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喜欢用的十二人用长方形餐桌,以前的主人宴请宾客应该才会用到,桌子崭新得连一条划痕都没有。
院子七八十平,方方正正的一个院子。
前房主把前院全铺了水泥,只有墙边砌了两个长方形花台,种的枣树已经枯成根干树枝。
“二明是真有出息了!”董巧英感慨。
儿子开公司挣钱在今天以前那就是耳朵里听说,当真正看到这栋大房子时才有了些实感。
放以前连梦里她都不敢想象有朝一日能住进这么豪华的房子。
“你爸我工作大半辈子都买不起。”高铁军使劲拍了拍高明肩膀,语气满是感慨:“要是你爷还在世能看到孙子那么有出息该多好。”
“爸比高明可厉害多了。”陈蕴笑着插话:“十几年前全国人民都饿肚子,高明说家里还偶尔能吃上白米饭。”
“这小子还记得呢!”高铁军笑。
高明赚钱是抓住了时代机遇,高铁军能在战争年代养活一家老小,陈蕴真觉得厉害。
要她一不小心再往前穿个十年,估计不是被饿死就是因为种地累死。
“当然记得。”高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还记得爷爷为了给家里改善伙食,夜里偷偷去摸泥鳅。”
活到三十过半第一次被父母夸,高明还有些羞涩,说完就赶紧去打开了房子大门。
“哇——”
孩子们的惊呼声此起彼伏,欢笑声在空旷的屋子里回荡着。
房子和院子一样方方正正,大白墙水泥地,没有任何风格可言,胜在屋子够大。
客厅至少都有六十平,右边一间卧室,左边是厨房和餐厅,餐厅有扇门打开能通到后院。
老老少少都被房间吸引,只有陈蕴先去了后院。
“怎么样?”
“房子是不错,不过咱们以后不能住这儿。”陈蕴说。
高明不解,哪怕家里再多几口人这房子也能住得开,而且有前院有后院,比四合院平房不知强了多少倍。
陈蕴敲敲后院的墙壁:“你当时来看房子上二楼了没有?”
“上了啊!”高明还四处看了看房屋结构,当时觉得很满意来着。
“抵房子这人不是什么好人,以后你别跟他有生意来往了。”陈蕴微笑的眼睛已经含上怒气,冲高明一挥手:“我们上楼去看。”
夫妻两径直上了二楼,来到面朝后院的房间。
陈蕴往指向围墙后一排红色砖房指:“那排房子是医院以前的停尸间,今年初才将停尸间改到了地下。”
高明:“……”
“三十多年前这里就是停尸间,再早之前是片坟地,你说怎么可能是祖传的房子。”陈蕴冷笑。
从走进房子期陈蕴就觉得好像哪里有问题,特别是透过餐厅后门看到近在咫尺的医院招牌时立刻对上了方向。
停尸房的传说医院有不少,陈蕴还专门透过办公室窗户眺望过这排红砖房。
“我……”高明扶额,忽然自嘲地轻笑出声:“真是好大一个教训。”
住这片的外国人或许不是因为跟着使馆搬迁,而是知道了后背红砖房是停尸房吧。
带家人来之前信心满满地期待着能从妻子脸上看到惊喜的笑容,没想到却是当头一棒。
“是我的疏忽。”高明又叹,脸上闪现过愧疚之色:“以后再给你买更好的房子。”
“哎呀!”陈蕴冰冷的眉眼忽地化开,唇角微微上扬,一把搂住高明的胳膊又往窗边带:“你这叫傻人有傻福,房子就等着升值吧。”
“我们可不能学王八蛋骗人转手卖出去,大不了就砸我手里。”
“不能砸手里。”陈蕴笑,又指向那排红砖房:“我不是说停尸间已经搬到地下,那空着的这排房子肯定要拆,你猜拆了建什么?”
高明眼睛一亮。
“广场。”陈蕴笑。
前后院掉个个,房子就能变成现成的商铺,商品价值远比住宅要高得多。
最多十年,这片屋子的价值至少能翻上百倍……当然这些都基于陈蕴拥有前世的记忆。
住人觉得晦气,但做生意不会有这些顾忌。
陈蕴现在甚至怀疑供电局买下这片巷子不是用来当职工住房,而是打算也改成商铺盈利。
一年半以后,陈蕴的猜测全部应验……
可眼下在高明听来,陈蕴简直就是天生做生意的料子。
“以后公司决策,我一定先回家问我媳妇儿的意见。”高明一把搂住陈蕴肩膀:“你说往东我绝不往西!”
说笑归说笑,这件事还是给高明提了个醒,以后做事得一定得多加小心。
陈蕴笑,转身用两根手指将高明的嘴角往上一推:“先空两年吧。”
“遵命。”
看房匆匆结束,高明骑着三轮车带高铁军夫妻返回公司。
房子虽然能升值,但抵房子的人明显没安好心,他怎么可能随便让这件事揭过去。
陈蕴带两个孩子打了辆出租车前往父母住的地方。
有些钱还是不能省……
学府巷。
父母住的地方紧邻燕京大学西侧,既避开了校园主路的喧嚣,又能隐约的听见校园上下课铃声。
是真正的闹中取静之地。
此时正值下午上课时间,透过铁栅栏墙能瞧见草地上有不少学生正在跑动。
“念安,念平!”
接到电话就在巷子口等着的陈树老远就瞧见两个外孙蹦蹦跳跳的身影,忙大喊着张开了双臂。
“外公。”
“外公。”
姐弟俩撒腿狂奔,没多会儿祖孙三人就抱成了一团。
“爸,你怎么出来等,多冷啊!”
陈蕴赶紧取下围巾给陈树围上,有些心疼父亲被冻得通红的脸。
“不冷。”陈树笑,抱起高念平掂了掂:“我们家念平没少吃肉,长了不少。”
“外公。”高念平高兴地搂着外公脖颈,奶声奶气地告状:“姐姐今天还抢我风车,我的风车都被撕坏了……”
“外公一会儿再给你做七个画满画的风车,到时候每天换着玩。”
隔代亲,隔代亲,在陈树身上最是明显。
记忆中从不说软话的父亲现在也会夹着嗓子哄孩子,眼睛里除了两个外孙根本看不进其他。
陈蕴跟在三人背后走了半天都没说问一句高明怎么没来。
一栋中西合璧风格小楼前。
“妈。”
徐翠华疾步送过来,一把搂住高念安心痛地叫着“乖乖”,至于陈蕴那声妈,不知道是没听见还是听见被忽略了。
“快进屋去,外婆买了我们念安最喜欢的大葡萄。”
“我最喜欢葡萄。”
两层青砖小楼被一分为二,中间用面半人高的水泥墙分割开来。
陈树和徐翠华住左边。
院里摆放了套桌椅,时值冬日葡萄藤已经处于休眠期,要是夏天的话这小院里肯定又是别有一番景色。
“老刘,晚上上家里吃饭。”
陈树冲院墙右边吼了一嗓子,也不管有没有人回应,赶紧就抱着孩子进屋去了。
屋里有暖气。
刚踏进屋门就有股子热浪扑面而来,瞬间陈蕴就感觉后背出了热汗。
当初搬家时陈蕴匆忙来瞧过一回,对屋里的情况有个大概了解。
脱下棉袄挂到衣架后随便往桌上一瞟,桌上除了葡萄外还有橘子,当即就笑眯了眼。
陈蕴喜欢吃橘子,怀高念安时高明没少去山里摘酸得能掉牙的橘子回来。
看来爸妈还是念着她这个女儿的。
“爸,你刚叫的老刘是谁啊?”陈蕴边剥橘子边问。
“你爸老同学,这房子就是他介绍我们买的。”
重新投入最钟爱的国画让徐翠华瞧着比几年前都好了不少,举手投足之间都带上了丝书卷气。
“高明先回公司处理点事情,吃晚饭的时候再来。”
“今晚你爸下厨。”
母女俩做饭的手艺都很一般,好在丈夫都会做饭,而且味道强得不是一星半点。
“一会儿让高明陪你刘叔多喝几杯。”
陈树酒量本就一般,自从到博物馆上班之后更是自觉就把酒戒了,因此没少在老朋友们中间遭到打趣。
今天有女婿在,他可得找回点面子。
人还没到就被岳父安排得明明白白的高明……
第76章 不是爷爷而是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