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祥明似笑非笑看着。
陈蕴微微有些惊讶,薛如芝能在会议当中直接顶撞院长,这底气得有多硬才有这么大的胆子。
起初陈蕴以为是薛如芝后台硬,后来发现其就是仗着早些年技术过硬的大夫少,医院领导都得让着她几分,习惯了趾高气昂而难以转变。
“医院要设立什么新生儿科我没意见,可这个新科室的设立不仅没减轻妇产科负担,还平白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就说前几天转到新生儿科的早产儿……”说着话轻飘飘的视线落到陈蕴脸上:“结果不也和留在我们科室的两个早产儿一样正常。”
“不知道薛主任从哪听说的一样?”陈蕴笑问,钢笔不急不缓地在指间转动:“再说了一号宝宝现在状态良好难道不是我们科室的努力,当时从妇产科转出来前什么样薛主任不清楚?”
“我们当时已经对孩子进行过抢救,你倒好,一来就说要送保温箱,还上什么监护……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做什么大手术呢!”
她身体重重靠回椅背,直勾勾的眼神里充满了对陈蕴小题大做的鄙视感。
而后忽地话锋一转,脸上讽刺更加明显:“就为了个存活率未知的三十二周早产儿,眼睛都不眨地就要用上暖箱,你们新生儿科还真是富裕,我看用得是国家资源所以陈大夫不会心痛吧。”
陈蕴脸上的惊讶根本掩藏不住。
这番话竟然是从一个大夫口中说出来的话,存活率未知……也就是说根本没有将救活孩子当成目的。
握着钢笔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陈蕴转头缓缓迎向那双充满挑衅的眼睛。
“薛主任,我听你的意思是我们救活这个三十二周的早产宝宝是浪费国家资源?”
薛如芝耸耸肩,意思显而易见。
“薛主任真应该好好再学习一遍关于新生儿明确救治规范,三十二周的早产儿肺部发育不成熟,出生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是肺透明膜病的典型表现,如果不给予呼吸支持,死亡率会大大提升,就算没有造成死亡,其产生的脑损伤薛主任通过肉眼就判断得出?”
陈蕴略微停顿,用钢笔重重地敲了敲会议桌。
“不知道众位对薛主任关于浪费资源的说法怎么看,反正在我看来这种想法极其荒唐而且可耻,我们全力挽救一个小生命是浪费国家资源?那我请问什么才叫为节省资源,让原本有机会健康长大的孩子出现智力障碍,那就是节省资源?还是让原本能长大为社会做贡献的孩子死亡就是节省资源?”
“你是歪曲我的话!”薛如芝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胡祥明手边的茶杯盖跟着跳了下:“陈蕴你少在这里给我上价值,才从医学院毕业的黄毛丫头接生过几个孩子就敢在这胡说八道,还不是靠着跟……”后面的话差点就要脱口而出,眼底毫不掩饰的嫉妒快要冲出。
“靠什么,薛主任倒是说说靠什么!”
“只会耍嘴皮子的黄毛丫头!”
“薛主任。”
两人吵了好半天,胡祥明才突然像是耳朵恢复了听力,皱着眉打断两人。
“……”
等会议室安静下来,胡祥明慢悠悠地合上文件,语气里似乎还带了点笑意。
“两位主任的观念不同可以理解,不要伤了同事之间的和气!接下来让林副院长继续宣布院里的的决定。。”
会议到这才正式进入重点,林副主任清了清嗓子,宣布了接下来对于妇产科的一系列改革。
为了应对妇产科与日俱增的生育需求,妇产科将拆分为一科和二科室。
一科室由薛如芝任主任,二科室由新生儿科主任陈蕴兼任。
两个科室互为竞争关系,考察结果以婴儿成活率以及产妇满意度为主,每三个月会进行一次成果总结。
“我?”陈蕴指指自己鼻尖。
“凭什么!”薛如芝更加气恼,手握成拳头使劲捶向桌面:“我干妇产科主任十几年,凭什么说分出成两个科室就分成两个科室。”
“听林副院长说完。”胡祥明沉下脸,表情冷了下来。
“二科室只是个试验,医院会对二科室进行为期一年的考核,只有成功通过考核才能保持二科室,要是不行还是会取消二科室。”
陈蕴冷眼看着,手指轻轻在桌面上点了起来。
看来陈蕴是成了医院改革所竖立的典型,既想通过对比让薛如芝的陈旧观念产生改变,又想互相竞争让妇产科快速发展。
一箭双雕的改革措施,但……对陈蕴来说能有什么好处呢!
改革措施似乎也将陈蕴的顾虑也考虑了进去,接下来林副院长说的便是各种奖励以及最吸引人的工资。
全科室职工的工资都将跟科室效益挂钩,也就是俗称的多劳多得。
“陈主任兼任付妇产科二科室主任,工资方面也将相应提高,另外奖金方面将参考……”
要说一开始薛如芝只是愤怒,可工资一提出来整个人已经完全被嫉妒的怒火所包围。
凭什么三个大字不停在她脑海中盘旋,陈蕴的微笑变得如此刺眼,恨不能立刻扑上去撕掉那张笑脸。
“薛主任也别急,两个科室之间有竞争自然就会有赢方的奖励,要是一科室在竞争中胜利,作为主任的奖金会让你惊喜……”林副院长笑呵呵地补充道。
不管是陈蕴的不情愿还是薛如芝的愤怒她都尽收眼底,不过这个改革措施是宣布而不是询问意见……无论什么心情都无关紧要。
这项改革是对医院科室运行模式的一场重要实验,要是效果显著,将在全院进行推广。
所以不管阻力多大,医院都会推进。
“具体的人员安排如下……”
陈蕴非常清楚就算自己拒绝也无济于事,所以干脆静静听着安排,脑海中则在想着解接下来改如何安排工作。
正式的一科主任,所涉及的就不仅仅是如何治病救人,还得涉及管理、教学、科研。
陈蕴上一世就主导了个新生儿脑缺氧恢复的科研项目,是个非常耗费心力的工作岗位。
“二科室我们将派两名副主任医师以及四名主治医师……”
老百姓习惯用的大夫这个称呼在医院内部逐渐以医生取代,医生之间的职称也划分得更加明确。
陈蕴静静听着,思绪飘得有点远。
直到李副院长忽然停下来敲敲桌子,笑容真诚了几分:“经医院业务部开会决定,将给各科主任家安装座机电话,方便夜里抢救病人通知。”
以前最怕夜里手机突然响起,没想到现在又变成了座机电话。
主治医师遇到棘手问题需要及时征求主任意见,工人医院出过好几次处理不及时的情况后医院决定出资给各位主任安装电话。
陈蕴几乎可以预见未来即将到来的忙碌。
第69章 开诊
北城的冬天寒风冷冽, 路边行道树被磨光了最后几片枯叶,变得光秃秃的。
少了绿树映衬,工人医院的几栋大楼变得更加灰黄, 就像是被寒风反复鞭打,墙皮看上去都更加脆弱了些。
窗口内, 挂号员随手从旁边拿起妇产科的挂号本, 凑到话筒前:“挂妇产科一科室还是二科室?”
挂号的中年男人满脸茫然,想起妻子的交代,忙大声回道:“我们挂专家号!”
“现在妇产科有两个专家号, 你挂一科室还是二科室?”挂号员有些不耐烦。
以前挂专家号撕票就成, 上周五忽然开会宣布以后要问清楚病人家属挂哪个专家号,就是给挂号窗口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中年男人更加迷茫, 但看挂号员的表情实在难看,胡乱地决定:“那就挂二科室吧!”
“二科室陈蕴主任看诊。”
窗口递出来的挂号票上写着住院部二楼B区, 后头还跟着三诊室以及陈蕴主任四个大字。
一看是个主任, 男人的悬着的心也总算放松下来。
“娟子, 号挂到了。”
被叫娟子的女人接过单子一看,眉头立刻紧紧地皱在了一起。
“隔壁张大姐说的大夫不姓陈,好像姓什么……薛!”
“这陈大夫也是主任, 既然是专家号肯定不会差!”冬华心虚地狡辩。
娟子一想也是,反正都是主任,应该相差不大 。
两人说说笑笑地来到妇产科,但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因为两边的差距实在明显,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A区和B区其实就在一条走廊上,甚至两个主任的诊室一个在头一个在尾。
A区走廊上的椅子坐满人,连走廊口都蹲满了等待妻子检查的丈夫。
而B区显得冷清得多,稀稀拉拉几个人坐在椅子上, 娟子走近听她们聊天才得知原来这两人也是A区等待产检的孕妇。
真正等待在三诊室门前的只有两个母亲,两人正在兴高采烈交谈中。
“你是这个医院的护士?”说话的妈妈声音很好听,她怀里还抱着个看不出几个月大的孩子。
另一个卷头发的女人笑盈盈地点点头:“我在这个医院工作十几年了,应该算是老职工。”
“你今天……”女人好像有些奇怪卷发妇女为什么会带个看着已经七八岁的小姑娘来看妇产科:“怀二胎啦?”
“不是。”卷发女人笑了笑,接着搂过面色有些苍白的女儿:“我女儿刚做完心脏手术,我带来给陈主任复查。”
“啊?我也是带我儿子来找陈主任复查。”
娟子觉得两人都奇怪,明明是妇产科,她们却是带着孩子来看病,看孩子的病不应该去儿科吗?
正胡思乱想中,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年轻女大夫步履匆忙地来到诊室前。
“任护士长?”陈蕴先喊出卷发女人的名字,而后转头一看发现又是熟人:“曹春娟?”
“陈主任你好。”
曹春娟激动地站了起来,抓着孩子的小手努力跟陈蕴挥动。
陈蕴抓着孩子小手轻摇,温柔地喊着:“曹磊看这里。”
四个月前还只能打横抱着的曹磊如今抬头已经抬得很稳,除了眼神跟随稍慢点外甚至能主动抓住陈蕴手指。
虽说康复训练是陈蕴定制,但执行者是曹春娟,短短几个月就能有如此喜人的发展,足可见其付出了多少心血。
“上个月我就说了你以后可以挂儿科进行跟踪康复,他们有更专业的评估方式。”陈蕴笑笑 。
“我只相信你!”曹春娟毫不迟疑地回道。
曹春娟刚说完,走廊对面两个老年人跟着站起来,面色同样激动地走了过来。
“你就是陈主任!”大娘激动地握住陈蕴的手:“感谢陈主任!要不是你我们家曹磊根本不能长得这么好。”
“这是我爸妈。”曹春娟笑笑。
一开始老两口对这什么康复计划嗤之以鼻,每天不是折腾着要去买什么药来吃就是拉胳膊扯腿,看得他们心惊担颤生怕给孩子弄出个好歹来。
直到孙子改变特别明显,有一天竟然抬头看他们说话,老两口也变得坚定支持起来。
那什么“贵人语迟”其实就是自欺欺人,曹磊五个月还傻愣愣的时候他们心里其实就已经感觉到了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