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317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元丹丘道:“非也,非也,白鹤洞得名源自它的颜色。”

  三人这才注意,此刻夜色深沉,四周皆黑,唯白鹤洞内的岩石一片雪白,与左右石屏山大不相同,独孤湘失望地嘟囔道:“原来只是这洞里石头比较白而已啊……”

  三人走近白鹤洞,仔细端详石洞内部,独孤湘手持火炬想要靠得更近些,却被元丹丘一把拉住,道:“千万别靠近,这些白色的石头皆为硝石!”

  江朔不知硝石是什么,独孤湘却知道,她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一步。元丹丘一笑,将手中火炬递于李珠儿,走到洞壁边,轻轻一抓,竟从岩壁上扣下一块白色岩石。

  独孤湘道:“不得了,没想到丹丘生的指力如此之强,堪比少林寺那帮秃驴的大力金刚指。”

  元丹丘笑道:“独孤娘子,你可别被唬住了,你来看。”

  他将手中硝石投入白鹤池中,只见一串泡泡涌起,那小池不深,清可见底,众人手持火炬围在池边观看,只见石块在水中不断地涌出气泡,像一个正在吐泡泡的螃蟹,好像有了生命一般。

  如此过了没多久,池中只剩下一滩白色的颜色印在池底青石板上。

  元丹丘道:“此乃硝石,又名为消石,说的就是它会遇水而消,先前也并非我的内力高深,而是这石头太酥了。”

  江朔道:“石头还会自己消失,真是没想到,只是这有什么用呢?”

  独孤湘抢过话头道:“作用可多啦,可以辟秽涤浊,解毒消肿,很多药方,丸方里都有这味药材,更有一样,我耶耶所做霹雳弹,也要用到硝石。”

  元丹丘赞道:“久闻习习山庄葛庄主是制药高手,今日始知传言非虚。”

  江朔见识过霹雳丸的厉害,道:“但是霹雳丸是黑色的呀。”

  元丹丘道:“黑色是因为加了木炭,做霹雳弹所用到的材料是硝、木炭和硫磺,以‘伏火矾法’炼制成,颇为危险,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天下能做此霹雳丸者不过寥寥数人而已。”

  独孤湘听元丹丘夸奖自己耶耶,自然十分受用,没想到不学无术的湘儿还有卖弄学问的机会,她将手中火炬交给江朔,自去取了一块硝石扔在地上,再拿回火炬在那块石头上一燎,没想到这块白色岩石立刻剧烈燃烧起来,火焰发出紫色的光芒。

  江朔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方才若是因为无知手持火炬走入山洞,难保不把整个山洞都点着了。

  元丹丘道:“待我取了药饵回去。”

  山洞中有一个竹编背篓,里面装满了白色硝石,看来是元丹丘早先凿下来的,江朔忙把火炬交给独孤湘,自己帮元丹丘提回茅屋,这一箩筐少说有一百斤重,江朔却只用一只手就能轻松提起,仿佛提的是一个小鸡仔一般。

  元丹丘不禁赞道:“看来那日茅山一别之后,溯之你非但治好了病,还愈发强壮了。”

  回到屋中元丹丘让江朔把石头投入一个大铁镬内,江朔走进一看,铁镬下面点着柴草,烈火将铁镬烧得通红,再往锅里看,竟然煮着一锅萝卜片儿,这时铁镬内水已烧开,剧烈地翻滚着。

  江朔一时犹豫,定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元丹丘在江朔手上轻轻一推,硝石稀里哗啦落入铁镬内,沸水合着萝卜飞溅出来,江朔赶忙跃开,元丹丘则盖上锅盖,笑道:“煮透了就行。”

  江朔心中不解,元丹丘也不解释,道:“一会儿你就知道咯。”

  又等了好一阵子,元丹丘揭开锅盖,那一个巨大的铁马勺去㧟,“呼噜呼噜”搅了半天,既没有萝卜,也没有硝石,只剩下一锅白色烂泥一样的稠汤。

  元丹丘似乎非常满意,用马勺盛出白色稀泥,均匀布撒在一张白纱滤网上,白色水滴“滴滴答答”地落在下面的木盆之内,再看边上有些滤网上,表面只有一层薄薄的灰白色软壳,谁能想到下面一大盆水是没用的废水,真正有用的药材就是上面这一层凝结的白壳。

  元丹丘笑道:“药典说三分硝石,一分萝卜,这就是所谓‘萝卜法’,以此法制硝速度极快。”

  说着他伸手拿起另一个纱网,只见上面的薄壳已经脱水变硬,颜色也变得更为纯白,稍一用力便都碎成齑粉,看起来好似结晶的大盐粒一般。

  江朔、独孤湘正看得新奇,元丹丘忽然话锋一转,问道:“溯之,你后来可曾再遇到过太白先生?”

  江朔道:“在河南道东面时曾经听说太白先生和高达夫、杜子美结伴同游齐鲁,我也曾去寻找,只可惜,缘锵一面,后来我为俗事所累,一路向西,就再没了太白先生的音讯。

  元丹丘道:“就是那一次太白游齐鲁之后南下越中,次年也就是天宝六载,我与太白在越中一聚,太白更写有《对酒忆贺监》二首。”

  江朔道:“那是因为贺监是越州人士,难免触景生情,丹丘生可知太白先生现在何处?我如今左右无事,正可以去找他。”

  元丹丘道:“后来他一直在金陵盘桓,从他写的诗来看,两个孩子在东鲁居住,只是没提到刘夫人。”又接着说道:“去岁我在石门上炼丹之际,他曾来找我,说已迁居鲁郡了,今年啊……”

  江朔听元丹丘越说越近,已经到了今年,不禁屏住了呼吸,元丹丘道:“我们虽未相见,却有书信往来,太白兄又合婚了,原来那个悍妇也不知是故去了还是和离了,总之他如今已经与宗楚客的孙女在一起了。”

  李珠儿皱眉道:“宗楚客乃武周朝的宰相,不过他攀附武三思、韦皇后,更有不臣之心,故而当今圣人当年还是临淄王的时候,诛杀诸韦时连带将宗楚客、宗晋卿兄弟也一并除掉了,太白先生为何和这种人的后代结亲?”

  元丹丘道:“宗楚客的孙女确实了得,并不以美貌著称,但可谓女中丈夫,太白先生和她可比和刘夫人好多了。”元丹丘对于这个话题不想多说,话锋一转,道:“太白居无定所,只有他写信给你,你无法保证给他回信可以收到,如今却难得能确定他去往何处。东军节度使安禄山佩三镇节度使印,听说他广开门路,招揽了大量的文人入幕为官,太白来信说也收到了邀请,他一生蹉跎蹭蹬,却仍不死心,想北上幽州范阳去试试运气。”

  江朔闻言大惊道:“安禄山?幽州?”

  元丹丘点头道不错。

  江朔急道:“安禄山素有反志,天下皆谓其必反,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太白先生如今这个时候去范阳,实是不智。”

  此言一出,元丹丘也大吃一惊,他是个道士,醉心丹药,对世事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对安禄山意图谋反之说感到十分意外,江朔越想越不放心,一跺脚道:“我要去范阳找太白先生,劝他快快离开。”

  说到这里,江朔真是一刻也不想待了,恨不能肋生双翅立刻飞到范阳,劝说太白先生回返中原,他起身向元丹丘辞别,二女也跟着告辞,就想要走。

  然而江朔刚一向内拉开门的一瞬间,却陡然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门口不知何时站了一人。

第617章 回纥王子

  门外那人右手握拳,举在半空,显然是想要叩门,没想到将叩未叩之际,木门却忽然自己开了,那人也大吃一惊愣在了原地。

  只见门外那人披头散发,满脸的血污,半边身子都被鲜血浸透了,左手背在背后似是藏着什么东西,江朔惊呼道:“叶护大哥,怎么是你?”

  来人正是回纥王孙叶护,他生得深眉广目,与中原人容貌大不相同,因此虽然十分狼狈,江朔仍一眼认了出来,屋外漆黑一片,江朔打开门能看到外面人的样貌,叶护却看不清他的脸。

  他一愣,只觉说话之人的声音十分耳熟,却一时想不起来,低声喝问道:“阁下何人?”

  他右手横掌当胸,左手仍背在背后,显得防范心很强。

  江朔向后一让,让屋内的灯光照亮他的脸,同时独孤湘也迎了上来,道:“叶护大哥,你怎么如此狼狈?”

  叶护这才看清是江朔和独孤湘,他放低右掌,背后的左手转过来,却原来握着一把回纥弯刀,他的衣袖上溅满了鲜血,弯刀确实银白雪亮,滴血不沾。

  叶护的脸上神色复杂,又是欢喜又是忧虑,略一迟疑,立刻侧身闪进屋内,反手合上屋门,轻声道:“快熄灭灯火,有对头在追我。”

  独孤湘听了咧嘴笑道:“有我和朔哥在此,叶护大哥你有什么可怕的?有什么对头,妹子替你出头。”

  独孤湘这也是狐假虎威,其实她的底气大多来自江朔,李珠儿和元丹丘则谨慎得多,早已分头熄灭了屋中的灯烛,屋内登时陷入一片黑暗,是日是个朔日,新月如钩,屋内屋外都是一片黑沉沉的,唯有中央天井有些许星光洒下。

  独孤湘正要抱怨李珠儿太过谨慎,却听到外面沙沙脚步声响,众人各自找门缝窗缝望出去,屋外此刻被数十枚火炬照得通明,数十名黑袍蒙面人的影子被火炬投射在巨岩之上,变得巨大而夸张,张牙舞爪地胡乱晃动。

  李珠儿轻声道:“是大食人!”

  江朔也看出了对方的身份,按说黑衣人很难分辨对方的身份,但别的黑衣人都是黑帕罩头,黑色紧身短打衣衫,只有黑衣大食人才会头顶巨大的黑布包头,身穿肥大的黑袍。

  独孤湘皱眉道:“黑衣大食人真是阴魂不散,怎么又到这里来了?”

  李珠儿道:“黑衣大食以商立国,他们用商人身份做掩饰,在大唐各地都有邸店,中原百姓不知其黑衣大食、白衣大食和波斯人的区别,一概称为“波斯邸”。有了这一掩护,黑衣大食的刺客军团可以明目张胆地走到大唐任何地方。”

  她们低声说话之际,外面的大食军团却犹豫了起来,一边是黑魆魆的茅草屋,一边是不知深浅的白岩洞穴。有大食人蹲低身子在地面仔细察看了半天,众人看一眼叶护仍在滴血的衣衫,心道看来遮掩不过去了,都默默戒备,做好了大食人一拥而入的准备。

  没想到大食人交头接耳了半日,居然掣着火炬,鱼贯进了白鹤洞。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为什么大食人会忽略这么明显的血迹标记,元丹丘忽然一拍大腿道:“啊呀,糟糕!糟糕!”

  他说得极为大声,丝毫不担心会被大食人听见,当然大食人也不可能听见了,只听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一个紫红色的火球从白鹤洞中滚出,数个浑身是火的人横着飞出洞来,有几人竟还未死,在地上打滚想要熄灭身上的烈焰,叶护一推门,冲了出去,朝着这些大食人一阵乱砍,将他们一一毙命。

  元丹丘第二个冲出茅屋,江朔等人紧随其后,却见白鹤洞内成了一个烈焰的地狱,白色的硝石正在剧烈燃烧,里面的人早被烧死,扑在洞内一动不动。

  元丹丘跌足道:“完了,完了,以后却去何处找这么好的硝石!”

  叶护向元丹丘叉手道:“我实不知这是道长的硝石矿洞,才会将大食人引到此处烧死,毁了道长的珍药,万望恕罪。”

  独孤湘奇道:“大食人自己作死进白鹤洞,才点燃硝石而死,和叶护大哥你有什么相干?”

  李珠儿冷冷道:“恐怕是你的叶护大哥把自己的血也涂抹在了白鹤洞的洞壁之上,大食人多疑,认定他不可能躲入无险可守的茅屋,又在硝石上看到了血迹,才会自己钻入陷阱之中。”

  叶护倒也诚实,点头道:“正是此法。”又对元丹丘再拜道:“道长放心,我乃回纥王子,将来定要千倍百倍地赔偿道长。”

  元丹丘摆手道:“白鹤洞是天地自然成之,并非老道私产,何来赔偿之说。”

  独孤湘道:“丹丘生,你刚才还大呼糟糕,又呼完了,难道不是心疼么?”

  元丹丘道:“原是我定力不够,被外魔一时蒙了心,硝石本就是易燃之物,此乃物性使然,若是天雷劈中也会烧个干净,人为就痛心,天然就道是应当,岂不可笑?”

  叶护叉手道:“原来是嵩阳丹丘生失敬,失敬,道长一番宏论更令在下汗颜。”

  叶护与元丹丘重新见礼,元丹丘见他身上满是血污,道:“此处不是讲话之所,王子若不嫌弃,我有替换衣物可供王子替换。”

  叶护忙叉手道:“有劳道长。”

  五人回到茅舍,李珠儿帮着重新掌灯,元丹丘取出一套灰布道袍给叶护,叶护脱下血衣,江朔这才看出他衣衫的血都是别人的,身上却无伤痕。

  叶护穿上元丹丘的道袍说不出的别扭,一则他的身材远比元丹丘高大,二则他样貌大异唐人,大唐番僧虽多,番道却是叶护首开先河,众人看了均觉好笑,但除了独孤湘,没人当面取笑他。

  江朔问叶护道:“叶护大哥,上次一别,你还是军中大将,怎么今日孤身一人,还被大食人追杀呢?”

  叶护闻言神色黯然道:“溯之,如你所知,我爷爷在四年前被隐盟偷袭去世,阿爷磨延啜已经继承了可汗之位,称葛勒可汗。”

  说到骨力裴罗,江朔知道他是被皮逻阁刺伤后翌年伤重不治的,忍不住瞥了李珠儿一眼,李珠儿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嗔道:“看我干什么?害死骨力裴罗的可不是我。”

  叶护不认得李珠儿,道:“我已打听明白,当年伤了爷爷的是南诏王皮逻阁……”

  独孤湘捂着嘴惊呼道:“叶护大哥,难道你千里迢迢来到蜀中,是想去南诏寻皮逻阁报仇?”

  叶护摇头道:“苍天无眼,皮逻阁早死了,倒便宜了他。”

  独孤湘道:“呀……那就是你弟弟派人刺杀你?”

  江朔斥道:“别瞎说,我看移地健二王子绝非这等样人。”

  叶护也道:“我本也不想和二弟争夺太子之位,若论雄才大略,吾弟移地健胜我百倍,爷爷也说过我家,唯有胞弟像他。”

  独孤湘吐吐舌头道:“那是谁要刺杀叶护大哥呢?”

  叶护道:“我阿弟并没有想要害我,但今日这事儿还真与我阿弟有关。”

  这下大家的兴趣都被吊了起来,元丹丘重新煮茶,众人将两张大榻并在一处,不分宾主联席坐在一起,听叶护诉说前因。

  原来骨力裴罗死后,回纥汗王国并未衰败,反而更加兴旺,几场大战终于一统北方诸部。就在今年,葛勒可汗刚刚建成新都回纥牙帐单于城,完成了骨力裴罗的夙愿,新城有由唐朝和粟特工匠共同建造,矗立在于都斤山脚下,这座正方形的城市模仿大唐长安所建,城墙以褐色条岩砌成,还掘有护城河环绕,堪称朔漠第一雄伟的都城。

  但叶护不安于在单于城中做富贵闲人,他仰慕大唐风华,便自请到长安学习唐人法度,这全是他自愿,然而不知道的人还道是他遭二王子移地健排挤,才到长安城避祸,对于谣言叶护也懒得理会,没想到这日麻烦就找上门来了。

  长安城中,番人多混居一处,这日有一大食富商登门拜访,叶护与他交谈之际,才知对方是大食将军闹文,那闹文提出大食人可以帮他回到单于城,驱逐阿爷和兄弟,助他为回纥之主。

  叶护知道闹文定然也是听信了谣言,但他提出这样的建议,对大食人又有什么好处呢?叶护也不说破,只笑着问事成之后大食人要自己做什么作为谢礼?

  闹文却道:只是一件小事,对回纥可汗而言易如反掌——不是“要做什么”,只是“不做什么”。

  叶护更感奇怪,忙问“不做什么”是何意?

  原来大食筹备了多年翻越葱岭东征的计划终于要实施了,他们拟定的战术是策动吐火罗小国石国反唐,大唐必然发兵平叛,但唐军想不到的是在石国等着他们的不是石国的老弱残兵,而是大食的二十万雄兵,一旦歼灭了唐军主力,大食军会师东进,安西四镇便是大食的囊中之物了。

  叶护心中暗惊,脸上却丝毫不露痕迹,他追问道那需要自己“不做”的是什么事呢?

  闹文道:“他们已经探听清楚了,大唐安西军数量并不多,若攻石城,定然广征西域各国、各羁縻州的军队助战,到时候只要回纥不理大唐援军的要求,得安西之后愿将天山北麓之地尽归回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3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7/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