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379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对面的胡儿见唐军阵上居然飞来一人,都是一惊,不由自主地用手中兵器向上或刺或劈。

  江朔却有何惧?他手中七星宝剑舞动如飞,一路将刀尖枪头尽数斫去。

  双足落地时,已将宝剑与剑鞘对接,连成了一把小号的陌刀。

  有不怕死的燕军迎上前来,立刻被江朔一剑劈为两段,七星宝剑虽然比真正的陌刀要断了不少,锋利程度却尤有过之,在江朔的内力加持之下,威力更是惊人。

  江朔入阵时这两招立刻震慑住了对面的燕军,不自觉地向后退出一个小小的圆弧。

  就是这一个小小的缺口引得江朔身边唐军一阵欢呼,盾牌手从他两侧插上,推挤敌军意图扩大缺口。

  江朔清啸一声,舞动手中长剑向前冲去。他此刻不用什么轻灵的击技,而是用的李嗣业教他的陌刀战法,稳步推进,一次挥击便斩一人。

  陌刀战法与令人惊惧之处在于,无论用兵器如何格挡,在陌刀雷霆万钧的斩击之下,不过就是斩断兵刃,立斩阵前一个结果。

  江朔手中长剑的威力也不遑多让,当年在怛罗斯一战中,就是具装骑兵也是人马具碎,更何况今日的燕军步卒呢?

  江朔一个人竟然打出了陌刀队“如墙而进”的气势,朔方军手持障刀跟在他身后,左右横扫扩大江朔造成的缺口。

  眼看就要将敌阵撕为两半,忽见敌阵一分,一身着全副明光铠的高大胡人冲了出来,他晃动手中一柄巨锤,用生涩的汉语喊道:“某乃……”

  江朔却哪有心思听他自报名号,不等他说完,手起剑落,将那来将斜肩铲背劈为两截。

  那巨人身下半截身子尚屹立不倒,竟比江朔还高了些,上半截身子连着持锤的手臂,坠落在地上,双眼瞪得溜圆,似乎还转动了两下,不相信自己已死的事实。

  此人正是这支燕军的领军大将,在燕军中颇以武勇著称,没想到和江朔只一照面,连个名号都没留下,就被江朔斩杀了。

  四周燕军一阵大哗,士气降到了谷底,朔方军却士气大振,越来越多的军士从江朔开辟的裂缝中涌入,将燕军军阵撕得支离破碎。

  燕军的终于崩溃了,军心一旦动摇,又失去了约束的大将,只要有人开始转身往后跑,就有越来越多人加入逃兵的行列。

  杀奔两翼的燕军眼看就要冲到弩兵面前,忽听身后山呼海啸之声,转头见中央军阵已化为乌有,知道就算拿下两翼也无退路了,立刻转身加入了逃亡的行列。

  此刻站在城墙上的李光弼眼中见到的是一番奇景,唐军步兵加弩兵七千人不到,碾着万余燕军追击。

  燕军虽然死伤惨重,扔下了两三千具尸体,但数量上仍然过万,只是此刻军心涣散,只知道狼奔豕突般的争相逃命,哪里还有丝毫的招架之功?

  唐军追出里许,忽觉大地震动,远处雪尘翻滚,白茫茫一片,隐隐传来如雷滚地般的巨响。

  江朔在西域听多了这样的声音,喊道:“且住!燕军的骑兵来了。”

  只见数百骑从雪雾中冲出,手中弯刀对着燕军逃兵毫不留情地挥砍,以至于江朔一度以为这支骑兵是自己人。

  这是一支轻骑,马未具装人未披甲,他们一顿砍杀止住了步军的溃败之势,又策马向朔方军冲来。

  朔方军久与突厥、吐蕃骑兵作战,知道遇到骑兵若胆怯后撤必然无幸,立刻原地组成紧密的方阵,将太原弩兵置于阵中,等着骑兵袭来。

  那些轻骑冲近了一看,唐军阵势严整,不敢硬闯,一分为二从唐军方阵两侧掠过。

  太原弩兵举弩射击,但这支轻骑去得好快,只有少数几名骑士被箭射中坠马,大部分轻骑从唐军两侧掠过,向着常山城方向驰去。

  朔方军却不敢回头去追,他们知道惊天动地的马蹄叩击之声绝不是这些轻骑发出的。

  不远处燕军步卒已经停止了溃逃,战战兢兢地重新列成阵势,中间却空出了好大一块,不一会儿,发出雷鸣般的马蹄声正主终于从雪尘中显露出来了。

  江朔身边一朔方老兵啐道:“是同罗骑兵!”他的声音说不上惊恐,却也绝不轻松。

  江朔这时也已看清对面来了数千全副武装的骑兵,他们人马皆披西域的锁子连环甲,既能防护对骑兵威胁最大的弩箭,又不至于太过沉重影响了马奔驰的速度,他们手中的武器也不再是弯刀,而是如马槊般的长矛。

  这支骑兵可就不再避让了,而是直面唐军冲了过来,朔方军也真了得,面对这样的局面,居然岿然不动,无一人转身逃跑。

  眼看同罗骑兵驰近,藏身朔方步军之后的太原弩兵率先发难,他们不再轮射,而是一股脑倾泻出两千支箭矢。

  但同罗骑兵所着环甲正是克制弩箭的甲胄,锁甲不同于札甲,札甲甲片平铺只有一层,锁甲以铁环勾连,互相叠压在一起,箭簇一是容易打滑,二是易被铁环勾拽不能深入,因此一轮密集的齐射,射倒的骑兵并不多。

  同罗骑兵视弩箭如无物,丝毫不减速地撞上了朔方军的排头兵,朔方军第一排的持盾武士个个体型魁梧,膂力过人,他们将长盾插入土中,盾牌微微内斜,人弓身于盾后,死死顶住盾牌,以此来抵消骑兵的冲撞之力。

  战马与盾牌的轰然撞击之声如在平原上响起的连绵不绝的春雷,低沉咆哮,杀气凛然!除了少数战马摔倒,和少数盾牌破碎,大部分人骑士和持盾武士打了个不分输赢。前排骑士策马跃过盾牌,以长矛刺向后排的步军。

  矛长刀短,除了江朔七星宝剑连挥斩下数枚矛尖之外,其余步卒的战法只能是空手夺矛,试图将骑兵拽下马来,但抢到矛杆的人少,被攒刺而死的人多,更有人主抓长矛却被挑到半空,真正能把骑士拉下马的少之又少。

  第一批骑士已经在阵中混战,第二批骑士冲来更加混乱,同罗骑兵接二连三地撞入朔方军阵中,造成了朔方军极其惨重的损失,但同时步骑混战在一起也削弱了骑兵的冲击力,只听同罗军中号角鼓吹之声不绝,同罗骑兵从阵中脱出,向南划出一道圆弧,准备拉开距离再次发动冲击。

  同罗骑兵正从南面掠过那片森林之时,忽听城头鼓声再次响起,林中忽然冒出五千持枪的朔方军。他们手中长枪足有一丈三尺,如猛虎下山般冲出林地,向着同罗骑兵发动侧袭。

  骑兵最怕侧面遭受攻击,一方面自己的冲击优势没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将马匹庞大的身侧让给了对手。只见长枪兵不断攒刺,也不用刺人,只朝着马的颈臀刺去,同罗战马虽然披着环甲,但无法抵御近距离的长枪刺击。

  一旦马匹倒地,手持长矛的骑兵便没了用处,骑枪远比步军长枪沉重,再加上一身甲胄,失了马匹的骑兵立显笨拙,被跟上的唐军长枪乱枪攒刺而死。

  唐军出其不意的袭击,不但刺死了数百具装骑兵,更逼得他们向北退去。

  这时先前略阵而过的轻骑兵回来了,他们冲向常山城,却没捞着丝毫的便宜,城头上还有张奉璋所率的三千团练兵,他们以弓弩攒射,又将轻骑兵赶了回来。

  此刻却起到了威胁唐军枪兵侧翼的作用,千钧一发之际林中又抢出一队黑衣人来,他们身不披甲,仅持弯刀就冲入轻骑兵队中,就地连滚,专砍马蹄!

第730章 以少胜多

  马蹄是战马的软肋,战场上可谓人尽皆知,但要斩断马蹄可没这么简单,一则战马速度极快,践踏又极为有力,一招不慎就会命丧蹄下,二则马上的骑士也不会坐视不理,枪骑兵可以直接攒刺,而持弯刀的轻骑兵则可以直接俯身斩杀,无论如何以上击下的威力都是巨大的。

  果然同罗轻骑一边策马践踏,一边俯身挥刀劈砍,不料这些黑衣人身法甚是灵活,他们显然对骑兵的攻击方式和攻击范围都十分熟悉,身子几乎贴地连滚,骑兵的弯刀完全劈砍不到,黑衣人一边躲避战马的践踏,一边干净利落地斩下马蹄。

  战马倒地,骑士坠马,立刻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地面雪雾烟尘大起,同罗轻骑正低头寻找敌人,黑衣人却忽然拔地而起,将骑手拖下马来,自己骑上马背。

  这些黑衣人不足百人,但战力极其强悍,不一会儿竟都抢到了马匹,更奇的是,他们先前步下斩马似是步卒,此刻上得马来却于控御之术十分熟稔,催动胯下斩马与同罗轻骑马上对战起来,同罗轻骑数量远多于黑衣人,却丝毫不占上风。被他们逼得围成一圈退守。

  却不料黑衣人忽然策马脱离战斗,同罗轻骑正在疑惑之际,忽听弓弦声响,原来黑衣人把他们赶到一处,是为了让太原弩兵更好地瞄准射击。

  停下来的骑兵个个是巨大的靶子,太原弩兵采用四段射,不过两轮,就把这数百同罗骑兵尽数射杀。

  朔方军中传来一阵彩声,江朔高喊道:“何兄,好身手!”

  原来突然杀出的这队黑衣人是何千年所率的曳落河武士,曳落河与同罗骑兵不同,不但擅长骑砍,步下作战也不落下风吗,马步弓战样样精通。

  在形势如此危急的战场上,李光弼居然敢用新降的曳落河,也真是胆大。曳落河和太原弩兵联手消灭额同罗轻骑,从枪兵阵后绕过,朔方枪阵自南向北推进,步军与弩兵方阵从西向东迫近,而曳落河轻骑小队则从东面远远包抄过来。

  他们并非要切断燕军步军援助同罗重骑兵,反而兜到燕军步军阵后,步军军心本已动摇,此前被同罗骑兵一顿砍杀,才勉强止住溃势,重新列阵,但见同罗骑兵亦遭挫折,又变得无心恋战起来。

  曳落河虽然只有百余骑,却如牧羊犬驱赶羊群一般,逼着燕军步军向着同罗重骑的方向走去,这些胡儿步兵只想着凑近同罗军队身边,好有个依靠,此刻万余人乱哄哄地涌过来,反而断了同罗人的归路。

  何千年到底在燕军中十几年之久,燕军的构成及其复杂,何千年对各支军队的战力、习惯都十分了解,只用一百多人就以少胜多,完成了对同罗骑兵的合围。

  同罗重骑见南面枪阵中长枪如林,不敢硬闯,西边唐军人数又多,更有硬弩,也无法强突,东边步军不知为何突然涌了过来,令狭窄的战场更为拥挤,他们无奈之下只能策马向北退却,然而北行数百步就是滹沱河,初春河水虽不湍急,却奇寒彻骨,战马恇怯不前,竟不敢蹚水过河。

  唐军从三个方向不断向同罗骑兵施压,把他们逼到河边一块,此地狭窄,地面积雪渐融,重骑马蹄践踏之下,翻起泥浆,不一会儿就成了一片泥泞之地,战马行动越来越困难,更遑论冲击唐军了。

  江朔问道:“怎么不见史思明?”

  他又想如法炮制于万马军中夺其主帅,若能擒住史思明,别说赢得这一战的胜利了,就是平定整个北地也要简单得多了。

  但朔方军中无人识得史思明,同罗军中亦不见史思明的大纛旗,这样一支五千人的骑军放在任何一镇都是精锐重兵,史思明不可能任由他们自来自去,十有八九藏身军中指挥,但史思明擅长易容化妆之术,要找到他只怕不易。

  同罗骑兵难以渡河,只能转身回来与唐军死战,但他们杀向枪兵,便遭西边弩箭射击,杀向步军,则遭枪兵侧击,实是进退维谷,同罗骑兵终于发现,战场上唯一的薄弱环节就是被何千年驱赶过来的万余步军。

  几乎没费什么思量,同罗骑兵阵中忽响起战鼓、号角之声,紧接着鼙鼓“啷啷”响起,所有骑士一齐勒马,杀奔东面挤作一团的步卒。

  燕军步卒见同罗骑兵向自己冲来,先是疑惑,随着同罗骑兵冲近毫无减速的迹象,疑惑便成了惊恐,步兵方阵再次轰然崩解,同罗骑兵却还嫌弃他们退开的慢了,挥动手中长矛或砸或刺,硬生生从己方步兵中杀出一条路来。

  燕军步卒被骑兵一冲,立刻如潮水般的向两边分开,南侧的还能逃命,北侧的无路可去,只能跳入冰冷的滹沱河中躲避。

  同罗骑兵可来不及去管跳入江河中军士的死活,只顾着猛砍猛杀,为自己开辟逃亡的道路,朔方从西、南两个方向猛冲过去,另一边燕军步骑混战在一起,更兼地面倒泥翻浆,战场上空前的混乱。

  此地一片开阔,一株大树也没有,江朔无法登高远眺,无法纵观战场全局,自然也无处去寻史思明藏身军中何处。他与朔方步军一齐冲锋,虽然斩杀了不少同罗骑兵,但对于战场大局而言并无多大的影响。

  江朔忽然心生一计,他飞身跃上一同罗骑兵的肩头,同罗人是漠北铁勒人的一支,身材十分高大,所骑军马亦是骏马,江朔所选的是众同罗骑兵中最为高大的一人,那人坐在马上高度超过一丈,比身边其他骑兵更高了一头。

  江朔只一跃就跳到了那人双肩之上,仿佛立在一座小城之上,下面的骑手哪里肯让他这样立在肩头,想要举手抬枪去刺,却觉双肩似压了千钧重担,根本抬不起来,原来江朔双足外八形踏在那人肩头,足跟落在后肩天髎穴上,足尖则点在肩头巨骨穴上,此二穴被制,手臂哪里还抬得起来?

  那人又想扭动身子,将江朔抖落下来,江朔却撤右足,一踢他脊椎上身柱穴,那人立刻上身僵直,无法扭动了。

  那同罗骑兵大为震恐,只觉身子失去了控制,如同魇住了一般,他高声喝问江朔使的什么巫术,但此人不通汉语,说的都是突厥语,江朔如何听得懂,也不管他哇哇乱叫,左足一用力,那人吃痛,不由自主地向左转去,胯下战马颇具灵性,见主人转身,只道他要左转,便转过身来。

  那同罗骑兵还想反抗,却如何是江朔雄浑内力的对手?江朔只轻轻一点,那人便觉肩骨疼痛欲裂,不由自主地不断左转,竟然原地掉了一个头。

  此处正是朔方军与同罗骑兵交锋的第一线,场面十分混乱,身边同罗骑兵被那人推挤的十分不满,转头却见江朔立在那人肩头,那人竟不反抗,都是一惊,纷纷喝问那人做什么驮着个唐人,其实那是那人愿意驮着江朔,只是他不力反抗罢了。

  终于有后面的骑手出手用骑枪刺向江朔,江朔抽出七星宝剑,挥剑一划,立刻把刺来的枪头斩落,同时嘬口作马语,那马儿忽然发狂一般,向骑兵阵中冲去。

  此举立刻引来一片喝骂之声,江朔脚下的骑手想要勒马,却被江朔双足踏得双臂酸软,根本无法用力拉拽缰绳。江朔立在高处,一面用马语催马儿前进,一面用双足交替用力,控制那骑士调转方向,直如自己控马前进一般。

  他举目四望却仍然看不出史思明藏身何处的端倪,只能控制的脚下的骑兵向骑军深处走去,这时身边的同罗骑兵也知道决计是伤不到江朔的,只能用枪刺向江朔身下的骑手和他所乘马匹。

  江朔虽能保自己周全,却无法照拂到下面的骑手,更护不到马匹,那骑手莫名其妙被自己人乱枪刺死,身下战马也身中数枪,长嘶一声,向下便倒。

  江朔在骑手倒下之前已经飞身而起,落在另一人肩头,如法炮制,控制着那人转身冲向阵中,不一会儿那骑手也连人带马被刺死了,江朔便又换一人。

  同罗骑兵见他每换一人,身下人、马便如着了魔一般,双手下垂,腰杆挺直,任由他驱策,被踏住的骑手脸上虽然愤怒狰狞,手上却丝毫不反抗,不由得人人惊恐,他们不知道中原武术之妙,还当是江朔会巫术,能控制人心供他驱策。

  草原民族多崇信珊蛮教,言珊蛮巫师能控制人心,但就算是珊蛮大巫师持咒,也需要焚香拜天,咿咿呀呀念动咒语请神上身,施法就要大半日时间,这汉人只一飞一踏之间,就能立刻牢牢控制下面的骑士,嘴唇都不见翕动一下,岂不是高出珊蛮大祭司多矣?

  如此江朔换了几次人之后,竟然无人敢攻击他所控制的骑手和战马,唯恐他失了脚下的骑手,就会飞到自己头上来控制自己。

  此刻战场上同罗骑兵的中央地带出现了这样的奇景,江朔立在一人肩头,那人口中怒骂不止,双手却垂在身侧,周边的骑士则悄然闪到一边,仍有那匹战马驮着上下叠在一起的两人在阵中漫无目的地游走。

第731章 向东追击

  此刻无人敢攻击,江朔能更从容地观察同罗骑军中的情况,他终于找到了一支与众不同的骑兵小队。

  这支骑队正向东行,马上骑士并不使枪,他们有的马上驮着大鼓,有的身上挎着号角,大军行动需要号令,史思明可以隐藏旗帜,却不能不传号令,这些鼓吹手应该就随着史思明的中军一起行动,追上这一队骑兵,也就能捉到史思明。

  想到此处,江朔不由得精神一振,策动足下的骑士和战马向那个方向追去,虽然其他骑士并不刻意攻击江朔,但此刻战场上一片泥泞,同罗骑兵在唐军两边的推挤之下,荡倚冲冒越发的混乱与拥挤,阻得江朔无法快速前进。

  眼看那一支骑队在其他骑兵的掩护下,向东去得远了,江朔不由得大急,他高声作马语,叫马儿们闪开,他内力充盈,长嘶之音声震百里,仿若龙吟,群马受惊立刻躁动起来,但却愈发的混乱。

  马毕竟不是人,马语比人语也简单得多,亦不能理解太过复杂的要求,江朔一声“闪开”,马儿只会四处乱窜,不辨东南西北,就连他脚下骑士所乘战马也跳踉不已,险些把江朔掀落。

  江朔只得改变策略,以马语呼喝群马“向日出处行”,这句话简单易懂,绝不会造成理解偏差,马群立刻转向,不顾身上的骑士,一齐向着东驰去。

  这支马群如同在纷乱的战场上突然汇聚而成的一条急流,向着东面猛冲过去,不一会儿就冲入了步军阵中,马上的骑士无论如何勒马,都无法控制胯下战马,眼见冲入步军阵中,只能抬起枪来猛刺步军,同罗骑兵对同属燕军的步兵全无怜悯之心,为了逃脱随意刺杀步卒本就不以为意,此刻经江朔作声驱策,排成整齐的队列,杀伤步军的效率反而大大增加。

  江朔催动马群急追向前面的那支骑军,此刻骑军马上就要突破步军进入开阔地了。江朔知道若是呼喊前面的马群回来转,自己所驱使的马群也转头,若呼喊自己的马群加速,则前面的马队也会同样加速,江朔虽有控马之能,此刻却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这时前方的马队中忽然分出一支小队,回头向他们驰来,江朔驱使这么多战马追得这么急,前面的马队不可能毫无察觉,但只分出这么一支小队回来阻击,怕是同罗骑兵中的精锐。

  眼看两支骑军就要撞到一起,江朔忽然童心大起,口作马鸣,迎面来袭的马队忽而转向,与众马一起向东奔驰起来。同罗骑兵见江朔竟能如此控制马匹,皆心生惧意,只道他法力高强,没想到唐人中还有这样厉害的巫觋。

  江朔眼看加入了这支马队之后,距离前面已经不远了,双足一点,离开了此前一直踩着的骑士的双肩,那人被江朔踩了半天,只觉双肩和脊骨剧痛,此刻江朔终于离去,立刻浑身如散架了一般趴伏在马上,像极了请神附体之后虚脱的巫师,由是更加相信江朔就是法力高强的大觋。

  此刻马群排列甚是齐整,江朔在空中跨步,踏着前面骑士的肩头前进,同罗骑兵见到江朔跃来都吓得魂不附体,只求他速去,哪敢出手反击。江朔一路踏着同罗骑兵的肩头眼看就要跑到尽头,正准备一跃而下之际,前面一人忽然伏低身子,回头望月,双指成戟往空一挥,一道气剑向江朔迎面射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3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9/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