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50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颜真卿赞道:“溯之真少年英雄也。”又见李珠儿也从墙内跃出,轻身功夫居然丝毫不逊于江朔,心下也是暗自称奇。三人骑上马,颜真卿道:“朔方军是边军,非奉诏不得入城,故而都在北城徽安门外候着,但统兵之人此刻却在城内,我们先去找他。”

  颜真卿头前引路,三人策马经天街、走建春门大街却又回到了修善坊,江朔和李珠儿不禁相视苦笑,他二人今日已在这段建春门大街上走了两个来回了。

  更奇的是颜真卿带着两人径直又进了景教十字寺,十字寺的寺僧却认得江朔和李珠儿,道:“二位檀越,伊斯大德已经回寺了,里面请。”

  江朔道:“我们此番是随着颜郎来找人的。”

  寺僧笑道:“不妨事,颜大人所寻之人正和伊斯大德在一起。”

  江朔和珠儿听了不禁称奇,心道这也太巧了吧。

  十字寺和释、道两家的寺观差异极大,寻常寺观都是几进院落围合,中央大殿和东西配殿环绕,内置各神佛塑像。这景教十字寺却是只有中央一个大殿,别无配殿。大殿十分高大,用的是重檐悬山顶的构造,奇怪的是不同于别处寺观大殿,这十字寺大殿却是南北长边不设门户,却从侧面山墙上开门,门上更上用砖雕了一个大大的莲花十字,显得颇为古怪。

  众人走进大殿,见两侧原本应该开门的位置只设了窄长的窗户,窗户皆紧闭着,殿内却不甚昏暗,原来是屋顶重楼间设有高窗,此刻日方近午,阳光从高窗泄下,漫射的光线营造出一片神秘安详的氛围。

  大殿内布置着一排排的拜垫,寺僧引着他们穿过大殿到了尽头,却见并无泥胎圣象,只在殿中立一个大大的石刻的莲花十字雕塑。

  江朔悄摸地问李珠儿:“珠儿姊姊,这景寺内怎么如此古怪,连个神像都没有?”

  李珠儿白了他一眼道:“三夷教都不设偶像,景徒认为凡人不可描摹景尊,只能默想参拜,却不可跪拜偶像。”

  却听一人朗声笑道:“小娘子倒是知道的不少,可是我景教的姊妹?”

  说话之人正是伊斯,景教称呼皆以兄弟、姊妹相称,故而呼李珠儿为姊妹,李珠儿摇摇头道:“我不是景徒,契丹人拜天不拜神,只是行走世间多有历练,所以知道的多一些,景尊救世云云,我是不信的,能救人的只有自己。”李珠儿比江朔大不了几岁,众人见她青春貌美,谈吐却如久历人世的长者,不禁又是错愕又是好笑。

  伊斯生性豁达,虽然李珠儿之言对景教多有不敬,他也不以为意,却对江朔道:“江兄弟今日怎么有空来我十字寺?可有什么见教?”

  江朔忙叉手道:“不敢说见教二字,只是我和这位珠儿姊姊要离开雒阳北上范阳,今日一早路过十字寺想来和伊斯大德话个别,不想你却出城去了,此番么,却是陪着颜郎来寻他同僚的。”

  伊斯道:“赞美景尊,天下因缘际会之事都叫你江兄弟遇见了,我一早出城就是去接颜子的同僚军官,这位也是我教中兄弟。”

  说话间但见一身着櫜鞬服,头戴红色抹额的中年将领走了过来,向颜真卿叉手道“梅尉这么快就把雒阳城内的事情都安顿好了?”梅尉乃是县尉的美称,西汉梅福曾为南昌尉,因其有大贤之名,民间更是传说他修道成仙,因此后世称县尉为“梅尉”或“仙尉”,颜真卿既任醴泉县尉,故那军官也称他为“梅尉”。

  颜真卿道:“本想到雒阳探望几个老友,没想到在天宫寺都见着了,因此回来的快了。”又向江朔介绍道:“这位是朔方镇振武军使郭子仪将军。”又对郭子仪道:“这位是江朔江溯之你可千万不可小觑,溯之虽然年轻,却是天下漕帮的帮主,人品武功具是超逸绝伦。”

  郭子仪已年过四旬,身长七尺开外,长得甚是高大,一张方正的大脸下须髯齐整显得很是威风,五官来看剑眉凤目、狮鼻阔口,虽称不上英俊,却也显得仪表非凡,颇为英武。

  郭子仪并非军户出生,而是武举特进投身军旅,因此可称得武全才,颜真卿虽然比他小了一轮,又只是一个从八品下的小小县尉,郭子仪却对他颇为尊敬。

  江朔道;“没想到郭将军竟然是景徒。”

  郭子仪道:“这却有什么稀奇?景尊化成天地,救赎世人,西军多有皈依景教的。我等皆持正念,以救拂天下为己任。”

  江朔听得似懂非懂,但他敬佩普罗和伊斯的为人,对景教也就有了几分天然的好感,李珠儿虽然心中嗤之以鼻,却也不在面上显露,颜真卿道:“郭将军礼拜好了么?若得便,我们就出发北上吧。”

  郭子仪点头道:“眼看初夏雨季将至,确是应该早些动身的好。”转头对伊斯道:“伊斯大德,你方才所说的话,我都记下了,此事事关重大,容兄弟从长计议。”

  伊斯郑重道:“郭兄弟,此事便是普罗法王假江兄弟之口告诉我的,赞美景尊,让你们一路北上,你若有什么疑问,尽可以询问江兄弟。”

  江朔心道这伊斯原也说要从长计议,却这么快就告诉了郭子仪,郭子仪虽是景徒,但他也是行伍之人,不晓得和安禄山燕军关系如何,万一泄露出去直是后患无穷,伊斯见江朔面露为难的神色,又对江朔道:“郭将军是我教中兄弟,黑船密谋之事我已全盘告知他了,江兄弟不必担心,我景教兄弟天下一家,互相之间绝无隐瞒,却也不会对外泄露半点。”

  江朔见伊斯说的诚挚,也只得点头称是。

  伊斯将四人送出十字寺,说过几日就回长安义宁坊景教总坛,三人别过伊斯策马出了修善坊,经长夏门大街渡过新中桥浮桥,再走徽安门大街一路出了雒阳城。

  出城又行了十里地,才见到朔方军的营垒,朔方军营盘甚大,内有军马不下二千疋,军士两千人。朔方军六万四千七百人,战马四万三千疋,共分七军,每军也只一万人、五千余马而已,一次出动两千骑兵对朔方军而言已经是相当庞大的兵力了。

  四人刚到辕门口,就有守门的兵丁迎上来为郭子仪牵马,郭子仪却道:“不歇马了,令各营立刻拔寨,今日在孟津渡过河水,再安营休息。”

  但见旗牌官策马往返飞奔传令,不一会儿整个军营都响应起来,众军士熄灭营火、收起帐篷、打包行囊,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虽快不乱,再看这朔方两千军士均是劲卒,各个看着都孔武健壮、精明强干,不似江朔此前见中原折冲府兵那般懒散,可见郭子仪训练得法,指挥有方。

  不多时营地收拾完毕,大军便即开动,这支部队都是骑兵,行动起来颇为迅速,不消一个时辰就到了孟津渡口,此地浮桥宽阔,大军迅速渡河,经过济源太行山麓之时,江朔却见盘谷寺已然烧为了一片白地。

  朔方骑兵却不走河东道太行山路,而是走河北道的驰道,经卫州、相州、洺州、邢州、赵州、恒州、定州、易州,直抵幽州的范阳城。

第109章 恶鬼袭营

  北上途中,江朔问郭子仪:“圣人为何会令朔方军向范阳输送马匹?”

  郭子仪道:“安禄山壮大东军只有一个法子,就是夸大东北边民的威胁,一会儿说奚人造反,一会儿说契丹坐大,借机向圣人要钱要粮,每年获得大量粮饷尤嫌不足,这不,又来要人了,安禄山以防备奚人、契丹为托词修建雄武城,居然奏请圣人向王忠嗣公借兵协助修城,又说河北不产良马,要借朔方良马。”

  江朔道:“安禄山包藏反志,天下皆知,难道王公不知,怎会应允?”

  郭子仪道:“怎会不知?只是圣人现在颇为宠信安禄山,任你朝中大臣说破了嘴,也不减对圣人安贼的信任,王公虽为圣人假子,又刚被授予御史大夫,领朔方、河东两镇节使,却也不敢轻易开罪安贼。圣人下诏之后,王公便令我率两千兵马东去范阳支援。”

  李珠儿冷哼了一声,道:“只怕郭军使你这两千人马到了范阳便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了。”

  郭子仪笑道:“珠儿小娘子看来颇了解安禄山的为人啊,王公又安能不知?来时他叮嘱我,马可以不要了,人必须带回去。”

  江朔不解道:“都说今上是不世出的圣人,怎地在安禄山这事儿上如此颟顸呢?”

  颜真卿插话道:“圣人怎会不知,君王之道在于制衡,圣人之所以要扶持安禄山的东军,是为了防着西军一家独大。”

  江朔奇道:“这不是奇哉怪事,为防西军扶持东军,但东军安禄山狼子野心,圣人怎么又不怕东军做大呢?”

  颜真卿笑道:“西军河西、陇右丶朔方丶河东四镇兵力超过二十六万,这还没算安西四镇,而河北本不无番镇,先天二年才置的幽州节度使,后改为范阳节度使,天宝元年又设了平卢节度使,至今也不过两镇,兵力不到十万。你说圣人防备谁多一些?”

  郭子仪道:“河北幽燕之地,人多壮勇,现在幽并九州皆在安禄山治下,他每年都在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日久必成大患。”

  颜真卿道:“是啊,圣人这些年热衷于驭下之术,放任朝野内外相斗,东西两军相争,长远来看确是后患无穷啊。”

  江朔心道,这位颜郎虽然师从张旭学书,但他和张旭这样的狂逸之士不同,对于天下大势也看得颇明晰,且胸怀大志,假以时日定会成为朝廷股肱。”他向颜真卿叉手道:“那颜郎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颜真卿道:“安贼日后必反,既然圣人不信,我们只能自己提前做好准备,广结志同道合之士,一朝有事便成大唐中流砥柱,定要粉碎安贼阴谋。”

  江朔道:“既然如此,为何不趁安贼尚未坐大,将他秘密刺杀,以绝后患?”

  李珠儿嗤道:“溯之你说的轻巧,一个尹子奇你就不是对手,更何况安禄山身边可不只尹子奇这一个高手……”

  颜真卿亦道:“一来安禄山现在未反,臆罪而杀人绝非君子所为;二来东北边陲这两年确实不太平,杀了安禄山,东北大乱,亦非河北百姓之福。为今之计,忠义之士唯有不断强固自身,让安贼不敢作僭越之想。”

  郭子仪深以为然,道:“景尊亦以天下苍生为念,能威服安禄山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颜真卿道:“安禄山这贼子不仅有野心,也有手段,是否有渗透西军我不知道,不过朝内官员,朝野贤达他可是结交了不少,溯之,听你说江湖盟出了个叛徒程昂,搅的天翻地覆;我看这次漕帮三位把头被掳,怕也不是有间人作内应。”

  江朔道:“我明白了,待我这次救出漕帮几位把头,定要整顿漕帮和江湖盟,以防安贼操纵江湖。”

  颜真卿和郭子仪又说了许多排兵布阵,守城御敌的兵法战策,江朔以赵蕤长短经中所载相应对照,提出的见解居然也颇有见地,颜、郭二人原本看他年幼,虽见他显露的武功颇为不俗,倒也没有十分在意,但每日里白天在马上,夜里在营中,昼夜深谈之后,对江朔越来越敬重了。而江朔每日与这两位交谈,眼界更是开阔了不少。

  如此行了五日,马队已奔驰一千二里,进了幽州地界,这些日子,李珠儿为掩人耳目,和江朔一起扮作郭子仪的亲兵,同住在郭子仪隔壁帐篷中,不过二人分榻而卧一直相敬如宾,这一日李珠儿说要先去范阳城内打探消息,夜一擦黑就离营去了。

  江朔记得空空儿的话,每日夜里在自己营中按玉诀心法呼吸吐纳,练炁不辍,果然大有精进,虽然丹田气海中内力未复,但手脚反而感觉越来越有力,使剑已然无碍,真炁从四肢回流气海,竟然隐隐有了扣关之势,须知他所练玉诀心法练的越高内力越强,真炁回流是气海内阻力越大,每冲破一道关索都要几年时间,上次若不是替独孤楚疗伤之际凑巧冲破了关索,还不知哪一天能练到七重天的呢。而此刻气海内空空如也,真好练功毫无阻滞,直是一日千里,眼见又要突破一道关索了。

  江朔正在帐内潜心运功之际,忽然听有细微的脚步声,细细分辨有十几人,这些人似是有意避开巡营官兵悄悄潜行,江朔登时警觉起来,此刻已进了幽州地界,他和李珠儿虽然藏身朔方军旅之中,无需投房住店,行踪藏匿的很好,但也难保尹子奇、安庆绪不会有所察觉,况且今日李珠儿进城至今未回,江朔不禁有些担心她出了什么意外。

  江朔悄悄穿好鞋袜,取了七星宝剑,熄灭灯火,伏在帐内细听,那脚步似乎真的朝着他的帐篷慢慢包围而来,那些人脚步虽轻却稳,呼吸深沉匀细,均是好手,强敌到了眼前,江朔反而镇定下来,他收摄心神,闭目以待,预备等敌人破帐而入之际后发制人。

  只听“刺啦、刺啦”几声帐篷布匹撕裂的脆响,自己的帐子却完好无损,江朔忽然醒悟,自己的帐篷和郭子仪的帐篷紧贴着,他先入为主的认为夜袭之人是冲着他来的,却忽略了对方的真正目标其实是统军的郭子仪。

  江朔急忙抽剑划破帐篷冲向郭子仪的营帐,他先前在帐内就感觉到自己帐外守了两人,因此他不掀帐帘,而是直接从后破帐而出,江朔甫跃出帐篷,守在帐门外二人一齐闷声从他背后杀来。

  江朔却头也不回,只向前冲,二人手里长刀分别向他后脑,背脊砍到,却如何伤的到江朔?江朔这五日每晚修习玉诀,只睡二个时辰却依然精神旺健,轻声功夫和剑术比之中毒前反而更高了半分,他展开穿星步中朱雀步法,如大鸟展翅,自顾向郭子仪大帐飞奔而去。

  身后二人见冲出帐篷的居然是一个少年,心里虽然吃惊不小反应慢了半拍,但瞬即醒悟,仗着人高马大,立刻追上就砍,心道先将这小厮砍翻再做计较。岂料江朔穿星步实在太过神妙,二人虽然生得身高马大,跨一步几乎抵得上江朔的两步,却仍然追不上他的步点,两人胡乱砍了十几刀,却连江朔的片衣都未沾到。

  二人心下震动,知道遇到了硬点子,口打呼哨,提醒围攻大帐的同伴。江朔却不理睬二人,几步就冲到郭子仪大帐边,仍是照样施为,挺剑疾刺,这七星宝剑乃是汉末神兵,以陨铁打造,比之当世锻打的精钢更硬了几分,他挺剑轻松刺破帐篷帷幕,冲入帐中,长剑去势不减,直撞上迎面砍来的两把长刀,江朔挥剑横斩,只听两声脆响,将两把长刀齐齐斩断,竟比砍瓜切菜还要轻松。

  不过眼前两人的打扮倒是吓了江朔一跳,那二人穿着黑色窄袖缺胯的短打衣衫,脸上却一个惨白、一个赤红,比寻常人脸大了一圈,怒目瞪视似乎要凸出框外,口里尖牙利齿龇于唇外,倒像是地狱的恶鬼,再看以眼角余光瞥见帐内横七竖八,帐内亲兵侍卫尽皆被砍到了。

  江朔功夫虽高,却终究是个涉世未深的少年,只道世上真有有鬼,好在江朔先观公孙大娘,后看裴将军舞剑,剑法已然大进,此刻出招如电,意在剑先,眼里见到恶鬼害怕,手里却丝毫不停,七星宝剑连挥,斩中了两个恶鬼的额头,江朔只觉剑刃砍中鬼面如中匏瓜,混不似人,不敢再砍,抽剑后退,却见那两个恶鬼的脸面裂开,却露出里面的两张人脸,江朔这才醒悟过来,原来这白红二鬼只是在大葫芦上施以油彩画出的鬼怪面具。

  江朔一退,后面二人却已追到,江朔既知来者是人非鬼,心中惧意立消,随手向后挥舞,“叮当”两声将身后两柄长刀也一齐震飞,他见已有头戴鬼脸面具之人冲到了郭子仪面前,急忙施展西方白虎步耸跃之法,越过赶来围堵的鬼面人,上前援护郭子仪。

第110章 一剑九断

  郭子仪是武举出身,又长得人高马大颇为健硕,功夫倒也不弱,他身为武将随时将横刀佩在身边,鬼面人冲入帐内之时,他已抽刀在手,和鬼面人还有来有回过了几招,然而鬼面人结成阵势,每人只上前使得一招,成车轮战之势,郭子仪只拆了三招,突然斜刺里闯来一戴着黄金面具的鬼面人,此人长刀与别人不同,乃是一口双手巨刀,郭子仪一招不慎,被他一刀将手中长刀磕飞。

  这“金面鬼”膂力极大,虽然刀招不见多么精妙,却胜在势大力沉,他手中一口黑色厚背镔铁长刀,比唐军武器制式横刀沉重许多,因此甫一触碰便将郭子仪手中横刀打飞,金面鬼趁势挥刀直削郭子仪的脑袋,好在这三招阻得一阻,江朔已然赶到,他挺剑上撩直刺金面鬼的右腕。

  江朔原想以这一招灵巧的招式逼退金面鬼,岂料那人却悍勇异常,硬是不撤招仍向着郭子仪猛砍下来,江朔眼见这一刀砍来郭子仪定然无幸,只得化虚为实,改刺为斩,神枢剑精妙处就在于虚实、缓急可于瞬息间转换,虚可实之,实可虚之,这一下斩击虽是寸劲发力却也力道甚猛,只听“叮”的一声,那金面鬼被震得横着向右荡开了一步,江朔虽未后退,但也觉得手腕巨震,手里七星宝剑险些拿捏不住。

  再看这一斩却未斩断金面鬼的腕子,原来他双手带着厚重的黑色镔铁护腕,七星宝剑虽然锋利,却也不能一击斩破,只是在铁环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剑痕。江朔见他护腕铁环坚硬,唯恐七星宝剑受损,撤剑回锋观看,却见蓝汪汪的剑锋毫无损伤,这才放心。

  那金面鬼却挥刀照着江朔劈来,江朔见他刀身厚重,通体黝黑,不似寻常刀剑,一时倒也不敢硬接,侧身避开刀锋,挺剑直刺,那人却一扬腕子,以左手腕上的铁环接了江朔这一刺,江朔见他正面守御严密,立刻变招,展开穿星步绕到他侧后方,挥剑直刺其背,不想那金面鬼的身法也真了得,不见他脚步如何移动,却忽然正背换位,瞬间变为面对江朔,荡开长剑挥刀又砍。

  江朔这一下吃惊不小,此人刀法倒也不甚高明,且刀身沉重,并非走的轻灵路子,原只道绕到他背后并非难事,不想他这一下“移形换位”的功夫着实玄妙,竟而避开了江朔的背刺。江朔展开玄武神蛇绕龟的身法,贴身缠绕,想要取他身后,但每每闪到金面鬼身后,他只以“移形换位”一招转过身来,立时又变成了面对江朔。

  这金面鬼势大力猛,正面守御刀法又颇为严密,江朔不愿与他手里重刀相撞,正面倒也难觅破绽,眼看他身形迟滞,身侧背后都是空门,却偏偏绕不到他身后,想来他定是得了高人的传授,只这一招就能将背后的弱点尽数遮蔽。

  又斗了几合,忽觉背后恶风不善,江朔忙转身闪开,见来人戴着白色鬼面具,那人不待江朔反击,转身就走,白面鬼刚让到一边,立刻有一黑面鬼侧身上前挥刀劈来,江朔接招之时,见这两人的走位和长刀劈来的方位感觉似曾相识,他心念一动,知道不能一味避让,当下不退反进挥剑反撩,去削那人手中刀刃,那人知道江朔手中宝剑厉害,不敢和他长剑相交,翻身避开,后面一碧脸、一绿脸二鬼面人又抢攻上来,江朔长剑一振幻作两道电光分指左右,两人便自撤开,那戴着金色脸面具之人又杀了回来,不过这次也是甫一接战,又自闪开,紧接着又有二人轮番攻来,面具却已被江朔毁去,江朔记得是白、赤两色。

  江朔此刻心里已如明镜一般——这些鬼面人正在布阵!此阵看来颇似璇玑阵,但细数这些黑衣人,共是一十八人,分作两个独立的九人阵,左右夹持,而自己方才交手的这一阵,除居中金面阵眼之人,又有六人围绕着他,但所站星位似乎与北斗七星不同,先前守在江朔帐外之人分别带着一白、一紫鬼面具,似乎左辅右弼。但方位也不相同,另一侧九人也按排成这样一个方形的阵势,细看面具分色,果然也是白、黑、碧、绿、黄、白、赤、白、紫九色,只不过居中镇守中央星位的那人戴着黄色鬼面具,并非金色。

  江朔心里悚然,他见识过璇玑阵的厉害,虽然此刻站在中央拱极位置的金面人身手远不如尹子奇,但这两个方阵不似璇玑阵锁链般的运动,各人走位甚为灵活,似乎威力更大,江朔和郭子仪深陷阵中,已经难以脱身了。

  这些鬼面人用的武器与二何兄弟也不相同,并非圆月弯刀,都是直刃长刀,挥砍之际并无圆弧曲线,虽然回护不如弯刀,但攻击却更为迅猛难测,至于回护不利的弱点,却全赖阵中其他人援护,此阵比之尹子奇当年所率璇玑阵更为复杂精妙,左右双阵一十八人并不按固定星位排列,而是互相交叉穿引,走位飘忽,江朔便难以如当年赵蕤和尹子奇璇玑阵交手时一样,预先判断北斗上诸人的走位而抢占先机,如此一来更是多了几分凶险。

  此刻军营中的朔方军士卒已经闻声而来,大营中无法跑马冲击,朔方军只能手持长刀将这些鬼面人团团围住,然而璇玑阵何等神妙,虽然只有十八人,但大阵运转起来,一面将江朔、郭子仪围在中心,一面将强攻上来的军士尽皆挡在阵外,朔方军虽然人数众多,但营内空间狭小,不得施展,每次只有二三十人能上前攻阵,鬼面人互为援手,尽可以抵挡。

  江朔仗剑挡在郭子仪身前,郭子仪已知这些鬼面人阵法的厉害,更知江朔功夫远在自己之上,当下也不逞强,问江朔:“溯之,如何破阵?”

  江朔这时已经镇定下来,他一面挡开各个方向攻来的长刀,一面仔细观察阵形的发动,对郭子仪道:“此阵颇似域外奇人北溟子所创璇玑阵,我原见燕军尹子奇布阵,只是相比两年前,这阵法似乎更玄妙、精进了。”

  又过了片刻,忽然想起学习穿星步时,湘儿第一课教他的九宫飞星各宫的名称,分别名为:一白贪狼星、二黑巨门星、三碧禄存星、四绿文曲星、五黄廉贞星、六白武曲星、七赤破军星、八白左辅星、九紫右弼星。恰与这两阵的人数相符,颜色相配。

  再看众人穿行之法,江朔忽然悟到这些人的步伐不就是湘儿教他“九宫飞星”的歌诀么,一白跳二黑,三碧转四绿、五黄入六白、七赤跃八白,最后九紫又复归一白,十八人无非就是两套九宫飞星互相嵌套罢了,想通了这一节,这十八人看似穿花绕布变化万千的阵法在江朔面前直似虫蚁循行般的明晰起来。

  江朔让郭子仪手搭在他肩头,道:“一会儿我纵跃之际,郭军使只管抓牢,千万不要松手。”说着避开手持巨刀的黄金鬼面人这一阵,反冲向另一个九人阵,只见此阵中一白鬼面人迎着杀到,江朔出左掌一推那人腕子,将其带到一边,自己却带着郭子仪斜向右前纵跃,彼方二黑鬼面人正跃在空中要来补一白位,却不料江朔料敌机先,已冲着他跃来,二人在空中相遇,二黑鬼不得闪避,只能硬着头皮挥刀横削。

  这一下却正和江朔之意,他虽比那人矮小,却纵得更高,七星宝剑向下挥出,毫不费力地将二黑鬼面人手中长刀削断,紧接着出右脚一蹬那人腕子,借势向左后方退去,三碧鬼面人刚到此方位尚未摆好架势,江朔就已到了,他剑交左手向后斜掠,只听“仓”的一声,三碧鬼面人手中长刀应声而断,江朔头也不回,又向前跨了一步,左手剑上撩,四绿鬼面人手中长刀正撞在他剑刃之上又是应手而断。

  江朔顺势将剑交回右手,同时人向右后连跨二步,右手向后挥出,接连斩断了五黄、六白两个鬼面人手中长刀,又向正前跨出一步,手划圆弧,向下一挥斩断了七赤鬼面人手中长刀,脚下不停步地旋转身形到左后方,平着挥出一道剑弧,将八白鬼面人手中长刀斩断,紧接着向右前急纵,长剑指处九紫鬼面人长刀又断,江朔站在原地不动,却见一白鬼面人又自转了回来,他好整以暇随手挥剑,将他手中长刀斩断。

  如此瞬间抢攻九次连绵浑似一招,连断九人兵器,双阵登时折了一角,朔方军一拥而上,兜在江朔、郭子仪身后,刀剑齐指制住了被江朔斩断兵刃的九人,剩下九人以金面人为中心背靠背结成方阵,但已被朔方军压缩在很小的范围内。

  此刻朔方军已将被俘之人的面具打掉,江朔见他们相貌稍异于唐人,头顶髡发,后脑留着小辫子,原来都是契丹人。那金面人见状也揭下面具,江朔见是一个长相颇为英武的青年契丹人,那人高呼:“弟兄们,杀生取义便在今日!”

  众人闻言一齐摘下面具,撕破衣衫袒露左肩,一齐以契丹语高声喝骂,要拼命的样子。

  江朔只觉得这些契丹人都是慷慨豪侠之士,且朔方军和契丹人其实并无仇雠,只怕是有误会,因此并不想取他们性命,正自不知如何开解之际,忽听一人高呼叫:“溯之且慢动手,夷离堇不要打了,都是自己人!”

第111章 契丹可汗

  只见一身材矮小的军士跃入圈中,他虽然生得矮小,脚步却颇为灵活,几个起落来到江朔面前,江朔看他身法觉得甚是眼熟,再看他面目却是一张蜡黄的丑脸,并不认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