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分头北上
叶护听了闹文的建议,心中一阵恶寒,他知道黑衣大食与此前统治呼罗珊的波斯人、白衣大食人都大不相同,他们对领地贪得无厌,为了财货动辄杀人劫掠绝无怜悯之心,无论自己答应与否,大食都会和大唐一战。
但自己在唐廷没有相熟之人,贸然若揭发大食人的阴谋怕会适得其反,为今之计为,当先稳住闹文,再设法通知安西都护高仙芝,小心大食人的阴谋。
于是叶护哈哈大笑,说着无本买卖如何不做?
大食重商,闹文一听叶护言语中颇多逐利之词,十分欣喜,于是约定十日后,派一百武士充作商队,随叶护北上,争夺汗位。这一百人用来打仗自然如泼汤如海,毫无作为,但他们个顶个的都是暗杀的好手,可以替叶护排除异己,必要的时候可以学太宗皇帝玄武门夺门之故事。
叶护佯作喜色,但称自己还要时间擘划细节,又说自己过几日一定登门再商定细节。送走了大食人,叶护立刻避开所有护卫,偷偷溜出长安城,想要去安西都护府通风报信。
没想到闹文更加诡诈,席间早已看出叶护三心二意,叶护在长安府中有大唐侍卫保护,不便出手,他派出黑袍刺客团悄悄盯住价叶护,只等他离开长安城,便伺机动手除掉他。
大食刺客人数众多,叶护自忖一人敌不过这么许多刺客,眼看向西的道路在一马平川的渭河平原上,甩不脱大食人,只能往南面山里钻,他对大唐地理不熟,只知道往西走准没错,没想到进了长安南面的秦岭之后,西面皆是崇山峻岭,只能往南走,而且越往南走,道路越是险峻难行。然而由于大食人紧追不放,叶护只能在山路小径中一路向南走了出三百多里。
他不知道,他已经走上了以险峻著称的蜀道,蜀道指的是周秦以来从关中平原翻越秦岭、大巴山,通往蜀中成都平原的古道。蜀道号称“北五南三”,以汉中为中心,汉中以北的秦岭有五条道,从西向东依次为阴平道、陈仓道、褒斜道、骆谷道和子午道。汉中以南的大巴山中有三条道,依次为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
其中荔枝道更是近些年新开的通道,圣人宠妃杨太真喜食新鲜的合江荔枝,竟然专为她建了一条运输驿道,便是南路最东面的荔枝道,米仓道通巴中、金牛道通成都,无论走哪一条,南段蜀道都比北路好走得多。
当年韩信还定三秦和诸葛亮北伐走的都是陈仓故道,这是最早的蜀道,也是最宽阔好走的一条路,适合大军行走,故而韩信和诸葛亮都选的这条道路。
阴平小路是当年邓艾偷袭灭蜀时走所走的道路,几乎可以说和没有路没什么两样,其次难走的就是子午道了,子午道的出口虽然距离长安近在咫尺,但因其险峻难行,自古为兵家所不取,因此当年诸葛亮没有接受魏延提议的走子午谷直取长安之策。
而此刻叶护不知不觉走的就是子午道!子午道得名就是因为这条山路几乎是南北方向的。如此行了三百里,山路突然急转向西,进入了平原,叶护一喜,只道终于走上了正途,一问方知是到了汉中。
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食人也不敢贸然行动,但仍然紧紧跟在叶护身后,如蝇虫一般挥之不去。叶护却也不敢向当地唐军求援,他是番人王子,非奉召不得进入中原,若被发现也是死罪。
叶护只得绕过汉中继续向西行,他已问清了,向西北走陈仓道,转入祁山道,便能进入陇右天水,以此为起点,便进入了通往西域的正途了,没想到他再次走错了路,转入了西南面的金牛道,这才一路走到了江油。
叶护一路沿着金牛道向西南行去,眼看山路越来越阔,山岭将尽,无垠的平原在南面展开,大食人终于等不及动手了,幸而叶护在山中利用狭窄的栈道抵消了大食的人数优势,斩杀了数名刺客,但大食刺客开始攀爬山崖,迂回包围上来时,叶护只能往山中僻静处躲藏。
今日到戴天山中,他见到白鹤洞便知是硝石矿洞,他认得硝石,回纥建城时,汉人工匠曾用硝石和木炭、硫磺混合成黑火药,炸山取石,虽然单一的硝石只是易燃,并不能引发爆炸,但用来对付人也不需要太厉害的雷霆手段。
他以鲜血涂抹制作陷阱,大食人见黑魆魆的洞穴和亮着灯的茅屋,定然认为屋子是障眼法,反而会去硝石洞中一探究竟,到时候火把点燃硝石,便能解决这条甩不掉的大尾巴了。
叶护布置完之后原本就要离去,但他忽然想到万一大食人不中计或者头脑太过简单,径直杀入茅屋,屋中之人不是要无辜受难?于是叶护便想要叩开门提醒里面的人避难,没想到却意外发现屋中是江朔等人。
说完这一切,独孤湘首先感慨道:“叶护大哥,你的方向感也太差了吧?”
其实这也不能怪叶护,他一直生活在草原上,草原没有藩篱屏障,目的地远远就能看见,只要根据大概方向前进,总能到达,而蜀中山路则大不一样,走差一条山路小径,便差之千里了。
江朔却意识到更为严重的问题:“叶护大哥在山中转了这么长时间,闹文定知他无意和大食人合作,只怕除了派刺客刺杀他之外,还有其他手段。”
李珠儿点头道:“其手段可能有三,一是派人去回纥刺杀葛勒可汗甚至于移地健王子,大食人不需要真的掌控回纥,只需要回纥大乱,自然就无暇他顾了。二是寻找新的盟友,来完成他的计划,三么,就是尽快引诱唐军决战,以防叶护王子逃脱追杀,向唐军通风报信。”
叶护一听也紧张起来,道:“这可怎么办?”
李珠儿道:“要化解倒也不难,一是要有人去回纥通知可汗加强戒备,谨防大食人搞破坏。二是尽快通知唐军大食人的阴谋,不要入彀。”
叶护打量了一番李珠儿,道:“这婢子倒有见识。”
独孤湘道:“你不知道,珠儿姊姊可是……”
李珠儿打断她道:“我是何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要尽快行动起来,叶护王子在秦岭巴山之间兜兜转转了这么多日子,我们可已经落了后手了。”
江朔问道:“大食人这次的计策和隐盟当真没有关系?”
李珠儿道:“据我所知,没有关系,大食人狼子野心,巨子对他们也早有防范之心。”
骨力裴罗是隐盟中人之事,叶护和移地健并不知晓,叶护只知道当年爷爷的死和隐盟有关,现在看李珠儿似乎和隐盟有着极深的关系,不禁生出怀疑,又对着李珠儿多瞟了几眼。
李珠儿却淡然一笑,对叶护道:“王子与其在这里疑神疑鬼,不如早点回到朔漠单于城,一则通知你的父汗,二则阁下武功不错,回去也多个得力的帮手,一旦大唐安西四镇真有危难,回纥也能援助些个。”
叶护略一思忖,道:“婢子说得不无道理,好,我这就北上回朔漠去。”
李珠儿又道:“至于溯之和湘儿,你们当回安西去,一则溯之和李嗣业、程千里等西军将领私交甚厚,你去传递消息他们不会不信。二则真打起来,溯之你也是极强的战力。”
江朔不禁点头称是,却又忽然为难起来,道:“可是,太白先生还在范阳……”
元丹丘道:“溯之,国家大事为重,幽州那边,我可以去跑一趟,范阳城就算是龙潭虎穴,我也定然把太白妥妥的带回来。”
江朔却仍然担心道:“丹丘生你有所不知,范阳有不少高手,并非我不敬,丹丘生你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李珠儿道:“我陪丹丘生去,明的不行就用暗的,偷偷把太白先生救出来就是了。”
江朔犹豫片刻,道:“若姊姊肯去,那太白先生便无忧矣。”
众人当即商量已定,先一同北上汉中,江朔、独孤湘和叶护一齐走祁山道,之后叶护北上穿过阴山,回朔漠。而江朔和湘儿则取道河西走廊重回安西。至于李珠儿和元丹丘,则走相对好走的骆谷道回长安,经河东,穿越太行山孔道,去范阳劝回李白。
至于白猿,江朔等人决定不再唤他回来,将它留在戴天大匡山做猴王便了。计议已定,众人在茅舍内和衣而卧,休息了一晚,第二日便掩埋了大食人的尸体,启程上路了。
说是通往汉中,江朔他们进入汉中盆地后便沿着盆地西缘进入陈仓道,向北行去,而李珠儿和元丹丘则往盆地中央的汉中城的方向去,再取道骆谷道,会长安。因此离别比想象中来得更早。
这一日和元丹丘、李珠儿依依惜别后,江朔、独孤湘、叶护三人便踏上了北上的山路栈道。陈仓道是最古老的蜀道,一路上有许多热闹的小村镇,除了主路,还有数不清的细小分枝,好在独孤湘曾走过一次陈仓道,此刻北还,她倒成了向导,带着江朔、叶护一路弯弯绕绕,走了几次小弯路,终于走出了大山,进入陇右秦州天水郡。
第619章 峡中星辉
李白有名篇《蜀道难》写蜀道之艰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陈仓道沿嘉陵水上游谷道而行,地势相对平缓,已经是蜀道中最好走的一段,但站在插入山岩的栈道之上时,仍觉胆战心惊,目眩神驰。
叶护入蜀走的是最险的子午道,远比陈仓道险峻,他也算是胆大之人,但江朔和独孤湘同行却让他吓得腿脚发软,只因他们在蜀道上的行进速度远远超出了叶护的想象。
江朔和独孤湘嫌叶护走得太慢,施展穿星步神功,轮流带着叶护在栈道上飞驰,叶护只觉脚不沾地,似腾云驾雾一般,好几次飞速过弯之际,他的双足似乎已踏空在栈道之外了,全凭江朔和独孤湘牵扯才不至于坠落悬崖。
三人先走陈仓道再走祁山道,六百多里栈道险峻狭窄,最窄处不过三尺,最宽处也不足一丈,但对江朔和独孤湘而言,和百步宽的驰道也没什么区别,不过三个日夜就沿着栈道穿过群山,进入陇右秦州天水郡。
之后沿着祁连山北麓直至兰州金城郡,在此地渡过河水之后,便进入了“河西走廊”,一路穿过凉州、甘州、肃州至瓜州便到了玉门关,汉代丝路有两条路,一是图伦沙碛以南,昆仑山以北的南路,一是图伦沙碛以北,天山以南的北路,无论哪一条路都是沿着大沙碛的边缘在走,汉代玉门故关在沙州敦煌城之西,正是大沙碛的咽口位置。
汉代沙碛沿路还多有绿洲,而到了大唐,由于孔雀河断流、蒲昌海干涸,两条丝路都成了千里瀚海,虽然依然可通,但主要商贸线路已转至天山以北,即由瓜州向北,过星星峡经伊州、庭州绕过天山和葱岭,直接到康国、石国等地,当年玄奘西行天竺,也是舍近求远,选择了更好走的北线。
大唐称北线所在各州为北庭,武周时始设北庭都护府,可见北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叶护对北庭的地理就非常熟悉了,他自己打算从伊州一路北上,回到回纥,同时他也建议江朔走北路。
因为安西四镇中龟兹、于阗、疏勒均在天山以南,只有碎叶在北面,而大食人预设的战场石国还在碎叶之西,走北路看似绕远,实则可以一马平川地到达石国,速度上可能反而更快。
江朔担心的则是马匹问题,此去安西要走四千里多路,光靠双腿可走不到,三人虽然一出蜀道,就在秦州买了三匹马,但他们身上川资有限,买的都是驽马,叶护道那就更要走北路,伊州有回纥马商,尽可以挑选最好的回纥千里马给二人当坐骑,江朔于是欣然答允,与叶护出玉门走北路。
大唐东西万里,玉门关向西再行四千里才到边境,但对中原汉人而言,玉门关已是国门,没有特别的过所公验是无法出关的,当年高僧玄奘大师去天竺取经,便是在玉门受阻,险些无法成行。
玉门关对普通人而言是难以逾越的雄关,对江朔他们这样的高手而言,却如形同虚设一般。他们轻松绕过玉门关,便到了进入北庭的必经之路——星星峡。
星星峡在伊州之南,瓜州之北,名为“峡”,其实只是一个隘口,穿过这个隘口便进入伊州地界了。江朔等人急着赶路,不避暑热,到星星峡时已是黄昏后,三人并辔而行,沙碛之中道路笔直,只见一座小山横亘在不远处,承接着最后的夕阳余晖,此山不高,但周围全是沙碛,倒似天然城墙一般。
独孤湘问叶护道:“叶护大哥,这星星峡为什么叫这么怪的名字?《山海经》说‘能言之兽,是谓猩猩,厥状似猴,号音若婴。’难道这峡谷中有传说中的‘猩猩’?”
独孤湘不爱读书,若问她诗文只怕十有八九记不起来,但《山海经》之类的志怪之书,她却记得极牢。
叶护笑道:“湘儿妹子莫急,今日月明,你马上就能见到星星峡的奇景了。”
说话间已经走入小山隘口,南北向的道路忽然一拐,转为东西方向,绕过前面前面山头再转回北向,仿佛此山对于自己挡住了人们的去路颇为过意不去,特地将山峦错开,为了去往北庭的旅人让出了一道门缝似的。
此刻夜色已深,峡中旅人络绎不绝,有南来的也有北往的,倒比白日里热闹了许多,此时已到了六月,在酷热的沙碛之中,白日难行,很多客商索性等到太阳下山后再赶路。
这时夕阳已尽,皓月初升,给黑魆魆的小山满满披上一层银白色的光辉,忽有旅人轻声发出一声惊呼。
江朔和独孤湘转头望去,只见小山上竟然发出星星点点的光芒,二人皆觉惊奇,方才落日前见到小山光秃秃的,没有植被,只是一座毫无特色的石山,这光芒是从何而来?
叶护道:“此山名星星山,甚是奇异,山石皆为石英质,每当月圆,山上石英感月发光,便如满天星斗一般。”
他见独孤湘爱看,便道:“赶了一日路了,不如在此间稍息,现在不过明月初升,等到皓月当空之时,应该星光更盛!”
西域旅人将毯子披在马身上做软鞍,这样虽然不能控马疾驰,但在沿途驻马之时,却可以将毯子取下直接铺在地上休息,三人将三块毯子拼成一大块,又卸下行李,叫马儿也歇歇力,取出清水干粮等物,先喂马儿吃了些豆饼,再自己坐下吃喝。
江朔不禁想起数年前和叶护初次相遇之际,也是在一峡谷之中,不过太行飞狐陉可比这星星峡险峻得多,那日骨力裴罗骑着白驼而来,何等雍容气度,惜乎现在已经天人永隔了,自己则还是一样的急急赶路,不知道会不会遇到李嗣业大哥,能不能帮唐军化解危机。
过不多时,月轮已近中天,四周群山果然像受到天上明月感召一般,发出明亮的星辉,但见各个山头上或疏或密,缀满了点点星光,仿如天上群星坠入此峡,天地连为一片,惹的匆匆赶路的旅人都忍不住放慢了脚步。
叶护道:“湘儿你且等一等,我摘星星给你。”
说着他起身向星星山上爬去,以普通人来看,叶护的身手也算矫健,但在江朔和独孤湘眼里可就显得笨拙了,但左右无事,二人也不上前帮忙,在毯上坐着看他爬山。
只见叶护在半山腰不断抬起小石头举起来在月光下对比,过了良久,叶护终于选定了一块石头,握在手上,喜滋滋地从山上一路小跑下来。激得山上落下不少小碎石。
江朔和独孤湘见他下山之后其势不减,忙起身一左一右搀扶住他。叶护将手中的那块小石头交到独孤湘手中。
独孤湘拿着那块石头看,只是一块平平无奇的灰白色石头,不解地望着叶护,叶护道:“你把它对着月亮转动来看。”
独孤湘依言举起石头对着天空中的圆月,胡乱转动起来,忽有一瞬,那石头闪了一下,独孤湘一惊,忙将石头缓缓往回转,终于石头重新闪耀起来,只见石头似乎变成了半透明的,点点星光从中透射出来。
独孤湘惊喜道:“这块石头里藏了一颗星星。”
叶护道:“这是星星石,石中石英在月光下会发出光芒,群山如星闪烁便是此理。”
独孤湘喜道:“有了这块石头,不管到哪里,月圆之夜都能看到星星啦。”
三人正在说笑,忽听一声巨响,原来刚才叶护从山上下来时踏得山岩震动,开始只是掉落一些小碎石,最终却导致了大块山岩的崩落。
只见一块巨岩从山上“轰隆隆”翻滚而下,旅人纷纷闪避,却有一人骑在马上左摇右晃,竟然不闪避,更可笑的是他还抬头望着天空,却对高处坠落的石头视若无睹。
独孤湘一惊,口里喊道:“郎君小心。”
说着她飞身跑过去,一把拉过马的缰绳,向前就拉,没想到马上那人忽然惊醒,往回一扯缰绳道:“你要做什么?”
那马儿受惊,原地人立而起,独孤湘向下猛地一拉缰绳道:“郎君休慌,我是在救你!”
没想到她用力过猛,竟将那马拉的前腿跪倒,一时起不了身,独孤湘忙去拉那人,道:“滚石来了,快跑!”
这时那人也见到了落石,想要下马,却忙中出错,把脚缠进了缰绳里,一时竟然脱身不得,独孤湘急切间猛拽他袖子却越缠越紧,那巨石在山坡上弹起,从半空中砸向二人。
千钧一发之际,只见江朔飞身赶到,凌空跃起,一掌击中巨石,江朔的玉诀神功已臻绝顶,一击之下,与顽石之炁相共振,巨石立刻裂解开来,化作无数碎片坠向地面。
巨石虽然碎成了小块,没有砸成肉饼的危险,但每块小石头都如一支流矢,被击中了也不是好玩的,马上那人“啊哟”一声,抱住脑袋,独孤湘却从扯出腰间白练,围着那人随手挥舞,将满天碎石击飞,竟没有一块落在他们头上。
第620章 安西更西
那骑马的汉子原本已经抱着脑袋,闭目等死了,没想到只听到稀里哗啦的碎石坠落之声,过了良久再未听到别的声响。他睁开眼看时,只见满地大大小小的碎石,在他和方才来拽他的小女子身旁围成了一圈,偏偏五尺之内一块碎石都没有。
此人虽未目睹江朔击碎巨石,以及独孤湘抵挡飞石,但知道此二人定有不凡的手段。他好不容易从纠缠的马缰中挣脱出来,向江朔和独孤湘叉手道:“多谢二位,若非二位仗义相救,岑某今日可就有死无生了。”
独孤湘一挺胸脯道:“岑夫子且放宽心,有本女侠在,怎会让人无辜惨死?”
独孤湘见这姓岑的汉子四十出头的年纪,留着长髯,衣着是一副文士的模样,因此称他为“夫子”。
这时叶护也赶了过来,连连道歉道:“其实……这巨石滚落,是我造成的……”
没想到那岑姓汉子却似乎完全没注意他在说什么,自言自语道:“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独孤湘笑道:“刚才的落石倒是大得很,不过碎石大如斗可就有点夸大其词了……至于风吹石动么……”