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107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那人亦扣住独孤湘将她挡在身前,道:“我乃新罗侍中金良相,你先放了大上等!”独孤湘还想挣扎,金良相手上运劲,独孤湘登时浑身酸软使不上劲,手上长索亦随之落地,独孤湘大喊道:“疼疼疼,快放手,你弄疼我啦……”

  金良相哈哈大笑道:“小女子诡诈,不抓的紧点可叫你跑了。”

  江朔见那人也是一身白袍,头上顶着个鱼篓似的黑色带檐纱帽,看来文质彬彬的,倒似汉人中的读书人,急道:“金先生,你快放了湘儿,否则大上等可就人头不保了。”

  金良相亦道:“小贼你先放了大上等,否则我就把这小女子撕成两爿!”说着他一把抓住独孤湘另一只手,独孤湘吓得惊声尖叫道:“别别!我们远日无怨近日无仇,何必下此狠手?”

  金良相冷笑道:“唐人狡诈,小贼用毒擒了大上等,你却怎么不说‘远日无怨近日无仇’?”

  独孤湘道:“你这样说就不对了,这毒可不是朔哥使的,魔教在此焚烧光明盐,大上等自己不知着了道,可不能怪朔哥。”

  金良相怒道:“甚魔教?甚光明盐?”

  独孤湘道:“咦……你们不是和魔教勾结的么?怎地不知光明盐乃化功毒药?”

  金良相道:“还有如此歹毒的毒药?却在为何在此处焚烧?”

  独孤湘道:“哎……放松些,不要抓这么紧,听我和你讲,魔教在此点燃光明盐那自然不是为了好玩,他们本是想要毒翻朔哥,却不料朔哥内力精湛,没有中毒,你家大上等学艺不精却着了道了。”

  金良相叱道:“呸,大上等神功盖世,怎说他学艺不精?定是你们施了什么妖法。”

  江朔听金良相言语,新罗人似乎和魔教不是一路的,将宝剑搁得离金万宗的脖子远了些,道:“金先生,实不相瞒,我所练功夫与常人不同,不惧此药,我原当你们和魔教是一路的,才故意引大上等靠近此鼎,不过看来你们并不知道魔教的这些鬼蜮伎俩……”

第231章 道破真相

  李归仁站在阁外道:“独孤家的小妮子,你就不要在这里挑拨离间了,尔等在北镇庙害死了新罗高僧信行和世子乾运,事到如今还要抵赖吗?”他自持身份不愿入内参与围攻,只是守定下崖的唯一路径,料想朔湘二人插翅难飞。

  独孤湘此时已然明白这事全盘是燕军所定毒计,那边孙孝哲杀了新罗人,这边李归仁则嫁祸给唐人,挑动新罗人与大唐反目,只是李归仁万没想到孙孝哲自顾逃跑了,没有给他通报消息,因此李归仁并不知道新罗世子金乾运并未遇害。

  金万宗与金良相都是新罗真骨,万宗更是当今新罗王金宪英之叔、乾运的亲叔公,听闻此事不禁暴怒,他虽坐倒在地,全身绵软,仍怒气勃发道:“汉人果然奸诈,信行只是与唐医探讨医技而已,却无端加害于他,我王还要全盘学习唐制,岂不可笑?良相你不要管我,先杀了这小妮子,再杀小贼为我与乾运报仇!”

  新罗国内王族称为“圣骨”、旁支称为“真骨”,金万宗身为“大上等”,乃新罗圣骨贵族之首,他是现任国王金宪英的长辈,在新罗国内,他的身份地位实不在新罗王之下。金万宗性情刚烈,知道金良相若杀了独孤湘,自己定然无幸却也不惜与她一命换一命,不愿被人胁迫。

  金良相“侍中”一职与唐相同,乃宰相之意,他虽然金万宗低了一辈,但他武功既高,更兼心思细密、足智多谋,已做了真骨贵族的首领。金良相老成持重,乍闻噩耗却不似金万宗一般怒形于色。一捏独孤湘的腕子道:“你们到底为什么杀了乾运和信行?”

  独孤湘吃痛话也说不出来,江朔忙道:“大上等、侍中明鉴,我们可没杀信行和乾运,杀害信行的乃是曳落河都尉孙孝哲。”

  李归仁仰天打个哈哈,道:“小子言语当真好笑,我主安中丞向来与新罗王交好,怎会派人杀新罗高僧和世子?”

  独孤湘道:“阿哟哟,金老儿,放松些,听我一言。”

  金良相手上却不松劲,道:“小女子惯会矫舌,还是小子看着老实些,小子还是你说。”

  阿波忙道:“金侍中,你可别看江朔这小子貌似忠厚,其实也是个坏胚子,嘴里没一句实话,听他胡言乱语作甚?赶紧杀了痛快。”

  江朔不理阿波,对金良相道:“二位不识光明盐,想必对信行大和尚的所作所为也多不知晓。”

  金万宗道:“怎么不知?我王一心仰慕天朝,学习唐制,派高僧信行领使团入唐递国书,想要效法大唐建立太医局、尚药署之制度,大唐就算不肯赐教,也不至于就下杀手吧?”

  独孤湘道:“哪有此事……哎哟哟……”

  金良相一捏她腕子,道:“禁声,再说话就把你舌头割掉。”他心中认定唐人狡诈,独孤湘更是古灵精怪,嘴里没个实话,对江朔道:“小子,还是你说。”

  江朔道:“大上等,那可全错了,信行入朝拜谒圣人不假,但他可没提学习唐医制度之事,只说汉医源自新罗,要与大唐医师做源流之辩。”

  李归仁冷笑道:“姓江的小子,你是哪一部的尚书?大唐皇帝接见新罗使者之时你陪侍在侧么?信行在朝堂之上说了什么,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江朔道:“乃唐医大贤秦越人告知。”

  李归仁道:“我却听说是信行高僧在朝堂上一展新罗医技,技惊四座,引得唐医嫉妒,才将他骗到北镇山杀害的。”

  金良相心中暗忖,信行在新罗国内也常说什么“汉医源自新罗”、“针砭出自韩地”、“孔子是鲜族”这样的疯言疯语,这少年之言道也未必不是实情,嘴里却道:“便起了争执,也不是你们杀害新罗使团的理由。”

  江朔道:“唐人可没要杀信行大和尚,圣人命汉医大贤秦越人牵头,在医无闾山北镇庙与新罗医师一较医技。”

  阿波突然喊道:“然后你们就在北镇庙设陷阱害死了信行等人!当真可恶!”他见摩尼教教徒源源不断涌上崖来,几乎将佛阁外的空地都站满了,胆子又壮了起来,他知摩尼教人再多也未必拿得下江朔,对李归仁道:“李将军,这颠倒黑白的言语我可听不下去了,金侍中既然有所顾忌不肯动手,就由我们联手灭了江朔这小子吧!”说着向崔、田二使一使眼色,二人立刻带领教徒围了上来,想要群攻江朔。

  金良相却道:“慢来,话没说完,先不要动手!”紧接着以新罗语呼喝一声,他手下一众新罗武士立刻抽出兵刃,在他身侧展开,这些新罗武士有二十人之多,双手持着短柄三尖叉,瞪视着摩尼教众人,眼看局面剑拔弩张,阿波忙道:“好说,好说……侍中不要伤了自家和气。”拿眼一瞟崔田二使和众教徒,让他们又退了下去。

  江朔可不惧摩尼教,续道:“太医署医学共是四科,医科典籍双方各不相让,无从考校胜负,双方便相约以针灸、推拿、咒禁三科比试,然而信行所凭的却并非医术,他让门人以移穴之术比试针术,以缩骨之术比试推拿,这可都不是医术,而是源自魔教的邪术。”

  金良相眯缝着眼睛思忖片刻,道:“这可和信行走时与大王所说的大不一样啊……”他虽不知“移穴”、“缩骨”之术具体为何,但听名字也能想象一二,想来也不是什么明门正派的武功。

  金万宗道:“汉人素来狡诈,这小子所言也未必就是实情。”

  阿波忙道:“不错,不错,江小贼素喜扯谎,信他不得。”

  金良相见阿波急赤白脸的样子,知他心虚,倒有七八成信了江朔所言非虚,金良相对江朔道:“你说下去。”

  江朔道:“信行门人朴道炯与晦明二人以魔教邪法胜了大唐医师,幸而被我们识破,才反败为胜,信行这才下场要与我比试咒禁之术……”

  金良相沉吟道:“信行门下似乎确有此二人,晦明乃毛祇寺僧人,朴道炯是我真骨花郎,只是从未听说他们会什么移穴、缩骨的古怪法门。”

  独孤湘道:“他们是服了魔教的秘药,才能在短时间内就学会这两门邪法的。”

  阿波气急败坏道:“小妮子胡说,哪有此事?”

  金良相斜睨了阿波一眼,手上抓着独孤湘的劲力却减轻了些许,道:“既然是摩尼教的秘术,你们两个小小年纪,又是如何识破的呢?”

  江朔道:“我所学武功秘籍中有‘移穴易脉’这门奇术的记载,在朴道炯身上一试果然如此;而湘儿出生陇右独孤家,听说过‘分筋缩骨’这门奇术,依她所言果然破解了晦明的缩骨功。”

  金良相道:“恩……如此说倒也合乎情理,你们识破之后,就杀了道炯和晦明二人么?”

  独孤湘道:“怎么可能,朔哥宅心仁厚,只是制服二人便即摆手,可没杀人。”

  金良相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道:“那后来呢?姓江的小子,你是怎么和信行比试咒禁之术的呢?你当真是个巫觋么?”

  独孤湘道:“怎么可能,朔哥可是凭的真功夫,反倒是那信行老和尚,假模假式要和朔哥比试什么掐诀念咒,其实是在二人所站木桩之下点燃了光明盐,想要靠此邪药取胜。”

  金万宗道:“这光明盐到底是什么邪门玩意儿?为何我全身酸软,内力全失,姓江的小子却没事?”

  独孤湘道:“这光明盐乃魔教秘药,又名十软散,一旦吸入焚烧产生的烟气,便会内力全失,非但如此,内力越强中毒之后便加绵软无力,不会内功之人却毫无影响。”

  金万宗奇道:“照你这么说,姓江的小子不会内功?”

  江朔在他身后道:“我非不会内功,而是我所练内功与世间各派内功心法皆不相同,故而不惧光明盐,因此又胜了第三阵。”

  金良相道:“就算确如你所说,信行也只是道德有亏,没必要将他们都赶尽杀绝吧?”

  江朔道:“信行大和尚并非我们所杀,乃是被燕军曳落河武士以弩箭射杀的。”

  金良相与金万宗同时瞠目道:“此言当真?”金万宗道:“小子可别信口开河,你说话可有实证?”

  江朔道:“燕军并未杀死使团所有人,世子金乾运还活着,目下就在……”他本想说就在寺外林中,但怕燕军还有高手在,一旦得知金乾运、秦越人等人都在左近,前去大索,虽然韦景昭所率一众茅山弟子功夫也不弱,但如遇着曳落河大军怕也难以抵挡,于是改口道:“……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金良相转头盯视阿波道:“大慕阇,这对小儿女所说是否是实情?”

  阿波嘿嘿冷笑道:“侍中与大上等不信盟友,却信两个小儿,我也无话可说……”

第232章 阴谋浮现

  金万宗与金良相见阿波不做正面回应,而是顾左右而言他,便已知此事恐怕确如江朔和独孤湘所言,二人对视一眼,互相点点头,金万宗道:“小子,你快替我解毒,我们助你二人逃离此地,但你也要带我等去找我国世子。”他既如此说,那便是信了朔湘二人之言了。

  江朔看了看被金良相擒在手中的独孤湘,还在犹豫,金万宗对金良相道:“良相,我们先放人。”金良相点点头,便即松开了手。

  独孤湘双手得以解脱,拼命甩甩手,揉着腕子道:“都被你勒出血痕啦,金侍中你下手可太狠了。”

  金良相歉然道:“是金某出手重了,我这里有活血化瘀的良药。”说着伸手入怀取药,独孤湘却嗤道:“新罗人都只道自己的医药是最好的么?我大唐的伤药却比你好上一千倍,一万倍。”金良相被她搥的毫无脾气,只得闭口不言。

  江朔见状,也不再疑心,将七星宝剑还剑入鞘,取出方才夺来的葫芦,拔开塞子,学着方才田乾真的方法,倒了一丸解药给金万宗,道:“大上等将这药顶在舌下,可保无恙。”

  田乾真在一旁道:“他已中毒,须得吞服,顶在舌下是为了在药丸融尽之前,可暂时不受光明盐的影响。”

  崔乾真狠狠瞪了田乾真一眼,怒道:“田左使你去教他这些做什么?”

  田乾真真诚地道:“这位江少主习得不惧光明盐之功,又夺了解药去,恐怕是明尊之意,明尊至善至完,既然让他得了解药去,自然是要治病救人的。”

  田乾真笃信摩尼教,难免有点迂腐了,但他把明尊抬了出来,明尊就是摩尼教至高神光明神,摩尼教教义认为明尊全知全能,崔乾真也不能反驳说江朔不会中毒,抢夺解药不是明尊的旨意,而是江朔自己的本事大,那岂不是变成明尊管不得江朔了么?崔乾真涨红了脸憋了半天,终于还是没骂出口,只重重地“哼”了一声。

  江朔心道这田乾真虽然投身明教,但倒也不是个恶人,当即按田乾真所说又取了一粒药丸给金万宗,让他一粒吞服,一粒含在舌下,又让独孤湘也取出药丸,让她和金良相各自含一粒在舌下。

  独孤湘道:“朔哥,我们都要杀出去了,却还吃这药干嘛?”

  江朔道:“李归仁手段厉害,就算加上新罗人也未必是他的对手,我想还是用先前一样的法子。”

  金万宗服下解药后果然内力渐渐恢复,他起身笑道:“江小友,这法子好,我们便以这大鼎做盾,看看明尊庇不庇佑燕军。”

  这时阿波和胡剌等人早已退出佛阁,躲到李归仁身后,江朔依样施为,挈着大鼎走出佛阁,将大鼎一挥,燕军也好,摩尼教徒也好,都知道这光明盐的厉害,纷纷闪避,登时将阁前清除一块空地,独孤湘和二金跟着出阁站在他身后。

  果然不出江朔所料,摩尼教没有更多的解药,李归仁亦惧光明盐不敢上前,他喝令几声,曳落河武士纷纷取出臂张弩向着江朔瞄准,那铜鼎虽大,遮住江朔的身子不难,但要遮蔽独孤湘和二金却远远不够。

  这时二十新罗武士也涌出佛阁,在他们身后雁翅排开,这些武士都已收起了钢叉,居然也都操上了弩机。新罗向大唐称臣不下百年,大唐军制、兵械新罗多能仿制,阁前空地有限,曳落河武士也不是二十几人而已,更兼背后是崖壁,立足不稳,相比新罗武士的阵型方位毫无优势。

  金万宗道:“江小友,你大胆往前走,他们要是敢发箭,我们倒要看看谁射得准。

  阿波躲在李归仁背后,紧张地小声道:“李将军,你看怎么办?”

  李归仁见这阿波堂堂一教之主,居然如此猥琐,不禁有些看他不起,斜瞟一眼崖上穿着不同,武器各异的摩尼教徒,心中更加不屑,这时只听一人嗤笑道:“一群乌合之众,留在此地也没什么用,下崖去吧。”

  阿波如蒙大赦,轻声下令道:“二使,快撤……”

  田乾真道:“可是……圣火还在江朔那小子手中。”

  崔乾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道:“明尊既然将圣火送到这小子手中,自有他的道理,田左使你又何必杞人忧天?”

  田乾真恍然大悟,叉手道:“崔右使说的是。”他居然没听说崔乾佑这是讥讽之语,崔乾佑不禁气的直摇头。

  摩尼教众人呼噜噜顺着山崖撤下山崖,曳落河武士重新整队,牢牢扼守住下山的石径,此时崖上少了不少人,但曳落河的阵型变得更加紧密,想要趁乱逃脱反而更难了。

  双方武士各自以弩箭指着对方,再看方才说话之人从李归仁身后转出,却是高不危,他向江朔抱拳道:“江少主,几日不见,功夫可又长进啦。”继而冷笑道:“就我放你们下山,你以为便走得脱么?”

  龙泉寺前低后高,这处崖壁是泉寺的制高点,可以俯瞰下面的山谷,只见寺前星星点点,有无数火光在快速来去,金良相道:“安节度使传书说在此地会商要事,却埋伏下这么多军马,不知意欲何为呐?”

  独孤湘插嘴道:“呀?金侍中你还不知道呢?在北地,安禄山说会商可没人敢来,他老请奚人、契丹各部酋长吃饭,这不,这两族的首领都快被杀光了……”

  高不危冷笑道:“安帅有先见之明,早知道如宵小如你们这两个小鬼要来坏事,早早安排好了人马,江溯之,今日你可别想轻易走脱了。”

  金万宗脾气火爆,不似金良相那般有城府,怒道:“我看怕也是做好了和我二人能谈则谈,不能谈就立拘所在的准备了吧?”

  胡剌在高不危身边探头笑道:“大上等说的哪里话来?安中丞召集大家来,是为了北地各族消弭兵祸,可不是为了打打杀杀。”

  独孤湘道:“哟……这可真是天下奇谈了,安禄山年年挑起北地各族争端,攻伐掳掠不止,今日怎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倒要做消弭兵灾的和事佬?”

  胡剌一本正经地道:“小女子懂什么?安帅说了,北地之祸一在契丹、奚人屡叛袭扰边疆,二在靺鞨人做大,侵占了十五府六十二州大片的土地,而当今圣人为小人蒙蔽,竟然封二族酋长为‘松漠都督’与‘渤海郡王’,这岂非咄咄怪事?”

  金良相问道:“看阁下的装束,似乎就是契丹人呐,一个契丹人说本族的不是,不说咄咄怪事,倒也堪称天下奇闻咯……你即说契丹、靺鞨作乱,那依安中丞的意思该怎么办呢?”

  胡剌叉手道:“在下李楷洛,确是契丹遥辇一部的首领,只是我对李怀秀、涅礼之流的做法颇不认可,目下安帅正在剿灭契丹叛贼,待我做了契丹盟汗便要拨乱反正,一心一意归附安中丞,保范阳北境安宁。”历代契丹王汗都是大唐皇帝赐的李姓,胡剌并无圣人赐姓,却自己给自己安了个李姓的汉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1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7/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