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土拨鼠尖叫.jpg)
好容易将这块美味的火炭咽下去,客人只觉得自己的五脏六腑都要被烧熟了,偏偏这还是他自己作的,想找人背锅都不行。
“再来五个。”
在舌头恢复之前,客人是不敢继续尝试了,但这并不妨碍他疯狂加单。
虽然还没尝过九块的同款,但他以自己的舌头保证,那边的肯定没有这里的好吃!
“绿信到账75元~”
不是,有必要吗?!
黎秋月听着客人含糊不清的点单,眼睛里的震惊都快要溢出来了。
这种情况不应该先去医院看看吗,第一时间加单是什么鬼?!
不管心里有多少吐槽,客人付了钱,黎秋月还是尽职尽责的打包好三鲜豆皮把人送走,并衷心的希望他不要出什么事情,不然她这个没有提醒的人也会承担一部分责任。
“我总算是明白那些奇葩规矩的来历了。”
客人走后,黎秋月悄悄跟系统吐槽,烫的食物要吹凉再吃应该是常识,她要是提醒客人这么做八成会被当成神经病,但今天这个案例就摆在面前,黎秋月实在是……
黎秋月叹了口气,拿出手机查了查黄历,盯着“诸事皆宜”四个大字陷入沉思,开始思考提前收摊的可能性。
既然都诸事皆宜了,今天早一点下班也是可以的吧。
“老板,来两个三鲜豆皮。”
做完这个客人的生意再说吧。
黎秋月逃避一般的关掉黄历,抄起铲子把豆皮放到盒子里。
说是卖不完就带回去自己吃,但她还真没有卖不完的时候,顶多就是刚出摊就卖完和卡着时间点卖完的区别,这么跑了还真有点不甘心。
黎秋月把豆皮递过去,就看到客人夹起来要往嘴里送,这似曾相识的一幕顿时激发了她的ptsd,住嘴的尖叫都到了舌尖,黎秋月就看到客人停住动作,往豆皮上呼呼的吹起。
黎秋月一把捂住了嘴!
对嘛,正常人肯定是要等食物到了入口的热度才会吃的,她就说自己没错!
可能是上天都不想让黎秋月提前收摊,客人刚走一位又来一位,多数是昨天的老客,少数是因为种种原因付款的新客,唯一的共同点是没给黎秋月一个差评。
一批三鲜豆皮卖完,黎秋月总算是有时候喘口气,她也不着急做新的豆皮,而是坐下打开旁边没什么存在感的搪瓷盖,一股肉香直接喷了出来,但受限于体积,只有黎秋月闻到了味道。
把子肉好了!
黎秋
月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起来,摆摊是一件体力和脑力消耗都很大的活动,她已经尽量选择相对轻松的食物了,但对她这种只要跟人交流就是在耗电的存在还是有些艰难。
简单来说,她现在有点饿,没有除了摆摊之外的食物她还能忍,现在肉都喂到嘴边了,黎秋月根本控制不住自己!
羊肉肥瘦相间,炖出来肉嫩汤鲜;红枣一碰就化,甜水喷到舌尖,黎秋月连吃带喝,连旁边多了几个人都没发现
“老板,这个多少钱?”
有人实在是忍不住开口,黎秋月看了他一眼,喝掉最后一口汤。
“这是老板的夜宵,不卖。”
世界暂时静音,聆听客人破防的声音。
第75章
吃掉一罐坛子肉,黎秋月心平气和的重新摊起了面糊,想吃同款肉的客人软磨硬泡也没得逞,又不甘心这么走了,最后就硬生生的等在旁边,打算瞧瞧摊主的手艺。
给自家吃的都能这么香,摆摊还能差?
面糊摊开,打入鸡蛋,黎秋月的动作行云流水,客人本来抱着挑剔的心,结果不知不觉眼睛就黏了上去。
放糯米饭,铺三鲜馅,客人也没见黎秋月有什么特殊的动作,空气中的香味却越来越浓,他下意识的越靠越近,直到额头被点住,他才从被香迷糊的状态中回神,发现自己已经半弯下腰,脑袋整个伸进摊子。
“还没好。”
黎秋月收回手中的收音机天线,客人的额头上留下一个微红的印子,但总算没再继续向前凑,让黎秋月松了口气。
天线是从盲盒快递里拆出来的,黎秋月一直不知道这玩意该怎么用,就一直随手放在车上,现在……只能说每样东西都是放错地方的宝贝。
“好了。”
黎秋月将做好的三鲜豆皮分割成小块,觉得这位客人有点呆。
买就扫码,不买就离开,跟木头一样杵在她摊子前是怎么回事,都吓走好几位意向顾客了。
刚刚又走了一对刚放学的女孩子,黎秋月瞧的真真的,本来人家都过来了,看到她摊子前站着个雕塑,又悄悄的跑了!
“我要一块。”
客人回了神,下意识的拿出手机扫码,黎秋月一耳听入账一手交豆皮,确定街上空荡荡,一时半会儿不会来别的客人后,就懒洋洋的坐到了椅子上。
豆皮焦香四溢,糯米饭软糯不硬,三鲜的馅料滋味更是独具一格,碳水和蛋白质的组合没有人能拒绝,蘑菇和笋丁提供的维生素又让人毫无罪恶感。
“咔嚓。”
豆皮被牙齿咬下的声音听着很解压,客人听着听着,三鲜豆皮就消失在了嘴巴里,直到一口咬上手指,疼到差点飙泪,才反应过来豆皮已经被吃完了。
“再来两块!”
客人毫不犹豫的扫码加单,也终于明白黎秋月为什么不去更热闹的地方摆摊——就这手艺,别说还在大街上,就算摆在墓园门口,只要有人尝过都少不了生意。
他家那小子最近一直念叨着什么蛋炒饭,那玩意谁不会做啊,有什么好吃的,但凡儿子没出差,他高低得把人带过来,让儿子尝尝什么叫真正的美味!
“绿信到账三十元~”
生意还是要做的,黎秋月利落的铲下两块打包,就被客人摆着手拒绝。
“别盖盖子,我就在这吃。”
咔嚓咔嚓咔嚓,两个三鲜豆皮很快消灭在嘴巴里,黎秋月刚坐下看了会儿小说,就又听到了转账。
“再来两块。”
黎秋月:……
这话刚刚是不是有人说过?
双双复双双,客人一点没辜负他的大体格,硬是吃了八块才开始打包,以一己之力清空了这一波的大半豆皮。
黎秋月:……
剩下的豆皮被零散着卖完,黎秋月火速将最后一板做完,卖掉直接收摊,看看入账再看看时间,黎秋月果断决定后面两天也最多只准备三板的原材料,只能少不能多。
左右铁板已经回了本,剩下多少都是纯赚,比起多捞这三瓜两枣的,还不如把身子骨养养呢。
慢慢开着小三轮回家,黎秋月把剩下的香菇炖鸡吃完,胡乱洗了个澡就睡了过去,第二天起了个大早把食材泡好,又睡了个回笼觉,才开着小电驴出门买菜。
明明家里的食材从来不少,但黎秋月总是觉得外面还会有更好的,结果买了一堆又吃不完,最后就是冰箱和冰柜越来越满,经常让黎秋月看着发愁,可每次还是会大包小包的拎回家。
比如今天。
“这个鱼怎么卖?”
黎秋月来的有点晚,大红色塑料盆里只有一些小杂鱼,司机想了想,给了个实惠价,前提是黎秋月得包圆。
“行,我都要了。”
小杂鱼收拾起来费工夫,但真做好了味道不差,黎秋月高高兴兴的低价包圆,司机高高兴兴的收盆回家。
西江多山多水,经常有人去水库或者河边收鱼,然后运到市区来卖,别看面包或者三轮装不了多少,但刨掉车费等成本也能挣个差价,不少人就是靠着河鱼存够了第一桶金。
小杂鱼沉甸甸的挂在车把上,黎秋月又进菜场里面转了一圈,现在这个时间的肉多数是被人挑剩下的,黎秋月没什么看得上眼的,最后只买了些新鲜的叶子菜。
第76章
回家的黎秋月一边琢磨要怎么做时蔬,一边顺手收拾起了小杂鱼,她也不用刀子辅助,只一手固定住杂鱼,另一手用指甲贴着鱼尾往上一推,细小的鱼鳞就去了个干净。
内脏也不用别的工具,只需要到胸鳍处掐个口子再稍稍用力,里面的肠杂自然顺着破口涌出。鱼里面掺着的两条昂丁也难不倒黎秋月,她只掐住鱼鳃往外一拉,内脏便带出来的干干净净。
杂鱼的重点就在一个杂字上,里面不但混了各色的鱼,还有十几只小虾,黎秋月便顺手抽了虾线,准备回头一起炖了。
收拾小杂鱼离不得辣椒,昌南人的厨房向来少不得这昧调料,真正让黎秋月犯难的,是在做法中二选一,焖烧和烩煮各有所长,黎秋月哪一种都舍不得放弃。
经过长达三十秒的痛苦思考,黎秋月选择两种都做。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两种都要!
处理干净的小杂鱼被划成两盘,每一份在数量上都有点可怜,但两盘子加起来,也足够吃撑一个黎秋月。
一盘子小杂鱼下锅煎好,切成大片的葱姜倒进去,撒些小米辣和其他的材料,最后一碗水浇进去,随着滋啦滋啦的声响,小杂鱼被水完全淹没,只等水烧一半就能出锅。
这菜的正宗做法应该是水磨大椒配着农家板酱,板酱还好,黎秋月闲着没事就喜欢到处跑,别人的晒的板酱也收过一罐子,但水磨椒却不好找,只能先用小米辣代替。
一道菜处理好,黎秋月便将重点放到了另一道菜上,同样是锅中倒油再下鱼,这边却要油宽火旺,把鱼炸透了再去烩煮。
葱姜蒜配着小米辣不要钱的撒下去,加上花雕老抽和其他调料,现在威力还没显出来,等到揭开锅盖,黎秋月差点被香的跌了个跟头。
锅里的小杂鱼是诱人的微黄,黎秋月被馋的没急着收汁,而是用筷子夹了条鱼出来,吹凉后直接放进了嘴里。
没有水淀粉的勾芡,小杂鱼的味道不够厚重,却依旧带着掩不住的酥香,小鱼的从头到尾都被嚼透了,向来吃鱼必被卡的黎秋月却一次都没有卡喉咙。
小杂鱼从骨头到鱼刺全都被炸酥了。
两盘鱼菜做好,黎秋月直接把炒蔬菜的事情忘在脑后,兴高采烈的带着菜出了厨房,盛了碗米饭准备大快朵颐。
出于某种私心,小虾全都被放到煎熟的农家小杂鱼里,红红的颜色瞧着分外惹眼,小杂鱼进嘴的时候才知道小虾不是什么看菜,而是半个帮着提鲜的调料。
至于为什么是半个,那是因为小虾
自己还能吃。
农家小杂鱼的做法黎秋月根据自己的口味做了微调,鱼肉被故意煎的比较干硬,还切了点咸菜放进去,本就是佐酒佐饭的上品,黎秋月还嫌不够,特意加了勺猪油,直接让小杂鱼成下饭的极品。
一条鱼下去,黎秋月赶紧用清水漱口,生怕尝不出另一道鱼菜的味道,但不管怎么催眠自己,刚刚堪比爆炸的口感还是在记忆中挥之不去,诱惑着黎秋月再尝美味。
……黎秋月艰难的把筷子移开,从另一个盘子里夹起一整条小杂鱼往嘴里塞,熟悉但更出彩的味道顿时占据了味蕾,鲜中带辣辣里生香,一整条嚼下去没有丁点被卡喉咙的烦恼,只觉唇齿留香。
这真的是她烧出来的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