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姝抬手挑开身侧的茜纱帘,满街喧嚣灯火霎时映入眼中。
青栀凑过来,挨着她的肩头,轻声叹道:“小姐,您瞧这京城的花朝节,可真热闹啊!”
“是极好,”少女目光掠过街边捏糖人的老翁,声音忽而轻了,带着一丝追忆,“只是在青州,过花朝节却更兴游花船……”
“小姐,青州的事已经过去了,”青栀眨巴着圆圆的杏眼,软声安慰道,“您要向前看,老爷和夫人可都在天上看着您呢!”
她忽地将唇凑到姜玉姝的耳畔,压低声音:“奴婢听说这南安寺又称为姻缘寺,您与世子爷一同前去,说不定那寺庙娘娘一显灵,就叫您成了那未来的世子妃……”
“青栀!”姜玉姝耳尖蓦地染上绯色,佯怒着伸手去拧她的脸颊。
恰在此时,车外传来一声低沉的轻咳。
三丈开外,萧景衍握着缰绳的手指倏地收紧,一抹薄红悄然蔓上耳后。
他目不斜视,继续策马前行,月白锦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在马车内嬉闹的主仆二人还不知,车厢外那位内力深厚的世子爷,早已将她们的对话尽数听了去。
南安寺后山。
春日下的樱花林,粉白交错,层层叠叠,绵延成一片连着天际的粉色花海。
微风吹过,带下树丫上的樱瓣纷飞,连空气中都飘浮着清甜的香气。
姜玉姝仰首望着眼前美景,不觉间屏住呼吸,眼里满是惊艳。
一片落樱随风旋落,掠过她微扬的面颊。她下意识伸手去接,那花瓣却如调皮的蝴蝶一般,绕过她葱白的指尖,向下飞舞,最终停留在她素白的裙裾上。
萧景衍静立在她身侧稍后,一袭月白锦袍衬得他身姿如松,清冷出尘。
少女赏的是满山落樱如画,他赏的则是那画中之人。
“这满山落樱,确是美不胜收。”
少女忽而回首,似水般的眸中亮晶晶的,盛满了纯粹的欢喜,可见她是极喜欢这里的景致。
萧景衍视线落在她沾了花瓣的发间,微微颔首,声音低沉:“嗯,尚可。”
他语气平淡,心中所思的却是:少女含笑的眉眼,竟比那满山樱花更灼人眼目。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自小径跑来,俯首在萧景衍耳边低语几句。
萧景衍转眸看向姜玉姝,语气温和:“寺中了空大师相邀,你在此处继续赏花,我去去便回。”
“好。”姜玉姝浅笑着应声。
花海静谧,偶有微风拂过枝丫发出簌簌声响,姜玉姝独自沿着青石小径赏景。
看来此行,赏花不过只是个幌子,实则是萧景衍要去密会某些不便露面的人。
————
萧景衍自后山林中离开,踏过青石台阶,穿过曲折的回廊,步入寺院深处一间僻静的禅房。
一汩清越的笛声自紧闭的禅房内流淌而出——
“吱呀——”禅房木门发出一声轻响。
萧景衍推门而入,抬眼便见禅房内,一名面容清俊、气质脱尘的年轻僧人倚窗而立,扬手吹笛。
“顾云卿。”萧景衍喉头发紧,目光直直地看向那名年轻僧人。
那灰袍僧人闻声,放下唇边笛子,转身双手合十行礼:“阿弥陀佛,施主认错了,小僧空明。”
“云卿,”萧景衍猛地上前一步,一把攥住对方手腕,“川岭之战非你之过,那三千将士的命也不该算在你……”
“施主,”空明出声打断,指尖轻轻拨动佛珠,“小僧已经放下了,还望施主也能早日放下。”
空明行至桌前,抬手执起茶壶,为萧景衍斟上一盏清茶:“施主红尘未了,执念难消。到此是果,遇我是因。”
言罢,他走向禅房角落的经柜,取出一个紫檀签筒,双手捧至萧景衍面前:“既来之,何不求上一签?或可窥见一线天机。”
萧景衍凝视空明片刻,终是伸手接过签筒。
他闭目凝神,手腕轻晃,竹签在签筒里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啪——”一支竹签应声落地。
空明俯身拾起,签尾“第二十六签”几个小字映入眼帘。
他扬手摊开一卷泛黄的签文,指尖抚过纸页,找到对应条目后,轻声念出:
「一点痴念刻骨深,不渡轮回驻红尘。
莫道前尘皆虚幻,眼前即是梦中人。」
萧景衍指尖摩挲着粗糙的签纸边缘,抬眸问道:“此签何解?”
空明垂眸,双手合十,道:“舍来世轮回,换今生重逢。如今缘分已至,莫让浮云遮眼,错过梦中之人。”
“眼前人即是梦中人......”萧景衍一边思索着这句话的含义,一边踱步朝后山的樱花林走去。
————
南安寺的前院香烟缭绕,来此求签拜佛的香客络绎不绝,阶侧有小和尚摆摊兜售福结,檐下更有老和尚持签簿讲解着签文。
不远处,一株千年银杏虬枝盘曲,枝头缀满了层层叠叠的红色竹简和丝绦,正是南安寺最有名的“姻缘树”。
姜玉姝混在院前熙攘的人群中,眼角余光不经意瞥见一抹熟悉的白色身影。
她故作未觉,款步行至银杏树下售卖竹简的竹案前,拿起一块空白的竹简,略一沉吟,执笔蘸墨轻轻书写:
「青州姜氏女玉姝,虔心敬告佛祖,愿以余生为契,换与萧郎景衍,春折花,夏听雨,秋赏月,冬观雪,岁岁年年,长伴君侧。」
姜玉姝提腕收笔,垂眸看向竹简上未干的墨字,双颊不知何时已爬上两抹薄红
她匆匆将笔退还给摊主,手忙脚乱地为其系上红绸,踮起脚尖将竹简往最高处的一根枝丫上挂。
就在这时,一只修长的手从她身后探出,轻而易举地将她的竹简取了去。
“我帮你......”萧景衍的声音突然哽住,瞳孔骤然收缩。
竹简上的墨字在他眼中扭曲变形、不断放大,最后化作一幅模糊的画面。
“不、姝儿,不要......”
萧景衍喉间溢出破碎的低语,接着身形一晃,整个人竟直直地向后仰倒。
姜玉姝慌忙伸手去扶,却被沉重下坠的力道带得身形不稳,脚步踉跄着向前扑去。
"当心。"
空明不知何时出现在他们身旁,伸手稳稳地托住了萧景衍的后背。
他粗粗查探一番,并指如剑,轻点萧景衍身上几处窍穴。
“呃...”萧景衍闷哼一声,睫毛轻颤几下,缓缓睁开双眼。
"施主可是看到了什么?"空明垂首,轻声问道。
萧景衍抬手按揉着发胀的额头,嗓音沙哑:"一些...零碎的画面,醒了...便记不住了。"
他忽地转头看向姜玉姝的眼尾,目光专注:"眼前人即是梦中人。"
空明微微颔首,双手合十行礼:“前尘已了,小僧该离开了。”
萧景衍抬眸看向空明,哑声道:“你,还回来吗?”
“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话音未落,空明已转身离去,身影混在熙攘的人群中,渐行渐远。
姜玉姝怔愣在原地,听着两人如哑谜般的对话,漂亮的眸子里满是困惑。
萧景衍轻轻牵起她的手,行至银杏树下的竹案前,取过那支她用过的毫笔,在那枚竹简的背面写下:「衍愿与姝共连理」。
他忽地将少女揽入怀中,薄唇贴近她耳畔低语:“我的心意同你一样。”
风轻轻掠过树梢,那枚承载着两人心意的竹简,同树上其他的祈愿牌相互轻叩,发出细碎的声响。
第6章 世子爷的心机表妹6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京安街道上早已是人声鼎沸,火树银花映得夜空恍如白昼。
姜玉姝仰起绝美小脸,一双惑人的眸中含着醋意,拽着萧景衍的袖角轻声抱怨:“这一路不是张家小姐崴了脚朝你怀里扑,就是李家姑娘‘不小心’丢了帕子在你跟前,都怪你生得一副俊美皮囊!”
萧景衍正要开口,忽见姜玉姝眼睛一亮,顺着她视线望去,原是街角老槐树下,一位粗布银钗的妇人正摆弄着满架彩绘面具。
姜玉姝拽着他的手腕疾步穿过人群。街边火灯摇曳,将两人交叠的身影拉得纤长。
她举起个灰狼面具往脸上一扣,仰头时露出半张瓷白小脸:“好不好看?”
“好看。”他低声回道,只是说的是面具还是面具下的人,就不得而知了。
“那你帮我戴上。”少女娇声道,而后踮起脚尖,闭着眼将面具往他手里塞。
温软呼吸拂过掌心,萧景衍呼吸一滞。修长手指绕到她脑后系带时,竟罕见地打了两次结才系稳。
姜玉姝戴好面具晃了晃,明亮的眼睛顿时黯淡下来。
她摘下脸上面具,沮丧道:“太大了!”转而将面具往萧景衍脸上比划,眼底狡黠一闪而过:“这面具你戴正合适!快蹲下,让我给你系上。”
萧景衍看着她快要翘到天上去的嘴角,无奈屈膝。
粗糙的灰狼面具将他俊美的眉眼遮住,一旁的摊主大娘见此忍不住偷笑出声
——这通身贵气的公子哥,此刻倒像被小娘子拿捏住的憨狼。
“真好看!这样就不会有小姐往你怀里扑了。”姜玉姝点了点头称赞道。
转头她又扎进面具堆里挑拣:马面嫌丑,蝶面嫌怪,挑来拣去总不满意。
萧景衍眼神掠过角落的小狐狸面具,觉得正适合眼前之人,她可不就是一只小笨狐狸。
姜玉姝忽觉脸上一凉,原是萧景衍已将个火红的狐狸面具扣在她脸上。
“唔?”看少女那愣住的模样,活脱脱就像只被揪住后颈的小狐狸。
萧景衍眼底漾开笑意,她可不就是只整日打着小算盘,偏生又藏不住尾巴的笨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