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372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萧昕道:“圣人命哥舒翰为副元帅守潼关,翰帅荐我为掌书记,如今潼关战事焦灼,翰帅原是叫我往长安回报战事的,不想半路被这伙燕军人马给截了,他们押着我北上,说是要去拜见朔方节度使郭子仪。”

  罗罗道:“想必尹子奇是想让你稳住郭子仪,叫他不要派兵南下助战。”

  萧昕摇头道:“恰恰相反,他们叫我极力劝说郭子仪南下。”

  来瑱道:“哥舒翰有二十万大军,又坐拥天下第一雄关,根本不需要帮忙防御,反倒是朔方若失,叛军便可从河东道长驱直入,进入关中。”

  江朔等人皆已知道燕军正在屯兵河东,正要进攻东受降城,但来瑱并不知道,居然立刻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可见此人不但射术精湛,更是将帅之才。

  江朔道:“不瞒来郎,我们正要北上朔方,助郭节度使抵御河东军的进攻,我看你是将才,不若和我们一同北上吧,我听说郭节度使爱惜人才,定当委以重任。”

  不想来瑱拒绝道:“瑱居丧未满三年,不敢稍离祖茔半步,我送你们到鄜州和延州交界便要折返。”

  萧昕却道:“瑱兄大才,如今中原板荡,烽烟四起,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我回到京中就向圣人举荐,夺情启用为国建功,想必老妇人也不会挑你的理。”

  来瑱道:“若是圣人见招,自当效命。”

  江朔听了也甚觉欢喜,这样的人才在何处效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抗燕军的力量又多了一分。

  众人说说笑笑不觉雪过天霁,离开河谷之后走了许久亦不觉乏累,来瑱抬头看时,竟然已经到了鄜州伏陆县与延州肤施县的界山,来瑱惊呼道:“怎么这么快就到界山了?难道江少主会缩地之术么?”

  来瑱却不知江朔和空空儿揽着他和萧昕一路走来,看似亲热,其实也暗中以内力助他们前行,二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变得身轻体健,走了十几里山路还浑然未觉。

  来瑱言出必行,说送到两州交界,便送到此地为止,江朔见他要回转,不禁担忧道:“祠庙已经被大雪埋了,来郎你回去却在何处安身?”

  来瑱笑道:“我本已出了小祥,原是要回家继续守孝,但大雪封山才没成行,如今看来可能也是阿娘嫌我在山中耽的太久了,催我回家主事呢,我这便回邠州去了。”

  萧昕道:“瑱兄,我和你一起去,我还要回长安向唐皇复命呢,久不回返可要误了大事。”

  江朔等人也不挽留,就此在山头拜别,来瑱带着童儿和萧昕原路返回,那童儿还不时回头望向李珠儿,李珠儿轻蔑地嗤了一声,不再看他了。

  江朔等人继续赶路,一路下到延州,唐代延州产蜜蜡、麝香等贡物,更有延州墨虽称不上品质上佳,但墨色浓黑,久不褪色,颇受商贾欢迎,因此延州贸易繁盛,马匹自然也多,但此时正值寒冬腊月,找不到贩马之人,买马倒也费了一番周折。

  李珠儿花了大价钱也只买到的也只是驮货的驽马,比不得战马那般雄壮,四人也不挑剔,驽**硕,步态端稳,倒正适合在雪地中行走。

  出了延州,翻过那一道千疮百孔,久不修缮的长城,便出了山区,接下来的路便是一片白茫茫的坦途了,唐时,此地还没有彻底变成沙漠,而是几个卤水湖泊,其中最大最有名的便是“大非苦盐池”,由于湖水极其盐卤,寒冬季节竟然还没有完全凝结成冰,罗罗双手捧了来喝,立觉舌头被火燎了一下一般的疼,再不敢尝试了。

  还在冰雪季节,完全不用担心饮水,众人渴了就找干净处的积雪直接食之解渴,晚上露宿时,李珠儿以釜瓯融雪水烹茶、做饭,无不甘美异常。

  如此又行了小十日,终于到了黄河边,东流的河水此处忽然拐了个大弯转而向南,宛若关内道天然的护城河一般,但此时河水已然完全冻结,冰层坚厚,马儿可以放心踏着冰面渡河,江朔一手牵着马缰在冰面上行走,心道:此地若被燕军夺取,确实大大的不利于大唐。

  再抬头时,见不远处一条小河注入黄河,当然也已经冻结,于二河交叉的河汊之上,便是关内道东北的门户——东受降城。

第717章 云中太守

  振武军以唐时黄河支流之一的振武河命名,其水流经河套北岸的汉代古云中城,振武军为大唐名将张仁愿于景龙二年在河套北岸筑三受降城时所置。

  景龙元年,张仁愿为朔方道大总管,统率大军抵御突厥,其时突厥势大,常怀入寇中原之心,朔方兵祸连年,死伤还在其次,打仗所费巨万,对唐廷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于是张仁愿效法汉朝故事,于次年筑中、西、东三受降城于黄河北岸,三受降城名为“受降”,其实并非用于受降,而是唐军控扼漠南的要地,张仁愿以三受降城为支点,向北拓地三百里,直抵阴山脚下,在三城间置烽候一千八百所,以防御突厥。

  此后,突厥正面打不过,偷袭打不成,只能退回漠北,不敢轻易南犯,朔方得保安宁,镇兵减少数万人,每年节省军费数亿计。此后突厥越来越衰弱,直至被唐、回纥、葛逻禄联合绞杀。

  振武军治所一直都在东受降城,天宝四载,王忠嗣将治所迁入阴山脚下的单于都护府城,并设金河城,这次却不是为了防备突厥。这一年,回纥雄主骨力裴罗攻杀了突厥末代可汗,白眉可汗,遣使送白眉首级到长安报功,唐朝拜怀仁可汗为左骁员外大将军,但王忠嗣对回纥并不放心,他将朔方军力更向北移,意在威压回纥,令其不敢妄动。

  如今的振武军应在单于都护府城内,但无论单于都护府也好、东受降城也好,两城位置一以阴山为屏,一以河水为障,都是为了对付北方来的敌人,面向中原腹地却是一马平川的草原,对于南面河东道云中郡而来的敌人具都无险可守。

  江朔知道高秀岩是骑兵大将,在河西战场曾见识过他率领骑兵作战的威力,在这样的开阔地形上作战,正是其所长。

  东受降城是军事要塞,四人并非官身,不敢贸然进城,空空儿自告奋勇前去探查,他很快返回,道:“我们来晚了,这里的仗早就打完了。”

  江朔一惊,问道:“谁赢了?”

  空空儿道:“郭子仪只以少量步军驻防两城,主力骑军在两城之间的云中故城,高秀岩怕被断后路,不敢直接进攻东受降城,引大军直扑单于城,还没开始攻城,就听说郭子仪亲率大军从东受降城发兵直取静边军的消息。”

  江朔道:“这是当年孙膑围魏救赵之策。”

  空空儿道:“嗯,不错,高秀岩急忙回军,于半道上遭到左兵马使李光弼、右兵马使高浚所率骑兵突袭,收拢残兵到回到河东,云州静边军驻地却已被郭子仪占了,左武锋使仆固怀恩和右武锋使浑释之兜头痛击,全歼高秀岩部,高秀岩单骑遁走,仅以身免。”

  江朔道:“郭将军果然是大才,高秀岩领兵打仗可不含糊,没想到在朔方军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李珠儿道:“郭子仪擅长用兵只是原因之一,其二么,河东军多是唐兵,他们本就不愿意随着安禄山叛变,因此军心不稳,一触即溃。”

  江朔道:“是了,安禄山兴不义之师,故而军心涣散,否则以高秀岩之能,也不至于一战即溃……那现在郭将军人在云州?”

  空空儿道:“大同兵马使薛忠义听说静边军有失,引军来救,郭子仪还是同样的战法,一面派仆固怀恩、浑释之率军迎击之,另一方面派李光弼、高浚率军直取云中断其归路,高秀岩龟缩在云中城内只求自保,不敢去救,薛忠义首尾难顾,由是大败,此一战唐军斩级七千,又派别将公孙琼岩攻马邑而拔之,郭子仪又取代州东陉关,如今云中已成孤城。”

  江朔疑惑道:“河东道南面的燕军不去救云中城么?”

  李珠儿道:“与在范阳、平卢经营十余年不同,安禄山任河东节度使时间不长,还来不及把所有军政官员全数换掉,因此此次河东参与叛乱的不过是北面四州而已,太原府尹王承业仍然效忠唐皇,已被封为河东节度使了,若河东全境都在安禄山掌握之中,还费劲攻打潼关做什么?直接走蒲州风陵渡不就绕过潼关了么。”

  江朔道:“没想到河东战事如此顺利。”

  李珠儿道:“既然郭子仪用不着帮忙,那我们便去回纥吧。”

  江朔却摇头道:“既然郭将军势如破竹,我们何不去投郭将军,南下东都也好,东取范阳也好,叛乱指日可定,又何需去寻回纥人帮忙呢?”

  李珠儿道:“可是巨子……”

  江朔道:“谁知道裴将军引回纥入局所为何来?”他下定决心道:“我们去河东!”

  李珠儿看向空空儿,空空儿抱肘道:“巨子只叫我跟着来,可没说听谁的。”

  罗罗道:“去河东,去河东!”

  她是南人,中原的大雪已经让她冻得发木了,心道若再往北去朔漠,岂不是要冷死?李珠儿却白了她一眼,道:“哪个问你了?”

  李珠儿又望了江朔一眼,见江朔目光坚定,毫无回旋的余地,只能叹气道:“好吧,我们便去河东,不过安禄山运筹十余年,叛乱势难在短期内平定的。”

  江朔不由地怒道:“若非你们养虎为患,早早的一刀杀了安禄山,安有今日的局面。”

  李珠儿默然良久,道:“溯之,巨子自有他的原因,只是现在不便言明。”

  江朔不语,自顾打马向东行去,李珠儿无奈只能跟上,众人循着唐军进入河东的路径,向东南到静边军,准备转而南下经马邑到东陉关去。

  这一日正在官道上行走,忽见背后尘头大起,来了一支马队,这支马队来得好快,江朔他们骑的是驽马,马队却是雄赳赳的西域骏马,眼看马队越来越近,四人只能到路边闪避。

  不一会儿马队已到了面前,江朔见是一支马槊队,马上骑士举着一丈多长的马槊显得尤其威武,江朔正在猜测这是哪儿来的队伍,忽听马队中一人高喊道:“道边的可是江少主?”

  江朔一愣,这声音甚是熟稔,但此刻马蹄踏得烟尘滚滚,哪里看得清楚?

  眼看马槊队从面前飞掠而过,江朔高喊道:“在下正是江朔,是哪位大哥?”

  马槊队行出几百步忽然开始减速,竟然停了下来,不一会儿,一支小队簇拥着一名将官到了江朔面前,那人生得十分高大魁梧,跳下马来,竟然比他所骑的大宛马还高了一头。

  那人叉手笑道:“江少主,好久不见,不想竟在道中相遇。”

  江朔这时已看清来人,亦喜道:“程大哥!竟然是你!”

  来人正是程昂程千里,他咧嘴大笑,揽住江朔的双臂,十分亲近。

  江朔道:“程大哥,听说你任北庭都护去了,怎会来河东道呢?”

  程千里道:“去岁冬月,安禄山起兵造反,朝廷下诏某到河东募兵,充河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

  江朔这才知道此刻已经过了腊月,是天宝十五载正月了,他们一直在赶路竟不知今夕何夕了。

  李珠儿冷哼一声道:“好一个云中太守,听说云中城还在高秀岩手中呢。”

  程千里认得李珠儿却不认得空空儿和罗罗,笑道:“珠儿妹子说得不错,郭节度使大军围住了云中,我正要去与他合兵一处,拿下云中城!”

  江朔道:“幸好遇到了程大哥,原来郭将军在云中城外,我们本还要去东陉关找他呢。”

  程千里道:“江少主去寻郭节度使所为何事?”

  李珠儿道:“助郭将军建功。”

  程千里一扬眉道:“若得江少主相助,攻城拔寨自不在话下!”

  程千里所率马槊队来自西域,很多都是当年怛罗斯之战的老兵,这些人认得江朔,见江朔和程千里一起乘马返回,不禁一齐欢呼起来。

  程千里看了一眼四人所骑马匹,皱眉道:“快给江少主换马!”

  立刻有人牵来四匹上好的大宛马,给江朔他们换乘,整顿已毕正准备往云中去时,却听东方地面震动,隐隐有雷鸣之声。

  程千里变色道:“有大军往这边来了!”

  不知对方是敌是友,程千面忙下令马槊队下官道布阵,他手下不过千余骑,从对方的马蹄声听来却有万人之多,这些精锐的北庭唐军也不禁紧张地握紧了马槊杆。

  这时已能看到对方前锋的旗号了,只见一面红色镶黑边的大纛旗,中间白月光中书一个大大的“唐”字。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对方阵中一骑突出,一斥候上前问道:“领军大将何人?”

  程千里上前道:“某乃新任云中太守,程千里,你们又是哪一路唐军?”

  那斥候叉手道:“原来是程将军,我们是振武军,领军大将是朔方节度使郭子仪!”

  江朔喜道:“郭将军已经拿下云中城了么?”

  那斥候见江朔穿的便服,显然不是军人,甚觉奇怪,道:“军情大事,在下不敢妄论,我引程将军去见节度使,节度使自会解释一切。”

  众人见了郭子仪,才知天下局面有又生了巨变!

第718章 常山陷落

  郭子仪见到江朔也是意外之喜,他和江朔暌违已久,江朔身形样貌的变化固然极大,而郭子仪也已经年近花甲了,江朔见他一头花白的头发,不禁唏嘘。

  郭子仪却笑道:“孟夫子有诗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我虽老矣,溯之你却已长成了顶天立地的汉子,你在陇右、西域的作为,光弼与怀恩可没少对我讲,如今得你相助,直似如虎添翼。”

  李光弼在朔方军中任左兵马使,仆骨怀恩任左武锋使,二人都是江朔的老相识了,见到江朔自也欢喜,又给他引荐了高浚、浑释之等将。

  江朔问道:“郭将军,你们已经攻下云中城了么?”

  郭子仪摇头道:“高秀岩率领数万人退守云中城,云中城西依云冈,东南各有一条大河环绕,易守难攻,尤其我军多是骑兵,先前几次大胜靠的都是野战歼敌,我军缺乏攻城的重甲步兵和一应军械,若要强攻定然死伤惨重。”

  江朔道:“所以郭将军你是以退为进,想诱高秀岩出来决战?”

  李光弼笑道:“高秀岩肯出来倒好了,他已经下破了胆,不敢出城咯。”

  江朔道:“那你们真的就这样撤兵了?”

  郭子仪道:“我以一支偏师守在城外,多数旗帜以为疑兵,至于我军主力,圣人诏令方至,要我分兵两路,一军南下夺回东都,一军东出太行,突袭安禄山范阳老巢!”

  李珠儿不带感情地说道:“太行八陉各处险关碍道,安禄山均派重兵把守,朔方军虽勇,要突破重重关隘,只怕死伤也必惨重,更遑论安禄山在范阳还留了二十万大军,由史思明统领,河北地域广大,仅凭郭将军只怕难以成事。”

  郭子仪早已认出了李珠儿就是当年那个冷冰冰的契丹公主,道:“珠儿所言原是不错,但此番却有了变数。在贼兵腹地平原太守颜真卿首举义旗,招募勇士,举兵讨安贼,清池县尉贾载、盐山县尉穆宁共杀安贼的景城太守刘道玄,得其甲仗五十余船,景城长史李玮擒杀严庄宗族。之后清河、饶阳、河间、博平各县随之起义,各有军众数千或万人,共推颜真卿为盟主,共抗叛军。”

  江朔击节赞道:“当年严郎曾说安禄山必反,要早做擘划准备,如今在安贼背上插了一刀,严郎果然言出必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3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2/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