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朗这会已经在傻笑了,“我爸也能去啊?那我家不就得有两……不对,是三个工人啦!”
爸妈要是都能在养蜂基地干活,他们俩再加上自己以后能拿到的工资,一个月能有七十多块钱呢!
这要换做以前他们家一年都存不下这么多钱。
“重点不是这个!”钱嘉树敲了敲他的脑袋,“你那一百多块钱的家底还是存着吧,就算翻修了院子怕是也没人住,最后还不知道便宜了谁。”
这还真不是他夸大其词。
一个生产大队那么多人,有淳朴的好人自然也有见不得别人好的坏人,这么好的一个院子空在那,他敢肯定会有人打主意。
反正现在不住,手里又没太多存钱。
倒不如把这笔钱花在其他地方,等以后父母老了回乡再推倒重建,一家有三个工人在,别说是十几年后就是缓个两三年,他们家都能掏出更多的钱来建房,还不会影响到平日的生活。
“这样啊……那、那我回去就跟爸妈说!”罗朗年龄是他们中最小的一个,对有些事或许看得不是很明白,但他明白一个道理,小伙伴说的肯定都是好的,按照他们说的做绝对没毛病!
旁边人倒是兴致来了,一个个给他出着主意。
“要我说,你们干脆在永安大队划开地,自己建个小院子。”钱嘉树说着,“虽然王大队长给养蜂的工人提供住处,但到底简陋了些,小住也就算了,你一家都搬过去还是得弄好一点。”
“自己建就算了。”周洲摇头,“我之前听堂哥说,赵干事也是看分给他们的屋子太简陋,说是养蜂效益不错的话,会给他们弄间屋子,不过除了公社掏一部分的钱之外,他们自己也得出一部分。”
就是因为听说了,堂哥专门回来和家里人商量一下,想着要不要掏这个钱,后来商量,决定还是掏钱。
还是那句话,在养蜂基地可不是一年两年,待那么长时间肯定有套好房子来得强,到时候堂哥或许还得在永安大队结婚生子呢。
但现在他得找机会和堂哥聊聊了。
以小娥的说法,堂哥在永安大队不一定能待多久。
这样肯定更好,只要堂哥被调到新的养蜂基地,他就能和熊表舅一样,说是教导其他养蜂人,其实也算是主要的负责人,要是抓住这个机会,以后说不准还能在养蜂基地混个小领导当当。
堂哥和罗朗爸妈的情况不同,他道:“如果真是这样,你们可以跟赵干事商量一下,多出一些钱看能不能把屋子建得大一点,好让一家人都住过去。”
“这样吗……”罗朗认真听着,打算回去就和爸、阿奶商量一下,如果真是这样,好像在永安大队建屋更好一点。
虽然要离开土生土长的地方,但在永安大队爸妈就能各自拿一份工资,他敢肯定,家里谁都巴不得赶紧过去。
“你爸妈两个人,算是两份,再往里多填一些怎么都不会比你翻修自家院子来得贵。”钱嘉树也觉得这样好,“至少钱花了自家住着,翻修自家院子空在那里,最后谁知道谁住进去。”
罗朗重重点头,“只这个道理!”
他掏这个钱,其实也是想家里人住得好一点,要是钱花了没人住,不就相当于白花了?
江小娥问道:“他们要建房的话得花多少钱?”
“应该不会太多。”周洲也不清楚大概的数,“公社承担一部分,房子修得不是太大的话,用不了多少钱。”
单间或者双间,或者再搭一个小院子。
估计二三十块钱就够了。
对于他们拿工资的人来说真不算贵,再怎么样,都比现在住的地方要强得多。
江小娥皱了皱眉,她在永安大队时就没听二哥说起这件事。
她猜就能猜到,哪怕钱不算太多,二哥也不舍得花钱建新房,他对家里人大方,有钱就愿意花,花再多都不心疼,但对他自己就特别地节俭,能不花就不花。
她觉得有必要将这事跟家里人说说。
长久住的地方得住得舒坦一些,这钱有必要花。
江小娥只给他提个醒,具体怎么做还是让他们家商量去,只道:“你明天回去就是,机械厂那边我和钱嘉树去。”
去机械厂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快习以为常了。
不过去也是明天再去,江小娥打算当着小伙伴们的面早退,她道:“下午我就不来了,我得去拖拉机厂的图书室找些资料书,钱嘉树,明天我们直接在机械厂汇合。”
“行。”
“你去吧,这边有我们呢。”
跟着说了几句,江小娥就挎着包挥手告别。
先回家吃了顿午饭,刚吃完江东阳就把她叫去,从背后拿出一个纸包,“打开看看。”
江小娥有些好奇,掀开看了看。
是一条嫩黄的毛呢围巾,“好漂亮。”
将围巾拿起,团了团就往脖子上戴着,瞬间就感觉身子暖和起来,只可惜没有全身镜,不然她得臭美一下。
“你嫂子就说你会喜欢。”江东阳呲牙笑着,“要我说,大红才好看呢,你是不知道我跑了三家供销社,大红的围巾想抢都抢不到。”
这么抢手,那自然是最好看的了。
江小娥不想搭理他,真要买大红她才不带呢。
江东阳没在意她的无言,继续道:“熊明听到我要给你送东西,硬是出了一半的钱,算是我们谢谢你给的单子,一百个蜂箱,我俩一起挣了九十七块钱。”
江小娥觉得他牛。
居然能把价钱压得这么低,她最开始以为最多挣个四十几块。
不过蜂箱的质量摆在那,他们能多挣也算是他们的本事。
“对了。”江东阳又道:“你要找对象就跟哥说……”
江小娥挑眉,“干嘛,你要帮我掌掌眼不成?”
“那不用,你瞧上的人肯定不会差。”江东阳虽然觉得自己眼光好,不然也不会找到那么好的媳妇,但他觉得妹子的眼光也不会差,掌眼这种事就算了,他道:“这次托瘦猴二叔的福,我认识了几个手艺好的木匠师傅,我结婚你替我置办了二十八条腿,你嫂子说了,你结婚我们也替你置办一些,你早点说了,我这边按你的喜好早点准备着。”
“不着急。”江小娥暂时没这个打算,也不知道是不是再次上报的原因,现在一走出巷子总能遇到那些想牵线的婶子婆子,为了避一避,她特意走得边上的小道,实在是听得烦。
感觉不管是在哪个时代,都逃脱不了这类的话题。
一到年龄,自己不着急周边人就着急起来了。
她没继续说下去的意思,拍了拍脖子上的围巾,说着:“替我谢谢嫂子,她选得正合我意。”
江东阳一听,不乐意了,“啧,大红怎么就不好看了?”
江小娥都懒得搭理他,挥挥手转身就出了院子。
不过刚走一小段路就觉得自己大意了,这个天冷是冷,但她穿得也不算少,毛呢的围巾一戴上还有些热了。
想了想,还是取下来系在挎包上,然后一路朝着拖拉机厂去。
之前骆工打过招呼,守门的大爷对她不陌生,听她来图书室就将栏杆升起,并道:“小江,图书室这会应该没人,你得先去办公楼那边找人拿钥匙。”
“好,谢谢马大叔。”江小娥道了谢,就朝着办公楼那边走去,厂子现在还没成立,但厂内也不是一个人都没,还是有一些办事的员工。
只是江小娥还没到办公室,就被一人给拦住了。
“小江同志?”来人一脸惊喜,反手指着自己,“还记不记得我?当时咱们在南城见过面,刘智明。”
“刘同志,当然记得。”江小娥点着头,当时在活塞厂,这位大叔一直跟在陆宣贵同志身边。
“我听老陆提起你,等明年咱们就是工友了吧?”刘智明那叫一个高兴,当时他在活塞厂就动过心,厂里招工的事和他没什么关系,但当时就想着老陆要不将这小同志招进厂,他要不要将人招到自己手下来。
结果哪里想到,回来没多久就听说骆工主动招了一个人,详细一问,才知道这个人才是小江同志……不对,是小江师傅。
连骆工都看中了,证明他当时的眼光很不错,回想一下也是,就因为小江同志他们维修好那条生产线,拖拉机厂才能顺利和活塞厂签下活塞的采购合同,要不然还得再想其他的法子。
不管是从外省采购还是真引进一条生产线,那都不是容易的事,估计还有得磨,哪里像现在,合同签好就等着日期送达,多简单。
刘智明是越看小江同志越满意,听说只是招了人,还没确定她最后落到哪个岗位,他又起了心思,便道:“我是厂里的车工,六级车工,专门负责盘套类零件,你要是……”
“老刘,你干嘛呢!”前面跑来一人,他急匆匆道:“赶紧着,那边还等着呢。”
刘智明这才想起自己有活呢,他无奈道:“看来只能以后聊了,小江啊,你下回来可以去三号厂房找我,我……”
说着说着,他突然想到一点,话到嘴边又硬生生转了个弯,“你有没有时间?那边运来一辆60式装甲车,履带出了些问题,你要有兴趣可以一起去看看。”
“装甲车?!”江小娥眼睛微瞪,她赶紧问道:“是60式履带式装甲车?”
刘智明看她的反应,立马乐了,“看来你很感兴趣啊,那赶紧着,咱们过去瞧瞧。”
第113章
江小娥当然有兴趣啊!
这和平常车辆完全不同, 那可是装甲机!
连着点头,毫不犹豫放弃了去图书室的计划,跟随着刘工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走去。
“也是碰巧。”刘智明乐呵呵在前带路, 解释着这辆装甲机的来历,“本来这辆履带式装甲机和拖拉机厂没关系,谁让部队那边的修理工去了外地,没办法只能拉到这边让我看看, 履带崩裂倒不是太难的故障。”
他顿了顿,问道:“小江,你对汽修有过了解吗?”
他知道她修理机械有些能耐,但机修和汽修还是有些不同, 也不知道她了不了解。
“了解一点。”
江小娥说得谦虚。
她为什么盯上拖拉机厂?
除了厂子造势很大之外, 更多的原因是她上辈子掌管家里的工厂后,就和合作伙伴专攻机动车的零配件项目, 既然管理那么大的工厂自然得了解这个行当, 她不说特别精通,但该懂的也懂。
不过她也知道, 上辈子接触的汽车和现在这个时代的装甲车还是有区别的, 上辈子除了在个别的景区之外, 她还没接触过装甲车。
江小娥跟随着刘工去到存放装甲车的厂房,等见到的第一眼有些失望但还是被眼前的大家伙给惊叹到了。
装甲车有很多种分类, 她以为自己会看到一辆战斗车辆,车身配备着各类武器装备。
但很显然, 她眼前的是一辆物资运输装甲车。
一辆大家伙, 少说也有十吨左右,就如同一个钢铁巨兽般呈现在她的眼前。
“老刘,你可算是来了。”前方一个中年男人赶紧招了招手, 在他身边站着三个穿着军装的男子,很显然他们几人早就认识,并没有太多寒暄的话,而是直入主题,“我刚大概检查了一下,主动轮有磨损,磨损程度较轻不一定是故障的主因,轮轴有轻微的变形,我们已经用千斤顶支撑车体,打算卸下负重轮的固定螺栓,重新修正轮轴……”
“等会等会,你总得让我先看看车吧?”刘智明打断了他的话,这会正将袖套戴上,想了想他又招呼着旁边的学徒,“你给小江同志找副袖套和围兜,等会她跟我一块上手。”
他的话刚落下,周边几人就将视线落在江小娥身上,郑文华好奇着,“这个小同志好像没见过,怎么,你收的新徒弟?”
刘智明笑了笑,“我倒是想。”
郑文华挑了挑眉头,老刘能这么说那肯定是动了心思,老刘是厂子里的六级车工,别看没七级八级高,但是在所有技术工种中车工绝对是最稀缺的,老陆可是费了好些功夫才把人从外地请过来。
他要是想收徒,没哪个年轻人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