战了。

  江朔见巧珠完全占了上风,不再有危险,也放松下来,问柳汲道:“原来这剑鞘制作如此精巧,一铃双舌,集金木双铎于一身,可是,为什么换做金铎时,就能震断对手的兵刃呢?”

  柳汲被他这一问搔到了痒处,不无得意地道:“系住金木双铎的金丝乃我用精钢绞成,需得心细手巧方能做成此等又细又韧的细丝,以木舌之轻,敲击时已能发出金音。”

  江朔心道不错,此前铃音清越,确实不像木舌敲击的声音,柳汲续道:“换做金球时,金球重而小,在细丝的牵引下振动极快,已经超出了人耳能听到的范围,却能与刀剑的金炁相感,令其自断!”

  这说法听起来匪夷所思,江朔却知所言不虚,因为张果先生早就教过他万物皆有炁,他在三门峡时便学会了观炁之术,能空手破石,但要说感金炁而断兵刃,却是人力所不能为的了。

  江朔忽然想起,道:“啊呀,我知道了,这和八音铁箫是一个道理!”

  柳汲奇道:“什么八音铁箫,我怎么没听说过世上有这种奇门兵器?”

  江朔便将当年葛如亮在茅山上以八音铁箫连断鲁炅、浑惟明手中兵刃之事对柳汲说了,江朔道:“不过葛庄主的八音铁箫要不断试音,才能震断对方兵刃,比之大匠你的铎鞘随手一挥,就能断人兵刃还是逊了一筹。”

  柳汲却捻须道:“竟然有人与我所思暗合?不过听溯之所言,此人得此法于律吕,而我是从蜂虫扑翅中得来的灵感,殊途而同归,奇哉,妙哉……”

  台上巧珠却步步进逼,倒似一人包围了对方十几人,众武士步步后退,后背几乎要撞到杨暄身上了,杨暄怒道:“贱奴,退什么?给我冲上去,你们有这么多人,一齐出刀,她只一把剑,就是砍死一个两个,不也把她杀了!”

  此理虽然不错,但每个人都只有一条命,要拿肉做的身子去撞钢铸的剑刃,毕竟还是有些舍不得,这些武士为杨家卖命为的是钱财,可也不想赔上性命,他们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愿第一个冲上去。

  杨暄对身后喊道:“浑先生助我拿下这女子!“

  高台背后立着帷幕,幕后转出一中年汉子,那人生得十分肥胖,衣着锦绣,腰间蹀躞带上缀满了金银宝石,手持一把金算盘,打得噼啪乱响,不知在算些什么,道:“公子,这得另算钱。”

  杨暄笑道:“钱奴狗杀才,我阿爷富甲天下,只要助我擒住这悍妇,任多少钱财都与你。”

  那胖子道:“哎,杨公子,话不是这么说,浑某做生意,一向是先谈妥了价钱再做买卖,订契立约,童叟无欺。”

  杨暄嗤了一声,道:“要多少?只管说。”

  胖子笑道:“慢来,慢来,容我算来。”

  杨暄不住后退,已先躲到那胖子身后,顿觉心安了不少,道:“随你怎么算,只是快些。”

  胖子道:“这女子的功夫普普通通,但手中宝剑厉害,虽然被她伤到的可能性不大,总需防范风险,计绢一百匹。”说着他拨了一下算盘上的金算珠,又道:“她手中剑鞘更是诡异,专能断人兵刃,得算上兵器损坏的耗费,计五百匹。”说着又推了上面一枚算珠。

  杨暄道:“小事一桩,快出手吧!”

  那边武士也知道不能再退,纷纷挺刀反击,虽已尽量避开巧珠手中的铎鞘,却还是被震断了三把钢刀,此刻已有一半武士失了兵刃,那胖子仍不疾不徐地道:“慢来,慢来,还没算完……不知道杨公子要的死的还是活的?”

  杨暄本待要说死的,但他抬眼一看那巧珠,只见她生得袅袅婷婷,面目清丽,此刻鼻头鬓角微微带汗,别有一番风致,不自觉地呆了一呆。

  胖子在一旁道:“要死的就容易了,用暗器打她的面门,啪的一声……立刻毙命,只是可怜了这张俏脸,啧啧啧……”说着他用肥短的手指搓了搓金算珠。

  杨暄忙道:“要活的,要活的。”

  胖子道:“呀,捉活的可比打死难多了,另加八百匹。”又拨了一番算盘。

  杨暄对财帛毫不在意,顺嘴答道:“好好好……”

  胖子却仍没算完,道:“这妮子算不得太棘手,但看她的身法,显然得过高人指点,若她的师父是个什么厉害角色,那可就难办了……”杨暄张嘴刚想咒骂,胖子抢先开口堵住了他的话头:“得加钱!”

  他低头噼里啪啦算了半天,道:“得再加两千匹……加在一起一共是……”

  杨暄不耐烦道:“三千四百匹。”

  胖子抬头,对杨暄谄媚一笑,道:“公子高明,”虽这样说,他似乎不放心似的又打了两遍算盘,道:“确是三千四百匹……啊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3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0/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