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373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李珠儿却仍然泼冷水道:“郭将军,你所说的这些州城府县都在河北的东面,起义抗贼固然可敬,但却伤不了范阳的根本。”

  郭子仪道:“珠儿,你别急,还有另一路呢。颜真卿的胞兄藁城太守颜杲卿也已举兵起义,恒州常山地处咽喉要道,安贼派金吾将军高邈镇守,杲卿趁高邈奉命回范阳征兵的机会,即假托禄山之命召驻守井陉的大将李钦凑率众至郡受赏,将他们尽数灌醉后,收其兵器,尽缚而斩之。高邈还不知情,征兵后回至藁城,也为杲卿所擒。由是此刻井陉空虚,无兵驻守,岂非我们进军的最佳时机么?”

  李珠儿难得笑了一声,道:“安贼千算万算,就是漏算了文士,他有心造反以来除了招兵买马,更是广邀天下文士到范阳就职,不过只是为了沽名钓誉,他骨子里对书生文人十分看不起,认为他们不能成事,不想此番却是一对文士弟兄在他后院点起了火。”

  江朔问道:“严氏兄弟举事是在何时呢?”

  郭子仪道:“真卿是在去岁腊月十七,杲卿是在腊月二十一。”

  江朔道:“燕军停止对潼关的进攻也是那个时候,看来二严兄弟起义对安贼造成的震动不小。”

  郭子仪道:“不错,因此圣人命我分兵径取河北,尽快与二严兄弟合兵一处,切断安贼的归路,我自率军与哥舒翰一同进取东都,则安贼叛乱指日可定矣。”

  江朔闻言亦感振奋,问郭子仪:“郭将军,那我能做什么?”

  郭子仪道:“我已经向朝廷举荐了李光弼为河东节度副使,今次便由他率朔方军一万,步骑各五千,出井陉,进军河北。不过太行八陉均路险难行,稍有差错都可能足以致命,若得江少主这样的高手相助,则我无忧矣。”

  江朔欣然领命道:“正愿做将军马前卒,平叛克乱,安定天下。”

  朔方军就地扎营休息了一夜,第二日便分作几路人马各自上路了,郭子仪自引兵回朔方,整顿兵马后便要南下助哥舒翰夺回东都,江朔随着李光弼南下直达太原城,再转而东进太行,进入井陉孔道。

  程千里也有了新的任命,命其改任潞州长史,驻军上党,上党控扼太行八陉中的第四陉“滏口陉”,既然唐军能想到从井陉出击,就需防备燕军从其他陉攻击河东,而对太原府威胁最大的就是滏口陉,因此需派大将把守。

  程千里与李光弼、江朔一路同行,直到太原城才分别,程千里继续南下潞州,而李光弼的大军则要向东进入井陉,太原府尹河东节度使王承业竟还送来三千太原弩兵,军力得到意外的增强,全军上下均欢欣鼓舞。

  这一日即将进入井陉之时,却有一人骑着快马追上队伍,逢人便问领军大将何在,众军士以为是传递紧急军情的驿马,忙引此人去见李光弼,待见到李光弼,那人却忽然从马上坠落,不省人事了。

  此人虽然骑的是驿马,但显然没有换马,马臀马背上尽是鞭痕,那马从太原跑来疾驰了两百多里地,也已经累得不行了,江朔扶起那人,见他并无外伤,知道是太过疲劳所致,左手按在他背后大椎穴上,缓缓输入真炁,不消片刻那人悠悠醒转,见到面前的李光弼一身将军的甲胄,挣扎着起身便拜,哭道:“李将军,请君务必带我同去河北。”

  李光弼颇感意外,见那人是一四十几岁瘦弱书生的模样,问道:“阁下要投军?可去太原节度使衙门,我军是要去打仗,可不收新兵。”

  那人抓住李光弼的手,泣不成声只是摇头,李光弼心中更奇,就算要投军也不必哭得这么伤心吧?他柔声问道:“阁下到底是何人?”

  那人道:“我乃藁城颜杲卿之子颜泉明……”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江朔问道:“颜公子,你阿爷在河北举事,你怎会到河东来?是你阿爷出什么事了么?”

  颜泉明道:“去岁阿爷举事后,派泉明献李钦凑首级及叛将高邈于朝廷。不想太原尹王承业这贼厮,留泉明等人在太原,他自己更换上表另遣人献于朝,多夸己之功,毁短吾父,意图将窃据功劳。”

  江朔闻言怒道:“这王承业好不要脸,他人在太原,如何能领导河北义军?”

  颜泉明道:“阿爷一心为国,对功劳本也不甚看重,只是他仓促起兵,常山又在敌之心腹地带,举事后不消数日史思明、蔡希德即率大军赶到,阿爷据城而守,贼兵攻战甚急,阿爷求救于承业,承业既窃其功,反望城陷,遂拥兵不救。阿爷虽一介文士,却也身先士卒,率军昼夜拒贼,直至弓尽粮绝……”

  空空儿道:“我说王承业这老贼看着一脸精明小器的模样,怎会这么大方,给李将军送兵,原来是怕将来事败,预先讨好李将军,好叫你将来替他多多美言几句呢。”

  颜泉明转作悲声道:“里无粮草外无救兵,不过八日,常山城就陷落了。叛军纵兵杀戮守城士卒万余人,阿爷与常山长史袁履谦等被押送雒阳。安贼遂缚我阿爷与袁履谦于天津中桥柱上而剐之,二人至死骂不绝口,我颜氏一门死者三十余人,仅泉明一人得以身免。”

  空空儿在一旁道:“王承业既然做出此等腌臢事来,你怎不回去告诉你阿爷,却躲在太原,看来也是个贪生怕死之辈。”

  颜泉明伏地痛哭道:“非是泉明怕死,而是我一直被蒙在鼓里,王承业所派使者至京师,圣人大喜,拜承业为羽林大将军,其部下受官爵者百余人,又征吾父为卫尉卿。然朝命到太原时,常山已陷落……我也是多方打听才得知真相。”

  李珠儿瞪了空空儿一眼,搀起颜泉明道:“颜郎莫急,你先起来说话。”

  颜泉明继续泣道:“之后王承业唯恐事情败露,一直将我软禁在太原城中,我今日好不容易觅得机会才得以逃出来投奔李将军。”

  江朔闻言大怒,握紧拳头道:“我们回太原找王承业这老猪狗去!”

  此前一直静静听着,一言不发的李光弼开口说道:“溯之,不可……进军河北是大事,况且现在常山已失,我们更要加快脚步,不然等叛军加强了守备,再要进兵可就难了。”

  江朔道:“不劳将军,我自回去取他狗命,不消一日便回。”

  李光弼却依然摇头道:“不可,我们粮草全靠太原供给,你若杀了主官,太原必然大乱,辎重粮秣一旦出了问题,我将军不战而自溃。”

  江朔道:“那难道就放任王承业这样的小人不管?”

第719章 井陉土门

  李光弼道:“我可没说不管,光弼可以上表奏明朝廷,一经查实自然,能治他王承业的罪。”

  江朔不禁有些担忧道:“可是空口无凭,如何才能取信于朝廷呢?”

  李光弼道:“怎是空口无凭?不是有泉明么?只需护送泉明同去长安,圣人英明,自然能辨明一切,只是一定要快,这人选么……”

  李珠儿斜睨了一眼空空儿,空空儿一挑眉毛道:“珠儿,你看我做什么?这跑腿的活我可不去……”

  李珠儿道:“谁叫你说话孟浪,冲撞了颜公子?你不需向他赔罪么?”

  空空儿自觉理亏,道:“好吧,我便护送颜公子走这一回,不过我只管送她到长安,成与不成,全看他自己如何说道。”

  李光弼说着这话,原是想请江朔护送,他唯恐王承业发现颜泉明不见了会派杀手追杀,若有江朔这样的高手护送便无需担忧了,但听李珠儿叫空空儿去,而这个空空儿名字古怪,性格古怪,看起来非文非武,实在感到不太放心。

  他正想还是出口请江朔护送颜泉明,李珠儿却似看透了他的心思,对李光弼道:“空空儿为人虽然大大咧咧,不修边幅,但托他办事却是极牢靠的,李将军不必担心。”

  李光弼心道这些江湖豪客本领大小原从外表上也看不出来,若空空儿真是世外高人,自己固要请江朔相助反倒要得罪了他,只得点头道:“好,我来安排两匹最快的马。”

  空空儿却连连摆手道:“哎……要快,就不能用马。”

  李光弼一愣,不知道他这话什么意思,不用马还能用什么?道家倒是有骑鹤遨游之说,可是谁也没见过啊,他正犹疑间,只见空空儿一揽颜泉明的手,道:“颜公子,准备好了么?”

  颜泉明不知他何意,只是下意思地点了点头,空空儿却忽然发足便跑,一眨眼的功夫竟已到了数丈开外,李光弼以为自己眼花了,使劲揉揉了眼睛,那空空儿竟已在五十步开外了。

  李光弼惊得说不出话之际,李珠儿却跌足喊道:“空空儿,快回来!准备未全,你跑什么?”

  好在空空儿听到了她的呼喊,转身倏地一下,又跑了回来,李光弼直觉眼前一花,他竟又回来了,又惊又喜道:“空空儿真神人也,难道你这是道家甲马之术?”

  甲马,又名纸马或甲马纸,古人祭祀用牲币,秦俗祭祀用的是真马,到了唐代便开始以纸马祀鬼神,传说道士在所画符纸祭祀时有真马之效,后讹传为将画了符的甲马贴在腿上能跑得和骑马一样快,而且所写马名越是神异,自己也就跑得越快,写千里马便真能日行千里,更有甚者若知天上神马之名写在甲马纸上,便能一步而登仙了。

  空空儿的功夫自然不是什么“甲马术”,但他生性诙谐,见李光弼问的真诚,竟然手打道稽道:“不错,不错,空空儿不但会甲马之术,还会白日飞升,撒豆成兵之术,待我替李将军拘来十万天兵天将,河北克日可定矣……”

  李珠儿喝断他道:“空空儿,军国大事也能开玩笑的嘛?”转身又对李光弼道:“李将军,你可别信他的,空空儿就是功夫高些,其人却是颟顸混愣,做不了什么大事,因此还是让江少主陪你同往河北,空空儿只做些迎来送往的勾当还算称职。”

  空空儿不满道:“珠儿,怎的你中意的人就是花好稻好,我就草芥一般不值钱了么?”

  李珠儿睃一眼罗罗,道:“不是有人把你当花一样的看么?却来罗唣我做什么?”

  那南蛮女子居然也脸色一红,空空儿也不再打诨,道:“忘了什么东西?快快拿来。”

  李珠儿道:“泉明只是白身,如何能见得到圣人,需李将军写一道表章才是。”

  空空儿一拍脑袋道:“是了,是了,确是如此,请李将军快快写来。”

  李光弼这才命手下判官写了弹劾王承业的表章 用了官钤,又封好了才交给空空儿收好,另准备了公验、干粮、钱帛一应所需,让他们都带好了。

  空空儿见再无遗漏,看了一眼颜泉明,颜泉明前面被他拖着走时,如身处狂风之中,心中其实十分害怕,但想到这样可以尽早赶赴京城为阿爷申冤,便闭起眼睛坚定地点了点头,空空儿道:“我去也!”

  拉着颜泉明飞也似的走了,跑出百步才想起来罗罗,喊道:“罗罗妹子,我去去便回,你只跟着江少主他们,说不定你们还没走出井陉,我就回来啦!”

  李光弼见他人在百步开外,声音却犹在耳畔,不禁更觉惊奇。罗罗将双手拢在口前高喊:“空空儿,你放心去吧!”只是空空儿和颜泉明此刻已经化为两个小黑点,也不知道他听见了没有。

  李光弼道:“我们也即刻开拔,仍按原计划出井陉,夺取土门关!”

  李珠儿道:“史思明是个憨货,不善打仗,蔡希德却小觑不得,就算我们能夺取土门关,这一万三千人恐怕也无法夺回常山城,李将军不如修书一封,请郭节度使引兵相助。”

  李光弼心道这小娘子倒有见地,他也是契丹人,对李珠儿天生亲近之感,道:“好!我便也修书一封,就请珠儿替我传信给郭节度使。”

  说完也写了一封信,这次却未用官钤,而是用的私印花押,可见二人亲近,邀郭子仪相助而非单是军情往来。

  李珠儿也拿了信走后,李光弼这才号令大军开拔,向巍巍太行山前进。

  李白有《行路难》诗云:“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太白先生以这两句诗来形容人生道路之坎坷难行,其实也是描述的真实景象,后半句说的正是江朔此刻眼前的场景。

  只见太行山峰峦叠起,皆披素白,此刻虽然没有下雪,但阳光照耀下的群山耀着白光,反而更难看清道路,也看不出来所谓的孔道何在。

  幸而那三千太原弩兵中有不少井陉本地人氏,由他们带路才寻得路途,进入井陉。

  而井陉最险处在最西面的井陉故关,四面高中间凹而如井,说这就这此关,当年秦将王翦兴兵灭赵走的井陉关,后楚汉之战时韩信入赵走的井陉都是说的井陉故关。

  故关仍牢牢掌握在河东太原府承天军的手中,穿过故关之后便是“车不得方轨,骑不能成列”的羊肠一线的险路,山路本就陡峭,又覆盖上了厚厚的积雪,雪踩实了便如坚冰一般极易打滑,这样的道路人且难行,朔方军的西域战马更是难以前行,李光弼只得命太原弩兵先行,步军在后铲冰铺草,骑兵在最后面牵着马儿缓缓前进。

  众人需在这样艰险的道路上东行一百里,方能达到井陉东面的出口,土门关。土门关是唐时所说的井陉关城所在,大唐一统天下,勿需刻意防范晋赵之地的东西沟通,土门关意在控扼河北平原,因此从城防而言一直是重东而轻西,这对李光弼的军队而言可说是一个好消息。

  这一日前锋太原弩兵回禀已到了距离土门关不足十里,而此刻落在最后面的骑军才刚刚离开旧关,距离土门关尚有百里之遥。江朔与李光弼由几名井陉出身的太原弩兵的陪同下,抵近土门关查看。

  只见土门关四面环山,下有一条河,颇为讽刺的叫“太平河”,由于太平河水与道路并列,导致关城无法遮断道路,而是建在道路四面的山上。此关的筑法不可谓不奇,只见四面山上各筑一城,每城各只有一门,皆面向太平河与官道而开。

  此刻四座城门紧闭,城楼上都飘着黑色的燕军旗号,果然已经被叛军复夺了回去。

  李光弼看了一眼四座关城的大小规模,道:“看样子守军不会超过两千人。”

  一太原弩兵道:“将军有所不知,在城头布置弓弩手,那是一千人也排不开,但城内山中挖了藏兵洞和藏粮洞,若军粮充足,躲上个一两万人也不在话下。”

  李光弼道:“原来如此,这土门关之形就是示敌以弱,如被外表所惑,贸然进攻就会被突然涌出的守军吃掉。”

  那太原弩兵赞道:“李将军说得不错,标下曾在土门关当差,平日所演练的战法就是以一城示弱让敌军围攻,之后三城内藏兵洞中步卒齐出,断敌归路,一举击破。”

  李光弼皱眉道:“若真如此,我军一万三千人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但就怕叛军故布疑阵,本没有多少守军,我们疑神疑鬼反而失了先机……”

  那太原弩兵不敢再说,叉手退到一边。

  江朔却道:“这却简单,我进四城去一探究竟,摸清楚情况,再做定夺。”

  李光弼喜道:“如此最为稳妥,不过溯之,你且等一日,等我们步卒上来了再去探查,若敌守军确实不多,我便即令攻城!”

  江朔叉手称是,那太原弩兵听了却只吐舌头,心想关城高耸,冬季山谷中一览无遗,城头弓弩手又不是没长眼睛,就凭你一个二十出头的娃娃,还想独探四城?不是找死么?

第720章 常山叛将

  次日清晨,这一日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井陉山中却仍是一片萧索景象,江朔欲趁着晨间薄雾去探访土门关四城,李光弼对江朔道:“溯之,千万小心,我昨夜派人盯了一夜,这城防甚是奇怪。”

  江朔不明所以,问道:“是什么古怪?”

  李光弼道:“凡守城者,每日都会派出几支游骑,到关城之外巡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越早发现敌军攻城的意图,对守城一方越有利。”

  江朔道:“昨夜未见游骑出城?”

  李光弼点点头又摇摇头,道:“倒是有游骑出城,只是不往西来,却往东去。”

  江朔大奇,道:“东面不是燕军的后方么?怎么不防着唐军,却防着自己人?”

  李光弼道:“我也百思不得其解。”

  江朔道:“也就是说我军的动向还没有被发现?”

  李光弼道:“当是如此,我军距离关城还有十里,城上守军绝对看不了这么远……”

  江朔点头道:“我知道了,无论城内有什么古怪,我去看看便知。”

  他沿着山脊南侧山脊行走,接近南面的关城,南山走势由西南向东北,晨间正是这面山坡最暗的时分,更兼山中林木茂密,江朔在林间穿行,慢慢靠近关城,行进极为顺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3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3/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