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391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来人正是李珠儿,她立在后殿的阴影之中,还真有些鬼泣森森的感觉,李珠儿对着独孤问盈盈一拜,道:“小女子自然是人,我一直都在殿中,听到三位说到小女子当年唐突,这才现身赔罪。”

  独孤问捻须笑道:“好好,小辈还算懂得礼数……”

  他话音未落,身形一晃,忽如鬼魅一般向前平移出丈,仿佛会缩地法术一般不但跨过数丈的平地,更登上五级台阶,倏忽出现在李珠儿面前,伸手便去抓她肩头。

  独孤问这一抓看似轻巧随便,但行走的步法,出手的招式,实是凝聚了他一生的修为,他不顾身份突施偷袭,只为了一抓必中,不想眼前的李珠儿似是一抹残影、一缕青烟,在他面前飘然淡去,消失不见了……

第751章 惊闻噩耗

  独孤问一愣神的功夫,却见李珠儿袅袅婷婷站在一步开外的地方,独孤问的穿星步功夫堪称绝顶,单以轻功论,哪怕是空空儿、江朔也不过和他打个平手,而此刻李珠儿不但躲过了这一抓,更飘出一步开外,轻功岂不是高出他许多?

  独孤问心中震动,竟伸着右手定在原地,忽觉后背一紧,只听葛如亮道:“耶耶快退!”

  回头看时,只见葛如亮左臂展袖挡在口鼻之前,右手抓着他后心,向后急退下台阶,独孤问心中茫然,一时不知发生了什么。却听李珠儿的声音在葛如亮身后响起:“葛庄主,何故急着要走?”

  葛如亮的轻功尽得独孤问的真传,然而李珠儿居然一瞬间就绕到了他的身后,就算她的功夫是北溟子亲授,这般小小年纪,怎能有如此修为?难道这些年北溟子又悟到了更为高深的轻功身法?

  独孤问不知道过去的北溟子大野勃早已过世,现在的北溟子是其实是继承了大野勃内力的空空儿,眼前发生的事情太过匪夷所思,以至于独孤问动作愈发的迟滞。

  葛如亮却毫不停,挥手向后一扬,打出两样不知什么暗器,李珠儿一侧头翩然避开,葛如亮似乎有什么忌惮,才一挥手就又挥袖回来掩住口鼻,提着独孤问向后疾退,但觉右手沉重仿佛提着一个不会武功之人,知道独孤问在想心事魇住了,连忙喊道:“小女子使毒药,耶耶快掩鼻!”

  独孤问闻言不自觉地吸了吸鼻子,仿佛有一种淡淡的异香,这香气若有似无,不仔细品咂,实难分辨,他这才醒悟,不是李珠儿变快了,而是自己变慢了,先前葛如亮被李珠儿轻松绕到背后,只怕他也已受到李珠儿所使毒药的影响。

  独孤问忙以右手两指掐住鼻侧迎香穴,以舌抵上颚,但这样也不过减缓吸入毒气而已,他也不知道李珠儿用的是什么毒,更不知道自己已经吸入了多少。

  葛如亮忽觉手上一轻,知道独孤问已经回过神来,他手上微微用力,独孤问随即会意,二人平地打旋,向右弹出,李珠儿果不其然倏然出现挡在二人面前。

  但她尚未出手拦阻就听背后风声猎猎,却是独孤楚以手中白索向她后背袭来,间不容发之际,李珠儿横跨一步,避开了阿楚夫人的长索攻击,独孤楚腕子一振,想要扯动长索上的银球打她后心,却见李珠儿不退反进,撞向她怀中。

  长索兵器最怕近身,独孤问所创“月寒素影流”的功夫却是两头能打,不惧人贴身,独孤楚反手打出飞爪,直抓李珠儿前心,李珠儿也不趋避扬手一拍,正打在飞爪之上,那飞爪向下一沉,指爪深深插入地上石砖之内,如插腐木。

  独孤楚站得远,不知道李珠儿如何使毒,不敢贸然上前,只远远用长索为阿耶和夫君解围,她虽知李珠儿轻功不低,却没料到她内力竟也如此了得,见状想向后撤步时,却忘了松开手中白练长索,钉在石砖上的钢爪纹丝不动,拽得独孤楚也定在了原地。

  眼看李珠儿已扑到独孤楚面前,葛如亮一扬手,又是一件暗器打出。

  这次葛如亮内力更弱,暗器出手不带劲风,李珠儿只微微一侧身,却不料一声爆响,原来葛如亮打出的是一枚霹雳弹,霹雳弹不似后世的炸药,动静虽大却无法伤人,饶是如此也叫李珠儿大吃一惊,嚇得她一顿。

  李珠儿皱着眉头,挥手驱散硝烟之际,却忽见独孤问复又袭到面前,独孤问虽以轻功见长,但当年三子与北溟子文斗之时,互相学习了对方的功夫,独孤问此刻使的便是赵蕤袖里乾坤功夫,悄无声息地出手点在李珠儿胁下。

  独孤问一击得手,心中一喜,不想李珠儿没事人一样向后退了一步,独孤问的指尖疲弱地滑向一边,他这才发现,一会儿的功夫,自己居然已经内力全无了。

  独孤问惊道:“光明盐!小女子何处得的魔教秘药?”

  李珠儿不语,只要独孤问三人不动,她便也不出动邀击。这时殿门忽然打开,只见大殿内空空荡荡,三清神像早不知移往何处去了,殿中只有一口巨鼎,三人所处的位置不能看到鼎中所燃何物,只能看到一缕缕淡蓝色的青烟在鼎上蔓延开来。

  一苍髯老者走到大殿门口,叉手一揖道:“独孤丈勿怪,此时此刻,实在不便让你们与朔儿重逢。”

  独孤问一惊,道:“裴旻小儿,怎么是你?”

  老者正是裴旻,他此时也一老者了,但在独孤问眼中却还是小字辈。

  裴旻淡然一笑,对李珠儿吩咐道:“扶三位入殿。”

  摩尼教光明盐药性十分奇特,没有内功的人嗅来毫无影响,甚至会觉得比平日更为精神健旺,却能使练武人内力尽失,而且越是内家高手中毒越深,直至手脚酸软无法行动。

  先前光明盐在大殿内阴燃,对三人已造成不小的影响,此刻殿门一开,烟气溢出,三人顿觉头晕目眩,几乎站立不稳,李珠儿扬手招来六名“道士”,两两夹持,将三人搀入殿内。

  独孤问中过光明盐之毒,知道怎么反抗也是无用,索性张开腿箕坐在殿中拜垫之上,问道:“说吧,把我们拘在此处所为何来?”

  他知道裴旻定然不是要他们的性命,否则也不用多此一举用光明盐了。

  独孤楚道:“没想到大唐剑圣居然与安贼同流合污,在此布下陷阱。”

  葛如亮摇头道:“天下大会震动武林,哪怕有光明盐,也不可能尽数擒住天下英雄。”

  裴旻点头道:“葛生说得不错,我绝非安禄山同党,更不想与天下英雄为敌,其实天下大会一个月前就已在阳台观开过了。”

  三人闻言大惊,独孤问道:“可是叶护……”转念一想道:“难道回纥人骗我们?”

  李珠儿道:“回纥人不擅作伪,我只是给他们传递檄文的时候故意退后了一个月。”

  独孤问奇道:“这又是为何?不过不想让他们参加大会,不要传信即可,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呢?”

  李珠儿道:“自然是为了让前辈晚些到中原。”

  独孤问点点头道:“当年把我们诓去朔漠的就是小妮子你,自然知道叶护会给我通风报信,我还是这个问题,如果不想让我们回中原,不传信即可,只是让我们错过大会又是为何?”

  裴旻道:“独孤丈见谅,现在还不能言明……”

  独孤问还待再问,却忽见一个人慌慌张张闯了进来,颤声道:“巨,巨子,大事不好……潼关失陷了,哥舒翰大军已然溃败……”

  大殿中一片惊呼声,裴旻也不由得面色一变,皱眉道:“哥舒翰百战名将,这么快就被击溃了?”

  那报信的人回禀道:“圣人听信杨国忠佞言,遣使催促翰帅出关与贼决战,翰帅被逼无奈于六月初四,恸哭率军出潼关七十里,在灵宝西原与崔乾祐决战。”

  葛如亮摇头道:“灵宝道为高山大河所夹峙,贼兵只需派数千人预先埋伏,虽十倍与敌亦难取胜。”

  那人对葛如亮所言颇不服气,道:“翰帅大才,怎会不知这般浅显的道理?他借漕帮上门填阙船百余艘,横于黄河之中,既可纵览战场,更可调度精锐步卒,从河上绕道伏兵背后一举歼之。”

  此人口口声声称哥舒翰为“翰帅”,看来曾在西军效力,葛如亮暗想不知裴旻的隐盟中还有多少唐军锐士,心中奇怪口中却道:“看来哥舒翰果然不是浪得虚名,利用漕船运兵确是一步妙棋。”

  独孤楚却道:“漕帮与唐军联手,难道朔儿他们也参加了潼关大战?”她此刻已经知道大战的最后结局是唐军大败,不禁为朔湘二人担心起来。

  裴旻却有些不耐烦地道:“既是如此,后来怎么败的?”

  那人不答独孤楚,向裴旻回禀道:“翰帅与副将田良丘登上北岸的山丘,率兵三万隔河击鼓,王思礼率精兵在南岸突击,非但贼兵不堪一击,中途杀出几支伏兵竟也只一接战便即偃旗败退。唐军士气大振,十数万大军尽数杀出,军阵迤逦数里。”

  葛如亮再次摇头道:“三万人隔岸击鼓虽然声势惊人,但隔着大河,一但战事有变,无法及时驰援……敌军既然只有几千人,又何必全军出击?如此不免要中了贼子的拖刀计。”

  这次那人却未反驳葛如亮,只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唐军完全冲入山谷之际,忽听杀声震天,山上滚下无数柴草,壅塞了山路,原来崔乾佑另有伏兵,贼兵以柴草塞道顺风放火,一时间烈焰冲天黑烟蔽日,唐军士兵只听山谷中杀声四起,烟雾中敌我难辨,只顾胡乱砍杀,以致自相残杀,死伤枕籍。”

  独孤问想起当年笼火城中崔乾佑以大火困住他之事,不禁捻须道:“不错,这姓崔的小子很会用火。”

  那人不满地斜了独孤问一眼,续道:“翰帅见状,命漕船运兵渡河助战,不想南岸军士见敌人火攻,十分慌乱,见漕船到来,纷纷跳入河中抢着上船,乱兵实在太多,少数敢战的精兵根本无济于事,竟有半数以上的漕船被生生压沉。”

  葛如亮叹道:“哎……乌合成众,反坏其事。”

第752章 潼关之败

  那人默然良久才道:“硝烟散尽之际,才发现唐军多是自己在砍自己,这时崔乾佑才派出五千同罗精锐骑兵杀入唐军阵中,唐军由是崩溃……”

  众人皆默……

  那人声音已然发抖:“唐军一路往回奔逃了七十里,同罗骑兵便追击了七十里,唐军除了被贼军骑兵砍杀,更多是被自己人踩踏而死。潼关前挖有三条宽两丈,深一丈的堑壕用以阻滞骑兵,却成了溃逃唐军的垒尸坑,军卒坠落其中竟将三条堑壕填平……”

  裴旻心绪已然平复,问道:“那哥舒翰又是怎么丢的潼关?”

  那人道:“翰帅撤回潼关后清点人数,出阵时的二十万大军只剩下八千人。然潼关易守难攻,八千人未必不能死守,可恨那番将火拔归仁,假巡防之名,把翰帅骗出关外,抓了翰帅投降了叛军,潼关由是失守……”

  说到此处那人眼圈翻红,他特意提到火拔归仁是“番将”,自安禄山造反以来,唐人对番兵番将都多了一份怀疑与小心,那人显然也认为如非番人出卖,潼关尚不至于一日而陷落,却忘了哥舒翰其实也是“番将”。

  唐军惨败的消息显然震撼了所有人,一时间只能听到粗重的呼吸声,独孤楚得机再度问道:“朔儿和湘儿是否在潼关,他们可还安好?”

  裴旻开口道:“他们不在潼关。”

  独孤问道:“裴旻,你到底打的什么主意?难道你让朔儿率武林群豪去攻打雒阳了?”

  李珠儿哼了一声道:“若由着咱这位江盟主的性子,估摸着是真去攻打雒阳了。”

  独孤问不管她的冷嘲热讽,问道:“那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裴旻道:“去了燕军最弱处。”

  独孤问捻须道:“嗯……去河北却是一步妙棋,史思明其人志大才疏不堪大用,若能直取范阳,便是断了贼兵的根基。”

  李珠儿叹了口气道:“可惜功亏一篑,没想到哥舒翰声名显赫却是个样子货,一战而失潼关,如此一来只怕河北的唐军都要撤回井陉了。”

  那报信的人听了李珠儿这般说,登时须眉皆立就要反驳,裴旻拿手一按止住他,缓缓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潼关丢了可能更有利我们的大计。”

  独孤问疑惑道:“老丈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他转头问葛如亮:“葛郎,裴旻小儿到底想做什么?”

  饶是葛如亮极富智机,一时也参详不透,他身中光明盐之毒,本就觉神困力乏,此刻更觉头脑昏乱,一阵晕眩,就此倒伏失了知觉……

  与此同时,距王屋山东北千里之外的嘉山,此地乃太行余脉,大山在此地彻底没入平原之中,放眼东望目之所及全无遮蔽,只见广袤的平原之上如被水灌炸窝的蚁巢,满是溃兵。

  溃兵败逃的方向各不相同,显得更加混乱,数量众多不下四五万人,只是在如此宽阔的平原上显得渺小如蝼蚁。

  山丘上立着黑白黄三匹马,马上三人是两名军官与一平民装束的青年。

  骑着黑马的将军一身穿明光铠甲,头上扎着红色抹额,将手中马鞭向东一指,朗声笑道:“溯之,我与郭节度使与贼兵鏖战数月,始终突破此处,今日得江湖豪侠相助,终于击溃了叛军主力,前方再无险阻,待夺得定州后,幽州范阳的门户便大开了。”

  那骑黄马的青年叉手道:“李将军过誉了,两位将军四月夺九门,五月克赵郡,今日得胜之后,安贼的归路算是彻底断绝了。”

  骑白马的将官谈吐更显沉稳,却也难掩兴奋之情,他嗓音低沉地说道:“史思明、蔡希德、尹子奇三贼非同小可,此番三贼联手原是想把我们挤出河北,没想到我们得溯之奥援,反客为主一战成功,今日之胜,溯之当记首功。”

  三人正是李光弼、郭子仪与江朔三人,半年来,郭子仪和李光弼在河北对史思明、蔡希德胜多败少,眼看河北老巢不保,安禄山派尹子奇率精兵回援,郭子仪兵力不足,只能深沟高垒,与敌周旋。

  李光弼则伺机四处出击,攻敌薄弱,令景城、河间、信都、清河、平原、博平六郡脱离了燕军的控制,及至攻克赵郡,已彻底切断了河北与河南叛军的联系。

  但在河北叛军已然占据优势,直至五月中江朔携江湖群豪到来,白日里唐军正规军与叛军周旋,夜里武林豪侠轮番袭扰贼营,所谓“贼来则守,去则追之,昼则耀兵,夜斫其营”。

  史思明等部疲于奔命,不得休息,直至五月底,郭子仪见时机成熟,发动决战,终于一战击溃燕军!

  三人正在山岗上指点谈笑,一道红色身影骑着桃花马驰上山岗,李光弼笑道:“湘儿娘子回来了,可曾生擒史思明?”

  一袭红装的独孤湘在马镫里跺脚道:“我眼见着史思明老贼被曜郎一箭射落,可惜离得太远,乱兵太多,眼看着群贼把他救走了。”

  实际史思明落马之后,被尹子奇救走了,独孤湘自忖不是尹子奇的对手因此没有去追,尹子奇虽然悍勇,但在战场上一个人的功夫再高也不足以改变战局,不过是能堪堪自保而已,尹子奇救得史思明遁走,却抛下了战场上燕军主力。

  后世史书记载,此战唐军以少胜多,斩首四万级,俘虏数千人,取得煌煌大胜,本当乘胜追击,直捣叛军大本营范阳,然后看似这唾手可得的胜利却戛然而止了……

  四面八方的人群纷纷向山岗汇聚,除了唐军还有少林、茅山及江湖各路的豪杰,人们互相庆祝,好不欢乐,这时却见西路一骑飞驰而至,马上是一唐军传檄飞骑。

  那飞骑看来十分狼狈,嘴里乌里乌突不知喊的什么,他的模样与欢庆的人群格格不入,郭子仪一眼就看到了此人,心中登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点手换那飞骑近前,那人却被人群所阻,始终靠近不得,不由得急得哇哇大叫。

  郭子仪高喊:“让开道路!让开道路!”

  声音却也无法传开,正焦急间,只见独孤湘飞身而起,在众人头顶点了数点,手中白练长索一挥,卷在那飞骑腰间,那人来不及发一声喊,便被独孤湘如拽纸鸢拉回了郭子仪面前。

  郭子仪不及向独孤湘道谢,急问那飞骑:“有何消息?”

  那飞骑匍匐在地,拼命地以头抢地,泣不成声,一旁的李光弼喝道:“男儿大丈夫,哭什么?行兵用险,本就有胜有败,哪里吃了败仗速速报来!”

  那人从牙关里挤出几个字:“潼关失守了……”

  李光弼皱眉道:“什么?”

  那人忽而如失心疯了一般,仰起头来,面目狰狞地喊道:“潼关失守啦!潼关失守啦!哥舒翰被擒,长安之前再无关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3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1/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